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宫女也需要净身吗 宫女净身的真相是什么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对古代宫女净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和宫女在古代都是皇宫中不可缺少的服侍主子的人。

可是每日和全国最尊贵的人在一起,难免会引起双方的猜忌。

所以,无论是太监或是宫女,在古代那个男女有别不可互相接触的年代,在进宫之前都需要净身。

一方面是为了遵循当时的严苛的社会舆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子嗣的纯净与高贵。

可是太监净身很容易理解,但是宫女到底是怎么净身,又为何要净身呢? 严格的入宫制度 作为服侍整个国家最尊贵的人的一类奴仆,宫女和太监进宫的要求,自然是非常的高。

首先是第一类人,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家境贫寒父母养不起孩子,只能送入宫中,至少可以让他们活下来。

这类人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在古时候,社会制度之间的差距以及人和人之间的阶级关系会造成非常大的贫富差距,而因为这种特别大的贫富差距,自然会有很多百姓出现吃不上饭的情况。

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天灾人祸谁都预料不到,所以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的流民或是灾民。

这些流民和灾民自然会想尽办法,想自己的后代活下去,就会出现自愿进宫或是由父母送进宫的情况。

但是入宫并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入宫之前,都会经过层层的筛查。

容貌需要周正,毕竟要天天面对贵人,相貌丑陋在那个时候的人眼里,是对贵人的侮辱。

其次,性情需要温良,这个也很容易理解。

宫中的人自幼,长时间的禁闭生活也会让人的性情变得古怪易怒。

宫女或是太监作为仆人,难免会被迁怒,性情稍微急躁一点的人都会受不了。

最后,对入宫之人的身份有很严苛的要求。

因为古代安保系统并未非常完善,所以经常会有有心之人利用宫女和太监的身份进入宫中对贵人进行刺杀。

这种检查就像现在的政治问题筛查一样,是为了保护贵人的生命安全。

这一措施也是因为有第二类人——怀着不良目的进宫的人的存在而建立的。

第三类,是战争中被俘的俘虏。

他们可能是普通军士、被俘的妃子、皇族,或是战败归降的百姓。

但是不管是哪一类人,都会被例行前面所说的检查。

等级分明的皇宫 在阶级分明的古代,宫中的规矩更是繁多。

甚至于即使都是服侍贵人的宫女和太监,他们之间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就拿的太监来说,所有的太监,无论是地位的高低,或是入宫时间的长短,都只能穿只有半截的坎肩。

地位稍微高一点的太监例如身边的总管或是太监的领导者,就会有资格穿马褂。

而脚上的鞋子也会有等级划分,正常的太监所穿的鞋子只能是青色的低筒靴,同样,太监总管或是总管太监的人则可以穿高筒靴。

服饰和鞋子之间的区别,说完了,其实还有帽子的区别,帽子的区别就不止和官阶有关系了。

年纪特别小的太监,一般是带黑色的帽子,而进宫时间稍微长一些的太监,帽子则是银色或金色的。

在官衔上来说,区别就更多了。

二品是红顶,三品戴蓝顶,五品戴白顶,六品的是稍暗一些的白顶,七品是金顶,八品则是金顶带寿字。

说完太监,让我们来看看宫女。

宫女的等级之分,其实并不比太监要少,至于她们之间的规章制度更为严格。

首先宫女可以分为低等仆役和女官,身体素质高,年龄适中,品行优秀,相貌端正,并且精通刺绣以及等的,可以成为女官。

女官是宫女中最高等级的,暂且不提她们。

即使这样,低等女使的规矩也非常繁多。

正常情况下,宫女的衣服颜色不可以过于靓丽,应当清淡素雅,不可喧宾夺主,夺了贵人的风头。

但是又因为他们和普通人家的女侍不同,所以袖口可以绣一些清淡的花,以此来和普通的女侍作出区别。

一般的宫女,春夏秋冬会各有一件应季的衣裳,料子一般以绸缎为主要布料。

特殊的日子,例如万寿月,因为沾了贵人的光,宫女们还可以穿上靓丽一点的红色。

这些不同的穿着打扮便从外表上将他们区分开来,也可以让他们在见面时了解各自的阶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宫女也会被净身吗 其实在很久之前,服侍皇帝或妃子的侍从并没有被净身,但是因为一些不守妇道的妃子和下人鬼混在一起,威胁了君王的威仪,同时也玷污了皇室子嗣的尊严。

所以君王下令将身边伺候的侍从全都净身,也就有了太监。

例如时期,嬴政的母亲和一个假太监私通,最后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要,嬴政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便将假太监处死,并且严令禁止未净身的人员入宫。

从那之后入宫的男子必须净身的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灭亡。

太监净身可以理解,那为何宫女也要净身呢?实际上,宫女并不像电视剧中所说的,只要侍寝便可以留下龙子。

在古代,由于鲜明的政治利益关系,入宫的妃子基本上都是出于政治联姻,所以龙子的出生也关乎到了皇家血脉是否优良纯正。

假如皇帝并不想留下在宫女肚子中的龙子,便会有太监给宫女灌凉性的药物流产。

当然,这已经是一种最温和的手段。

在皇宫这个黑暗的地方,后宫争宠是非常严重的。

一旦妃子们发现皇帝对某个宫女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便会偷偷给这个宫女喝麻药,并且用重物使劲捶打宫女的子宫,从而让他们失去生育能力。

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女子,在后宫自然是掀不起风浪,也没有办法威胁任何妃子的地位。

假如后宫中有更狠辣的妃子,他们则会在宫女入宫之际,便用这种方式让她们净身,即使皇帝并未对她们有青眼。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为了皇室的尊严以及皇族血脉的高贵,让男子和女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失去了做父亲和做母亲的权利。

麻木不仁的贵族阶级令人痛恨,对那些贫苦人民也不由得更加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古时候的歇后语

有关古代的歇后语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歇后语吧,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你还记得哪些民间歇后语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古代的歇后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的歇后语 篇1  NO1、开水锅里洗澡——熟人。

  NO2、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NO3、苍蝇叮菩萨——没人味。

  NO4、背着娃娃推磨——添人不添劲  NO5、粪堆上开花——臭美。

  NO6、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

  NO7、长江里的石头——经过风浪。

  NO8、刀砍大海水——难舍难分。

  NO9、雕像匠不给神像扣头——知道老底。

  NO10、擀面杖作筷盆作杯——大吃大喝。

  NO11、饭桌上的抹布——尝尽了酸甜苦辣。

  NO12、钢丝穿豆腐——别提了。

  NO13、鞭炮两头点——想(响)到一块了。

  NO14、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

  NO15、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NO16、财神爷要饭——装穷。

  NO17、搭棚子卖绣花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NO18、抱黄连敲门——苦到家了。

  NO19、冰块掉进醋缸里——寒酸。

  NO20、兜里的.钱,锅里的肉——跑不了。

  NO21、赌徒的嘴巴——尽说到点子上。

  NO22、渡船过河——划得来。

  NO23、断柄锄头——把握。

  NO24、儿媳妇大肚子——装孙子。

  NO25、棺材铺的生意——赚死钱。

  NO26、拉屎啃鸡腿——亏他张得开口。

  NO27、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NO28、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NO29、大公鸡打架——全仗着嘴  NO30、汽车压罗锅——死也值(直)了  NO31、强拉秀才成亲——难为圣人  NO32、秀才背书——出口成章  NO33、秀才落陷阱——埋没人才  NO34、秀才拿笤帚——斯文扫地  NO35、秀才念书——咬文嚼字  NO36、考上秀才盼当官——欲无止境  NO37、考上秀才想当官,登上泰山想升天——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NO38、两个秀才当文书——字字推敲  NO39、茅房里题诗——臭秀才  NO40、秀才挥笔——大作文章  NO41、秀才看榜——又喜又惊  NO42、秀才行凶——一笔抹杀  NO43、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NO44、阴间秀才——阴阳怪气  NO45、秀才跳井——明白人办糊涂事  NO46、秀才推磨——难为圣人  NO47、秀才打架——讲礼  NO48、秀才当兵——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NO49、秀才的手巾——包输(书)  NO50、蹲在厕所写八股文——臭秀才  NO51、眉毛上搭梯子——放不下脸  NO52、麻子不叫麻子——坑人  古代的歇后语 篇2  (一)骆驼吃蚂蚁。

——小收拾  (二)红楼梦里的贾府。

——大有大的难处  (三)萝卜青菜。

——各人所爱;各有所爱  (四)从墓坑里爬上来。

——死里求生  (五)阎王爷使计谋。

——诡计多端  (六)窝窝头上坟。

——哄鬼;骗鬼;哄死人  (七)吃着肥肉唱歌。

——油腔滑调  (八)金棒槌敲门。

——富啦  (九)眼前埋地雷。

——一触即发  (十)枯井里打水。

——枉费工;徒劳无功;徒劳无益  (十一)卖油的梆子。

——挨敲打的货  (十二)强拉秀才成亲。

——难为圣人  (十三)烟囱里招手。

——往黑处引  (十四)热锅上的蚰蜒。

——团团转  (十五)二郎神的钢叉。

——两面三刀  (十六)吃米不记种田人。

——忘本  (十七)盲人走路。

——分不清东南西北  (十八)猴子吃大蒜。

——翻白眼  (十九)骑马过独木桥。

——难回头;回头难  (二十)花绸子做尿布。

——屈才  (二十一)跳河闭眼睛。

——横了心  (二十二)皮匠不带锥子。

——真好  (二十三)虾公头上戴大枪。

——没人怕  (二十四)走路算账。

——财迷转向  (二十五)三分面粉七分水。

——十分糊涂  (二十六)猪八戒扮新娘。

——其貌不扬  (二十七)老太婆上台阶。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二十八)蚂蚁讲话。

——碰头  (二十九)叫花子看滑稽。

——穷开心  (三十)柴火上浇汽油。

——一点就着  (三十一)单人唱戏。

——独角  (三十二)晚点的火车。

——赶得上  (三十三)墨斗鱼的肚子。

——黑心肝;心肠黑  (三十四)娃娃吃面条。

——瞎抓  (三十五)瞎子拉胡琴。

——练好的本领  (三十六)失火踢倒油罐子。

——火上浇油  (三十七)穿着高跟鞋上山。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三十八)自水煮豆腐。

——淡而无味  (三十九)墙上挂琵琶。

——不谈了  (四十)一家十五口。

——七嘴八舌  (四十一)泥巴匠砌砖。

——后来居上  (四十二)赶车不带鞭子。

——光拍马屁  (四十三)二百五上天。

——痴心妄想;妄想  (四十四)酒盅里拌黄瓜。

——施展不开  (四十五)枕着扁担睡觉。

——想得宽  (四十六)天安门前的狮子。

——一对儿;明摆着  (四十七)偷南瓜带摘葫芦。

——两不耽误;两得其便  (四十八)泥鳅跌汤锅。

——看你往哪钻  (四十九)当家神卖土地。

——一贫如洗  (五十)隔年的馒头。

——早发的  (五十一)猪八戒败阵。

——倒打一耙  (五十二)年三十讨口。

——丢人现眼  (五十三)大姑娘拜天地。

——头一回;头一遭  (五十四)屎壳郎坐轮船。

——臭名远扬  (五十五)背靠悬崖。

——没退路了  (五十六)醋坛里酿酒。

——坛坛酸  (五十七)瞎子跳加官。

——盲目乐观  (五十八)木脑壳跳舞。

——幕后操纵  (五十九)墙头上种白菜。

——难浇  (六十)厕所里放芝麻。

——香臭不分  (六十一)地摊上卖书。

——没架子  (六十二)小娃娃拾炮仗。

——慌了手脚  (六十三)大白天打更。

——乱了时辰  (六十四)阎王爷敲门。

——内中有鬼  (六十五)云彩里盖大厦。

——空中楼阁  (六十六)三尺长的.锯子。

——又拉又推  (六十七)肥狗咬主人。

——忘恩负义  (六十八)大姑娘掌钥匙。

——当家不做主  (六十九)老太太吃炒胡豆。

——咬牙切齿  (七十)脚踩牛屎。

——一塌糊涂  (七十一)劳动号子。

——一呼百应  (七十二)电影里的夫妻。

——假的  (七十三)放出去的风筝。

——越飞越远  (七十四)叫花子打狗。

——一手功夫;边打边走  (七十五)瞎子逛大街。

——目中无人  (七十六)泥瓦匠出身。

——和稀泥  (七十七)冬天的蟒蛇。

——有气无力  (七十八)走一步思三思。

——考虑周到  (七十九)夜行人迷了路。

——方向不明  (八十)石匠会铁匠。

——硬对硬  (八十一)心眼里灌铅。

——不开窍;难开窍  (八十二)筛子装水。

——漏洞百出;漏洞多  (八十三)电视上的画面。

——说变就变  (八十四)丝绳系骆驼。

——不牢靠;不可靠  (八十五)打柴人回山庄。

——两头担心  古代的歇后语 篇3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张飞吃豆芽小菜——碟  3.关公醉酒——没看出来  4.孔夫子搬家——迁书(谦虚)  5.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8.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9.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1.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2.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3.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4.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7.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8.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19.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0.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1.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3.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2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6.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2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28.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9.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3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2.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3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34.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3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37.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38.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39.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4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1.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4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43.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4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4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4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47.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48.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49.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50.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51.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52.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53.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5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55.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5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57.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58.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5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60.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61.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6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3.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64.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65.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66.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67.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68.宋江的眼泪—— 虚情假义  69.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70.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71.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  72.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73.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74.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75.梁山上的军师——吴用(无用)  76.孙权嫁妹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77.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78.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79.孙悟空72变—— 神通广大  80.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古时候拜把子代表什么意思 都有哪些形式过程呢

古代拜把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的历史上曾出现了许多的能人异士,他们的事迹也被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用古诗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正是他们的热血,成就了今日的郁郁芳华。

正所谓英雄相惜,人这一生若能遇到一两个志趣相投、心生向往之人,也算不枉此生。

那么,为何古代的能人侠士都喜欢结拜?到底代表什么含义?具体结拜的形式又都有哪些呢?通俗的讲,义结金兰,就是指和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朋友,结成异姓的兄弟或姐妹,也就是俗称的“拜把子”。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古人在义结金兰时,都有哪些形式。

通常,古人在义结金兰的时候,都是要互相交换谱帖的,俗称“换帖子”。

那这张帖子是从何而来,上面又都写了些什么呢? 其实,就是拿一张红纸,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生辰、籍贯以及祖孙三代的姓名。

写完之后,便在天地牌位前,根据自己的年龄排名,从大到小,依次,敬告天地,同饮血酒、然后,再一起宣誓:从此抛头颅、洒热血,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

旧社会结拜礼节习俗较多:一是宗亲者不结拜;二是姻亲者不结拜;三是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四是八字不合者不结拜;五是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

)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从各种书籍及影视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的结拜方式多为豪爽、,而女性的结拜方式却多为温婉、含蓄。

大多数都是互相交换一些自己喜爱的、或日常佩戴的私物。

比如:香包、首饰、手帕等。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结拜典范。

比如说,从《后汉书》中所引申出来的“杵臼交”,就专门用来称赞那些不掺杂任何金钱利益的友情。

还有,就是历史上被人称赞的“管鲍交”,和鲍叔的友情真的是令人心生向往。

尤其是那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真的是叫人。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令人羡慕、向往的友谊。

比如:忘年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布衣之交等等。

这些令人向往的感情,都为世人所称道。

说到结拜,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演义》之中的“桃园三结义”。

、、三人齐聚一堂,在张飞家的后院中摆下天地祠牌,上天皇,下承后土,义结金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人歃血为盟,只为报效国家,安定黎民百姓,还人间一个太平盛世。

而这,也是三国故事中较为感人的一幕。

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她二人虽然没有正式义结金兰,但是,却愿意敞开心扉,互诉心事,彼此之间相互安慰,即使双方有什么误解,也都,及时消除疑虑。

其实,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会树立起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和一些让人刻骨铭心的情节。

而这些故事,正因为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实现、得到的,因此,便成为了一个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所以,才会经常被人们所。

像《》中的三巨头,《》中的,还有就是《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和紫薇结拜的景象。

而这些,正是人们心中的向往,也正是因为这些影视作品在心理上满足了人们的想象,慰藉了人们的心灵,才使得这些影视作品一炮而红,从而,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了,结拜的出发点或许会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结拜的。

在中国的中,民间还有一个专门的结拜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按旧时习惯,少年时期便有结拜弟兄姐妹的权利。

届时,有结交的好友两人,便请老人主持结拜仪式,双方互报年龄,喝生鸡血,禀报祖先,对天发誓,仪式之后便成好兄弟、好姐妹。

比如说,有的是因为双方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而结拜,也有的是在一些利益关系的促使下才结成异性兄弟姐妹的。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相信这是很多人在义结金兰之时,都会说到的的一句话,虽然,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可以说,如果生命中真的能有这样一份直击人心的友谊,相信也是令人十分羡慕的。

正所谓,患难时候见真情,人心正是这样,一起享福比什么都容易,可是,到了共患难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是真心陪在你的身边,陪你风雨兼程。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人肯陪你的人,那么,请你一定要珍惜他,因为,有些感情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这里,祝愿我们的友谊少点猜忌,多点信任,能够像古人那样,同心同德,其利断金。

【《中国人的拜把子》、《后汉书》、、《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古时候宫女也需要净身吗 宫女净身的真相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