“微笑杀手”半年时间连续奸杀9名女子,手段残忍。
中国大案纪实

李广均被抓后指认现
【千问解读】
“微笑杀手”李广均,连续残忍奸杀9名女子,这样一个变态恶魔,至落网和被审判时也一直都面带着微笑,其心理变态程度堪称罪犯界第一。
李广均被抓后指认现场
短短半年时间就连续奸杀9名女性,究竟是什么样的畜生才能做出如此残忍之事?他最终得到报应了吗?
李广均,生于1969年,江苏丰县人,因为不爱学习,小小年纪就辍学在家。
辍学后在村子里混了几年,在听别人说去外地可以挣很多的钱后,17岁的他便跟着同乡去了东北。
李广均虽然相貌一般,但是他嘴甜,会说话,见人总是笑脸相迎,进厂17天就俘获了当时的厂花一一钱某的芳心。
又没过多久就当了上门女婿,但由于当时两人均未到法定年龄,就只是办了酒席并没有领取结婚证,便开始了婚姻生活,之后钱某为李广均生下了两个孩子。
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李广均以父亲生病需要他回家照料为理由,撇下妻子孩子回了老家。
李广均在回到老家后遇到同村的钟某,钟某当时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大美女,然而李广均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再次发挥他甜言蜜语会哄人的特长,轻而易举的就让钟某答应了他的求婚,两人很快就举办了婚礼,并办理了结婚手续。
婚后李广均对钟某十分体贴,能娶到十里八村有名的大美女,让李广钧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两年后钟某又生了两个孩子。
然而,李广均并没有对这样平淡的幸福生活感到满足。
2000年10月,在家有美妻的情况下,李广均强奸了一名女邻居,后他因强奸罪名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李广均被抓后钟某一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并且在村里备受非议,一年后,钟某终于扛不住了,最终她选择了离婚,后改嫁到湖南。
2005年8月,由于李广均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两年出狱,出狱后他才知道,他以为一直在等他的,他最爱的老婆,居然嫁人了,这么赤裸裸的背叛让他不能接受。
他发誓一定要找回他的妻子。
2006年2月9日中午,李广均跑到湖南桑植县钟某妹妹的餐馆,追问其妻钟某的下落,因钟某妹不说,李广均便用刀将其妹杀死,之后,逃到了新疆。
随后,他怀着对妻子、对社会无限的仇恨,下决心用杀更多人的办法来报复社会。
于是,从西北到内地他一路大开杀戒。
2006年9月24日,李广均在甘肃张掖甘州区梁家墩镇四闸村附近,对下班回家的孙彩霞采取捂口鼻、扼颈、用刀子割颈部等方法致孙彩霞当场死亡,并对尸体实施侵犯。
2006年10月10日,李广均在甘肃永登县苦水镇新屯川村附近,对回家从此处经过的王赛芳采取持砖击打头部、堵塞呼吸道等方法致王赛芳当场死亡,并对尸体实施侵犯。
2006年10月12日,李广均在甘肃省榆中县甘草店镇咸水岔村附近,对回家从此处经过的吴桂红采取持砖击打头部的方法将吴桂红打倒后实施侵犯。
2006年10月17日,李广均窜至宝鸡市陈仓区坪头镇周川村附近,对从此处经过的被害人贾利娟采取用石块击打头部的方法致贾利娟当场死亡,并对尸体实施侵犯。
2006年10月24日19时许,被告人李广均窜至灵宝市阳店镇方家河村附近,勒死从此处经过的马花鱼,并对尸体实施侵犯。
2006年10月26日,李广均在偃师洛河桥中段,将过路的牛占聪推下桥欲实施侵犯时被人发现后逃窜。
2006年10月27日,李广均在巩义市回郭镇清西村附近,用啤酒瓶击打从此处经过的贺冬瑞,将贺冬瑞打倒后拖到路下涵洞内实施侵犯。
2006年11月5日,李广均在日南高速公路开封兰西收费站附近,用剪刀胁迫马艳双侵犯,后用剪刀割马艳双颈部致其当场死亡。
后抛尸于高速公路护栏外深沟中。
3个小时后李广均被三门峡警方抓获,据捕后李广均供述:自2006年下半年,上至甘肃张掖下至河南开封,所有发生在310国道附近的侵犯、杀人、抢劫案均是他一人所为。
至此。
这宗震惊全国的连环杀人案告破。
李广均一共残害了9名无辜女子,手段极为凶残,造成李广均今日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他严重扭曲的心魔,我曾看过那个采访视频,这个人一直保持微笑状态,第一眼看上去就很变态,不是和普通人对比,是和其他罪犯对比。
真的就是那句话: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2007年12月20日,李广均被执行死刑,扭曲的人生自此画上句号。
但愿他的末日能给那些死伤者些许安慰。
据说李暠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
他、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
最初为后凉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
在后凉势力衰退之时,后凉多郡开始反抗段业,经过六郡联手,摆脱后凉,李暠被众人拥护建立西凉。
李暠像 武昭王李暠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建立西凉后,政治上善用贤者,经济上重视务农,制度上执法宽简,赏罚分明。
他放宽制度,鼓励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并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自给自足,给他们特殊的优惠政策,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
这项政策实施后,很快就吸引了上万户居民返回敦煌。
为了统一河西地区,李暠派宋繇四处征战,并多次取得成功。
不久,在李暠的治理下,敦煌就恢复往日的繁荣景象。
在那样一个纷争四起的年代,有这样一个为百姓着想的明君,真是人民的福气。
李暠在文化方面重视弘扬文化,因而制订了许多措施来宣扬这些汉族思想。
不仅如此,他还建立县学、州学等,招收热爱汉文化的学生,使得他统治境内一时学风四起。
他又爱惜人才,只要是人才到西凉,他都重用并加官进爵,于是中原的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靠于他,当时的西凉得敦煌成为文人名流的聚集地。
敦煌也成为西部的文化中心,李暠的文化举措为汉文化的发展做了杰出的贡献。
李暠是不是汉人 李暠(hào),生于351年,卒于417年,谥号武昭王,庙号太祖,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以敦煌为都城,疆域甚广。
李暠从小就好学,性格温和宽厚,不仅通读,还好读孙吴的兵书,在武术方面也有造诣,一直被夸赞拥有英姿飒爽、的风采。
李暠画像 据说李暠是西汉名将的十六世孙,而李广是纯正的汉人,因此李暠也是汉人。
李暠的家族历代都是名门将族,祖上很多都在各朝为官,父亲李昶学识广博,因而小有名气,只可惜英年早逝,李暠还在腹中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397年,段业建立北凉政权,任李暠为效谷县令。
在敦煌太守死后,李暠被众人推荐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
不久,得到段业的重用,段业也给他很高的职位。
李暠在担任敦煌太守时,因为有能力又有学识,得到不少拥护者,而此时的段业昏庸懦弱,就有不少人站出来希望李暠能建国,劝告他不值得在段业手下卑躬屈膝。
公元400年,晋昌太守唐瑶向敦煌、酒泉等六郡发檄文,共同反北凉,并推荐李暠为大将军。
最终,李暠在众人的拥护下建立西凉政权。
李暠在位期间,向后秦纳贡,被封为高昌侯,还多次亲自率兵攻打北凉,并多次取得胜利。
后迁都酒泉,在当地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境内的百居乐业,一片祥和。
417年,李暠因病去世,享年67岁。
李暠家训 武昭王李暠,西凉太祖,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将李暠视为祖先。
李暠从小就热爱文学,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肯定会教书授课或者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只可惜,生逢乱世的他不得不走上政治舞台。
建立西凉后,在李暠的领导下,敦煌上下形成一股学风,弘扬汉族文化,学习汉族思想在西凉境内盛行。
在这段时间,李暠写《诫子书》来宣传李家的家训,在当地广为流传。
李暠浮雕 这篇文章语重心长,句句箴言,表达了自己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希望自己离世后子女可以严格按照李暠家训行事。
其中有“动念宽恕,审而后举”,意思是要懂得宽恕他人,在制定举措时要先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远佞谀,近忠正”意思是让儿子亲近忠心正直之人,远离阿谀奉承的小人;“刑法所应,和颜任理,慎勿以情轻加声色”意思是要用法来处理事务,判断事务有有理有据,不可根据自己情绪和喜好来断定;“富贵而不骄者至难也,念此贯心,勿忘须臾”意思是富贵后做到不骄傲确实比较难,但一定要时刻将这点记在心上,时刻提醒自己。
李暠写下这些家训,可谓,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教育他的后代,还给后人留下一笔值得珍藏的财富。
可惜在李暠死后,其子继位后,并没有遵守这些家训,而是,不听贤臣进谏,独断专行,使得百姓。
在位才三年就遭到敌军偷袭,后不幸战死蓼泉。
李暠述志赋 《述志赋》出自《》,是西凉政权建立者李暠的作品。
李暠自幼好学,本想做一位步入仕途、潜心专研的学者,可是事与愿违,所处的环境处处,百姓民不聊生。
不得已才步入官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百姓伸张正义,给百姓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李暠画像 李暠满腹经纶,热爱文学,在十六国时期是著名的文学家。
据史料记载他所著的有《槐树赋》,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槐树在西北难以种植的事实,有感而发,感叹自己身处这荒凉偏远之地,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好地方;还有《大酒容赋》,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自己恬淡豁达的胸怀;还有《靖恭堂颂》、诗赋数十篇,以及为前妻写的诛文。
可惜的是,流传下来的只有《述志赋》,其他的佳作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没被保存下来。
李暠的《述志赋》是在南凉君主进攻西凉时所著。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李暠抒发的是自己身为文人的志向,而不是一个君主治国的志向。
李暠胸怀大志,可惜生不逢时,看尽世间沧桑,面对国家分裂,内心无比煎熬。
于是李暠多次上书东廷,视东晋王为正统,表达自己对恢复晋室的信心。
《述志赋》中他的志向是不图世间荣华,只求清净高洁,隐居深山。
而另一种情感就是表示自己愿在东晋的领导下实现自己大统一的抱负和决心。
随机文章西汉武帝以后外戚主掌朝正的原因是什么?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制度是如何出现的?朱元璋23天不给他吃饭看到他傻眼:你怎么还活着北极圈里的富兰克林木乃伊,因铅中毒而死在探索航道的路上河北ufo最真实视频探秘,树林上空惊现碟状飞行物(视频疑似作假)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霍去病故意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为什么他并没有受到汉武帝刘彻的惩处呢?
霍去病在狩猎的时候,故意射杀了的儿子李敢。
这明显是故意杀人罪,但是最终他并没有受到的惩罚。
杀人者必偿命,霍去病杀了人,为什么却没有偿命呢?汉武帝为什么不处罚霍去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霍去病为什么要在打猎的时候,故意射杀李敢。
李敢是名将李广最小的儿子。
李广一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次死了,留下来的,就只有这个幼子。
李广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他奋斗了一生,都没能封侯。
他的儿子李敢都因为战功,被封为关内侯了,而他却没能封侯。
所以在他六十岁的时候,率军出征的时候,他依然申请随军前往打击匈奴。
想抓住这人生最后的机会,建功立业,也能够封侯。
汉武帝起初不答应,后来实在拗不过李广的请求,只得答应李广担任前将军,也就是先锋军。
谁知道虽然汉武帝答应了,卫青却又搞他。
那时候,卫青打听到了匈奴单于位置的消息。
本来,他应该让作为前将军的李广先出征,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好朋友立功,于是准备派公孙敖当先锋,把李广和右路军合并,让他和右路军一起走。
李广争辩,但是卫青不听他的,坚持让他随右路军走。
谁知道,卫青和公孙敖并没有捉住匈奴单于,匈奴单于提前跑了。
而李广他们的部队也在沙漠中迷路了。
卫青让李广交代没有及时赶到的原因。
然后写成报告,交给汉武帝。
李广不说,但是卫青派去的使者,一定要他说。
卫青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写进报告中给汉武帝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一说,就可以掩盖自己没能捉到匈奴单于的失责,把这个责任推到李广身上。
李广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想到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不但拼了老命也没能立功,最终还受这样的羞辱,于是愤怒地自杀了。
李广自杀以后,李广的部下都为他痛哭,老百姓也都为他流泪。
李广的儿子李敢愤怒不已,就冲进卫青的军营,把卫青打了一顿。
卫青是大将军,被一个下级军官打,按说他完全可以对李敢进行军法从事。
但一来这件事确实是自己害了李广,二来也害怕事情闹大了以后,在汉武帝那里没办法交代,于是就忍了下来,没有做任何处理。
卫青忍了下来,霍去病忍不住了。
为什么呢?一方面卫青是他的舅舅,舅舅被打,当然他受不了;另一方面,这个李敢是他霍去病的部下,自己的部下打了自己的舅舅,所以他也觉得对不起卫青。
霍去病想要处罚李敢,但是卫青怕把事情闹大了,因此也就劝霍去病算了,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不过霍去病怎么可能不提这件事呢,所以他一直试图杀掉李敢。
要杀掉李敢,就得想办法。
霍去病想的办法就是在皇家园林打猎的时候杀李敢。
汉武帝每年秋末的时候,都会组织大型的围猎活动。
在围猎中,误伤人是很正常的。
因此,霍去病便决定搞出这么一次“误伤”行动。
这样的情况,其实历史上经常出现。
比如的老婆,后来变成了的老婆以后。
由于花蕊夫人在立储的问题上,因此触动了的利益,赵光义很不满,于是便借助狩猎的机会,“失手误杀”了花蕊夫人。
“失手误杀”了花蕊夫人以后,赵光义跪在赵匡胤面前,哭得稀里哗啦,表示这是自己做的蠢事,希望赵匡胤处罚他。
赵匡胤怎么可能处罚自己的亲兄弟呢。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啊,所以,也就算了。
当霍去病“误杀”了李敢以后,很快这件事就上报到汉武帝那里。
汉武帝明显也是一个不想讲公平,经常任人唯亲的人。
李广少年成名,又是千古名将,为什么汉武帝就是不给他封侯?还不就是李广骜不驯,汉武帝不喜欢他。
而他喜欢卫青和霍去病,一来是这两个人是他的亲戚,二来也是这两个人很会拍汉武帝的马屁。
所以当霍去病“误杀”了李敢的事情,上报给了汉武帝以后。
汉武帝当然不会处理霍去病了。
不但不处理霍去病,而且还帮助霍去病掩饰。
按《汉书》记载:“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汉武帝觉得说“误杀”容易造成误会,干脆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给撞死的。
不知道那一头被冤枉的鹿,在哪里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