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千问解读】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出自明代:唐寅的诗的《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梅花 一作:桃花) 抒怀对月写人 唐寅的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把酒对月歌》唐寅 古诗鉴赏此诗语言通俗易懂,主要表达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
此诗多以俗语入诗,大有民歌之特征。
因为受小说、戏剧这些大众文学的影响,明代诗词中陋、俚、俗比比皆是,本不足为奇。
但此诗因多用俚俗语,甚至遭到清代诗词评论家们的讥讽,云“俗不可耐”。
其实,以唐伯虎的才情性格,应不亚于唐宋诗词人物。
他在俚语中体现的是“自我”,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首先,他肯定了自己的“无才”和“丑”,然而马上转笔锋于“月”这个静谧之物,超凡脱俗莹然而出,更反衬出才子情怀。
所以,“不登天子船”“不上长安眠”(长安表示仕途)这是非常洒脱的,最后两句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
整部作品任意挥洒、不失天然之趣。
唐寅名句推荐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作者:唐寅:出自《美人对月》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作者:唐寅:出自《把酒对月歌》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作者:唐寅:出自《把酒对月歌》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作者:唐寅:出自《菊花》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作者:唐寅:出自《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作者:唐寅:出自《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作者:唐寅:出自《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