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王和唐太宗关系如何样?有着哪些轶事趣闻

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有了正式外交上的交往。
初期,正逢印度戒日
【千问解读】
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有了正式外交上的交往。
初期,正逢印度戒日王朝时代。
戒日王尸罗逸多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时代。
戒日王依靠六万庞大的象军部队,“勒兵战无前,象不驰鞍,士不释甲”以征伐四方,终于统一了北印度。
而此时的戒日王就已经听说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国家的存在;在这个强大的国家里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他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神往、好奇和疑问,迟迟得不到解答。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的和尚出现了,他的要召见这位远方来的沙门。
两国交往,一般都由民间交流开始。
中印的民间交流,在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到了唐朝,推动中印两国政府间直接交往的正是如今妇孺皆知的唐僧玄奘。
玄奘西游到达印度,一路宣讲大乘教义,名声播于四方。
玄奘来到戒日王的宫廷,受到隆重礼遇。
关于两人的对话,在正史《新唐书》中有明确记载,在玄奘回国后撰写的回忆录《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则更为详细: 戒日王问:“高僧从哪国来?来此何为?” 唐僧答:“从东土大唐而来,以求取佛法。
”这句话在《》中无数次出现。
戒日王又问:“听说你们摩诃震旦有个秦王圣人(古印度人称中国为“摩诃震旦”),少而灵鉴长而神武。
......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
......咸歌 秦王破阵乐 。
关于他的伟大传说在我们这里流传很久了。
对于他的盛德的赞誉,是真的吗?请你为我讲讲他的为人。
”玄奘大略的为戒日王讲述了唐太宗的神武,平祸乱,定四海,天下宾服的情况。
戒日王听闻大喜,终于一解心中疑惑且甚是尊敬,说:“我要向东面而致礼于他!” 公元641年即贞观十五年,戒日王与玄奘会晤后不久,就派遣了使者向大唐进发,并递交了国书。
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使,为能在万里之外有这么一个知音而感到高兴,也命令云骑尉梁怀璥持节出使印度,答礼戒日王。
戒日王尸罗逸多既惊且喜,问国人:“自古以来有中国使者到我们国家的先例吗?”国人皆答:“没有!"于是,出城迎接使者,把诏书举到头顶以拜之。
随后戒日王第二次派使者入唐朝拜,唐太宗也再派卫尉丞李义表去传达旨意。
这次出使,唐朝使者受到戒日王朝大臣的郊迎,整个国都曲女城的人都前来围观、道路上焚香。
然后,戒日王率领群臣用面朝东面的礼节接受了诏书,并献上火珠、郁金香和菩提树做为礼物。
这次出使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做为副使随行。
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唐太宗派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做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第三次出使印度。
这次出使不太顺利,还没走到印度,戒日王尸罗逸多就死了。
戒日王没有儿子,死后国家大乱,又起来。
大臣阿罗顺那发动叛乱,自立为王,发兵在半道上截杀王玄策的使团。
使团总共不过几十人,除王玄策和蒋师仁逃出外,其余皆被杀死,并抢劫了沿途各国进贡的礼物。
王玄策本为中印友好而来,却逢此大难,愤怒不已,一个人跑到唐朝属国吐蕃借兵复仇。
最后借得吐蕃兵一千,尼泊尔兵七千,发兵征讨阿罗那顺。
大战三日,斩首三千,溺水而死上万人,阿罗那顺逃走。
不久,阿罗那顺收散兵再战王玄策,这次输的更惨,连自己都搭进去了,副使蒋师仁活捉了他。
王玄策、蒋师仁随后率军再击破其国,俘虏王妃、王子以及男女一万二千人,58座城池投降。
曾援助阿罗顺那的东天竺国国王尸鸠摩,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灭一国”的典故。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事件,“一人灭一国”的说法是有些夸大的。
因为戒日王死后,印度已四分五裂,阿罗顺那只是继承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小朝廷而已。
王玄策在攻杀了阿罗顺那之后,天竺迦没路国也进献了奇珍礼物以及地图,并请求赐予像及《》。
这是中国的道教文化向中国以外传播最远的记载。
由结果来看,道教显然未能在印度生根发芽。
其后,时期,五大天竺国都曾来朝拜。
时期,中天竺国先后三次派遣使者入唐;南天竺国来使一次,进献五色鹦鹉等,请求唐军帮助其讨伐大食、吐蕃,并请求唐帝为其国家的军队赐名。
唐玄宗赐其军队名为怀德军,并以锦袍、金带、鱼带等赐其使者。
再其后,两国的高僧往来密切,研习佛法、宣扬佛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互为影响。
这一切也要得益于唐太宗李世民和戒日王尸罗逸多这一对英雄惜英雄式的交流所打下的基础,虽然中间出现了王玄策和阿罗那顺的一段不愉快的经历。
但从历史大局来看,它并没有对中印交流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随机文章第八节 辅政大臣村民修路竟然挖出千年真龙,沉睡真龙腾空而起吓哭村民木乃伊士兵被发现,80具一战士兵冰冻木乃伊遗体阿帕奇战斗机杀伤力惊人,海湾战争中摧毁500辆坦克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的利弊(未来可能毁灭人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天工开物简介是怎么回事?天工开物的重要内容和创作背景介绍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科学家。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内容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
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书名取自《尚书·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创作背景 主观因素 宋应星出生于士大夫家族,有较好的学习氛围。
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激烈的科场竞争,曾留给他屡次不中的阴影。
往后的仕途生涯也未达到决策圈的显赫地位,但其对于学问的追求却从未松懈。
宋应星治学旨趣最大的特色在于“新”和“异”,其最主要的治学途径就是走出书斋,接触社会。
其游历考察和底层官员的仕途经历,使之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基层群众生产领域的工艺流程。
学术背景 八股取士的确定,理学逐渐变为僵化的教条,严重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明嘉靖以后,的心学风行,江西成为王学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
有别于以性理道学为上的主流思潮,远承阳明之学的泰州学派等有为于世、反虚务实的小众思想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发展。
泰州学派在长江中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赣江流域等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影响较大,其创始于王艮,影响最大的是李贽,他们提出“百姓日用是道”的命题,体现了崇尚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反映了平民、布衣等阶层的要求和愿望,具有反封建统治的进步意义,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之风的兴盛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反响。
时代背景 明代是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经营。
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
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制瓷业驰名中外,冶矿业由官营向民营发展,造船业发达等。
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一些巨商往往致富于数千里之外,涌现了一些有名的商帮;沿海地区商贸中心和新兴市镇进一步发展。
随机文章小行星撞击地球2018年若发生,威力堪比1000颗原子弹揭秘牛顿神学发现了什么,追根溯源宇宙还是由上帝手中诞生的(NO)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大脑陡然接收前世记忆可是会变精神病的雷暴不过河指的是,一句中国谚语解释热雷暴/过河很危险(切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前燕、南燕、后燕、北燕的开国帝王介绍
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
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前燕以其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为“燕”。
前燕 1、开国皇帝,慕容皝(huang)(297年—348年10月25日),即前燕文明帝,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在位337年―348年12年。
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攻入高句丽都城丸都,慕容皝掘开高钊父亲高乙弗利的墓穴,用车载着尸体及其母妻和,劫掠了五万余男女百姓,焚烧掉高钊的宫室,毁灭了丸都而归。
2、末代皇帝,(wěi,350年-384年),即前燕幽帝(360年―370年在位),字景茂,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
最后投降,迁徙到长安,384年策划杀害苻坚被提前发现被苻坚杀死。
二、南燕 南燕,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所建。
398年建都滑台。
统治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史称南燕。
历二主十二年。
1、开国皇帝,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 ,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前燕景昭帝、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
在位398年―405年共8年。
2、末代皇帝,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
生于西羌,出身慕破落贵族,曾在长安装疯行乞。
公元405年登基(在位5年),最后被打败砍了。
三、后燕 后燕(384—409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所建立的国家,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
后燕历七主,共二十四年。
1、开国皇帝,慕容垂,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原名霸,鲜卑名。
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夬”,后改为垂。
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
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生母兰淑仪。
2、末代皇帝,慕容云(?-409年),字子雨,原名高云,是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十六国时期后燕最后一位皇帝(一说为北燕开国皇帝),407年―409年在位。
这位死的比较有意思,自己选拔了一批精壮的武士作为心腹、爪牙。
后来被自己的亲信离班与桃仁杀死了。
四、北燕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政权。
传两代,共29年。
1、开国皇帝,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公元409年登基(在位21年)。
2.末代帝王,冯弘(?―438年),字文通,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
他是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在位六年。
公元436年,北魏攻打北燕,冯弘被迫逃往高句丽,两年后被高句丽王所杀。
十六国中叫“燕”的这四个国家,基本都是慕容家的,就最后一个是慕容家臣子建国,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随机文章遂公盨铭颂大禹 治水画州诚可信中国第一块区块链牌照发给谁,区块链上市公司排名(耳熟能详)海王波塞冬的武器,波塞冬和哈迪斯谁厉害怎么看一座山的龙脉呢,山脉走向/五行/星象/外形等步骤繁多间谍卫星有什么作用,可监测核爆炸/能计算水下60米潜艇航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