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都有着哪些分类?都有着什么分别

民族的自我定义用于区别民族主义的种类。
然而这样的
【千问解读】
民族的自我定义用于区别民族主义的种类。
然而这样的区分并不全然互斥,许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若干或全部的区分元素。
民族主义运动亦可以范围与地区作为区分的准则。
若干政治学家主张,区分民族主义的型式为假议题。
在任何型式的民族主义中,大众都相信自身拥有共同的文化,且文化也不能全然外于种族渊源(ethnicity)。
例如说,美国的货币与效忠誓词(Pledge of Allegiance)上都有“上帝”,并明定出若干被认为促进文化偏向的法定假日。
美利坚合众国具有身为美国人的种族理论(即本土主义,nativism),甚至在众议院中成立委员会(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以调查非美国人的各种活动。
公民民族主义 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又称civil nationalism)为国家由公民主动参与,产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法统(political legitimacy)的民族主义型式。
此论一般认为源于卢梭,特别是自其1762年的著作“社会公约”(The Social Contract)而得名的社会公约论(social contract theories)。
公民民族主义来自理性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传统,在民族主义上与种族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相矛盾,因其认为公家(民族)之成员身份应从自决而来。
公民国家(民族)理想化了美法等国之代议政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在发展中所具有的影响力。
种族民族主义 种族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以种族来定义民族。
种族以先人的血缘世系为要素,也包含群体成员与其祖先之间文化共享、语言共享的观念。
民族之成员身份为自遗传而来。
国家政府因为是种族群体之祖国、有能力保护国内族群、以及促进文化与社会生活为一体而取得法统。
族裔观念极为古老,但现代的种族民族主义受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及提倡人民 (德语:Volk)观念的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德的影响极深。
种族民族主义现为主要的民族主义型式,通常就被直接简化为“民族主义”。
学者安东尼·史密斯使用“种族民族主义”一词当作非西方观点的民族主义,以对照出西方以地理范围定义民族的的观点。
(此处的volk除一般意义上的人民外,尚有基于地缘与血缘关系上的意义,中英文皆无对等词汇,日译基础集团。
浪漫民族主义 浪漫民族主义(Romantic nationalism)(又称有机民族主义(organic nationalism)、身份认同民族主义(identity nationalism))为种族民族主义之一型,政府因自然("有机")结果与代言(expression)国内民族而取得法统。
浪漫民族主义反映浪漫主义的理想,反对理性主义,强调符合浪漫理想的种族文化,民俗发展为浪漫的民族主义概念。
格林兄弟受赫德著作之激励,创作出一连串理想化的传说,标明为德国人的故事。
史家朱尔·米舍莱以之为法国浪漫民族主义者之前例。
文化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以共享的文化定义民族主义。
作为民族一员之身份既非自愿(文化无法倾刻而得),亦非遗传(民族成员之子弟若成长于其他的文化中,会被视为外族)。
中国民族主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一例,部分是因为中国境内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中国民族主义者包含身处台湾内部,反对大陆政府的统治而主张反攻大陆的人士)。
国家民族主义 国家民族主义为公民民族主义之变形,通常与种族民族主义结合,意味着民族为贡献于国力与国家主张者之共同体。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为最佳范例,体现于的口号中:“一切为国家;无所自外于国家;无可反对于国家。
”。
其与自由主义中,个人自由的观念以及自由民主之原则相左并不令人意外。
雅各宾俱乐部(Jacobin Club)之建立单一且中央集权的法国政府通常被视为国家民族主义之滥觞。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时代的西班牙,以及现代的凯末尔主义(Kemalism;土耳其民族主义)则为新近的例子。
然而,“国家民族主义”一词通常用于民族主义发生冲突时,尤其是分离主义运动发生于已建立的民族国家时。
分离主义者的说法是,国家民族主义因较不可信与较不民主而败坏国家的合法性。
法兰德斯(Flanders)分离组织称比利时民族主义为国家民族主义。
巴斯克分离组织与科西嘉分离组织同样分称西班牙与法国为国家民族主义。
反过来说,这些国家则称这些分离组织为恐怖主义。
其间没有无可争议的准则来判定孰是孰非,而其结果通常为人民因效忠对象不同而分裂。
宗教民族主义 宗教民族主义(Religious nationalism)以共同的宗教来定义民族。
政府若因严守教义而取得法统,就比较是神权国家而非民族国家。
其实,有些种族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在若干方面具宗教特征。
宗教为群体认同的标志,而非主张民族主义之动机。
爱尔兰民族主义与天主教教义相关,且近一百年来的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们皆为天主教徒,但其早期的(18世纪)许多民族主义者则为基督教徒。
爱尔兰民族主义从未如以神学区分宗教变体、圣母玛利亚的身份、与教宗的超卓地位等。
但对北爱尔兰的若干基督教徒而言,这些之前的学说实际上是爱尔兰文化的一部分。
与之类似的是,尽管有犹太复国主义(Religious Zionism)存在,其主流却较为世俗,以种族及文化为基础。
自从英属印度分割后,印度民族主义即与相关。
在现代印度,现代印度民族主义(Hindutva)已明显地有包含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与民族卫队(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在内的追随者。
海外民族主义 海外民族主义(Diaspora nationalism)(或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说的“长程民族主义”)一般指感觉流离失所(diaspora)的民族主义者,如在美国的爱尔兰人与美非两洲的黎巴嫩人[1]。
安德森称此型的民族主义为,想要有民族连系,却又不愿离开寄居地者的“幽灵根基”("phantom bedrock")。
国家主义 民族主义运动者在达成建立民族国家之目的后,民族主义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成为国内刺激政党与政治运动的力量,通常以民族主义者或民族主义政治家形容之,使用国家主义(nationalistic)一词或较为精确。
民族主义于此种意义上所从事的政治运动为: 巩固国家团结,包含危机出现时拯救国家的运动。
强调国家认同,受文化保守主义(cultural conservatism)及仇外(xenophobia)情绪所影响,排除外来作用。
在民族的生存空间上限制他族,尤其是移民。
在极端的例子中,成为种族清洗。
并吞其认为属于祖国之一部分的土地,通称民族统一主义(irredentism),源自意大利沦陷区(Italia irredenta)运动。
经济民族主义,即以经济政策,尤其是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与反对自由贸易,以促进国家利益。
民族主义政党与政治人物通常会极其强调国旗等民族象征。
民族主义一词也有延伸或隐喻性的用法,以描述某些促进群体认同的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在文化上用于黑人民族主义与白人民族主义。
此种用法或与民族主义的古典义意重叠,如黑人分离主义与泛非洲主义(pan-Africanism)。
民族主义者对自己国家明显有正面看法,尽管这并不是民族主义的定义。
情绪性诉诸于民族主义即使在稳定的民族国家中都清晰可见。
民族的社会心理学包含民族认同(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与民族尊严(与群体成功的自我连系)。
民族尊严与民族文化与政经力量的影响息息相关,尽管其影响或言过其实。
最重要的因素为共有的情绪。
在民族主义与运动上,若国家队输掉比赛,全民会有共同的失落感。
情绪影响亦可为全然负面:共同的危机感可巩固民族。
戏剧性的事件,如战败,可影响民族的认同。
德国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屈辱、以及经济危机与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产生极度仇外心理、复仇主义(revanchism,一种外交政策,主要动机要收回失土)、以及纳粹主义的兴起。
1914年,之前以威廉二世为民族之父的坚实中产阶级爱国者,不再能有所作为。
美国主义 九一一袭击事件在美国掀起一阵表达民族主义的浪潮。
在国际上谴责暴行的狂潮及对美国的公开支持后,美国的民族主义变得令外人难以接受与理解。
在二战后的西欧,尤其是法国、英国、与德国境内,许多美国人认为炫示国旗为过激行为。
许多人相信这场民族主义的冲击带起美国国家政策上的许多重大改变。
于2001年10月26日签署成为法律的美国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虽(许多人表面上相信)是为反恐而设计,但被许多人认为系机构性地妨害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
这场冲击可能也帮助乔治·沃克·布什的执政,导致美国入侵阿富汗与美伊战争。
跟其他所战争一样,冲突自身在任何国家都会挑起民族主义情绪,非仅止于美国。
例如说,包含加拿大人在内的反美民族主义情绪自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戏剧性达到高峰2006 Liberal Canadian Press Room。
随着伤亡增加,反对继续占领并重建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意见持续高涨,并使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促使美国自伊拉克撤军。
2005年末的民调显示布什总统的声望为有史以来最低者之一,导因于高涨的反战声音。
其他人认为这场“战争”已成为战后的占领,需要长期稳定的警政管理,以及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民主化。
这项由双方提出的主张有似于60年代美国卷入越战时的民心凝聚。
其主要的差别在于美国于越战是逐步扩大规模,而未能完全驱逐北越的反西府。
许多拥战者将反对这场战争与/或重建过程者视为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自以为是、伪善。
反战者则引用对民心凝聚的争论,令人联想到美国于19世纪昭昭天命的观念。
有些人指控反战者不爱国,甚至于叛国。
若干拥战的评论员表示,觉得新闻对美国的负面报道因破坏美国军队达到反恐战争的最终胜利而助长敌人气焰。
因反战者对此种指控感到愤恨,这项政治争端造成彼此持续对立。
尽管军事主力在两国彻底获胜,持久自由行动(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在改革阿富汗政治与重建伊拉克上进展缓慢。
尽管两国于2006年一月迈出民主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朝向奠定长期和平、稳定、正义的基础Afghan Parliament Convenes,Impending Iraqi Nationwide Elections。
许多在911后美国情绪高涨的民族主义者们拥护这些未完的改革与重建程序所可能带来的长期利益。
在此缓慢的进程中,关于产生这场国家重建的军事行动的真正动机,与在伦理方面的争议,仍在持续,而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议为此中关键。
例如,美国所领导的军事行动究竟是否构成帝国主义,或为审慎互利的新型世界主义。
这些争议的激烈程度与撕裂性或因媒体偏差(Media Bias)导致恐惧的文化(culture of fear)而起。
媒体朝向遮掩两国境内的暴力行为,尤其是伊拉克因反对外国占领者与“通敌者”所产生的暴动。
许多反对美国与其盟国入侵伊拉克与阿富汗者将这些军事行动称为帝国主义,以“石油之战”之名提醒世人石油帝国主义(Oil imperialism)之说。
拥战者们认为这些主张荒谬,他们视这些军事行动为国际合作打倒阿富汗的塔利班与伊拉克复兴党(Baath Party)等专制独裁政权;支持者们更认为这些入侵与占领为在所谓恐怖主义与护教圣战(jihad)猖獗之地改革社会政治背景的必要手段。
论战于冷战期间的反共政策立场互异的鹰派与鸽派之间激烈展开,论战的中心为权衡美国及其盟国在民族认同、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上与其他国家之间孰轻孰重。
因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国社会政治的发展(选举、法制改革等)仍在持续,要历史学家评断孰是孰非或仍过早。
支持两国战后重建者以现代西欧与日本的历史例示中东地区历经国际托管后可能的结果。
尽管曾于二战后经历英裔美国人(Anglo-American)实质上的军事占领与重建达数十年(参见),法、日、德等国后来自美国白人的占领下独立,今日已成为具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经济强权。
种族主义 民族主义并不一定具有本国高于他国之信念,但实际上许多民族主义者的确这么想。
偶尔会有认为他国可作为本国范例的情形,参见亲英派(Anglophile)。
几乎所有的民族主义运动中都有某种种族主义的影子,通常针对邻国与种族团体。
种族主义亦为19世纪末大行其道的殖民主义之特征。
严格说来,成立海外殖民地有悖于民族国家的原则,因殖民地所在并非该民族的祖国,而其后裔很明显既非其种族,也不说相同的语言,没有相同的文化。
实际上,民族主义有时是欧洲自决与亚非殖民化之结合。
明确的生物性种族理论自19世纪末大行其道。
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于20世纪前半常以此种面目出现。
纳粹可说是史上与种族思想最相符合的思想,纳粹德国各方面的政策都受种族观念所影响。
纳粹德国之败及其种族灭绝政策,包括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于1945年后大大地败坏种族理论与种族民族主义。
然而种族主义持续影响民族主义。
种族清洗通常被视为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两者共同的特征。
国家为民族而存在是民族主义的法则之一,但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皆驱逐境内之少数民族。
新近的种族清洗知名案例于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战争期间发生;其他的例子有1950年代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以及1915年鄂图曼帝国的灭绝亚美尼亚人。
随机文章夏朝以前的官职制度是什么样的?唐玄宗简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探寻路西塔尼亚号沉船,鱼雷击中致使1200人葬身大海巡航导弹的制导过程分析,惯性/GPS/地形匹配混合制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之于赵国。
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唐朝再也没有重回巅峰。
彼时,安禄山的大军兵临长安,并且攻占了唐朝的都城。
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 一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由此,对于安禄山的叛军,共有15万左右的兵力。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朝廷来说,有多少兵马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和之后的明显不同,唐朝的兵力中,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10个边镇,共有50万左右的兵力。
而对于唐朝朝廷来说,也即长安城一带,则只有10万左右的兵力。
对于唐朝朝廷直接掌握的兵力,确实要少于安禄山。
二 不过,众所周知,守城一方依然拥有城墙带来的防御的优势,所以,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兵力来防御较多的兵力。
比如在时期,率领数万大军,硬是无法攻破只有上千人镇守的陈仓城。
所以,按道理来说,唐朝这10万大军,是足够防御安禄山的15万大军,即便无法打退叛军,但防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
当然,实际的情况是,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一定的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胡乱指挥,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
在攻下洛阳后,安禄山的叛军又继续向长安进军,从而兵临城下。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战斗力上的差距,是安禄山能够一路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就安禄山的叛军,长期镇守唐朝的边境,和周边的游牧边境经常交战。
换而言之,安禄山的15万大军,可谓唐朝当时最精锐的兵力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唐朝朝廷掌握的10万大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经过长期的战场磨炼。
也即这些大军因为长期处在太平盛世之下,在训练和装备上都不如安禄山的叛军,更在思想上和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安禄山的大军得以一路,于天宝十五年六月占领长安。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精锐的边防军队,为何没有来抵挡安禄山呢? 四 最后,就唐朝来说,十个边镇拥有50万的兵力,除掉安禄山的15万大军,还剩下35万左右的兵力。
也即在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之外,唐朝北庭、安西、河西、陇右、朔方、岭南、剑南等七镇还有30多的大军。
但是,对于唐朝的边镇来说,都负有各自的镇守重任,没有的命令,显然不会轻易挥师救援的。
并且,安禄山的造反是比较突然的,这让唐朝各个边镇没有及时反映过来。
总的来说,在安史之乱中,唐朝朝廷掌握的军队因为战斗力较弱,加上唐玄宗、杨国忠等人的胡乱指挥,并且各个藩镇的精锐之师没有及时回援,从而让安禄山兵临城下,并占领了唐朝都城长安。
随机文章隋炀帝唐太宗对比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莽山烙铁头蛇有毒吗,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巨型毒蛇(遭盗猎价值100万)揭秘国外天体浴场,十个天体浴场让您找到目不暇接(宅男好去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垄断资本主义有着哪些政策?是如何被确立的
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分为3个基本时期: 第一个时期 19世纪60和70年代。
这时,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但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如在60年代,美国工矿业和铁路业中出现了称作“普尔”的垄断组织。
它们在企业间订立短期协定,规定共同价格,分配营业额和划分销售市场。
德国在1857年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增加到6个。
第二个时期 1873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以后到80年代。
在这个时期,连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得到了广泛发展。
1882年,美国出现第一个托拉斯,即J.D.洛克菲勒(1839~1937)的美孚石油托拉斯,接着80年代在榨油、造酒、制糖、火柴、烟草、屠宰和采煤等部门都出现了托拉斯组织。
德国1879年有卡特尔14个,1890年猛增到210个。
英、法等国也出现了垄断组织。
但是这时垄断组织还未占统治地位,垄断协定往往还是暂时的、不稳固的。
第三个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高涨和经济危机的交替作用,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大大加快,垄断组织急剧增加,普及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并和银行垄断结合起来,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资本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
以美国为例: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占资本总额5/6的236个,是在1898年以后建立的。
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的40%。
在这些托拉斯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了各自部门生产的80%以上,有57个控制各自部门生产的60%以上,有78个控制各自部门生产的50%以上。
在工业迅速集中和垄断的同时,银行业也迅速地向集中和垄断发展,并出现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
1901年银行巨头J.P.摩根(1837~1913)组织美国钢铁公司,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19世纪90年代掌握花旗银行,就是典型的例证。
金融资本通过对工商业的长期贷款、股票和债券的买卖、直接向工商业投资,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工商企业,统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20世纪初,在美国已经确立了金融资本的统治。
它们的代表者是摩根、洛克菲勒、库恩-洛布、梅隆、杜邦、芝加哥、克利夫兰、波士顿等八大财团和60个家族。
金融资本还操纵政府,控制着国家全部政治生活,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随机文章“八拜之交”是要拜八次的意思吗?“八拜之交”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寻找成吉思汗的传说及蒙古人秘葬孟郊是唐朝哪一个时代的诗人?不敢称帝!孙权写信劝说曹操: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请问明朝是被谁所灭?李自成还是清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