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学生也休假:十休一农历五月有“农忙假”

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
【千问解读】
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
放暑假了。
现代学生有假期,古代时学生放不放假呢? 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学生也休寒暑假,只是名称不一、内容不同罢了。
从时期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
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作“太学生”。
太学生就有假期了。
隋唐时期,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成为那个时代国家投资创建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
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
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
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第一种是旬假。
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天。
有点近乎于我们现在的双休日休假制度。
10天休1天,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里看一眼;而对于老家在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国子监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学生不许回家。
第二种是“田假”。
也即我们现在俗称的“农忙假”。
《新唐书·志》中明文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
”即每年农历五月,学生们可以休假——此时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所以称作“田假”。
田假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假期为一个月左右。
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往返时间较长,可以向校方申请延长假期。
不过,这一个月的假期是“净假期”,不包括路程上花费的时间。
所以古代学生的暑假“待遇”还是较好的。
第三种是“授衣假”。
《》中有“九月授衣”的记载;《新唐书》中也有“九月有授衣假”的明确记载。
所谓“授衣假”就是指时令进入九月(农历),已近秋天,气温渐凉,学生可以回家去取过冬的衣服。
“授衣假”大体相当于寒假,假期也是一个月(不包含路上花费的时间)时间。
为防止学生因长假而荒废学业,校方规定:凡逾期未返校者,一律开除学籍!这招挺管用,按史书记载,国子监的学生们极少有“超假”不返的。
那么,学生平时如果遇到了紧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而又未赶上“旬假”、“田假”和“授衣假”,该怎么办?也好办,学生可以直接向请假,皇帝,准几天假便休几天假。
随机文章火星男孩预言中国圣人,就连霍金都称男孩是天才美国林肯总统发现的马蝇效应,激励和竞争是人类创新的动力欧洲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搭载人工智能技术却被轻松拦截太阳系是外星人制造的,人类被外星人囚禁(阴谋论/不可信)太空为什么要穿宇航服,空气稀薄/辐射侵害身体(保护宇航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行氏的兴衰史:既有大忠,也有大恶
周文王第十六子原叔被封到原地(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为伯爵,建立原国,文王第十六子被称为原伯,后人为原氏。
晋国荀氏第一位人物荀息,本名原黯,也就是说他是原伯之后,与周同宗。
原黯辅佐晋武公(前716年——前677年在位),晋武公在位时,灭郇国(山西省临猗县之故郇城),以封原黯,原黯即以封地改氏荀,字息。
晋武公死后,其子晋献公继续重用荀息。
荀息献计假道伐虢,帮助晋献公灭掉了虢国((今山西平陆)和(山西省平陆、夏县一带)。
献公临终之时托孤于荀息,任命荀息为执政大夫。
荀息在献公去世后,遵献公遗愿,立奚齐为君。
但晋大臣里克、邳郑先后杀死奚齐和卓子,荀息觉得对不起晋献公,于是自杀。
荀息生子荀逝敖,逝敖生子荀林父、荀骓、荀首。
荀逝敖由于其父忠于骊姬姐妹之子奚齐和卓子并自杀,所以在晋惠公和晋怀公时不受重用,但封地还在。
到时,清算了部分惠公遗臣,同时也起用了惠公时的一些受冷落者,荀氏即受起用。
荀氏起用归功于狐偃,狐偃向晋文公进言"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
宜录其后,以励臣节。
"文公听从其舅狐偃的建议,起用荀息之孙荀林父,担任晋文公的御戎。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再次扩军,三军之外作三行,名义上是为了为抵御山戎,此举开创了春秋时期的步兵。
荀林父任为中行将,可见晋文公对荀林父很是看重,荀林父之后也因此称为。
前622年,升为下军佐,始入六正。
公元前620年,赵盾取代狐射姑为中军将,荀林父升任上军佐。
公元前615年,荀林父升为中军佐,距中军将仅一叔之遥。
这两次升迁可以看出荀林父与权臣赵盾关系不错。
公元前601年,赵盾去世,荀林父并没有按常规升任中军将,晋成公而是破格提拔上军将郤缺为中军将,荀林父佐之。
公元前597年,郤缺去世,乘机北伐,荀林父被任命为中军将,仓促率军南下,与楚作战。
由于众将不听命令,各自为所欲为,晋军战败,是为。
回国之后,荀林父自惭战败,请死,景公听从随会之言,免荀林父之罪,继续担任中军将。
公元前594年,荀林父主动辞职,随会接任中军将,荀林父之子荀庚进入卿列,为下军将。
前593年升为上军佐,前592年,荀庚升为上军将。
前588年,未参加晋齐鞍之战,但众将将功劳归于和荀庚,同年代表晋国与结盟。
前585年,晋楚在桑隧对峙,荀庚为主战派,与执政栾书意见不和。
前578年,荀庚为中军佐,参加晋秦,晋军胜。
同年,行冠礼,荀庚说自己年纪已大。
前575年,荀庚去世,其子荀偃继其卿位,为上军佐。
前574年,与栾书合谋灭,厉公同时抓捕栾书和荀偃,但并未杀二人,荀偃还取代郤锜升为中军佐。
同年与栾书合谋抓捕,并于次年派本家程滑杀之。
前573年,栾书再立晋悼公,十四岁的晋悼公一上台,就越级提拔上军将为中军将,取代栾书,自此史上再无栾书的记载,不知其死活。
而原来的中军佐荀偃也被降级为上军将,士匄取代他为中军佐。
这也算是晋厉公对两位弑君者的惩罚吧。
公元前566年,韩厥去世,晋悼公又没有提拔中军佐士匄为中军将,而是越级提拔了荀罃为中军将。
荀罃为荀庚叔叔,但不是荀氏嫡子。
公元前560年,荀罃去世,晋悼公本来想任命中军佐士匄为中军将,但士匄让贤,认为荀偃合有才能为中军将,荀偃终于转正,可见荀偃还是有才能的。
而荀偃经过晋悼公的十三年考验,终于过了关,让他当了正卿。
晋悼公尽释前嫌,任用荀偃为中军将,一方面让荀偃死心塌地的为晋国服务,另一方面也让荀偃愧疚万分,弑厉公之事对他来说经常做恶梦,绕不过去。
公元前559年,荀偃带领晋军征讨秦国,但下军将栾黡不听将令,私自带军回国。
荀偃怕各个击破,没办法,跟上这位下军将也回了国,让天下人笑话,史称迁延之役。
回国后,晋悼公也没有处理栾黡,也没有责怪荀偃。
可能两个人私底下进行了沟通,在之后,两人精诚配合,奋勇杀敌。
公元前558年,年仅30岁的一代英主晋悼公去世,托孤于荀偃,即位。
公元前557年,荀偃与栾黡配合,大败楚军于湛阪(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一直打到方城,胜利回师,可见晋悼公对二人上次之事处理的非常好。
公元前555年,晋国大举攻齐,晋军在荀偃的带领下攻坚克难,一直打到齐都临淄,尽显晋军的强大团结和荀偃的军事才能。
晋军包围起临淄之后,要直取齐都,但这时,荀偃的生命也快走到了尽头。
他头生恶疮,每天做恶梦,梦见晋厉公向他索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平公决定退兵,逃过一劫。
公元前554年,荀偃结束了他的一生。
死不瞑目的他在听到士匄对他说要帮他完成伐齐大业时才闭上了眼睛。
荀偃之子荀吴在荀偃死后得为中军佐,是仅次于士匄的第二号人物。
荀吴和士匄一起,于公元前550年,灭了。
栾氏在栾黡之时与其岳父士匄和小舅子士鞅结下了死结。
与荀偃关系也不太好。
公元前559年,晋秦开战,史称棫林(今陕西咸阳北)之战,晋国由于内部不和而撤军。
栾黡之弟栾鍼和士匄之子范鞅不愿无功而返,私自出兵攻秦,结果大败,栾鍼战死,范鞅一个人回到了晋国。
栾黡认为一定是范鞅出卖了其弟,责备为何范鞅回来了,而吾弟没有回来。
于是逼得范鞅流亡秦国。
公元前556年,栾黡去世。
到栾盈之时,公元前554年,荀偃去世,范鞅之父范匄任中军将,范鞅归晋,栾盈养士甚众,准备复仇。
前552年,栾盈之母栾祁(范宣子之女,范鞅之姐,栾盈为范宣子外孙、范鞅之甥)与家臣老州宾私通,为栾盈发现,怕被栾盈诛杀,诬告栾盈作乱,由范鞅作证。
范宣子与荀吴找借口让栾盈筑城,实是想借机诛杀栾盈,栾盈被迫奔楚,不久,又奔齐。
公元前550年,晋国嫁女去,借送滕妾(陪嫁女)的机会,把栾盈及其随从送进晋的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曲沃原为栾氏的封邑。
他率部袭击绛(今山西曲沃西南),被士匄和荀吴打败,逃回曲沃,城破后被杀,栾氏被灭族,只有其弟栾鲂逃到。
栾氏家族自此退出晋国历史舞台。
荀吴也是一员猛将,为晋国屡立奇功。
晋国在与齐楚大战之时,北方对戎狄是采取和平政策的,晋悼公采用魏绛之言,九合戎狄。
在打败齐楚之后,晋对戎狄采取了攻势,而为晋国扫平戎狄的大功臣就是荀吴。
前541年,魏舒随荀吴攻狄,大战于大原(今太原西南)。
晋军车战极不适用于山地作战,魏舒建议"毁车为行",也就是改车兵为步兵作战。
荀吴听从其建议,并斩杀反对的甲士,使甲士们畏服,改编得以顺利进行。
之后,大败狄军,晋国势力达到现在的晋中和晋北。
但是由于晋君的衰弱,新得之地成了卿大夫的私人领地,谁得地谁占之的原则让晋国卿大夫积极性大增,其中有、中行氏、。
在消灭了晋中北之戎狄后,他们的兵锋又指向了东阳(太行山东)"地区,即太行山以东的赤狄鲜虞,也就是后来的。
公元前530年,荀吴伐鼓,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同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公元前529年冬,荀吴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峭岭)。
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六年后,公元前521年,鼓被灭。
前520年,鼓叛晋属鲜虞,晋复使荀吴灭之。
荀吴不仅在北方击灭戎狄,也在南方击灭夹于中原大国之间、晋国南端的之戎。
《春秋》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陆浑戎即姜戎。
公元前519年,荀吴去世。
其子荀寅继为大宗,是为中行文子。
荀寅无其祖上之才德,终于导致荀氏在六卿斗争中失败,荀氏(中行氏)也被赶出了晋国的历史舞台。
关于荀寅的第一个记载是铸刑鼎。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晋有赵鞅、荀寅率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鼓为重量单位,荀寅向人民征收一鼓之铁,以铸刑鼎,这是公元前513年的事。
同一年,荀、范、知、韩、赵、魏灭和,瓜分了二家领地。
之后,他又向执政游吉索取贿赂,游吉没有给他,可见荀吴爱财、贪小利,真是贪小利者不可以担大任。
公元前506年,晋伐楚,士鞅为大将,荀寅副之,但无功而返,晋国再衰。
公元前497年,进贡给赵氏五百户人家,赵鞅因为邯郸赵午没有把这五百户人给他,杀了赵午。
但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怒而与范氏家主范吉射兵围晋阳,之后二人又联手进攻,终引来其余四卿对他们的联合进攻。
四卿伐范、中行二氏,大战于铁(河南濮阳)。
后二年,四卿又攻二氏于邢(河北邢台)、任(邢台东北的任县)、栾(河北赵县)、逆畴(保定西南)、阴人(山西灵石)、盂(山西阳曲)。
前491年,晋大夫荀寅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
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
及柏人城破,荀、范二氏逃奔齐国而去。
其后二氏领地遭四卿瓜分,二人结局史书无载。
随机文章隋朝简介天虹微型精确攻击导弹简介,重3公斤命中率高达96%富士急鬼屋真的有鬼吗,传闻有人被吓死在三楼(90%的人中途退出)外星人正在向地球发信号,外星人发求救信号被科学家破解揭秘永生计划平民能实现吗,平民还是老实锻炼身体(富人才玩得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技师学院的学生
技师学院——职业发展的加速器技师学院的学生通常会在课堂上学习一些直接对接行业的课程,例如计算机操作、机械维修、烹饪、焊接等。
这些课程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进行技能的锤炼。
选择技师学院的学生,不仅能够早早接触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还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学以致用:早早踏上职场与传统的高中教育路径不同,技师学院更加注重“学以致用”的理念。
学生们通过实训、实习等环节,提前适应社会需求,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很多技师学院与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往往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甚至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这种紧密的校企合作,让技师学院的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往往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稳定的职业发展。
多样化的选择:技能为王,走向不同领域在技师学院,不同的专业方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例如,机械类、计算机类、电气类、汽车维修等专业都在技师学院中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那些热爱动手操作、想要进入制造业或服务行业的学生,技师学院提供了更加实际的选择。
省时、省力,学成即就业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四年或六年的高中加大学的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是无法忽视的。
而技师学院的课程安排一般较为紧凑,一般学制为三到四年,学生毕业后即可进入职场。
这不仅让学生尽早积累工作经验,还能在经济上减轻家庭负担。
更重要的是,毕业生拥有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技能,未来的就业机会也因此大大增加。
不仅仅是技能,更是竞争力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的技术岗位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支撑。
而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
无论是智能制造、电商、还是餐饮行业,技师学院的学生都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
通过学习和不断精进技能,他们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社会认可:越来越多人看好技师学院毕业生过去,技师学院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学不到文化”的学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岗位的价值逐渐被广泛认可,技师学院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许多优秀的技师学院毕业生不仅能找到高薪工作,还有机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成为佼佼者。
技能型人才在一些行业中,甚至比学历高的人更具竞争力。
家长们,你们的选择,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未来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果您的孩子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或者对某一特定行业有浓厚的兴趣,那么选择技师学院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它不仅能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这种选择给孩子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束缚。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家长来说,技师学院都是一条值得关注的职业发展路径。
它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实用技能,还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
对于那些想要早早进入社会、减少学习年限、积累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技师学院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