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原文及赏析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原文及赏析  原文: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饶有兴味。

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气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

廖叔仁,生平不详。

阙,宫阙,这里指南宋朝廷。

“日近”两句是说临安的宫殿巍峨,高高的觚菱仿佛接近红日,宫廷一带秋色也颇浓了。

临安附近,钱塘江每年阴历八月涨潮,极为壮观。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点明时间地点,说廖叔仁于秋天去京城临安。

“富贵等浮云”,不慕富贵,视若浮云。

这两句是勉励廖叔仁,说大丈夫应当不贪求富贵,而要看重名誉节操。

  “天下事,吾能说”表明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有见识,有主张。

“今老矣,空凝绝”,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和才能不能施展,如今垂垂老矣,留下的只是满怀愁绪了。

结句说:与廖叔仁分手后,若问相思之情何如,只要今后在镜中看到满头萧萧白发,便可说明愁绪之深了。

  赏析: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众臣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

“丈夫儿”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言辞慷慨,语言峭劲有力。

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不伸,但雄心未已。

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

“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

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

“不洒”两句,是对偶句,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原文及赏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