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诗的《长相思·花似伊》 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怀人相思宋词精选长相思 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长相思·花似伊》欧阳修 翻译及注释翻译看着花儿像你一样,柳枝像你一样;花儿柳枝已青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低下头不禁流下两行清泪。

长江的东边,还有那长江的西边,两岸的鸳鸯在东西两处飞舞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逢呢?注释⑴长相思:词牌名。

唐教坊曲。

《古诗十九首》有“客从远方来 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作者未知)得名。

又名《双红豆》、《忆多娇》。

⑵花柳:花和柳。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奠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唐,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步展随春风,村村白花柳。

唐,聂夷中《劝酒》诗之二:“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⑶鸳鸯(yuān yāng):本鸟名,此比喻恩爱夫妻。

汉·司马相如《琴歌》之一:“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唐,温庭筠《南歌子》:“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⑷几时:什么时候。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苏轼《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长相思·花似伊》欧阳修 创作背景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词人任夷陵县令。

时年欧阳修30岁,曾经洛阳的奢华生活与现实偏远冷清的夷陵生活形成反差,而今又在长江边送走心爱的人,两地分离,不知何时相见,看着江边的花儿和两岸鸳鸯成双地飞舞,被贬失意加上离别相思之情,于是作此《《长相思·花似伊》欧阳修 》以表。

《长相思·花似伊》欧阳修 赏析词的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正是花繁柳茂的时节,花如人,柳如人,正在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了。

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

伊人面若桃花眉似柳,正楚楚可怜地低头泣下,原来是因心上人即将离别而黯然神伤。

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恋人被大江分隔,一个住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仿佛是两岸的鸳鸯两处飞,相逢机会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这位“花柳青春”的妻子就只好“低头双泪垂”了。

绵绵相思之情,尽在结句的设问之中。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作品。

描写一对青春别离的夫妇,别后妻子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亟盼早日与丈夫相逢团聚。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欧阳修名句推荐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作者:欧阳修:出自《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作者:欧阳修:出自《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去时梅萼初凝粉。

不觉小桃风力损。

作者:欧阳修: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阑干倚遍重来凭。

泪粉偷将红袖印。

作者:欧阳修: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作者:欧阳修: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作者:欧阳修: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作者:欧阳修: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作者:欧阳修: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作者:欧阳修: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作者:欧阳修: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