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缴费最低标准,-2024年益阳社保养老缴费基数及比例一览
【千问解读】
2024益阳职工五险一金缴纳是怎样的?益阳职工社保五险一金具体来说,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每个险种的缴费比例不同。
一般来说,企业和职工各自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0%,医疗保险为10%,失业保险为1%,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企业全额承担。
社保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工资基数乘以要求的费率就是应缴纳的社保金额。
那么2023年益阳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2023年益阳职工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如何查询自己的社保缴费明细?接下来随小编一起了解具体详情吧。
一、益阳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钱一个月?职工社保缴纳标准
据了解,益阳社保缴费基数2023-2024年标准,(社保最低一个月要交多少钱)益阳社保费用如下:
提示:益阳职工社保缴费包括了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二、益阳职工个人社保缴费比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8%。
2.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2%。
3.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在0.2%-0.5%之间。
4.工伤保险:个人无需缴纳。
5.生育保险:已并入医疗保险,不再单独缴纳。
此外,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费比例在5%-12%之间,但这一部分不属于社保缴费。
三、社保缴费基数是什么
社保缴费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对于新进员工则以其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对于参保单位则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工资在300%—60%之间的,则按实申报。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则按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关键字: 社保
历史上真的有林四娘这个人吗?为什么正史没有记载?
李密为什么会功败垂成?只因自己杀错一个人
李密到底杀了谁?让瓦岗军的实力大受损失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1、李密加入瓦岗寨 李密生于582年,出身不错,是个富贵人家,父亲是个官吏,官位还不算太低,这就给李密的成长造就了很大的空间,书,可以随便读,什么,什么历史文化,能可劲地读。
这家伙,确实是个读书的料,曾经有一句典故“”,说的就是李密。
不过,李密最喜欢读的还是兵书,边读,边进行推演,写写画画。
这有点像西汉初期的。
长期的精读兵书,造就了李密在军事上的突出能力。
一切说明,你的心在哪方面使力,哪方面就会有成长。
除了熟读兵书,李密也交了个好朋友,此人名字叫杨玄感。
这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而且文武双全。
杨玄感的父亲就是隋朝著名的人物。
杨素之死虽然是病逝,但并没有努力派人去救治也是原因之一,到最后,杨素不吃药,然后死抗疾病,最后身死道消。
对于父亲的死,杨玄感对隋朝是有怨恨的。
公元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时,杨玄感直接造反了,和他一起造反的还有好朋友李密。
造反是个技术活,一看技术操作如何,二看运气如何。
显然,杨玄感操作能力不强,运气也不怎么地,于是,很快被人给平了,杨玄感身亡了。
那么,李密如何了呢?好基友杨玄感兵败后,李密先是被抓,后来逃了。
从这开始,李密拉开了新的生活,一种低调到泥土里的生活,他流浪远方,到处装“”,尽量避开官府的人,还改了一个名,叫刘智远。
每天读读书,教人学学文化。
如果这样下去,就没有后来辉煌的李密了。
公元616年,李密已经34岁了,已过半生,人生前途毫无着落,该去向何处?此时,他可疑的身份遭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准备捉他。
李密不得不采取行动,提前再次跑路,这一跑跑进了瓦岗寨。
可是,因为曾经是杨玄感的人,并不被信任,甚至有人建议杀了李密,犹豫中的翟让,就此放李密入了牢狱。
这可怎么办?出现一个英雄,名字叫,在其帮助下,翟让放李密出了狱,就此成为瓦岗寨正式的一员。
2、李密功劳逐渐增大,开始膨胀了 比起李密,翟让武功更高,使得一手好枪法。
但是,可惜的是,书读的少了。
虽然自己书读的少,但对读书人出身的李密,翟让还是很重视。
恰好,李密读的不是死书,而是常常研究兵书,于是,就此有了用武之地。
李密在瓦岗寨用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解决供应问题。
当时的情况是,瓦岗寨的军马越来越多,粮草的供应成了一大问题,怎么解决呢?攻击荥阳城。
荥阳,这个城市东临中原的平原地带,西临虎牢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翟让在李密的建议下,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隋朝荥阳城的各个县和镇,进行“募集资源”的工作,说好听了叫募集,说难听了就是干翻一个小政府,取得一些粮食和资源。
对于瓦岗军的崛起,隋朝开始完全注意了,并派出了。
张须陀是谁?这是隋朝名将,打仗很有一套。
听说张须陀来了,翟让吓得够呛,在他看来,对上张须陀只有失败的份,远离才是最佳策略。
此时,李密提出了不同意见:干他!张须陀有勇无谋,骄傲且狠毒,。
正面硬抗,然后出奇兵就解决问题了。
翟让听李密说的有理,开始安排人准备大战。
翟让领了一支部队,和张须陀开战,且战且退,李密的伏兵从背后掩杀过来,张须陀大败,并被斩首。
斩杀完张须陀,在李密的建议下,金银财宝进行了再分配,让所有参与战争的士兵和将官们有钱挣,这极大刺激了将士们。
同时,攻克克兴洛仓,散粮济贫,赢得万千百姓好感。
后来,瓦岗军在李密的策划下,先后攻克了回洛、黎阳仓,围困住了洛阳。
在李密的运作下,每到一处都是开仓放粮,这样的举动,让更多百姓认可了瓦岗军。
很明显,李密对瓦岗军的作用很大。
如此情况下,他自己也略有膨胀了。
随着瓦岗军的日益壮大,瓦岗军有了夺得天下的雄心壮志,李密列出了隋炀帝十三条大罪,瓦岗军就此把掀翻隋朝当成重要的使命了。
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翟让和李密注定无法走远。
3、瓦岗军的分裂 翟让是个莽夫,一度想把位子让给李密。
但是,这位置岂能说让就让的?毕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效忠于翟让的,这就是翟让的亲信群体,这些人不同意翟让交权,因为担心他们利益受损。
于是,瓦岗军内部就出现了两派,一为效忠于翟让的群体,二为支持李密的人,就此,内部的对立形成了,“窝里斗”开始此起彼伏。
最后,李密痛下杀手,在617年11月,将老领导翟让送去了阎王殿,一起被送走的还有翟让的一些亲信。
翟让的死,对瓦岗军影响不小,特别是大家的心态出了问题,对前途毫无信心。
而下了黑手的李密志得意满,开始了新的征程,他想创造一个奇迹。
不过,奇迹没产生,危险在靠近。
618年4月,隋炀帝被弑杀,宇文化及扶持起了傀儡。
618年6月,李密和宇文化及干上了。
很可惜,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因为内乱,实力下降不少,对上隋朝名将宇文化及,最后惨胜。
此时,另一个隋朝(等人扶持起来的另一个傀儡皇帝)的权臣王世充睁着鹰一样的眼睛,仔细观察着,并趁李密疲弱之际,发起了攻击。
结果容易预料,李密大败。
、程咬金等人纷纷被捉,成了王世充的人。
此时,李密面临第三次重大选择,是归拢旧部,和王世充死磕到底,还是另泽明主? 李密的目标很清晰,既然造反不易,那就抱个大腿。
李密抱的大腿就是长安城的李渊。
在李密的影响下,很多瓦岗名将,比如程咬金、秦叔宝等人,在后来,大多加入了李渊的团队。
不过,可惜的是,李密在619年安排去安抚旧部时,竟然造反了,此时距离投靠唐高祖李渊,仅仅过了一年。
这次造反很不顺,李密被的一个将军盛彥师埋伏击杀,年37岁,可惜了! 综合来说,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没有灭了隋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窝里斗”,导致损耗过大,团队整体实力大受损失。
于是,对上宇文化及后惨胜,面对王世充的大军攻击,惨败,只得逃命投靠李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