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唯美诗句座右铭语录汇总 通用70句
【千问解读】
雨唯美诗句座右铭语录汇总(通用70句)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本篇文章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雨唯美诗句座右铭语录,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2、缯笠迎秋雨,樵歌落晚风。
——全室宗泐《南涧》3、新笋出墙秋雨足,闭门长与护苍苔。
——苏辙《南斋竹三绝·旧山修竹半尘埃》4、自是交深难话别,不关秋雨又秋风。
——释文珦《别友·十年踪迹与君同》5、藏里黄棺壑上船,春风秋雨自年年。
——郑善夫《武夷曲次晦翁棹歌·藏里黄棺壑上船》6、长河秋雨涨,极目漫难分。
——张耒《蔡河涨二首·长河秋雨涨》7、邯郸枕上梦初觉,喜听檐閒秋雨声。
——楼钥《昼寝》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张谓《郡南亭子宴》9、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于谦《岳忠武王祠》10、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11、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1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1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4、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1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王维《栾家濑》16、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王国维《齐天乐》1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8、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
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19、麦随风裏熟,梅逐雨中黄。
20、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1、霹雳一声震天响,开闸洪水倾盆发。
22、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
——陆游《春雨》23、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唐寅《山水图》24、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
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25、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西照深秋雨。
26、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韩元吉《薄幸·送安伯弟》27、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
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
——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28、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29、尽日空魑匏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30、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31、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32、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3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4、西风又急。
细雨黄花湿。
楼枕一篙烟水,兰舟漾、画桥侧。
念昔。
空泪滴。
故人何处觅。
魂断菱歌凄怨,疏帘卷、暮山碧。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3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7、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38、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白居易《阴雨》3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0、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41、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42、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43、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4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45、姮娥弄箫香雨收,江滨迸瑟鱼龙愁。
46、数点雨声风约住。
47、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48、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49、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50、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51、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52、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53、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鲍照《芜城赋》54、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55、雨云忘峡梦,身境是瑶池。
56、雨雪纷纷浪漫时,露出芙蓉夜生辉。
57、雨中跳华尔兹,不一样的浪漫,不一样的心情。
58、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
59、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60、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
61、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
62、秋风严濑清,春雨戴溪绿。
63、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沪上杂书》64、十年不见此邂逅,穷冬雨雪寒飕飗。
65、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水池到处花。
66、移家杨柳湾,小筑田家坞。
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
67、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秋雨夜眠》68、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69、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7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译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桂影繁茂,谁知道,今与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醽醁?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是临风笛。
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注释 1、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2、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3、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4、金荷:金质莲花杯。
5、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6、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7、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8、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扶疏:繁茂纷披貌。
9、姮娥:月中女神娥。
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
一轮玉:指圆月。
10、醽醁(líng lù):酒名。
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11、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12、临风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
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
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
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13、霜竹:指笛子。
14、《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
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
“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
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
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
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
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
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
“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
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
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翻译及赏析2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朝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桂影繁茂,谁知道,今与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醽醁? 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是临风笛。
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二 雨后新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一片澄明。
如秀眉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披上了新绿的`衣服。
月中的桂树还很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驰骋。
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 一群年轻人伴我左右,在微凉的晚风中踏着幽寂的小径,走进长满林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
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荷叶杯,虽然离家万里,可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
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
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念奴娇·断虹霁雨》注释 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 念奴娇:词牌名。
诸生:一作“诸甥”。
此据《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改。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金荷:金质莲花杯。
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扶疏:繁茂纷披貌,意为枝叶繁茂。
姮娥:月中女神娥。
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
一轮玉:指圆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
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临风笛:一作“临风曲”。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
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 韵,非也。
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韵。
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 坐来:马上。
霜竹:指笛子。
《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念奴娇·断虹霁雨》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
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
“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
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
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
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
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
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
“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
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
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念奴娇·断虹霁雨》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年间,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改移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
据任渊《山谷诗集注》附《年谱》,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黄庭坚与一群青年人一起饮酒,有个朋友名叫孙彦立的,善吹笛。
于此情此境中,黄庭坚援笔写下这首词。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赏析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译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桂影繁茂,谁知道,今与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醽醁?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是临风笛。
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注释 1、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2、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3、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4、金荷:金质莲花杯。
5、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6、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7、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8、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扶疏:繁茂纷披貌。
9、姮娥:月中女神娥。
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
一轮玉:指圆月。
10、醽醁(líng lù):酒名。
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11、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12、临风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
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
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
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13、霜竹:指笛子。
14、《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
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
“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
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
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
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
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
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
“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
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
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