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唐朝与突厥曾有数次和亲不成?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李显上台两个月就被废掉了,王朝的政权仍然掌控在手里。

当初皇太子李显在高宗病逝后,奉遗诏让在父皇的灵柩前继承帝位,由升格为的掌握朝政大权,临朝听政。

中宗这时二十八

【千问解读】

李显上台两个月就被废掉了,王朝的政权仍然掌控在手里。

当初皇太子李显在高宗病逝后,奉遗诏让在父皇的灵柩前继承帝位,由升格为的掌握朝政大权,临朝听政。

中宗这时二十八岁,本该一展抱负,但没想到母亲的权利欲望和才干超过了他很多倍,他这个从即位起就成了一个的傀儡。

第一次做皇帝的李显,显然没什么经验,也没想到摄政的母亲的能力比他要大很多。

所以,他要自己做主,体现皇帝的威严,根本办不到,结果皇位刚坐了不足两个月,便败在了母亲的手下,被赶了下来。

中宗被废后,逐渐想明白了,原来母亲是如此厉害,如此残忍,他害怕自己和前边的哥哥一样也会命丧黄泉,最后,还是意志力比他强的及时劝解,这才静下心来等待时机,以图。

这一等就是十八年之久,也就是唐中宗第二次刚即位的时候,但是,他复位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履行当年和默啜的“和亲之约”,默啜立刻发兵侵唐,唐中宗诏令先发“绝其请婚”,然后派军迎敌。

这次和亲又宣告流产。

不过,这次的战争双方动用的兵力极少,没有大的损害。

到了景云二年(711年),默啜可汗又派人向唐提出和亲,答应把宋王李成器的女儿封为金山公主出嫁突厥。

当时,内乱不断的大唐帝国也需要时间来重振雄风,恢复往日的强盛,所以唐睿宗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默啜可汗的和亲请求。

当时右散骑常侍魏知古进谏唐睿宗说:“突厥为患,其来自久,本无礼仪,焉有诚。

今虽遣使,来请结婚,豺狼之心,首鼠何定。

弱则卑顺,强则骄逆。

属草衰月满,弓劲马肥,乘中国饥虚,在和亲际会,倘或窥犯亭障,国家何以防之?”也就是说:“突厥就是我朝的隐患,攻打我们,及其不按规则出牌,不讲究章法礼仪,也没有诚信。

如今,又派使者来要求和亲,这次肯定没安好心,他这个人疑心还重,拿不定主意。

在强弱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左右动摇不定。

弱则归付与你,一旦强势一点,马上翻脸不认人。

属于墙头草,随风倒,他们趁着强势的时候,看我朝政权空虚,趁着和亲的机会,探听虚实,观察我朝的防范措施,打我朝个措手不及,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唐睿宗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仍派御史中丞和逢尧出使突厥,转告和亲之意。

其实,唐睿宗也有自己的打算,和亲对改善关系,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获取经济利益的方面都有好处,和逢尧到达突厥后,默啜可汗果然派人对他说:“敕书送金镂鞍,检乃银胎金涂,岂是天子意,为是使人换却。

如此虚假,公主必应非实。

请还信物,罢和亲之事。

”也就是说:“你们皇帝给我们来信说送我们金马鞍,结果送来的和信中说的不一样,是镀金的银马鞍,这是你们天子的意思吗?还是你们使者半路给换掉了,如此说的一套做的一套,那么,你们的公主也并非是真的啊。

把你们的信物拿回去,和亲之事就算了。

” 和逢尧回答:“汉法重女婿,今送鞍者,只取平安长久之意,何必以金银为升降耶?若尔,乃是可汗贪金而轻银,岂是重人而贵信?”意思是:“我们汉人这是对女婿的重视,派我来送这金马按,也是对这次和亲永保平安太平之意,可汗你又何必在乎是金是银呢。

那么说,可汗你是贪慕我们的财富,而不是为了和亲和诚信啊!”默啜可汗听和逢尧这么说后,便派儿子杨俄支到长安。

唐睿宗和金山公主亲自到安福门迎接。

但是,由于唐睿宗很快就把皇位传给了,这次和亲也没有成功。

(我想也许是金山公主根本就没有看上这个杨俄之?)唐玄宗即位的次年(713年)八月,默啜可汗还是不死心,又派儿子杨俄支赶到长安,“固求婚”,而且表示婚后留在长安永久居住,唐玄宗看到默啜可汗也是有诚意的,所以同意和亲,以女儿南和县主出嫁杨俄支。

唐玄宗对杨俄支当面许婚后,又给默啜可汗去了一封信,信中说:“朕欲(与)可汗恩义稠叠,故与王子更重结亲,想可汗远闻,当喜慰也。

”默啜可汗听说这次不是公主而只是一个县主,不但没有“喜慰”,相反,更加生气,于次年(714年)调发火拔(人名)颉利发右失毕等人的兵马攻打北庭。

默啜可汗之所以要发动这次战争,就是因为他想娶个公主,而先说是送金而却是银,后又拿个“县主”来应付他,觉得受到唐朝的愚弄。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唐朝已经是唐玄宗主政,政治清明,用人得当,战争刚一打响,火拔就被北庭都护郭虔壤击败,部队溃散。

火拔无颜再见默啜可汗,带着妻子向唐投降,唐玄宗封其为燕山郡王。

本来,唐睿宗执政时曾答应把宋王李成器的女儿金山公主嫁给突厥,但由于唐睿宗传位太快,和亲未遂。

这时,火拔和妻子来降,唐玄宗便,把火拔的妻子封为金山公主。

这样一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唐与突厥的几次未成的和亲现已完成,火拔成了代替默啜可汗的首领,火拔妻子在名义上成了大唐宗室之女。

果然,唐朝的这个举动使默啜可汗在各个方面及受影响,开元四年(716年),默啜可汗被九姓拔曳固杀死,结束了他动荡的但也不乏瑰丽的一生。

性情温和的默啜可汗哥哥默棘连继位,是为毗伽可汗(716一734年)。

毗伽可汗继位后,连年向唐进贡,请求和亲,也许唐朝是受默啜可汗的影响,始终没有答应和亲。

那么,毗伽可汗(也包括默啜可汗)为什么屡次向唐求婚呢?请看他对和亲的认识。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朝中书直省袁振出使突厥,毗伽可汗和他的妻子、阙特勤、暾欲谷等在可汗牙帐中设宴招待他们。

宴席上,毗伽可汗对袁振说:“吐蕃狗种(这是对吐蕃的侮称),唐国与之为婚,奚及契丹旧是突厥之奴,亦尚唐家公主;突厥前后请结和亲,独不蒙许,何也?”袁振回答:“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看来,当时的毗伽可汗已经认唐玄宗为父了。

毗伽可汗又说:“两蕃(指契丹和奚)亦蒙赐姓,犹得尚主,但依此例,有何不可?且闻入蕃公主,皆非天子之女,今之所求,岂问真假,频请不得,实亦羞见诸蕃。

”就是你给我弄来个假公主,我也认了。

这话说的袁振无言以对,只好答应代他向唐玄宗奏请,毗伽可汗当即派阿史德颉利发到长安进贡。

可以看出,毗伽可汗是急于和唐朝和亲的。

当然,毗伽可汗是想借与唐朝和亲抬高自己在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地位,以便控制其他少数民族政权。

更何况突厥的内部也是一直动荡不安,都及其需要于唐朝政权建立同盟和亲的关系,以便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样既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也能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后来唐玄宗因毗伽可汗“请婚既勤”,便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答应和亲。

同年四月,毗伽可汗派哥解栗比向唐玄宗呈献《谢婚表》。

表中说:“自遣使入朝已来,甚好和同,一无虚诳。

蕃汉百姓,皆得一处养畜资生,种田力作。

今许降公主,皇帝即是阿助,卑下是儿;一种受恩,更有何恐?谨使哥解栗比谢婚,他建达干请(婚)期,献马四十匹充押函。

”由于毗伽可汗不久就被梅录啜毒死,这次和亲也没成功。

随机文章春秋战国时期以邪助邪的故事隋文帝只有皇后没有嫔妃 真是怕老婆吗?宝鸡秦汉墓地摇钱树,秦汉墓地惊现摇钱树/并非秦人物品法国幻影4000战斗机夭折,3000万美元的成本导致0订单埃隆马斯克spacex和NASA的关系是怎样的,spacex获取大量航天订单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在这一历史阶段,成为重要的转折点。

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之于赵国。

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唐朝再也没有重回巅峰。

彼时,安禄山的大军兵临长安,并且攻占了唐朝的都城。

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 一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由此,对于安禄山的叛军,共有15万左右的兵力。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朝廷来说,有多少兵马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和之后的明显不同,唐朝的兵力中,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10个边镇,共有50万左右的兵力。

而对于唐朝朝廷来说,也即长安城一带,则只有10万左右的兵力。

对于唐朝朝廷直接掌握的兵力,确实要少于安禄山。

二 不过,众所周知,守城一方依然拥有城墙带来的防御的优势,所以,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兵力来防御较多的兵力。

比如在时期,率领数万大军,硬是无法攻破只有上千人镇守的陈仓城。

所以,按道理来说,唐朝这10万大军,是足够防御安禄山的15万大军,即便无法打退叛军,但防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

当然,实际的情况是,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一定的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胡乱指挥,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

在攻下洛阳后,安禄山的叛军又继续向长安进军,从而兵临城下。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战斗力上的差距,是安禄山能够一路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就安禄山的叛军,长期镇守唐朝的边境,和周边的游牧边境经常交战。

换而言之,安禄山的15万大军,可谓唐朝当时最精锐的兵力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唐朝朝廷掌握的10万大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经过长期的战场磨炼。

也即这些大军因为长期处在太平盛世之下,在训练和装备上都不如安禄山的叛军,更在思想上和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安禄山的大军得以一路,于天宝十五年六月占领长安。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精锐的边防军队,为何没有来抵挡安禄山呢? 四 最后,就唐朝来说,十个边镇拥有50万的兵力,除掉安禄山的15万大军,还剩下35万左右的兵力。

也即在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之外,唐朝北庭、安西、河西、陇右、朔方、岭南、剑南等七镇还有30多的大军。

但是,对于唐朝的边镇来说,都负有各自的镇守重任,没有的命令,显然不会轻易挥师救援的。

并且,安禄山的造反是比较突然的,这让唐朝各个边镇没有及时反映过来。

总的来说,在安史之乱中,唐朝朝廷掌握的军队因为战斗力较弱,加上唐玄宗、杨国忠等人的胡乱指挥,并且各个藩镇的精锐之师没有及时回援,从而让安禄山兵临城下,并占领了唐朝都城长安。

随机文章隋炀帝唐太宗对比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莽山烙铁头蛇有毒吗,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巨型毒蛇(遭盗猎价值100万)揭秘国外天体浴场,十个天体浴场让您找到目不暇接(宅男好去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南朝宋的建立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强的朝代。

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

因国君,为与后来建立的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后秦等国。

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刘裕死后,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

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

公元479年被权臣取代,建立南齐,刘宋覆灭。

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文化上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家,如、刘义庆、鲍照、裴松之、、颜延之、、等,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志注》等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裕建宋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

幼年家境贫苦,年轻时,以耕地为业,兼做樵夫、渔夫及卖履小贩。

由于一向贫穷,遭乡里贱视,当时的人多不能赏识他。

刘裕生活的东晋后期,朝政已腐朽不堪,地方藩镇林立,百姓负担沉重。

刘裕后从军,最初加入孙无终的部队,后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当了孙无终麾下的一名司马,成为北府军的一位下级军官。

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兵反晋,朝廷官军几乎被孙恩的义军全面击溃,独刘裕率军,身先士卒,屡次克敌制胜,以少胜多,收编义军,屡立大功,不到两年就全面击溃孙恩的数十万叛军,迫使其投海而死。

当时的北府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唯独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大得民心。

元兴二年(403年),桓玄攻入建康,篡晋建楚,桓玄称帝后为消除隐患,瓦解,大力剿杀北府旧将,北府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次年,刘裕率北府兵残余兵将1700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攻桓玄,被众推为盟主。

不到四个月,刘裕击败桓玄,次年,迎回晋安帝,改元"义熙",从此掌握东政权。

义熙元年(405年),刘裕从后秦手中夺回淮北十二郡。

义熙四年(408年),占据长江上游的桓谦领导的桓楚政权被刘裕击破,桓楚王朝余部则于义熙六年(410年)被彻底消灭。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因南燕对边境的不断骚扰,率军北伐。

四月,刘裕自建康出发,率舟师沿淮河、泗水,至下邳(今江苏邳县南),留下船舰辎重,自陆路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

所过之处,皆筑城,留兵守之,以防南燕人断其后路。

刘裕率大军过了大岘山天险,见燕兵没有防备,,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

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

敌虏已入吾掌中" 。

刘裕进军与南燕军战于临朐南,这一战役,是两军的主力决战。

南燕几乎,南燕主只身逃回广固。

次年二月,刘裕攻破广固城,生擒慕容超,斩于建康 。

南燕亡,刘裕收复山东。

刘裕为消灭东晋国内割据势力进行了系列的统一战争。

卢循乘,率军向建康进攻,刘裕亲率精兵回建康,击败卢循。

义熙七年(411年),收复广州。

义熙八年(412年),刘裕率军讨伐割据长江中上游的刘毅,攻破江陵城,杀割据者刘毅。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发兵讨伐割据巴蜀的西蜀政权,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兵2万,自江陵讨纵,纳刘钟之计,斩侯晖,大败蜀军,攻入成都,谯纵自缢而亡,西蜀亦亡。

义熙十年(414年),发兵攻占汉中,仇池请降归附。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亲率大军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于四月击溃司马休之四万军队,直捣襄阳,驱逐割据者司马休之。

东晋境内在刘裕势力下全部统一了。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率将军王镇恶、、沈田子等分五路,水陆并进,攻后秦国,沿途收复滑台(河南滑县)、、洛阳等重镇。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军攻破长安,灭后秦国。

刘裕出关回彭城,留守军内乱,义熙十四年(418年),关中被夺去。

这次北伐,胜利是巨大的,关中虽失去,自潼关东至青州,却成为宋朝的疆土。

经过两次北伐,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

后来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

在消灭地方割据政权并收复北方失地的同时,刘裕也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义熙七年(411年),针对东晋以来,朝廷的纲纪松弛紊乱,权贵之门互相兼并,老百姓流离失所,不能保持自己的产业的情况,刘裕施行土断,禁止兼并,会稽余姚的世家大族虞亮藐视国法隐藏逃亡人员一千多人,对抗刘裕的改革。

刘裕铁腕诛灭了虞亮,罢免了包庇他的会稽内史,法办了大批涉事的士族及官员,一时士族豪强肃然,谨慎规矩,远近遵法守纪。

就在这一年,刘裕恢复了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这就阻断了的仕进之途。

之前州郡所送的不经策试的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大约都是以门第关系进来的。

刘裕"申明旧制,依旧策试",一方面把决定权更多地集中在朝廷,一方面限制和打击了门阀和豪强的势力 。

义熙八年(412年)十一月,刘裕在江陵消灭刘毅的反对势力后,即下书整顿荆州、江州户籍租役和不利于民的一些征敛,规定:"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

州郡屯田、池塞,诸非军团所资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

州郡县吏,皆依尚书定制,实户置台调,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悉停省,别量所出。

巴陵均折度之,依旧兵运。

原五岁刑以下,凡所质录贼家余口,亦悉原放。

" 东晋以来,山湖川泽多为门阀和豪强霸占。

一般老百姓使用,要向他们纳税。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下令禁断这些人封固山泽。

据《宋书·武帝纪》载:"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

至是,禁断之。

"同年,刘裕规定实行土断法。

东晋以及后来的南朝,实行过多次土断,成效显著的是和刘裕这两次。

刘裕这次土断,只有"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

刘裕在完成了上述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措施,东晋朝显然再没有存在的余地了。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是为宋武帝。

末期衰亡 宋明帝即位后,继续延续孝武帝用寒人操纵朝政,典签监视州镇的政策。

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他诛杀因镇压刘子勋等叛乱有功而执掌大政的弟弟刘休仁、刘休佑,其兄弟辈东海王刘袆、巴陵王刘休若也被杀,只有桂阳王刘休范因无才能而免于一死。

宋文帝、孝武帝子孙死者数十人。

泰始二年(466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因曾支持刘子勋政权,担心宋明帝对自己下手,举城降魏,与魏军合力击败宋军 ,到泰始五年(469年),刘宋在淮河以北的青、冀、徐、兖四州及豫州的淮西六郡全面陷于北魏,北部防线基本退至淮河,刘宋在淮北只剩下海州,因此淮北除海州外,刘宋基本与北魏划淮河为界,史称"泰始之祸"。

但明帝诛杀宗室诸王,并未能实现他巩固皇位的初衷 。

宋明帝虽在即位初期,任贤用能,大力革除前废帝时期的弊政,颁布了多项废除苛捐杂税,减免赋税,去繁就简的政治举措。

但是他在"泰始之祸"后,便开始渐失意志,纵情声乐,使刘宋朝纲始终不振,以致晚年经常"载深矜叹" 。

同时,明帝晚年猜忌心极重,为了保证其子顺利接位,在死前大肆诛除有能力的皇弟宗室、朝廷功臣和高门士族,引起朝臣惶恐不安,造成刘宋末期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攻伐的政治乱象。

泰豫元年(472年)四月,宋明帝病死,其子即位。

元徽二年(474年)五月,江州刺史刘休范据州起兵,率军2万东下进攻建康,右卫将军萧道成拒战有功,升任中领军,总帅,上升为与宰相袁粲并列的"四贵"之一,更受到掌控宫中内外大权的权臣阮佃夫的倚重,因此他能够得以交结地方军镇都督,借此扩张势力。

元徽五年(477年),刘昱在杀掉权臣阮佃夫之后欲亲理朝政,试图将宫中内外大权悉数收回,准备剥夺萧道成禁军职权,遂与萧道成发生激烈冲突 ,同年七月,萧道成收买刘昱的侍从抢先一步派人弑杀刘昱,立其弟刘准为帝,自执朝政 。

此时,忠于刘宋朝廷的大臣袁粲、沈攸之等先后率众起义讨伐在建康弑君废立的萧道成,但都被残酷镇压。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扫除障碍的萧道成篡夺皇位,废刘准自立为帝,刘宋灭亡。

随机文章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猛禽f22战斗机速度2410公里/小时,多次坠毁被叫停(疑设计缺陷)印度神庙的五头蛇惊爆网络,网友PS误导读者(100%假新闻)揭秘黄种人是所有人种的祖先吗?晒的少变白种人/暴晒变黑种人揭秘三峡压新主四川出天子,网络谣言阴谋论骗取不明真相民众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唐朝与突厥曾有数次和亲不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