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千问解读】
今天是腊八节哦,话说这个过了腊八就是年了,所以今天这个腊八节非常的重要了,那么这个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收集看看,一起看看古代人又是怎么过腊八节的吧,看看古代的腊八节和现在的腊八节又有什么样的不同,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
一、腊八节的经典诗句1、《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一》
清代:陈曾寿
香粥分雏闹膝前,儿时风味渺如烟。
老夫奉佛焚香了,自忏平头六十年。
2、《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二》
清代:陈曾寿
粥饭家风孰识侬,多生禅味尚沉醲。
迷离烟水藏幽梦,魂返南屏夜半钟。
3、《叠前韵和樊山腊八日见赠》
清代:陈宝琛
冻云作雪雪作水,明日残英昨初蕊。
晴窗煮茗对盆梅,安用浊醪浇垒块?
酒垆回首逾卌春,爨下枯桐剩焦尾。
我修禅课皈净土,君爱清歌听北里。
乾坤自古一剧场,此语闻诸木皮子。
纷纷高髻竞新妆,往往覆车蹈前轨。
牵丝傀儡那自由,百戏鱼龙何时已?时流爱恶无定在,未必毛羽胜疮痏。
方朔偷取谁家桃?麻姑掷尽无算米。
昔年今日御王冠,匪人美新新自美。
南郊铸斗竟何用?空误儿曹抱颈喜。
可怜孟德一世雄,博得王莽传数纸。
若以如来法眼观,闰祚五年一弹指。
却遗毒痛遍宙合,散钱乱丝谁与理?
陆沈人海计未左,真率相从况尺咫。
柯亭刘井不可说,赋日李程犹在里。
内廷腊八例颁粥,臣家汉腊亦视此。
九衢车骑贺岁朝,积雪光中何耳耳?
4、《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清代:张问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
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
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5、《雪狮儿 腊八日同儿子大儒食粥》
清代:许嗣隆
但糜自可,又何必饮,太邱实录。
白玉为堂,风味原非粱肉。
清疏不俗。
况腊八、果鲜菹熟。
今休羡,党家羊酪,石家豆粥。
只此也堪果腹。
快围炉、分舀小匙相续。
饱暖交加,消受人閒清福。
长安富足。
那有此、匀圆嘉谷。
君恩沃。
父子同沾天禄。
6、《金浮图 腊八粥》
清代:赵熙
残年饭。
何缘梦见。
且做梅边,懒残僧馔。
撷园蔬,并入沙锅爨。
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
喜当给孤园看,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
谋生贱。
哀鸿叫断。
转粟青天,战云千片。
问何人、坐拥如花眷。
李郭樽前,小出长安乱。
还我伊蒲,自办头陀半饱,消受山妻劝。
二、关于腊八节的诗句古诗大全1、《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2、《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3、《韦使君宅海榴咏》
【唐】皇甫曾
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
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
4、《岁暮怀崔峒耿湋》
【唐】司空曙
腊月江天见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
洛阳旧社各东西,楚国游人不相识。
5、《腊月九日雪三绝句》
【宋】苏辙
天公留雪待嘉平,飞霰来时晓未明。
病士拥衾催暖酒,闭门不听扫瑶琼。
6、《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宋】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7、《腊日》
【晋】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8、《竹里馆》
【唐】卢象
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
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9、《生查子》
【宋】洪适
腊月到盘洲,寒重层冰结。
试去探梅花,休把南枝折。
顷刻暗同云,不觉红炉热。
隐隐绿蓑翁,独钓寒江雪。
10、《腊日》
【明】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11、《桂州腊夜》
【唐】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2、《腊八日发桐城》
【元】陶安
邑人生怅怏,送别郭东门。
冻木知春早,晴风卷雾昏。
石桥分古道,野烧露新痕。
行处山农说,留声到子孙。
13、《庚子腊月五日》
【唐】司空图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14、《洛阳东门送别》
【唐】储光羲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
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
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15、《腊八日未雪不寒》
【宋】方回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衾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16、《腊八日怀圣仆》
【明】葛一龙
怀君八日语,五见十年中。
险阻贫兼病,西南北又东。
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
木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
17、《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唐】张耒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18、《好事近》
【宋】程大昌
腊月做生朝,只有南枝梅玉。
此外后生桃李,未舒英吐馥。
后园别自出神奇,现双松双竹。
报道前堂琴瑟,俱长生厚福。
19、《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唐】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20、《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唐】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21、《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宋】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22、《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23、《腊月菊》
【宋】方回
九日侵寻蜡口徂,金钿尚可泛屠苏。
凿冰池畔枝尤劲,栽竹林边蕊不枯。
同味迟生新枸杞,齐名久谢旧茱萸。
土龙弃我登高侣,端肯趋时媚我无。
24、《望江南》
【宋】吴潜
家山好,好处是安居。
无事不须干郡县,有余但管济乡闾。
及早了王租。
随日力,也著几般书。
静里精神偏爽快,闲中光景越舒徐。
腊月尽工夫。
25、《十二月一日》
【唐】杜甫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26、《腊前月季》
【唐】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27、《腊月二十五日偶忆孟浩然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
【宋】舒岳祥
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
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疏。
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
百年余二老,莫遣寸阴虚。
28、《腊月八夜雨》
【宋】周文璞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
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
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
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
29、《腊八日夜直》
【清】曾国藩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30、《腊八日早漫成》
【宋】张即之
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31、《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32、《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33、《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韦元旦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蘋。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34、《腊八》
【唐】杜甫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35、《渔家傲》
【宋】欧阳修
腊月年光如激浪。
冻云欲折寒要向。
谢女雪诗真绝唱。
无比况。
长堤柳絮飞来往。
便好开尊夸酒量。
酒阑莫遣笙歌放。
此去青春都一饷。
休怅望。
瑶林即日堪寻访。
36、《渔家傲引》
【宋】洪适
腊月行舟冰凿罅。
潜鳞透暖偏堪射。
岁岁年年篷作舍。
三冬夜。
牛衣自暖何须借。
滕六晚来方命驾。
千山绝影飞禽怕。
江上雪如花片下。
宜入画。
一蓑披著归来也。
37、《鹧鸪天·寿外舅》
【宋】廖行之
腊月今朝恰一旬。
梅花开遍陇头春。
篆烟起处人称寿,从昔家和福自生。
新喜事,得佳姻。
贤郎顺妇正充庭。
从今更祝千千岁,要与邦人作典型。
38、《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唐】刘长卿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39、《瑞鹧鸪·咏红梅》
【宋】晏殊
越娥红泪泣朝云。
越梅从此学妖颦。
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特染妍华赠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
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
报道江南别样春。
40、《虞美人·自兰陵归,冬夜饮严州酒作》
【宋】葛胜仲
严陵滩畔香醪好。
遮莫东方晓。
春风盎盎入寒肌。
人道霜浓腊月、我还疑。
红炉火热香围坐。
梅蕊迎春破。
一声清唱解人颐。
人道牢愁千斛、我谁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
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
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四、腊八节由来1、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2、相关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因“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
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不过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陶渊明的最经典10句诗是什么(含翻译、赏析)
——《形影神赠答诗》这是一句思想境界极高的生命感悟诗。
诗句的意思是说,投身到宇宙的时间洪流中,没有喜悦也没有恐惧,让生命与时间同在,让生命与宇宙同在,安然淡定,无我忘我。
这是哲学家、思想家追求的生命境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渴求的天人合一境界。
这种超脱的生命观,与佛家、道家人生哲学遥相呼应,散发着迷人的精神光芒。
这句诗,直抵佛道两家精神内核,可谓一句顶万句,对后世中国文人影响极大。
北宋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穿越时空的回响。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全身心投入到赏花采菊之中,蓦然见到了南山。
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千百年之后,这种“悠然见南山”的人生体悟,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反反复复出现,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不是吗?当你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全身心投入时,蓦然遇到了灵感,打开了一扇久久打不开的门时,你是否有“悠然见南山”的喜悦?短短十个字里,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是货真价实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
诗句语言质朴,诗思浑然天成,无丝毫雕琢痕迹。
尤其“悠然”两字,淡泊、轻松、超脱、喜悦之情,均在其中,是全诗的“泉眼”所在,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名诗必有名句,名句成就名诗。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竟然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个千古名句,更是难得,足见这首诗的非凡。
采菊的时候,蓦然遇到南山。
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你叫我说出来,我却说不出来。
这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奇妙的心灵感受,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达出,确实难为诗人了。
现在人们常常用到的“词不达意”这一成语,就是来自于这句诗。
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心灵感受,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
其实,说不出来,就不说,是一种更高明的表达。
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诠释了其中玄机。
“欲辨已忘言”,亦是如此。
佛教禅宗推崇“顿悟”。
这“悟”字,就是抛弃苍白的语言,让心灵感受直接抵达真理。
这,与“欲辨已忘言”,殊途同归。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杂诗十二首其四》这是一句言志诗。
表达的是人生虽老,壮志不已。
很显然,陶渊明的“志”与一般人的“志”不同,不在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而在于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
陶渊明人生态度严肃,价值取向高远,令人仰止。
他的前辈曹植,在《赠白马王彪》诗中,也发出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
不过,同样是“丈夫志四海”,曹植的“志”,在空间上向外扩张,陶渊明的“志”,则在精神上向内探索。
一个满怀豪气,一个内心坚韧。
一个青春励志,一个老骥伏枥。
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其十》这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诗句。
精卫填海,刑天挥斧,均是《山海经》中的励志故事。
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炎帝大将,在头颅被砍的情况下,以两乳为双目,以肚脐为嘴巴,依然挥舞斧头,奋战不已。
古人有“诗言志”的传统。
在这里,“猛志固常在”,既是对刑天倔强生命的讴歌,也是陶渊明自我心迹的袒露。
诗句充满豪情,与陶渊明以恬淡为特色的田园诗风格,迥然不同。
后人也常常引用此句,来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心志。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其一》这是一句著名的“惜时”诗。
意思是说: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早晨时光流逝难再现,要珍惜时光呀,要好好努力呀,岁月不会等待你的!一个“不”字,一个“难”字,均是以否定的语气,来强调惜时的重要。
诗中殷殷劝勉之情,读之让人动容。
这句诗也是古代众多“惜时”名句之一,为后人反复引用,并以此自勉。
7、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其三》生死是人生头等大事。
对生命的追求,对死亡的恐惧,仍是人之常情。
不过,陶渊明却发出了“死去何足道”的惊世之语,其超越生死的豁达心胸,令人钦佩。
对长生不老药的探寻,衍生了炼丹术;对来世的渴望,催生了宗教。
而作为普通人,如何面对生死,如何克服死亡恐惧,一直是先贤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陶渊明的一句“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拨去了无数人困扰心头的死亡阴云,让生命的光芒照耀大地,其精神影响力之大,绝不亚于一大篇宗教经文。
如今,人们依然用这句话来悼念死者,劝导生者,足见此句的魅力。
8、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观察水中快乐游动的鱼,为什么会产生惭愧心理?这就是陶渊明,一个伟大诗人与众不同之处。
他看到了自由飞翔的鸟和快乐游动的鱼,想到的却是自己的不自由,因此而惭愧。
作为高级生物的人,却一直困扰于荣华富贵俗事而难得自由,连鸟和鱼都不如,岂不惭愧?当时,陶渊明应该是这样想的。
在这里,诗人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一个真性情、爱自然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句对仗工整,艺术感染力极强,值得反复咀嚼。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归园田居其三》这句诗很质朴,质朴到了直白的地步,可诗意与情趣却是盎然,是平淡之中见神奇的佳句。
伟大的人,总是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说出来;平庸的人,却总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
陶渊明自然属于前者。
养生专家说:一切的功能饮料,都不如白开水。
这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像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伟大诗人的千古名篇,均是浅白而意味无穷。
这,也是伟大之所以伟大的奥秘所在。
“草盛豆苗稀”,这在农民伯伯看来,是可笑的,是不合格的。
然而,就是这不合格的农产品,却真实地反映出“人有所长,亦有所短”的规律。
一个擅长写诗的读书人,如果能种出比专业农夫还整齐饱满的大豆,那就不有趣了,也不真实了。
这句诗妙就妙在,既表达出了诗人拙劣的种豆技艺,也刻画出了诗人幽默可爱的形象。
读这句诗,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诗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佳句。
1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一》犬吠鸡啼,巷陌深深,炊烟袅袅,风吹树摇,这是一副多么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这句诗的美妙之处,就在于用乡村最具代表性的鸡和狗,来描画美丽的乡村。
其诗意与老子的“鸡犬相闻”,遥相呼应,构建了中国古代和谐的农业社会的生态画卷。
陶渊明对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诗意描摹,对后世的诗人影响极大。
王维的“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就是这幅经典农村生态画卷,在大唐盛世的再现。
上述所选陶渊明十句经典诗句,充分表明:第一,陶渊明是一个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钟情自然的普通人。
第二,陶渊明是一个爱喝酒,爱写诗,也爱弄弄锄头的可爱老人。
第三,陶渊明是一个心胸豁达,尊重自我,追求自由的隐居者。
第四,陶渊明是一个心境恬淡但又不失豪情,思想深刻而又热爱生活的大诗人。
陶渊明著名的十首诗句都有哪些?(含赏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
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2、魏晋·陶渊明《饮酒 其五》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
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
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
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
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3、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4、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译文: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
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
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
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5、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6、魏晋·陶渊明《饮酒·七》原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秋天的菊花颜色美好,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
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遗弃世俗的心情更为遥远了。
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之后各类生物都已歇息,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7、魏晋·陶渊明《四时》原文: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译文: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8、魏晋·陶渊明《酬刘柴桑》原文: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
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9、魏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原文: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
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
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10、魏晋·陶渊明《饮酒·其八》原文: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译文: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