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诗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闲适生活月亮浣溪沙 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李清照 翻译及注释翻译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注释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

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

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③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 : “蛮江豆蔻影连梢。

”熟:《天籁轩词选》、《历代诗余》作“热”。

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

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

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

每次用七个足矣。

不可多用,多则香浊。

”《百草正义》则说: “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

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④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

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

《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⑦木犀花:即桂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李清照 赏析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

“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

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

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

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

“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

“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

“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

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

“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

这又与首句呼应。

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

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

“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

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

俞平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

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

”(《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

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

“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

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

“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如《归唐书·权德舆传》称他“风流酝藉,为缙绅羽仪”。

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

“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

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李清照 创作背景这首《摊破浣溪沙》,从“病起萧萧两鬓华”可以看出创作时间,当是李清照后期作品。

“木犀花”点出月份当在八月,桂花开时。

当时正值大病初愈,心情渐好遂填此词。

此词明确的创作时间无定论,但学者陈祖美给出了她自己的推断如下:从李清照的书序、信函和诗词中,已知她曾患过两次大病。

一次是其《 金石录 后序》所云:“余又大病,仅存喘息”。

时间大致在宋建炎三年(1129年)的闰八月;另一次患病,比上次更危重:“近因疾病,欲至膏育,牛蚁不分,灰钉已具。

”(《投内翰纂公崇礼启》)这场大病是她蒙受种种毁谤,甚至身系大牢……时间是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

此词是在重病初愈之时所写,记录了她在某一天继续服药治病的养病生活,推断此词约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八月,地点当在杭州西湖一带。

李清照名句推荐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作者:李清照:出自《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作者:李清照:出自《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作者:李清照:出自《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作者:李清照:出自《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作者:李清照:出自《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作者:李清照:出自《庆清朝·禁幄低张》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作者:李清照:出自《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作者:李清照:出自《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作者:李清照:出自《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作者:李清照:出自《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