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
【千问解读】
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
正锦温琼腻。
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
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
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
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
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
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
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
与贾似道友善。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
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吴文英 注释
①觉:一本作“顿”,暗:一本作“晴”。
②冷:一本作“似”。
③唇:一本作“辱”。
④帘外寒挂澹月:一本无“寒”字。
澹:同“淡”。
⑤日:一本作“立”。
⑥子:一本作“字”。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吴文英 赏析
“丁香结”,词牌名,以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诗句意为名。
双调,九十九字。
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五仄韵。
“香袅”三句,化用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犹持红烛赏残花”诗意。
一“曾”字,点出这是追忆夜赏海棠花。
此言词人回忆起从前有一回夜饮醉酒之后,曾经高举着银烛台去夜游花园,观赏那红艳艳的海棠花。
只见海棠树在烛光中摇曳,满树红花香气袭人,令其心身俱醉矣。
“浓醉”,并非只是醉酒,也是被花所醉也。
“正锦温”两句承前,再记旧事。
言在海棠开花的日子里,主人家使用了锦障来保护海棠,由于措施得力,使海棠花开得更加茂盛。
词人说:我也曾看到燕儿穿插在梨树等开着白花的花枝之间,由于那是任其自然,所以使白花瓣纷纷地被燕儿碰撞下来,以致铺满了庭前台阶。
两下对照,足见主人对海棠花是情有独钟。
“马嘶”两句,回归现实。
言秋风侵肌肤,激醒了梦中正在送客归去的词人,发现自己原来仍是留在故居的园子里。
“吴霜”两句,言吴地的秋霜随着晨曦来到这故园中,使词人的头脑更加清醒,这才知道,刚才的一次游园赏花,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恋花梦罢了。
“还似”六句,以人喻花也。
“环儿”,杨玉环,字太真。
词人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名太真……”诗句意境。
言眼前的海棠花还好像是那生不逢时的杨玉环。
由此,词人又生出种种幻觉:他仿佛登上了海雾缭绕中虚无缥缈的仙岛上,唤醒了脸带微笑,光艳照人的处在半睡半醒中的杨玉环。
发觉玉环她微启朱唇,似在诉说她的生不逢时的身世。
“帘外”两句,写现实中的景色。
词人说:从室内透过帘子观看庭园中的夜景,只见淡月高挂空中,月色朦胧之中发现过去我的爱人曾荡玩过的秋千架如今仍旧竖在那里。
见物如见人,秋千是爱人用过的旧物,现在她(指苏妾)虽然离去,但见到昔日的旧物,词人总会立刻想起她来。
这不能不感到哀伤。
梦窗忆妾词中多处提到秋千,如《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可见园中的秋千是实有其物。
“怀春情”两句,言词人面对着海棠树,缅怀起旧日繁花似锦的盛况,以及自己与爱人两情交好的欢愉日子,更增加了一重相思矣。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