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战国著名改革家商鞅告诉你:真正的独裁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提起我国古代的哲学,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儒、释、道三家。

的确,这三家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算是融进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其中,儒家入世,道家出世,释家(即佛家

【千问解读】

提起我国古代的哲学,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儒、释、道三家。

的确,这三家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算是融进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其中,儒家入世,道家出世,释家(即佛家)避世。

一般的顺序是,刚开始都入世,希望建功立业;受到挫折后,有些人就转入了内心,变得出世;如果受得挫折比较巨大,就突然大彻大悟,看破红尘,直接遁入佛家了。

其实,除了这三家之外,对中国的世俗生活影响巨大的,还有法家。

尤其是对于政治的影响力来说,法家甚至凌驾在儒、释、道三家之上。

中国古代的那些政治家——尤其是建立事功的那些人,大都是“外儒内法”。

“儒”是皮,“法”才是骨头。

法家的核心就三个字:法、术、势。

虽然只有三个字,但内涵极其丰富,都可以写一本书了。

如果要简单地理解一下,“法”就是严刑,“术”就是权谋,“势”就是威权。

这三个东西,利用的都是人性中的“趋利避害”,都是立竿见影的快效药,所以,历来深受野心勃勃的帝王喜爱,尤其在乱世,更是风行于世。

战国时著名的改革家,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与、韩非、等牛人,有理论、有事功,共同扛起了法家的大旗。

商鞅的本名是公孙鞅。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叫他商鞅呢?因为他通过著名的“”,为秦国立下了大功,被封在了“商於”这个地方,故名商鞅。

另外,商鞅还有一个名字是卫鞅,因为他是卫国人。

商鞅虽然是卫国人,但他在卫国没有受到重用,先是到魏国给国相当幕僚,后来魏国国相死了,他又跑到秦国去。

当时的秦国国君,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对商鞅的那套强国理论极其感兴趣。

二人一拍即合,开始了振兴秦国的大变革。

商鞅变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先军主义,或者说得严苛一点,就是军国主义。

他要把整个国家的民众都发动起来,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军队。

在商鞅的制度设计中,民众要么就是军人,要么就是为军人提供粮食的农民,算是后勤兵。

与之相对的,就是国家对于军功的异乎寻常的奖赏。

总之,在商鞅时代的秦国,屌丝完全可以逆袭,而且逆袭的唯一通道就是上战场杀敌,多杀敌人,建立军功。

这种刺激是巨大的,因此秦国士兵的战斗力十分惊人。

不过,商鞅的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阶层,比如那些靠着祖先的荫庇,而坐享其成的所谓贵族。

这些人生命宝贵,当然不舍得到战场上去送命,因此就难以建立军功,因此就越来越被边缘化。

他们找到秦孝公,玩命地说商鞅的坏话,反对商鞅的改革。

秦孝公把这些杂音告诉了商鞅,商鞅摆出一副“竖子不足与谋”的姿态,告诉秦孝公:要做大事,不必与这些庸人讨论,只需要成功后与这些货色分享成果就行了,那时候他们就会闭嘴。

秦孝公心怀大志,也很有眼光,他坚决地支持商鞅。

经过数年的坚持,商鞅的改革大见成效,秦国的国力强盛了,领土扩大了,跟其他六国打麻将,都得看秦国的眼色出牌了。

这时候,原来反对商鞅的那些贵族们,开始转变口风了,他们开始吹捧商鞅,到处说商鞅的改革措施多么高明。

可是商鞅呢,禀明秦孝公,把这些人全都治罪。

理由是:他们都是乱法的坏人。

当然,商鞅并不是为了报复。

他的格局不至于那么小。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要告诉天下人:对于我的改革,你们既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你们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没有的资格。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独裁啊。

全都闭嘴,不准说话。

和那些喜欢听好话的独裁者相比,商鞅的独裁,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因为,别人于他,并不是人,只是工具。

工具哪有说话的权利呢? 随机文章古罗马皇帝卢修斯·维鲁斯简介世界上最酷的木乃伊,身披袈裟头戴墨镜(木乃伊中的犀利哥)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鲨鱼为什么没有肾脏,靠体表排泄氨排泄/嗅觉器官最敏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在这一历史阶段,成为重要的转折点。

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之于赵国。

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唐朝再也没有重回巅峰。

彼时,安禄山的大军兵临长安,并且攻占了唐朝的都城。

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 一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由此,对于安禄山的叛军,共有15万左右的兵力。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朝廷来说,有多少兵马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和之后的明显不同,唐朝的兵力中,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10个边镇,共有50万左右的兵力。

而对于唐朝朝廷来说,也即长安城一带,则只有10万左右的兵力。

对于唐朝朝廷直接掌握的兵力,确实要少于安禄山。

二 不过,众所周知,守城一方依然拥有城墙带来的防御的优势,所以,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兵力来防御较多的兵力。

比如在时期,率领数万大军,硬是无法攻破只有上千人镇守的陈仓城。

所以,按道理来说,唐朝这10万大军,是足够防御安禄山的15万大军,即便无法打退叛军,但防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

当然,实际的情况是,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一定的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胡乱指挥,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

在攻下洛阳后,安禄山的叛军又继续向长安进军,从而兵临城下。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战斗力上的差距,是安禄山能够一路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就安禄山的叛军,长期镇守唐朝的边境,和周边的游牧边境经常交战。

换而言之,安禄山的15万大军,可谓唐朝当时最精锐的兵力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唐朝朝廷掌握的10万大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经过长期的战场磨炼。

也即这些大军因为长期处在太平盛世之下,在训练和装备上都不如安禄山的叛军,更在思想上和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安禄山的大军得以一路,于天宝十五年六月占领长安。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精锐的边防军队,为何没有来抵挡安禄山呢? 四 最后,就唐朝来说,十个边镇拥有50万的兵力,除掉安禄山的15万大军,还剩下35万左右的兵力。

也即在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之外,唐朝北庭、安西、河西、陇右、朔方、岭南、剑南等七镇还有30多的大军。

但是,对于唐朝的边镇来说,都负有各自的镇守重任,没有的命令,显然不会轻易挥师救援的。

并且,安禄山的造反是比较突然的,这让唐朝各个边镇没有及时反映过来。

总的来说,在安史之乱中,唐朝朝廷掌握的军队因为战斗力较弱,加上唐玄宗、杨国忠等人的胡乱指挥,并且各个藩镇的精锐之师没有及时回援,从而让安禄山兵临城下,并占领了唐朝都城长安。

随机文章隋炀帝唐太宗对比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莽山烙铁头蛇有毒吗,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巨型毒蛇(遭盗猎价值100万)揭秘国外天体浴场,十个天体浴场让您找到目不暇接(宅男好去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楚国在战国后期短暂中兴: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

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进入战国,任用变法,一时间,初露称雄之势。

、时期,楚国进入到鼎盛时期。

不过,在在位时,楚国在和秦国、的较量中。

比如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等战役中,楚国就遭到了重创了,因此走向了衰落。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在位时,也即战国后期,楚国一度复兴,也即救赵国,退,灭! 一 首先,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名完,芈姓,熊氏,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前262年-前238年在位,共25年。

根据《》、《》等史料的记载,楚考烈王年少的时候曾在秦国作人质。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在黄歇的帮助,楚考烈王得以回到楚国继承王位。

在此基础上,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

在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和、、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对于楚国在战国后期的中兴,春申君黄歇可谓功不可没。

二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的取代老将,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军又包围了赵国都城。

对此,赵国可以说是非常危险了。

在此背景下,楚考烈王权衡利弊后,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

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救援赵国。

在楚国和魏国两路大军的进攻下,加上赵国的绝地反击,终于打退了围困邯郸的秦国大军。

经此一战,秦国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可谓元气大伤。

三 对于楚考烈王来说,因为解除了邯郸之围,也即击败秦军,救了赵国,所以在中威名大震。

到了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

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在合纵攻秦上一致推举楚考烈王作为纵约长,以此指挥诸侯国的大军来进攻秦国。

当然,楚考烈王显然不会亲自出征,于是让春申君黄歇带领山东六国的联军攻打秦国。

在战国末期,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

因为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加上山东六国各自利益上的不同,所以六国联军这一次合纵攻秦也以失败而告终。

四 最后,除了救援赵国,击退秦军,楚国还消灭了鲁国。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61年,楚国进攻鲁国,夺取了徐州之地。

公元前256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楚考烈王派遣大军彻底消灭了鲁国。

在此基础上,楚国将疆域扩张到今山东省一带,并且还夺取了齐国的部分疆域。

由此,虽然西边的疆域遭到了秦国的步步蚕食,但是,楚国通过向东边扩张,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身的实力。

不过,在秦国在邯郸之战中恢复过来后,加上楚考烈王去世后,楚国因为王位争夺而带来的消耗,自然再次陷入到衰落中。

换而言之,和赵国一样,楚国在战国后期的中兴,也是非常短暂的。

随机文章神仙转世的女生面相特点,单身狗遇到了绝对不要放过(旺夫又漂亮)哥斯拉是好的还是坏的,曾帮人类击败恐怖怪兽拯救地球/亦正亦邪地球火山为什么会爆发,地底压力小致使岩浆产生化学反(积蓄爆发)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α星系(三恒星系统引起众多关注)百香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安神助眠和美容养颜/多吃易上火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让战国著名改革家商鞅告诉你:真正的独裁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