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荷澳门战役:葡萄牙荷兰为争夺澳门而大打出手
【千问解读】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荷兰在尼德兰爆发革命(八十年战争)后,崛起于欧洲,并反抗西班牙争取独立,成为海上的新霸主。1590年代,荷兰开始在巴西及印度洋进行香料贸易,直接与葡萄牙竞争。
1602年,荷兰成立,成为史上第一个跨国公司及17世纪最大的商业企业。
后来荷兰人沿着葡萄牙人的航线向东扩张,来到中国。
另外,由于1580年西班牙把葡萄牙吞并,攻击葡萄牙的海外殖民据点,可迫使西班牙分散压制荷兰独立的财力和军力。
明朝海禁明代基本上禁止海外贸易,但葡萄牙人于1553年获得皇帝允许在澳门居住,并获准与中国及日本进行垄断贸易,获得丰厚利润。
1601年(明二十九年),荷兰多次向明朝政府提出借地通商的要求,均被拒绝,于是计划攻占澳门,夺取贸易航线的据点。
澳门防卫真空由于葡人来澳的目的主要为通商,初期来到澳门的葡人主要为商人,葡萄牙皇室并没有委派专门军队防卫澳门。
而由果阿的葡印总督委派的中日贸易船队司令(Capitão-mor das Viagens da China e do Japão)除了保护往来葡萄牙里斯本及日本长崎的航线外,每年亦会泊经澳门一次,负责澳门的军事及防卫,而当他离澳后,则由在澳的葡人在1560年组织的澳门议事会雏型中的地方长官(Capitão Terra)负责军务。
但由于真正拥有兵权的是中日贸易船队司令,一年来澳一次并不足以保护澳门。
另一方面,在明朝政府的反对下,葡人难以建造完整的炮台及城墙等防御设施,城市防卫长期处于真空。
荷兰人发现澳门这么重要的据点居然几乎不设防,遂决定以武力攻取澳门。
荷兰人于1601年至1627年间,先后5次入侵澳门,其中以1622年发生的一场最为重要。
第一次入侵发生在1601年9月27日,荷兰战船“阿姆斯特丹”号和“戈乌达”号以及一只双桅小船出现在澳门水域,但被葡萄牙人击退,数名荷兰人被俘后被处死。
第二次入侵发生在1604年,荷兰舰队司令韦麻郎(Wybrandt van Waerwijck)率领一支舰队,6月从马来半岛出发,7月中旬到达广东沿岸,准备侵略澳门,但遇上台风,把舰队吹至澎湖列岛一带,后来被明朝福建海军将领沈有容击退。
第三次入侵在1607年,荷兰派出马特里也夫舰长到澳门侦察,被葡萄牙6艘军船赶走。
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签订了1609年安特卫普协议,同意了长达12年的休战协定,直至1621年届满,荷兰因而暂缓对澳门发动攻击。
第四次入侵发生在条约届满后的1622年(明天二年),4月10日在爪哇巴达维亚荷兰总督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命令提督赖啫臣(Cornelis Reyerszoon)率领一支共十二艘(包括2艘英国军舰在内)的舰队,船上土兵约1000人,准备占领澳门。
6月22日,舰队到达澳门,发动大规模进攻,在当时仍为海滩的㓥狗环(今水塘)一带登陆,向澳门城区推进。
当时葡萄牙人守兵只有约50人,连同城里加入协助防卫的居民亦只有约150人,双方激战3天。
至6月24日,一名耶稣会神父在当时仍是简陋营房的大炮台上发炮,炮弹击中荷军军火桶,荷军大乱,澳门守兵乘机反攻,把荷军击败。
荷军约有130名士兵阵亡,126名受伤,40人被俘。
这次是澳门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荷兰人最后一次进犯澳门于1627年,但也以失败告终,从此荷兰人转而入侵台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韩信一生最经典的四场战役,来看看他有多牛?
对于刘邦来说,之所以可以消灭,建立西汉王朝,这位名将,无疑是功不可没的。
末年,韩信一开始投奔、项羽,未得到任用。
转投刘邦,经推荐,拜治粟都尉,经保为大将,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自此之后,韩信南征北战,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
请命北伐拿下 ,刘邦收其精兵后击败,派人降服。
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楚奇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并于潍水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
韩信攻打,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
刘邦听从、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
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
就韩信的一生来说,最经典的战役当数以下四场,也即这四场战役都堪称教科书式的战争典范。
一、 汉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
在秦朝灭亡后,项羽因为强大的实力,得以分封诸侯。
对于项羽来说,自封为,而为了限制刘邦,所以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
在此基础上,项羽将兵家必争之地的关中一分为三,封秦降将、、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
在陈仓之战中,刘邦利用采用韩信之计,“,”,从一条小路出奇制胜,击败了章邯等人,夺取了关中,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
陈仓之战历时八个月,胜利之后,刘邦基本占据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拥有了当年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换而言之,此时的刘邦,可以像战国末期的秦始皇一样出兵消灭各地的诸侯,从而建立西汉王朝。
二、 井陉之战,是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今河北井陉东南)一带进行的战役。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率领的兵马只有3万左右,而赵国则派出了20万大军。
因此,对于井陉之战来说,可谓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违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促使麾下将士奋勇作战以求,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
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井陉之战中,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最终以少胜多,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
进一步来说,对于井陉之战来说,堪称教科书式的战争典范。
在双方兵力悬殊的背景下,韩信背水一战,验证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兵家理论。
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汉军的胜利,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
三、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经典战役,此战汉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
在潍水之战中,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不用此计,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山东境内的潍河)摆开阵势。
面对轻敌大意的龙且,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
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
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
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
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
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
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
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
在潍水之战中,楚国大军有20万人,而韩信则只有数万大军。
因此,和井陉之战一样,潍水之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四、垓下之战 最后,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众所周知,垓下之战,是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的最后一场大战。
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
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断后。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最后,自刎于乌江旁。
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唯独项羽原封地的人不肯投降(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又尊项羽为鲁王),后刘邦将项羽首级展示给鲁人,鲁人乃降。
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总的来说,在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的较量中,也即在中,韩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井陉之战和潍水之战,两次以少胜多,扩大了刘邦一方的实力,并重创了项羽一方,为垓下之战包围项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尽管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公元前196年,与萧何合谋,让韩信遭到了杀身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君士坦丁堡战役如何间接促成欧洲文艺复兴
希腊东正教会仍然完好,Gennadius Scholarius获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普遍意见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令很多希腊人从该城逃到西欧,并把希腊—罗马传统的知识及文书带到当地,从而推动了。
这种说法在某程度上是对的,不过很早以前希腊学者已开始流入西方,尤其是意大利北部城邦早在十一及十二世纪时已欢迎学者。
君士坦丁堡战役 佛罗伦斯首相Coluccio Salutati 在1396年开始这种文化交流,邀请一位拜占庭学者到佛罗伦斯大学讲学。
意大利人对拉丁文古典及熟谙希腊语的向往,为文艺复兴增添动力。
那些留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人大多数居于法纳尔及加拉达区,他们被称为法纳尔人,当中出了很多能干的顾问为奥斯曼苏丹效力,不过很多希腊人视他们为叛徒。
君士坦丁的兄弟汤马斯及德米特里在摩里亚(伯罗奔尼撒)的米斯特拉斯要塞管治当地,但他们之间却常有冲突,亦知道穆罕默德终有一日会入侵他们的土地,米斯特拉斯终於在1460年失守。
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很久以前,德米特里曾与汤马斯、君士坦丁及其他兄弟约翰和狄奥多尔争夺帝位。
君士坦丁堡战役 在奥斯曼人入侵摩里亚时,汤马斯逃到罗马,德米特里则认为自己还可以当一位傀儡君主,可是他估错了,被囚禁在当地直至去世。
在罗马,汤马斯获教宗及其他西欧统治者视为流亡的拜占庭,并得到他们提供一些金钱资助,到1503年才终止。
1461年穆罕默德征服了自主的拜占庭国家特拉布宗。
学者认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结束及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重要事件,因为它代表了欧洲旧有宗教秩序的结束,及大炮和火药的广泛使用。
此事件亦导致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令很多欧洲人开始认真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
君士坦丁堡在星期二失陷,直到今天,很多希腊人仍然认为星期二是一周中最不祥的日子。
随机文章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是炙热奇点没有时间和空间基本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定律,比尔盖茨马云等人坚信的理念做梦是平行世界的记忆,做梦成为平行宇宙通道的钥匙(意识穿越)物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时刻指的是特定的时间/点与线的区别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