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的另一种解读:讨伐纣王缺乏正确理由
【千问解读】
孔夫子是反对犯上作乱的,比如张三杀了君主,就在他的编年史上写为“张三弑其君”。但如果张三杀的是一个昏君,孔子就隐去了张三的名字,写为“国人弑其君”。
这就叫做。
杀人的主体成了“国人”,是国人皆曰可杀的意思,张三是代表国人拿刀的。
“弑”是贬意词,孔子认为杀君主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这就好比罗国被处决后,美国总统表示遗憾一样。
对于,因为属于犯上,孔子没有表态。
《论语》中有赞扬周武王的句子,说明孔子对武王伐纣是肯定的。
《论语》中不提伐纣之事。
只有这几句: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这段话首先抛掉了大前提。
“三分天下有其二”,怎么有了的?周原来的地盤只有陕西栒邑一带很小的地方。
经过古公覃父等三代人的经营,逐渐扩大了地盤。
西北一带是从少数民族手中夺取的,可以说是自己争来的。
但是江汉流域一带,却是通过恩威并用的手段使其“贰于己”的,也就是说,是用“不臣”的手段取得的。
这怎么叫“犹服事殷”呢?孔子认为,周本来具备了灭商的实力,没有提前动手,这就是最高尚的道德。
假设一个部门经理,夺走了公司三分之二的资产,只是没有夺取董事长的位置,能说他的道德高尚吗?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称是道德最高尚的人。
和在之前,同样也可以说是高尚的人。
实际上,周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与春秋时列国没有灭周道理是一样的。
周室衰微,列国还打着“尊王”这个招牌,是因为他们的土地是周天子分封的。
如果不用这面破旗,他们祖宗的基业就失去了理论根据。
该动手时没有动手,只是时机没有成熟而已。
根本谈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
孔子是殷商的后裔,肯定周伐商就是忘了自己的祖先。
的态度是的。
他说武王伐纣不是以臣弑君,而是有道伐无道,杀了个“一夫”。
所以后代人把周武王伐纣与伐并称为汤武革命。
孟子的论述同样是有逻辑问题的。
如果有道伐无道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明末清兵入关就是正义之师了。
因为当时的政府,连汉族人自己也说不好嘛。
其次是有道和无道由谁来界定即谁来做裁判的问题。
如果只由胜利者来裁定,那显然是不公平的。
比如武王伐纣,不能只听周武王的,因为他也是当事人。
统治者的思想有强大的威慑力,顺民们写的历史只好跟着说,就连孔子也只能说“吾从周”,所以后代人的历史未必可靠。
正如伊拉克战争,不能只听的说。
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也不能证明是个好人。
我们现在要知道武王伐纣的真实情况,还应该听一听反方的声音。
比如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曾扣马而谏,他们的著作倒值得一看,可惜没有。
还有伐纣胜利后,殷民曾经造反,如果发现了造反殷民的日记,那就很有参考价值。
再就是有道和无道很难有固定的标准,所以孟子的论点同样没有大前提,只能陷入循环论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就是论据。
胜利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力量强大,力量强大者多助,包括内助。
多助者有道,失败者无道。
其实和“成则为王败则寇”是一个意思。
假如武王伐纣时有另一股势力把武王打败,周武王就是无道的。
罪名是很现成的——以下犯上,以臣弑君。
孟子的逻辑前提实践证明是不成立的,因为统一六国的,并不是一个行王道仁政的君主,而秦国是一个主张杀伐残暴的国家。
成王败寇是几千年来的习惯思维。
有钱人就是有本事的人,他的财产就是证明,被枪毙的一定是坏人。
喜欢,,是汉文化的优秀传统。
嘲笑失败者,给死人脸上抹黑更是国人的惯技。
周幽王死在骊山下,于是就有了,“数举”烽火戏诸侯的荒诞故事;而亡,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好人(鲁迅语),秦始皇就不是他爸爸的儿子,他的母亲成了一个大破鞋;晋灭蜀,投降了,于是就有了的故事,阿斗成了千古懦夫的代称;隋灭陈,于是就有了君臣天堑无忧的故事,和周丽华成了后人取笑的对象;宋灭南唐,于是就有了后主铁练锁江的故事。
纣王果真是无道的吗?连孔子也说纣王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坏。
武王在牧野宣布的纣的几条罪状是:听妇言,不祭祀祖宗,不信任亲族,招诱四方奴隶。
前三条可说是多管闲事,纣王听女人的话,不祭祖宗,不信任亲族,干你武王屁事?从现代人的理念看,第一条是妇女同男人一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第二条是破除迷信,厚今薄古,第三条是不任人唯亲,纣王的这三条罪状恰恰证明纣王的政治理念要比周武王更有先进性。
最后一条越发令人费解,很多的逃亡奴隶到了纣王那里,不正说明了纣王对奴隶的待遇要仁慈宽厚一些吗?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这第四条罪状是纣失败的主要原因。
纣招诱四方的奴隶和罪人,才引起各国上层奴隶主的不满,加剧了纣与诸侯国的矛盾,给了周以。
但纣是怎样“招诱”奴隶的,奴隶们为什么要逃到纣王那里去,这些问题都没有翔实的资料。
现代历史家如果也站在商末奴隶主的角度以此来谴责纣王,观点未免太陈旧了。
我们看《中国通史》是怎样写的: 他(周文王)又针对着殷纣招诱奴隶为其它小国所怨恨的形势,提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就是说,谁的奴隶归谁所有,不许藏匿。
据春秋时楚国申无宇说,这是周文王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很明显,这条法律的制订,并不意味着周文护旧存的奴隶制度,只不过是用来争取与国,孤立商王纣的一个手段。
而且必须承认,在封建社会里,仍有很多奴隶存在的事实。
意思很明白,周文王提出这个法律,并不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的秩序,而只是利用纣同诸侯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纣王势力的策略而已。
再往下看: 公元前1066年,武王发载文王木主去伐纣。
……这一年,周国正遭遇饥荒,农夫 们愿意出去作战,籍以取得食粮。
……周兵入纣都大有俘获,据说,光是宝玉佩玉就多至十几万块,其它财物可以想见。
西周文化得以迅速发展,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看了这段描述,总令人觉得周国是遭了灾荒,武王为了转移矛盾,率领一大群饥民到商纣那里抢劫掳掠,然后取而代之。
纣王因为成天沉湎于酒色,当然抵挡不住。
但周武王也不是什么。
武王伐纣不过是改朝换代,说成有道伐无道的“革命”行为,就有点过誉了。
纣还有一条罪状就是《酒诰篇》中说的酗酒。
说纣王通宵达旦地喝酒,连上天也震怒了。
但细考究起来,喝酒不过是个人嗜好,同现在的吸烟一样,虽然有害健康,但绝不会构成死罪。
刘伶,,,都是有名的酒鬼,古今论家无人。
汉高祖也是,为什么单单以此来谴责纣王呢? 再一件就是杀了。
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也是个王子。
对纣王的杀比干,不外以下情况:一是宫廷斗争,如同射杀建成元吉一样,无所谓对与错的;二是属于路线斗争,如果纣王是正确路线,比干是错误路线,那纣王就是大义灭亲,王子犯法与民同例,纣王无错。
如果比干是正确的,那错就在纣王。
但当领导的杀错个把人,也不算什么大事,哪个君主哪个时代没有冤案?即使是杀错了,比起后代的大戮功臣,宁可错杀三千来,也算不了什么。
可惜关于谁对谁错,好像历史没有留下太多的资料,我们后代人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周文王有着明显的野心,纣王也只是把他当政治犯看待,囚于羑里,而没有杀他,最后。
说明纣绝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人。
小时候听说鼓书的说,第一句就是“纣王无道宠妲己”。
心中老是疑惑:一个人爱自己的老婆,怎么成了过错呢?长大了才知道,原来纣王的错误主要是对周的战争中输了。
,马嵬坡发生兵变,不是自裁以谢天下,而是让兵士把杨玉环缢死。
后来有个叫的诗人,写了一篇《长恨歌》,歌颂与贵妃忠贞不渝不爱情。
所谓忠贞,就是把对方当做。
纣王却不是这样,他自焚而死,决不苟活。
如果商平定了周武王的叛乱,商的统绪再延续若干年,一定也会有一个文学家撰文,赞扬纣王与妲己的爱情,那简直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如果那样,历史家们就该这样写了:修鹿台是为了给首都建一个标志性建筑,如果保存到现在,一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酒池肉林,殷纣时生产发展,产品丰富,我们祖国就开始搞菜篮子工程了。
我们说纣王是个暴君,大多源于周朝的记载和《》。
但也是听人说的,那些记载可靠吗? 随机文章请问宋朝之后有多少位「传奇人物」最喜欢骑『白马』瑞典RBS-15型反舰导弹,经典鸭式布局让导弹更灵活三星堆挖掘诡异事件,为什么停止挖掘三星堆/三星堆可能是外星人遗址揭秘摸金校尉的所有口诀,真实存在的摸金校尉十六口诀(分金定穴)双头龟是怎么形成的,自然界基因突变成畸形/环境污染导致畸形增多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反义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欢迎大家分享 进步的反义词: 落后、后退、倒退、停顿、落伍 词语注音 jìn bù 英文翻译 (向前发展) advance; progress; improve; step foreward; move foreward 基本词意 (1) (动) 人或事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作谓语) (2) (形)适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
进步思想。
(作定语)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进步造句: 1、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学习的进步是一点一滴聚起来的。
2、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眼睛是知悉现代进步与发展的专家。
眼睛看齐了世界的狂飙,自己也是不会落后的。
眼睛看齐了知识的飞越。
自己的头脑也不会是一片空白与虚无。
眼睛看齐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哲理,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位令人眼亮的举足的人物。
4、音乐,是人类时代进步的象征,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的音乐,音乐永远都是人们追宠的对象。
我也非常的喜欢听音乐,在不同的心情里挑选着不同的音乐。
5、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6、做老师很辛苦。
但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他们会忘掉辛苦,心里会由衷的高兴。
老师经常的鼓励同学:“努力点!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
”可谓是燕儿吐哺,高风亮节啊! 7、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9、只要有梦,我就会不松懈的奋斗下去;只要有点滴进步,我就会更加的努力;只要我永不放弃,成功的希望就会一直陪伴着我。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文明的象征;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唯一一把金钥匙;书,是横渡智慧神河的一叶扁舟;书,是攀登上科学之巅的一条山路;书,是至高无上的。
11、火对人们来说,是进步的象征。
有了火,人们不再茹毛饮血,从此懂得,火烧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营养。
12、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3、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14、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
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拓展延伸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2、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步就是退步。
4、这学期,小林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
5、希望你不断努力,祝你不断进步。
6、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敬仰的导师。
7、树立新风,破除陋习,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8、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9、表扬是鼓励进步的手段,不是目的。
10、开学以来,我们班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1、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的心里非常愉快。
12、鲁迅先生一向关心和爱护进步青年。
13、开学以来,小林在学习上确实有很大进步。
14、这学期,小刚学习用功,进步很快。
15、一个人有缺点就不要怕别人指出,否则,永远也不会进步。
16、只有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不断进步。
17、学习的进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18、作为新教师,姐姐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因而教学工作进步很快。
19、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仰望的文学家。
20、对同学微小的进步,老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1 1.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
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2.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惊师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4.千回万转: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
5.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同“车马盈门”。
6.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
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7.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
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
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8.撑肠拄腹:比喻容受很多。
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9.惊群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同“惊师动众”。
10.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同“桃李满天下”。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2 1.千条万端:犹言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2.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
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3.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4.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偻:弯曲。
同“指不胜屈”。
5.诡变多端: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6.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7.鸟集鳞萃:鳞:鱼;萃:聚集。
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8.门庭如市: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
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
9.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10.口燥唇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11.千语万言:形容说得话很多。
同“千言万语”。
12.说千道万:道:说。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
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13.口干舌焦: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同“口燥唇干”。
14.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
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
门槛都踩破了。
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十亲九故: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17.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18.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9.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20.血流漂杵:杵:捣物的棒槌。
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
形容战死的人很多。
也泛指流血很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3 1.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千言万说:犹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3.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 更仆难终: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7. 挂一漏万: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
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8.荆棘载途:满路都是荆棘。
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9.更仆难尽: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0.更难仆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1.血海深仇: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12.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3.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14.无所不通:通:通晓。
没有什么不通晓。
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15.血迹斑斑: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16.人丁兴旺: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1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8.千疮百痍:犹千疮百孔。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9.灿若繁星:灿:灿烂。
繁:众多。
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
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2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4 1、不可枚举:枚举:一一列举。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2、不可胜计:胜:尽;计:计算。
不能全部计算完。
形容数量很多 3、不可胜举:无法一一列举。
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4、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5、举不胜举:不胜:不尽。
列举也列举不完。
形容数量很多 6、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7、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
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8、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9、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0、不可限量:限量:限定止境、数量。
形容前程远大。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不失圭撮: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
形容数量准确。
13、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4、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15、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
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16、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17、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18、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19、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20、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
战旗遮住了日光。
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21、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22、太仓一粟: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23、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4、盈千累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25、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26、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7、不可胜算:胜:尽。
数量多得不可计算。
形容数量极多。
28、布天盖地: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29、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30、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31、斗量车载: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32、斗量筲计:用斗量,用筲计。
形容数量很多。
33、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差:差 34、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35、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36、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
37、漫地漫天:漫:满。
充满天地之间。
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
亦作“漫天漫地”。
38、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
指多年。
39、山积波委: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
形容数量极多。
40、数不胜数:数:计算。
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41、无万大千: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42、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
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43、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44、舳舻相继:舳:船尾。
舻:船头。
指船首尾相接,数量很多。
亦作“舳舻相接”。
45、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6、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5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
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
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
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
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
比喻准确清楚。
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分析一毫一厘。
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
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
仍在增加,不见减少。
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
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
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
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36.绝无仅有:极其少有。
形容非常少有。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6 1、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3、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4、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5、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6、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7、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8、千丝万缕:千条... 展开 9、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10、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13、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14、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15、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6、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7、万缕千丝: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8、千头万绪:绪:丝头。
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
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19、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20、经纬万端:比喻头绪极多。
21、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22、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24、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
形容接连不断。
25、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26、不知凡几:凡:总共。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
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27、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
28、多多益善:益:更加。
越多越好。
29、形形色色: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30、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31、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
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32、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33、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34、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3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7、指不胜屈:指:手指;屈:弯曲。
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为数很多。
38、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
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39、倾盆大雨: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40、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41、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42、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43、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44、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5、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46、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47、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48、满谷满坑:充满了谷,充满了坑。
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49、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50、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51、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52、绰绰有余:绰绰:宽裕的样子。
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53、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馀。
54、史不绝书:书:指记载。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55、实繁有徒: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
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56、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
那样的人并不少。
57、大有人在: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58、人手一册:人人拿着一本(书)。
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59、翻来复去:翻:翻转。
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60、三番五次:番:遍数。
一再,多次。
61、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62、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
旧时指反复审训。
63、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车载斗量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