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
【千问解读】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
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
虽然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
但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
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后人皆将此事视作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来宣讲,却从未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
陶弘景此举,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
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 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假借悼念沈约之实,诉说自己痛苦之心境。
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
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
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
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
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
十七岁以才学闻名,与江斅、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
宋升明元年(477年)二十二岁时,领军将军(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控制朝政,后二年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
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在位时(477—493),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
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
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
梁武帝即位(502)后,屡请不出。
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
天监三年(504),遣人送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
天监十三年,敕于茅山为之建朱阳馆以居之。
天监十五年又为其建太清玄坛,“以均明法教”。
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岁。
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据记载,陶弘景于永明(483—493年)初,曾师事孙游岳。
永明十年(492年)正式归隐茅山后,便着手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
如此看来,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重要战役欧洲多国天降橙雪,黄橙橙的一片好像世界末日(火星版大雪)考飞机驾照要多少钱,仅需12万元就可拿到飞机驾照(年薪过25万元)美国民兵3式洲际导弹能打多远,14800公里可实施全球打击水母死了会变成水吗,水母死了还有毒吗(死后会溶解在水里/有毒)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四家是指谁?四位著名明代画家简介
此一名称,是相对于""而来。
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自沈周开创,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基本上被认为是继承元四家的文人画传统接续下来的体系,自晚明之后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特别是在山水画的部分。
吴门四家中的沈周与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
他们以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山水画以水墨及水墨淡着色引人注意,都有粗细两种面目。
"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与仇英分别代表吴门四家中的另外两种类型: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
他阅历较广,入世较深,故题材范围宽广,古今皆能,;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
不应,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后游历,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慕聘,托病不赴。
正德末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
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中官作画,旋即便致仕归乡。
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岁。
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诗宗、,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随机文章罗马皇帝奥托简介宋朝七大皇后真人大PK 被金人俘虏「赐浴」的朱皇后超美中国突破20倍音速导弹,6806米/秒1小时绕地球一圈(无法证实)基本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定律,比尔盖茨马云等人坚信的理念神仙为什么要走南天门,天庭作为高维空间只有南天门一个通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蒙巴顿方案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穆斯林怀疑印度国大党由徒所占多数。
穆斯林抱怨穆斯林成员没有印度教的成员相同的权利。
许多不同的方案在各个时间里被提出。
Allama Iqbal在1930年穆斯林联盟就职演说中提出,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次大陆中,穆斯林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必要的。
两国论 英国虽然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然而其国力在战争中严重受损,失去了其大国的地位。
加之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英国最大的英属印度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
然而在当时的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1940年的拉合尔决议上鼓吹“二民族论”,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离。
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真纳是以独立作为要挟,换取西部穆斯林较多的省份获得更多的自治权。
圣雄甘地强烈反对这些分离思想,提倡实现统一印度。
印度国民大会党也出于政教分离和世俗主义的立场而对因宗教的分离表示谨慎,印度共产党和印度者虽然也有各自的反应,但都未能阻止分裂的大势。
右图:英属印度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布(粉色是印度教,绿色是伊斯兰教,黄色是),时间约为1909年。
分割确定 英国在当时规划了由印度教徒较多的地区的印度斯坦、伊斯兰教徒较多的地区的巴基斯坦、同时保留各藩王国,由这三者组建独立的“印度联邦”的独立方案,但未能获得共识。
因此,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放弃了将印度统一的计划。
1947年6月4日,蒙巴顿声明将在这一年的8月15日通过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也包括印度高等文官、印度军、印度铁道的分割)。
另外,独立后的政治框架暂时按照英国制定的1935年印度统治法实施。
7月18日实施的1947年印度独立法规定,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两国在各自的宪法(印度宪法及巴基斯坦宪法)实施之前是英联邦的自治领(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地位相同,在国际法上是独立国家)。
雷德克里夫线 蒙巴顿宣称将实施分治到实际分治只有两个月多的时间。
而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分别在英属印度东西两地也是严重的问题。
因此,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割。
旁遮普地区被分为旁遮普省和旁遮普邦(之后又分为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和昌迪加尔),孟加拉地区则被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孟加拉邦。
而划分界线的工作是由之前和印度毫无关系的一位伦敦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担当的,因此这条分割线(分离独立后即是两国的国境)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
这条分割线直到独立当天才公布。
孟加拉地区的划分接近1905年的孟加拉分割令,旁遮普地区由于过去并未进行过分割,发生了大规模的混乱。
混乱冲突 在这两个地区,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伊斯兰教徒逃亡伊斯兰教徒地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区,其中不少都是强制迁移因而沦为难民。
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两教徒之间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冲突和暴动、屠杀以及报复。
据理查德·西蒙兹的研究,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一千二百万人无家可归。
在这时两者之间产生的不信感和憎恶对之后的印巴关系都产生了影响。
在加尔各答,由于甘地的努力,屠杀得到了抑制。
结果 巴基斯坦在8.14宣布独立,印度则在8.15宣布独立。
真纳成为巴基斯坦总督,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成为新生独立印度的总理。
然而,实现独立的过程,以及独立后两国的历史都并不平坦。
许多宗教移民在来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后都面临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
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和种族清洗仍有发生。
贫民窟 对保守派英国人来说,印证了之前印度总督寇松侯爵的发言,大英帝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而逃往印度的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难民,以及逃往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徒难民大多集中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合尔、达卡等两国的大都市。
在这些大都市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两国产生了巨大的都市贫困阶级,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暗杀甘地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互不信任可说是提倡两者之间融合的甘地的反弹。
特别是民族义勇团等印度民族主义者认为甘地对伊斯兰教徒和巴基斯坦太过让步。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狂热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在德里暗杀。
提倡非暴力的甘地并未能阻止暴力的连锁,自己也在暴力中牺牲。
随机文章孟郊是唐朝哪一个时代的诗人?为什么阿拉巴马州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为什么秦始皇是暴君?请问宋朝之后有多少位「传奇人物」最喜欢骑『白马』乌贼为什么是四维生物,可掌控时间预知未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