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谜案:努尔哈赤被亲儿子戴了“绿帽子”?

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
【千问解读】
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府聚会时,大福晋就把自己个儿用金珠绸缎装扮起来献媚于大贝勒。
努尔哈赤听了之后很生气,他派人调查此事,在多处发现了大福晋私藏的绸缎、蟒缎、金银财物。
话说在努尔哈赤的福晋中,有一位非常悲惨。
她本人生卒成谜,几个子女尽赴黄泉。
她就是清初宫廷悬案中常常提及的继妃。
天聪三年,福陵在创立之初享殿供奉着太祖努尔哈赤、孝慈皇后叶赫纳喇氏、继妃富察氏、大妃乌拉纳喇氏共四位“宝宫”(火葬后的装置)。
但是入关之后富察氏的宝宫却不知去向,这成为福陵历史上一大谜团。
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富察氏最后迁葬到何处了呢? 御前露刀惹祸端 富察氏名衮代。
衮代初嫁威准 (努尔哈赤叔伯兄弟),后来威准亡故,衮代改嫁努尔哈赤,明十五年生皇五子原封贝勒,过了几年又生了个女儿叫,万历二十四年生皇十子原封贝勒德格类。
努尔哈赤对莽古尔泰非常看重,他和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四贝勒并称天命汗帐下四大贝勒。
可是,努尔哈赤死后,这种局势就悄悄发生了改变。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论是代善、阿敏还是莽古尔泰,都成了皇太极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
阿敏比较倒霉,他狂妄自大骜不驯,据说还心怀异志,被皇太极关了起来,随后死于狱中。
代善比较会,他主动讨好皇太极,最终保了自己一条小命。
而莽古尔泰性格鲁莽冲动,早就成了皇太极的眼中钉,他甚至被皇太极当众痛斥“鄙俗不堪”。
天聪五年,皇太极率军抵达大凌河城下,准备和祖大寿。
莽古尔泰和弟弟德格类负责把守较为薄弱的南面,谁知这批正蓝军官兵遭遇了明军,莽古尔泰差点战败,兵员伤亡巨大。
莽古尔泰就跑到皇太极面前要求补充兵力。
也不知皇太极是啥心思,死活不给。
莽古尔泰一怒之下抽出佩刀五寸有余,把在场的人都吓呆了。
德格类忙把哥哥推出去,这就是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结果当然是莽古尔泰被狠狠打压了一把,夺去名号、罚款这些还是小事。
第二年十二月,史书记载莽古尔泰因为气郁攻心呜呼哀哉了。
莽古尔泰的死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清净,反而引发了一场惨绝的“地震”。
正蓝旗将士跟主子跟久了,那股子冲动劲儿学了不少,他们为莽古尔泰搞了一次盛大的扫墓活动,完事了还成群结伙儿到主子家里慰问福晋。
这下子给皇太极气得睛。
他痛斥那帮将士在福晋面前耍酒疯,命令众人朝着正蓝旗固山额真的脸吐口水;又斥责福晋在祭扫亡夫的时候没有悲伤欲绝,命令其他福晋辱骂她。
这种人身攻击以后也常常发生在德格类的身上。
皇太极像逗猴子似的整天借题发挥骂德格类。
天聪九年十月,德格类暴病而亡。
莽古济来不及悲痛,因为很快她也倒霉了。
两个月后,皇太极接到莽古济的仆人冷僧机秘密举报,冷僧机告发说:莽古尔泰兄妹三人曾经在佛前发誓,准备谋夺汗位。
皇太极得知此,立刻派兵抓捕莽古济,又对莽古尔泰、德格类两家进行搜查,结果从莽古尔泰家搜出十六块刻有“金国汗之印”的信牌,于是,“谋反”罪成立。
莽古济、莽古尔泰的儿子都纷纷和黄泉之下的亲人们见了面。
史料说,这次光掉脑袋的就有一千多人。
自此,富察氏、她的子女连同孙辈们终于在黄泉之下团聚了。
元年,世祖福临继位,睿亲王摄政。
多尔衮下令将富察氏从福陵迁出。
从此,富察氏的下落再无人知晓。
子女犯罪,祸及先人。
然而,这是全部原因吗?不是。
无辜受冤惨获罪 《清史稿》中对富察氏的死只有一句语焉不详的话:“天命五年,妃得罪,死。
”而多尔衮把富察氏尸骨迁出福陵的直接原因就是她在太祖时犯了罪。
天命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在《满文老档》中发现了这么个故事: 天命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的庶妃塔因查(又作代音察)向丈夫告密,说大福晋勾引大贝勒代善,两次送饭食到大贝勒府,还经常深夜出院子,两人来来往往不知道有啥勾当。
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府聚会时,大福晋就把自己个儿用金珠绸缎装扮起来献媚于大贝勒。
努尔哈赤听了之后很生气,他派人调查此事,在多处发现了大福晋私藏的绸缎、蟒缎、金银财物。
努尔哈赤叹道:“该福晋奸诈虚伪,人之邪恶,彼皆有之,我以金珠装饰尔头尔身,以人所未见之佳缎供尔服用,予以眷养,尔竟不爱汗夫,蒙我耳目,而勾引他人,不诛者可乎?然念其恶而杀之,则我三子一女犹如我心……大福晋可不杀之,幼子患病,令其照看,我将不与该福晋同居,将其休弃之。
” 告密的庶妃塔因查因此获得了和努尔哈赤同桌吃饭的殊荣。
不过,这“大福晋”究竟是谁,这里并没有明言。
可这是不是一场阴谋呢?努尔哈赤的绿帽子到底是谁给戴上的?富察氏是不是冤枉的呢?这事儿谁也说不清,但是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来看,嘿,富察氏很可能真的是替顶了屎盆子。
首先,富察氏最小的儿子德格类生于万历二十四年,到天命五年已经是二十好几的大小伙儿了,再疼爱孩子的努尔哈赤也不可能叫这孩子为幼子。
富察氏一共有两个儿子,努尔哈赤口里的“三子一女”没了缘由。
其次,天命五年的富察氏差不多也是个老太太了,即使保养良好风韵犹存,也不可能闲着没事做,去勾引自己名义上的“儿子”,有那么多年轻美丽的妃子,代善也不可能傻到看上一老太太。
最后,有史料《星源集庆》记载,富察氏死于天命五年二月,这条证据直接否定了大福晋就是富察氏。
那么,谁最有可能是大福晋呢?当时活着的最受宠的妃子就是阿巴亥了。
她那时依然年轻貌美,而且天命五年,她的儿子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而更为关键的是,这次的告密者是塔因查,此女子在努尔哈赤死后和阿巴亥一样,都殉葬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一旦掌握了实权,便地罗织了个罪名把富察氏迁出福陵,如此迫切未必不是要找替母亲洗刷耻辱,反正你儿子女儿污点那么多,你再承担一条也没啥大不了。
万般宠爱终须散 富察氏死后被踢出福陵,其实是一场权力争夺战的结果。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寇,莽古尔泰没能成为皇太极,自然富察氏也不能享受姐姐的待遇,甚至,她悲惨到了连阿巴亥死后的荣誉都没有得到。
但是,如此悲惨的富察氏在早年却深受努尔哈赤宠爱,两人缱绻情深,在《清史稿》中关于富察氏的记录,除了神秘的去世,就是这件恩爱之事了:万历二十一年九月海西叶赫部见努尔哈赤日益强大威胁本部利益,纠集周围九个部落三万兵马分三路围剿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闻讯派人前往侦察,探马连夜赶回向他报告说:“敌人大兵将至! ”此时己是半夜,别人以为努尔哈赤会马上集合兵马迎战,可努尔哈赤却说:“我兵夜出恐城中人惊,待天明出兵! ”话音刚落依然合目而睡。
富察氏一见十分着急,用力把他推醒说:九国兵马来攻,你还不起身准备,还继续睡觉,你究竟是“昏昧”还是“畏惧”?努尔哈赤闭着眼晴回答:畏惧敌人定然不会安寝,因为我不畏敌所以吃得饱睡得香,我是“无辜”和正义的,“天必佑之” ,说罢翻身鼾睡。
第二天,努尔哈赤领兵迎战。
结果九部敌军尽为努尔哈赤所败。
史书上说,富察氏最后被迁出福陵后安葬到了福陵之外。
那么,现在她的坟墓还可以找得到吗?清史学者李凤民数年前为编撰《沈阳福陵》一书至福陵考察,据世居于此的满族民间故事家那永胜先生介绍,福陵后山曾有“奶妈坟”,所葬者为何人不明。
因此他怀疑这座所谓“奶妈坟”很可能是富察氏坟的传讹。
但究竟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随机文章世界边缘的六大神秘古迹,24年打造地底的雄伟教堂2017西安ufo事件真相,金字塔形状的不明飞行物竟是风筝NASA拍到地球是监狱,人类是外星人送到地球的囚犯(太阳系屏障)NASA和spacex火星计划对比,NASA将在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他帮助努尔哈赤开创基业,努尔哈赤却杀了他的两个儿子
当年努尔哈赤凭借13副锁甲起兵,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创建了后金,当上了大汗。
分析当时努尔哈赤的局势,他不仅要面对的攻击,更要提防蒙古各部与东面的朝鲜,甚至还要抽出精力统一复杂的女真各部,从这方面讲,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堪称前无古人。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努尔哈赤能建立后金不是单纯靠自己的才能,他身边肯定有一帮出谋划策的文臣与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
在这些能人中,有一个人为努尔哈赤开创基业立下,但后来努尔哈赤却狠心杀了他的两个儿子,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
前面我们讲了,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从小就因为继母的原因早早独自谋生,他们在被明朝俘虏后的经历促使了他们成长,尤其是军事才能方面,努尔哈赤与弟弟舒尔哈齐在跟随明朝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成长为最出色的军事指挥家。
十五年,努尔哈赤称汗,亲弟弟舒尔哈齐因为战功被封为贝勒,是努尔哈赤集团的第二号人物,颇有实力。
对努尔哈赤而言,新建立的帝国似乎正在越来越好。
不过,在明朝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当时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兄弟几乎统一了女真各部,他们在征战过程中成为了女真部落最强的势力。
明朝的统治者见状决定分裂努尔哈赤,有意拉拢舒尔哈齐。
而舒尔哈齐也在前往明朝进贡的途中增长了见识,不甘屈居于自己的兄长之下,此时的兄弟二人已经心生嫌隙。
万历三十五年,舒尔哈齐决定,此时他迫切需要明朝的支持,因此把军事基地建立在了紧挨着明朝的地界。
不过,此事得到了努尔哈赤的极力反对,努尔哈赤不允许有任何分裂后金的行为存在。
努尔哈赤严厉警告了自己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并且在警告无效的前提下果断发动了攻击,诛杀了舒尔哈齐的长子阿尔通阿与三子扎萨克图。
舒尔哈齐见自己不是兄长的对手后只能放弃自立门户的打算,不过,对于舒尔哈齐的投降,努尔哈赤没有选择原谅,他最终囚禁了舒尔哈齐,而舒尔哈齐也在囚禁中死去,享年48岁。
对舒尔哈齐而言,一生为努尔哈赤立下赫赫战功,帮助努尔哈赤创建基业,最后自己的两个儿子却被努尔哈赤诛杀,自己也被努尔哈赤囚禁,英年早逝,真是令人唏嘘。
随机文章传闻2017天空出现一条巨龙,专家称龙两次出现3分钟消失英国700年前的圣比兹木乃伊,蜂蜡密封尸体出土宛如活人地球灭亡后我们人类能够去火星么,马斯克火星移民好处多多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揭秘政府隐瞒鬼神的存在,被封杀的各类灵异事件(禁止恐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华清宫覆盖范围有多大?规模形制简介
东至石瓮谷(寺沟)。
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
宫城(即罗城),南至山根,北到今县城南什字,东至东窑村,西到游泳池。
1967年新华书店在南什字西北角修建营业楼,发现了用青石砌成的宫城北墙的墙基。
1981年春,城建单位在西街丁字形路北,也发现了同样的北墙基。
1982年冬于寺沟村南的山坡上探出东缭墙两段。
从调查和发掘所见遗迹及文献资料所记,华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曲折萦回,规模宏大。
以民脂民膏,建此豪华宫苑,供一己之欢娱,然曾几何时,“”惊破了他的美梦。
华清宫楼殿汤池,遂渐次破坏,自宋以至明清,其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
今日记其遗迹,乃以彰我民族之文化,并以此为借鉴,建立一个新时代的风景旅游区,供广大人民群众游览。
华清宫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的庞大宫殿建筑群。
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
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同时还有青松翠柏、荔枝园、芙蓉园、梨园、椒园、东花园等分布其间,把整个华清宫妆扮得格外妖娆。
华清宫的建筑依山面水,鳞次栉比,除宫城(罗城)外,还有缭墙环绕。
缭墙之外,又罗列不少建筑,清《临潼县志》称:“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
分宫城区:东区、中区、西区。
宫城外与缭墙之间:西、北、东。
缭墙外建筑:西、北、东。
骊山上宫中建筑:西绣岭及东绣岭等部分。
宫城区 宫城即罗城,华清宫的重要建筑都布设在这里,周围绕以罗城,分设四门,其四门。
宫门 〔北门(津阳门)〕因面渭津故名。
郑嵎《津阳门》诗序说:“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南扃禁闱,北走京道”。
乾隆本《临潼县志》:“宫倚山面渭,北向,以北门为正门,曰津阳门”。
〔东门(开阳门)〕因向阳开而故名,开阳门外自北而南有观风楼、重明阁、四圣殿、宜春亭、斗鸡殿、按歌台、王母祠等建筑,乃华清宫中观景区。
〔南门(昭阳门)〕取日之光,质以昭明之意。
清乾隆《临潼县志》:“亦曰山门,御辇登山便道也”。
西门名望京门,因面向京都长安故名。
门外有西瓜园、看花台、芙蓉园、粉梅坛,是宫中的皇家花园。
以南北门相对为中轴线,宫内以墙相隔分为三个区域。
东区 〔瑶光楼、梨园〕《长安志》:“津阳门之东曰瑶光楼,南有小汤”。
《津阳门诗》:“瑶光楼南皆紫禁”。
(注:瑶光楼,即飞霜殿北门也)。
乾隆《临潼县志》:“小汤西有梨园”。
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
《·礼乐志》载: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曰梨园弟子。
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
此为梨园本部,在今西安城北。
后世人因称演员曰梨园弟子,剧场曰梨园,本源于此。
〔飞霜殿〕是此区主体建筑。
《长安志》:“瑶光楼南曰飞霜殿”。
《津阳门》诗“飞霜殿前月悄悄”。
(注:飞霜殿即寝殿。
) 〔御汤九龙殿〕《长安志》:“在飞霜殿之南”。
《明皇杂录》:“元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石梁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工。
上大悦,命陈于汤中,乃以石梁横亘其池上,而莲花才出水际,上因幸。
解衣将入,而鱼龙凫雁皆若奋麟举翼,状欲飞去。
上甚恐,遽命撤去,而石莲花至今犹存焉”。
《南部新书》与此略同。
《谈录》:“汤泉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白石,莹澈如玉,面皆隐起鱼龙花鸟之状,四面石坐阶级而下,中有双白石莲,泉眼自瓮口中涌出,喷注白莲之上”。
〔玉女殿、虚阁〕虚阁今名夕佳楼,下即温泉源,名星辰汤。
《长安志》:“虚阁下温泉,二玉石瓮,温泉所出也”。
中区 〔前殿、后殿〕前殿在南,后殿在北,是中区的主体建筑,与津阳门、昭阳门、朝元阁同在一条中轴线上。
往南可直出昭阳门。
往北,须由日华门、月华门绕道东区或西区,方能出入津阳门和北正门。
〔太子汤、少阳汤、尚食汤、宜春汤〕前殿东南,自东而西有太子少阳汤,南面自东而西有尚食汤和宜春汤。
西区 自北向南有七圣殿。
功德院在小墙北,长汤十六所,笋殿在小墙南。
〔七圣殿〕一名七星殿。
《长安志》:“自神尧至睿宗,昭成、皆立衣衮衣。
绕殿石榴太真手植也。
”《津阳门》诗注:“宫中有七圣殿,自神尧至睿宗,逮窦后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树,皆太真所植。
” 〔功德院〕《津阳门》诗:“果老药堂空掩扉”。
(注:南有功德院,其间瑶坛羽帐皆在焉。
顺兴影堂,果老药堂。
亦在禁中也。
) 〔顺兴影堂〕《津阳门》诗注:“真人李顺兴,时修道此山,神尧皇帝受禅,真人潜告符契,至今山下有祠宇”。
〔果老药堂〕果老乃八仙中老也。
〔长汤十六所〕《明皇杂录》:“又尝于宫中置屋数十间,环回甏以文石,为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檝棹皆饰以珠玉。
又于汤中垒琴瑟山及沉香为山,以壮瀛洲。
”陆龟蒙《温泉》诗:“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还。
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擢时敲琴瑟山。
”即言此。
《津阳门》诗:“暖山度腊东风微,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残溜和缨。
”(注:宫中除供奉两汤池外,更有十六所长汤,每赐浴诸嫔御,其修广与诸汤不侔,甃以文瑶宝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
又缝缀绮绣为凫雁于水中,上时于其间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
) 〔笋殿〕《雍录》:“殿侧有温泉汤碑,其石莹澈见人形影,宫中号玻璃碑”。
即北魏元苌所撰温泉碑,旧在灵泉观,今在温泉源前西壁。
〔芙蓉汤〕一名海棠汤。
清乾隆《临潼县志》:“在莲花汤西,沉埋已久,人无知者,近修筑始出,石砌如海棠花,俗呼为赐浴汤,岂以海棠睡未足一言而为之乎”。
〔阿汤〕唐张祜《阿汤》诗:“日落宫城红树芳,绿窗灯影在雕梁。
金舆未到,妃子偷寻阿汤。
”未见文献记载,故址今不可考。
是否芙蓉汤的异名,亦不可知。
宫城外至缭墙区 在宫城东西两侧及北布置了许多殿、观、坛、台及花园,与宫城中的建筑物遥遥相望,生机盎然。
宫城西侧——望京门外 〔芙蓉园〕《津阳门》诗注:“上尝于芙蓉园(京城东南)中获白鹿,惟山人王旻识之,曰:‘此汉时鹿也’。
上异之,令左右周视之,乃于角际雪毛中得铜牌子,刻曰:‘宜春苑中白鹿’。
上由是愈爱之,移于此山(骊山)目之,曰仙客。
”按:《雍录》:“芙蓉园在京城东南隅,隋作芙蓉池,因以为园”。
唐芙蓉园应制诸作,即京城东南隅芙蓉园,与此芙蓉园有别。
〔粉梅坛〕《津阳门》诗:“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
〔看花台〕为观赏芙蓉之处。
登台西望,可望缭墙外牡丹。
〔西瓜园〕在望京门外的看花台北。
《华清宫》诗:“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宫城北——津阳门外 〔朝堂〕在津阳门外东西两边。
〔弘文馆〕是设于华清宫讲经校书之所。
按:“弘文馆始置于唐高祖武德初年,名修文馆。
九年(626)改名弘文馆,又名昭文馆,内设祥正学士,掌制诰,以文学语言谏诤。
讲经博士讲授儒学经典,校书掌校正书籍。
” 宫城东侧——开阳门外 〔观风楼〕郑嵎《津阳门》诗:“此时上御观风楼,水光山影相参差”。
(注:观风楼在宫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连于内,前驱驰道,周视山川。
宝应中,鱼朝恩毁之以修章敬寺。
) 〔重明阁〕《长安志》:“今四圣殿北,临高有重明阁,倚栏北瞰县境如在诸掌,阁下有方池,中植莲花,池东凿井,每盛夏极甘冷,人争汲之”。
〔四圣殿〕《雍录》:“殿东有怪柏”。
位置在重明阁南。
〔宜春亭〕《雍录》:“在开阳门外 〔斗鸡殿〕《雍录》:“在观风楼南”。
《津阳门》诗注:“观风楼毁,惟斗鸡殿与球场迤逦尚在”。
斗鸡,在秦汉时期就已非常盛行,《·袁盎传》:“盎病免居家,与闾里相随行,”,的父亲就是一个斗鸡走狗迷。
时,斗鸡亦很活跃,有诗:“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湫间”。
为了斗鸡还特别建造了一座斗鸡台。
唐玄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按唐代民间习俗,斗鸡多在。
为了过瘾,他不仅在华清宫中修有斗鸡殿,还特意在长安两宫间设立鸡坊,成为四时皆斗的常戏。
〔按歌台〕《雍录》:“在斗鸡殿南,台临东缭墙”。
郑嵎《津阳门》诗:“迎娘歌喉玉商碟,蛮儿舞带金葳蕤”。
大凡宫中歌舞盛会多在此举行。
所谓“按歌台上新声歇”即言此。
缭墙外有关建筑 所谓缭墙,即曲折缭绕的墙,因它缭绕着宫城,故名缭墙。
为宫外围墙。
北有东西二门,在东者曰北缭门,在西者与津阳门正对,曰北正门。
东西各有一门,共四门。
西缭墙内侧有一夹道可登山,正西有复道自缭墙可通长安。
缭墙外西边 〔赐庄〕即唐玄宗赐、及、秦国夫人之宅第。
在宫西,极为豪华。
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说:“玄宗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
国忠山第在宫东门之南,与虢国相对,韩国、秦国甍栋相接。
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宴乐。
”《旧唐书·杨国忠传》和《白孔六帖》均说赐庄在宫东,并指出:王士祯在诗中说赐庄在“凤凰原下鹿槽旁”是不对的。
究在何处,尚需进一步考证。
〔牡丹沟〕唐玄宗为了游幸时也能观赏名花,除在望京门外植芙芙蓉外,又于西缭墙外的山谷中遍植牡丹,沟因花名曰牡丹沟。
若站于缭墙内的看花台上,于内可观园中芙蓉,于外可赏园外牡丹。
〔唐昌观、白鹿观〕在牡丹沟西。
缭墙外北边 〔讲武殿〕在正北门外,东西两侧是讲武之地。
讲武由来已久,《周礼·月令》:“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
《国语·周语》:“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唐袭古制,也非常重视讲武。
《》记载:开元二年(713)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讲武活动,因此在以后扩建华清宫时修此讲武殿。
〔望仙桥〕在华清宫北正门外,讲武殿北。
缭墙外东北 〔舞马台〕舞马之所,舞马是唐玄宗独出心裁的大发明。
《明皇杂录》称:“玄宗常教舞马四百蹄,各为左右,分为部目,为某家宠,某家骄。
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司,无不。
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
奏其曲谓‘倾杯乐’者数十回。
其马奋首鼓尾,纵横应节。
又施三重板床,乘马其上,旋转如飞,……每千秋节(玄宗生日)命舞于勤政楼下。
”《津阳门》诗注:“其舞马,安禄山亦将数匹以归而私习之。
其后,田承嗣代安有存者,一旦于厩上闻鼓声,顿挫起舞,厩人恶之,举篲以击之,其马尚为怒未妍妙,因更奋击,宛转曲尽其态。
厮恐以告,承嗣以为妖,遂戮之,而舞马自此绝焉。
”《斗鸡殿》诗“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即言此。
〔大、小球场〕《长安志》:“在宜春亭北门外曰大球场,其西曰小球场”。
此外尚有东瓜园、摘椒亭、逍遥殿等。
骊山上建筑——昭阳门外 骊山以石瓮谷为界,为西绣岭与东绣岭。
西绣岭有三峰,自东而西最高者为第一峰,次为第二峰,再次最西为第三峰。
西绣岭 第一峰为时举烽火处,峰巅西有羯鼓楼,楼东上有翠云亭。
〔羯鼓楼〕《长安志》:“在朝元阁之东,近南缭墙之外”。
按:“朝元阁在第三峰顶,南缭墙在第二峰南侧,《长安志》所言恐误。
乾隆本《临潼县志》:“‘羯鼓楼在第一峰西’,或是。
”《通典·乐典》:“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仗鼓”。
清乾隆《临潼县志》说:“鼓出外夷,龟(音丘)兹,天竺部皆用之,在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之上,如漆桶,下有小牙床承之,击用两仗,宜黄栌、花椒等木。
其声焦杀呜烈,尤宜促曲、破战、催花,又宜高楼晚景,月白风清,破空透远。
” 〔翠云亭〕一名翠阴亭,宋刊李埏绝句:“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岭岑,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阴。
”(诗石后注:翠阴亭,乃开元时胜境,今路在亭基之上。
) 第二峰,由第一峰北下即西绣岭第二峰。
〔望京楼、钟楼〕望京楼峙其西,钟楼屏其东,望京楼面向西,故以望京名之,又朝落日斜阳,亦名斜阳楼。
第三峰,第二峰北下即西绣岭第三峰。
〔朝元阁〕一名老君庙,又名老君殿,亦名降圣观。
《旧唐书》:“麟德三年(公元666),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
《旧唐书》载:“天宝七载十二月,言玄元皇帝见于华清宫之朝元阁,乃改为降圣观”。
《册府元龟》与此同。
明人都穆《骊山记》说:“山之半坡,朝元阁旧建于此,又上二里为老君殿。
”“是降圣观与朝元阁实二处也”。
朝元阁、老君殿、老君庙、降圣观,是一座建筑而异名?还是各自独立存在?历史上说法不一,老君殿、老君庙是朝元阁的异名,诸说大体一致,唯降圣观与朝元阁是否为一尚有争议。
一说降圣观是朝元阁的异名,另一说朝元阁与降圣观各自独立存在。
两说就唐代自身文献记载,前后也有矛盾,一说是改,一说是另置。
究竟是一还是二,尚无定论。
朝元阁的位置,《贾氏谈录》:“在北山之上,基址最为崭绝,次东即长生殿”。
所谓北山,即西绣岭第三峰,今老君殿的所在。
《类书》:“朝元阁在骊山,唐建旧址尚在”。
宋人杜常诗曰:“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即此。
相传玄宗因梦而得玉,琢为元元像祀之。
清乾隆《临潼县志》:“今像存殿中,玉色精润,神气如生,惟鼻遭火损,两手被疯道人窃去,刻木手嵌腕下,令人凄慨不尽”。
今观玉像,确如其言。
现存陕西省博物馆。
〔长生殿〕一名集灵台。
《旧唐书》:天宝元年(742)“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
《唐会要》与此同。
《长安志》:“长生殿,斋宫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此殿”。
《长恨传》载:“天宝十载,杨贵妃待辇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相见之夕,时夜半休,侍卫于东西厢。
元宗凭贵妃肩而立,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
《碧鸡漫录》:“元宗幸骊山,贵妃生日,小部张乐长生殿,会忠州递进荔枝,开笼香满一室,供奉李龟年撰荔枝香曲进之,时天宝四载夏也”。
按:《两唐书》记载,玄宗每岁十月幸华清宫,无夏到骊山事,唐人诗中亦均说是十月。
例: 李颀《骊山送李回》:“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江南遇天宝乐叟歌》:“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王建《温泉宫行》:“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
等。
程大昌说:“华清宫覆道潜通,其有无避暑骊山事,皆未可定,故两存之”。
〔迎春坪、饮鹿泉、饮鹿槽〕迎春坪,在老君殿前,西临牡丹沟。
《长安志》:“山城内多驯鹿,有流涧号饮鹿泉”。
饮鹿槽乃当时为鹿饮水的石槽,今老君殿西侧临牡丹沟处有一石槽,人称饮鹿槽,当为其遗物。
〔荔枝园、连理木、燕子龛〕荔枝园、连理木临西缭墙。
南有燕子龛。
《陕西省志》:“在降圣观南”。
有《燕子龛禅师》诗作。
东绣岭 〔石鱼崖〕因其形似鱼而故名。
石瓮谷水激石成瓮,清乾隆《临潼县志》:“石瓮谷在东绣岭左,谷中尽植兰蕙,亦谓之芝兰谷”。
清《临潼县志》:“飞泉在石瓮谷中,其水瀑泻喷激如飞”。
《津阳门》诗:“石鱼崖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
注:“石鱼崖下有天然石,其形如瓮,以贮飞泉,故上以石瓮为寺名,寺僧于上层飞楼中悬辘轳,斜引修绠长二百余尺以汲,瓮泉出于红楼乔树之梢。
寺既毁,石瓮今已埋没矣”。
〔红楼、绿阁〕乾隆《临潼县志》:“绿阁在西,红楼在东,下有涧泉瀑布千尺,声淙淙林石间,仄蹬盘空,上下曲折。
从柏影中北瞰渭河明腻如线”。
明人袁宏道谓:“骊山佳境在此,睡海棠恐不能到,其信然”。
顺治《临潼县志》:“红楼,在石瓮寺西岩下临绝壁。
楼中有元宗题诗,真草八分书,每句一体。
两壁上有王维山水画。
”《津阳门》诗“烟中壁碎摩诘画,云间字失明皇诗”即此。
〔福岩寺〕即石瓮寺(见本章五节,寺院)。
〔斯飞亭〕在寺之右。
乾隆《临潼县志》:“岩如屏封,泉壑幽雅,旧有斯飞亭”。
宋刊李珽《咏骊山》诗石序说:“携家登朝元阁,晚由东山北下,自石瓮过开元山路并斯飞亭,皆当日亲为开置,今复经徙,因留拙句”(诗从略)。
按:亭故址应在寺西崖上。
〔王母祠〕乾隆本《临潼县志》:“天宝元年作”。
《津阳门》诗:“金沙洞口长生殿,玉蕊峰头王母祠”。
《杨妃外传》:“骊山有玉蕊峰金沙洞。
”据传:宫内又有冲明阁、御容殿,宫北次东有更衣殿,次西有五圣殿、少府监、天狗院、鹰鹞院、御马院。
山上有飞阁寺,天华宫、玉女殿等,故址均不可考。
随机文章刘弗陵为何早死?汉武大帝刘彻的儿子刘弗陵为何早死?谁是明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昆式战斗机存在吗,专家认为数百年人类才有技术制造中国发现200米巨蟒,苏联生化试验导致巨蟒变异长大十几倍(假新闻)揭秘甘肃天水文物大案,盗墓贼售卖文物时被抓获(100万元卖到国外)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