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王溥的简介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

历任后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

出生于官宦世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953年,官至宰相。

周恭帝时,上表请修《世宗实录》,与扈蒙、张淡等共同编修。

郭威任枢密使时,率军平河中叛乱,聘为幕僚。

957年,周世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

世宗死,赵匡胤势力强大,“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取悦于他。

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阶先拜”。

964年正月,罢相,任太子少保。

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982年八月去世。

谥文献。

《咏牡丹》王溥 古诗注释①《咏牡丹》王溥 古诗:亦指王随,王曙作。

②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 国色天香 、 花中之王 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③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④斗大:大如斗。

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 《咏牡丹》王溥 古诗赏析王溥的这首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

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你,鄙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我是要歌咏它。

读者乍眼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王溥 古诗者夥矣,王溥还能说出什么?这样想着,就好奇的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

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

他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

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

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有什么好赞美的呢?诗我可写完了,读不读是你的事,读懂读不懂更是你的事,认同不认同我也不管你,我只写我的诗。

诗人表完态了,我也表态:仅就诗而言绝对是好诗,如果取作对待人生的价值观,那就不好了。

人生既离不开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也离不了一些外表美而虚无缥缈的事物,人们有时喜欢画饼充“饥”和做梦——化蝶梦或黄粱梦。

王溥名句推荐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