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孝子闵子骞实际出生地在哪里?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6 点击数:
简介:据史书记载,闵子(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人。

首批弟子,德与颜渊齐名——《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皆异能之士也。

德行:颜渊,闵子

【千问解读】

据史书记载,闵子(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人。

首批弟子,德与颜渊齐名——《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皆异能之士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

”同时,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对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因此被列为圣门十二哲之首,编撰的《图》里,就把闵子骞排在第三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

孔子对弟子宠爱和首肯的是“四科”、“十哲”,《论语》先进篇是这样描述的,子曰:“从我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而孔子在《论语》中对闵子骞的孝道特别大加赞颂,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可见,历朝历代把闵子作为“孝圣”这一称道是恰如其分的,,闵子骞是孝道的楷模。

自古以来,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孝文化塑造人格。

小孝为父母,大孝为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每个公民在家庭、国家、天下关系中的地位,达到天下的太平盛事。

文化学者、作家武新坦考证:闵子骞出生地就在宿州! 中华古典文库中,对闵子骞故里的介绍,最早源于《史记》卷六十七,即《仲尼弟子传》,文中只介绍说:闵子(公元前536年一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

比孔子小十五岁。

闵子骞其父闵世恭,以蒙教书为生,后逢鲁国“三桓弄权”,国政日非,遂举家迁居“宋国相邑之东”,也就是今天的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

《说苑》里收入了《闵子骞单衣记》。

故事述说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李秀英,生两个弟弟,即闵革、闵蒙,而后发生了“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芦花湖、车牛返的遗迹还历历在目,闵子骞的佳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还传颂至今。

据元代费县尹邵祖在《重修闵子祠记》中记载:宇内有闵子墓者,一在今之宿州,此处墓冢高大俨如山丘。

一在濮之范县,也就是今天的费县,据考证,费县此处基本定论为闵子骞儿子闵沃盈之墓,显然,宿州市闵祠村处就是闵子骞之墓了。

闵子骞在费县干过费宰,时间不足一年,便辞官回乡,所以,费县不是闵子的出生地及墓冢地。

按《家语》文中记载:鲁人闵子骞卒葬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东五里。

此言是一段神话的梦幻传说,绝不能直信,因闵子骞出生地在鲁国,历城地域在,当时,两地不是一个国度,况历城闵子祠是元代济南太守李肃之于1074年所建,而曹村镇闵子祠初建于,相差近1000年,此碑记以梦幻传说所撰,此乃也无从查考也。

而最有说服力的,实证是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秋,宿州添注判官余鍧主编的《宿州志》,对闵子骞是宿州人,有明确的记载,并对《家语》之说予以批驳。

嘉靖《宿州志》第348页中,记载:闵子骞,名损,宿人。

按《家语》:“鲁人,卒葬历城东五里。

”后人遂以闵子非宿人也。

春秋时,宿属青州,为鲁地,故《家语》以为“鲁人”。

今宿有闵子、闵孝两村及闵子墓。

而近墓又有“骞山”者(闵子骞游玩处),皆因闵子得名,其为宿人明矣。

嘉靖《宿州志》263页、264页记载:宿州坊乡:即当时宿州设有闵子乡,辖符离集、褚庄集、夹沟集、新丰集、闵子集,宿州还设有闵孝乡、孝义乡、仁义乡,看来,他们一是对孝道的遵崇,二是对闵子骞以地名作纪念,行孝道,树孝风。

历史记载的宿鲁会盟、吴鲁会盟,现在的下鲁吴村仍然存在,隶属于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从而看来,均可查考曹村镇闵祠村当时属鲁地,闵子骞当属鲁人了。

清末明臣在北京修建“安徽会馆”,主体三院五进,共有房舍165间。

第三进为神楼,楼上奉祀文昌,关圣神像。

楼下正厅高悬李鸿章手书“斯文在兹”匾额,奉祀孝圣闵子骞,介绍闵子骞生平时,记载闵子骞为宿州闵子乡人,说本臣是乡人(同乡)祀奉。

以闵子孝贤之遗风,砥节砺行,以展鸿业。

“明”志、“清”臣都把闵子骞记载为宿人,可见是历史之久远。

山东省鱼台县大闵村这里的闵子祠是建筑,再则也没有闵子墓。

宿州市闵子祠,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祠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宋,元初毁于兵火,明年间巨资重修,清年间,元年均重修过。

自东章和二年三月(公元88年)始,祭祀闵子,并建祠,宗开元八年,闵子神位配于曲阜文庙,开元二十七年追称闵子为:“笃圣”,大中祥符二年进封“琅琊公”,南嘉熙九年改称:“先贤闵子”,四十四年赐“德行之科”匾额,清八年赐“躬行志孝”匾额,清道光年间赐建下马牌坊一座,楹联曰:上联为悦亲有道沐孝哉二字之褒,下联为却聘全行列四科之首。

横批为:先贤闵子故里。

当地百姓对牌坊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

闵子祠现存三道庭院,前有影壁墙,殿宇19间。

正堂中塑有一坐北朝南的闵子像,须生文面,一派大儒风度。

院内有一株古园柏,树龄约在2500年,高16米,胸径1.56米,相传为闵子骞亲手所植。

后院银杏一棵,树龄也在2500年之多。

闵子祠后有闵子之墓,俨如山丘,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型墓,即两个弟弟闵革、闵蒙墓,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面积为6400平方米,整个墓地松柏藏密,素有“闵墓松风”之称,为宿州八景之一。

祠墓东旁有一山丘,名曰:骞山,祠东西一为洗砚池,另一为洗须沟,东南有高台,名曰:晒书台,西有芦花湖,验证了“鞭打芦花”的真实性,祠外有两座碑亭,原存碑100余座。

年份最早的是的颂闵子骞,诗曰:“子骞达者,訚訚成性。

德高四科,学先百行。

天经地义,孝哉子骞。

父母昆弟,莫间其言。

”现存在大殿内的康熙二十五年宿州知州高其佩手书碑一座,诗文曰:“内外言无间,诗歌谁无论。

独能传圣道,一德共乾坤。

墓树朝常静,冢山夜不昏。

匪徒瞻拜起,相与励贤孙。

” 现曹村镇有闵祠村、闵贤村,居住着闵子骞的后人。

上述一切物证、实证,印证了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就在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

闵子骞重视道德修养,淡漠仕途名利。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

开始时他不同意,因为他认为是通过篡夺才当上国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违背了忠信,所以就推辞说:“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暗指投向齐国)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即现在闵家寨)。

他治费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又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

闵子骞出生在宿州基本确定。

而葬于何地尚无确址,根据《济南时报》报道,济南的这个闵子骞墓也仅是衣冠冢,同时萧县(江苏)和范县(河南)以及宿州(安徽)也有闵子骞墓(祠)。

其中宿州市曹村镇的闵子骞祠,是安徽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很多。

虽然闵子骞葬于何处尚无定论,但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现属山东临沂兰山区汪沟镇,原属费县)这个基本准确。

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续谱处和祭祀处,正阳门上悬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核心就是忠孝仁爱,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宣扬闵子骞孝悌忠义,对他多有嘉奖追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闵子为“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琅琊公,北熙宁七年(1074年)在墓前建祠堂。

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又称费公。

经过历代皇帝赐匾封公和文人墨客赋诗题记,闵子骞的懿行美德更是千古流传——其实闵子骞真正葬在哪里并不重要,人们只要学习他美好的德行就行了。

随机文章如何克服瓦伦达效应,患得患失是走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保持平常心)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宇宙是不是一个大黑洞,宇宙中不存在超大黑洞/多个黑洞怎么看一座山的龙脉呢,山脉走向/五行/星象/外形等步骤繁多天王星为什么不能住人​,气候环境恶劣不适合居住(零下−224℃)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闵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

春秋时期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其一。

闵子以孝闻名,为之一,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撰文、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

到,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尊称闵子。

鲁国人。

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岁。

他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

为家境所迫,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

后来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名闻天下。

终生不愿出任官职,直到50岁时去世。

其先祖是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

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子骞为人极孝。

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

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

某年冬天,继母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袄,而假装给子骞棉袄,其实内里填的是芦苇,所以他寒冷无措。

一日父亲坐车带他们兄弟三个外出,让闵子骞在前边掌鞭赶车,闵子骞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的水沟内。

父亲非常生气,说:“你这个孩子真没出息,穿得这么厚还打哆嗦!看你弟弟,棉袄比你的薄,也没像你冻得那个样子。

”喝斥后还鞭打他,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

父亲再捏捏另两个儿子的棉衣,心里明白了,父亲知道自己冤枉了闵子骞,而后大骂妻子不贤惠,决定休妻。

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离开的话,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没有母爱的孤单痛苦了)”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损婉拒说:“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

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鬼故事明朝和宋朝相比两者之中哪一个国力较为强?探寻唐代黑石号沉船宝藏,6万件古董价值4000万美金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美国民兵3式洲际导弹能打多远,14800公里可实施全球打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关于闵子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是怎么样一个人

单衣顺母 郭居敬编的《》和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单衣顺母》/《鞭打芦花》列为第三篇。

文曰:“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有诗赞道: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有晋剧《芦花》以此为背景创作。

鞭打芦花 春秋时期有个大孝子,,名损,字子骞,是的得意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

闵子骞年少时便死了母亲,父亲娶了后娘,又生了两个弟弟。

后娘偏心眼,对自己亲生的孩子百般疼爱,对闵子骞却另眼相待。

可是,在丈夫面前,她却装出一副慈母的模样,表示照顾闵子骞比亲儿子还好。

有一年冬天。

后娘给闵子骞做棉袄,里面絮的全是不值钱的芦苇花绒,看起来挺厚,其实一点都不暖和。

她给自己的两个亲儿棉袄里絮的是丝绵,看上去薄,其实非常暖和。

闵子骞从不计较这些。

一千多年前的某年农历腊月廿四日,父亲坐车带他们兄弟三个外出,让闵子骞在前边掌鞭赶车。

闵子骞在寒风中冻得发抖,失手把缰绳掉到地上,马车失去了控制。

父亲见到这种情形很生气,说:“你这个孩子真没出息,穿得这么厚还打哆嗦!看你弟弟,棉袄比你的薄,也没像你冻得那个样子。

”越说越上火,夺过马鞭子便向闵子骞身上抽去。

这一鞭子一下把棉袄抽破了,里面飞出来的尽是芦花。

再捏捏另两个儿子的棉衣,心里明白了。

父亲知道自己冤枉了闵子骞,大骂妻子不贤惠,决定休了她。

闵子骞含着眼泪跪在父亲面前,哀求父亲不要休了后娘。

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意思是休了后娘,自己和两个弟弟有可能落到另一个后娘手里,两个弟弟将来会像自己一样受苦。

闵子骞的话感动了父母,夫妻和好如初。

从此,后娘对三个孩子也一样看待了。

随机文章地球2032年灭亡过程图有哪些,地球将会被超大小行星毁灭德国导弹射程多远,最远可能不到600公里(受制约)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人的长相是前世修来的,前世修善果长相甜美/作恶则长相丑陋伽马射线暴威力多大,地球会瞬间蒸发/人类或死于伽马射线暴之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千古孝子闵子骞实际出生地在哪里?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