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里案后清朝的遣使谢罪:现代意义的外交开端

马嘉里案目前在史学界已经有很多的考证,大约的结论是云南地方官,围杀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英国探路队。
对于这样一个
【千问解读】
马嘉里案目前在史学界已经有很多的考证,大约的结论是云南地方官,围杀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英国探路队。
对于这样一个是非曲直明确的郭嵩焘被任命为“谢罪”使臣,兼任常驻英法公使,自然也就不能为人所解。
他的亲朋好友为他算命,认为此举“大凶”,而且“有辱名节”。
他的友晚清名儒王湘绮为此也说他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他的家乡的愤怒的学子扬言要砸了“汉奸”郭嵩焘的老家, 最终找到和他关系密切的一个和尚, 并一把火烧了和尚庙以泄公愤。
在一片怀疑和咒骂声中,只有为他撑腰,说:“当世知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为最。
” 的确,“ 谢罪” 并不是光彩的使命。
但是, 晚清的大多数官僚士子, 还没有意识到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出国考察和常驻国外使节的制度, 是中国合理地顺应全球历史潮流的必由之路。
在天下观念的熏陶下,国人躺在文化优越感的虚幻梦境中,不能自拔。
他们对于触动这个敏感神经的所有行动都表示出强烈的反感,同时又拿不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晚清的悲剧也正在于此。
郭嵩焘勇于出使,标志着他内心的觉醒和勇于任事的品格。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的人格力量超越了他的行为的实际影响。
人们对晚清对外关系观察的视角, 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权力和利益的层次。
事实上,中西制度之差别,曾经导致中国传统外交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危机。
国内祭孔和祭祀祖先的礼仪,以及朝贡体制之下的三拜九叩之礼仪,均是中西交流的障碍。
礼仪是中国传统社会立人、立国之本,也是国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此防线一破,传统体制可谓。
起源于天主教在华传教问题的中国礼仪之争,因其持续时间之长(从1643年直到19 3 9 年),影响之大,超过了天主教传教史上的“ 印度礼仪之争”、“非洲礼仪之争”和“神道礼仪之争”。
事情的缘由, 是因为受葡萄牙控制的耶稣会与受西班牙控制的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会士,在如何对待中国祭祀(和祖先)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
前者主张用宽容的手法对待中国教徒的祭祀行为。
比如利玛窦即穿儒袍,行儒礼。
而后者则认为中国教徒一旦教,就不能祭祀孔子和祖先,他们认为中国的这种祭祀是异教行为。
多明我会首先发难, 控告耶稣会1 7 条罪状。
双方为此打得不可开交,请罗马教廷裁决。
鉴于此种争论背后暗含的传教控制权之争,罗马教廷一开始不置可否,但不久就多次发布或禁止中国信徒祭祀孔子和祖先、或准许之的两面派训令。
1 7 2 0 年教皇派特使来华, 企图说服同意接受教皇禁令, 继续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
康熙认为教皇禁令“ 与中国道理大相悖谬”,并指出教皇的禁令“只可禁止尔西洋人,中国人非尔教皇可禁止”,干脆禁止了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行为。
二十多年后,教皇再次颁布禁令,清廷则针锋相对,严禁传教。
直到《南京条约》后才开禁,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才取得内地传教许可。
教廷方面,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销18世纪的禁令。
传教的礼仪之争持续了300年时间,而国家层面的礼仪之争则更凸显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
为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于1793年派马噶尔尼勋爵造访中国。
以其为贡使,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该使团。
马噶尔尼为达到目的,屈从了中国的觐见的礼仪。
双方的最后记载有出入:英国人说他们只是免冠、鞠躬,曲一腿;但中国的记载是他们行了之大礼。
行了礼并不意味着英国人的目的就达到了,乾隆以中国地大物博为由拒绝了通商的请求,馈赠了对方更多的礼物以示皇恩浩荡。
1816年,刚刚结束战争的英国,再次把目光对准了东方帝国,并派出阿美士德使团访华。
阿美士德是个性格极为孤傲的使臣,忍受了船上悬挂“贡使”旗号的安排,但对于理藩院尚书和世恭提出要使团行三跪九叩之礼的要求,他予以坚决的拒绝。
中国接待官员以为可以用一些小的伎俩能够促使其跪拜:首先是连夜从天津赶往北京,中途不休息,以此瓦解使团的士气;其次,准备在觐见时将阿美士德生生按到地上跪拜。
怎奈阿美士德是个十足的顽固分子,正好跑累了,于是宣称腿都抬不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他拒绝去朝拜端坐龙床之上的帝。
嘉庆帝,当天即发表谴责文书,宣布英使“竟系无福承受天朝恩赉”,着即返回,退回贡品!可能觉得有些过分了,嘉庆帝在48小时之内有些反悔,就派人送白玉如意、翡翠玉朝球、大荷包和小荷包“赏给”英国国王;又派人赶到通州,赏收英国部分“贡品”,其中包括地图4张、英国王妃像五张、山水人物画95张。
备受羞辱的阿美士德一路上叫嚣要和中国开战,并在非洲海滨的一个小岛上见到了正被关押的拿破仑。
后者大笑曰:如果他是英国人,就不会理会中国的挑衅。
只要给中国官员一些银子,通商的目的就可以达到。
并且反问英国人,如果英国觐见国王是吻屁股,那么他们是否要中国皇帝脱裤子呢?接着,拿破仑把他深邃的目光投向东方,说下了千古名句: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它将震惊世界!(此事见法国著名学者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中之记载)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清廷终于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开始时, 清廷以帝年幼未主政为由,百般拒绝外国公使觐见皇帝,直到1873年6 月, 1 8 岁的同治皇帝亲政,英、法、美、俄、德五国公使发动了要求觐见之攻势。
经过一番交涉,清廷让步,但仍然坚持在接见蒙古王公的紫光阁行礼,且按西方鞠躬礼执行。
此为紫光阁时代。
中西外交礼仪之争是中国人挽回面子的最后努力, 伴随着帝国的崩溃,它逐渐进入了西化时代。
郭嵩焘是个理性的同时兼具批判精神的洋务思想家。
在对外关系中,他主张“循理”外交。
“循理二字,实为先生一生应世根本,不特对洋务然。
”所谓“循理”,就是遵循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以“理、情、势”三个基本原则加以处置。
在英国, 郭嵩焘从容地以英国人的礼节参见英国女王, 没有让英国人嗤笑中国士大夫的迂腐, 也没有让英国人报1 7 9 3 年马噶尔尼和1 8 1 6 年阿美士德使团遭受中国侮辱的一箭之仇。
他对属员规定了五戒: 一戒吸食洋烟, 二戒嫖, 三戒赌, 四戒外出游荡, 五戒口角喧嚷。
郭嵩焘还以此五戒比喻作摩西十戒,认为是“中国出使西洋立教之祖”。
这有力地树立了中国外交官的形象。
他在英国的三年间,被英人誉为“所见东方人中最有教养者”。
随机文章“雕虫小技”的成语是怎么来的?“雕”的是什么虫?罗马皇帝奥托简介一尾守鹤为什么恨九尾,一尾老实常被九尾怼/尾巴数量决定实力海贼王之幻兽系果实,不死鸟马尔科抗衡黄猿无压力竟不是第一中国掩盖过的黑暗事件,曝光青海湖龙吸水看到了龙(视频为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世界五大方阵中古罗马方阵排名垫底是怎么回事?秦军方阵排行令人吃惊
这种阵型世界各国都有,比较著名的有五大方阵。
在这五大方阵中,方阵最强大,外国四个绑一块都不行,一击即溃。
古罗马方阵。
古罗马军团步兵作战阵型,由两个百人队组成小队,一个小队120-160人。
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
列阵时,每横列20人,纵6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小队间距约为30米。
该方阵的主战兵器是标枪、投镖、宽刃短剑、圆形盾牌、长矛。
西班牙方阵。
西班牙步兵作战阵型,由长矛手连队和火枪手连队组成,1534至1536年间,3个拥有8个长矛手连队和两个火枪手连队、每连300人的步兵方阵被创立起来。
1567年,4个步兵方阵被派往佛兰德斯。
西班牙方阵运用火器的强大威力和长枪兵左刺战术,冷热结合,属于混合方阵,作战能力较强。
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军团步兵作战阵型,伊苏斯之战和高加米拉会战以后,马其顿方阵威震敌胆。
这种方阵由希腊重步兵方阵改良而来,其主战兵器是马其顿长矛(萨里沙长矛),长度为2—6米,长矛长短交错,排列成墙,使其正面坚不可摧,可碾压迎面而来的骑兵和步兵。
古希腊方阵。
古希腊步兵作战阵型,方阵中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直径约1米的圆盾、右手持长约2米的长矛、肩并肩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向前挺进。
古希腊方阵一般由8名士兵排成1纵队,然后根据总人数的多少向左右两侧延伸。
若总兵力达到1万,方阵正面则由1200余名士兵构成,其长度大约为1公里。
这种方阵的软肋是两翼或背面,集中兵力攻之则可攻破。
秦军方阵。
中国秦朝步兵作战的一种阵型,这种方阵是古代世界最强方阵,为多兵种组成的方阵。
方阵中使用了7米以上的长矛,同时方阵中还有戟和铍。
方阵中有强大的弩阵,有车弩和单兵弩,射程100到300米。
方阵中还有战车,这种战车相当于现代的坦克,车上备有尖刀、强弩,双轮,单兵推动。
作战时,多兵种密切配合,前锋为一排战车,其后为三排强弩阵、两个长矛方阵(每阵后中部有一指挥战车)、三排强弩阵、两个长矛阵、四个游击阵,最后是总指挥车和战将。
方阵两翼是骑兵阵,负责突袭,攻击敌阵两翼。
如此强大的方阵,外国任何一个方阵都难以抵挡,就是前面四个方阵绑一块都不行,被秦军方阵一击即溃。
随机文章秦始皇所建立的王国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几年就灭亡了?中国汉朝简介2017西安ufo事件真相,金字塔形状的不明飞行物竟是风筝绿树蟒有毒吗,曾经被抄到100万元的绿树蟒现在千元就搞定揭秘盗墓人有什么忌讳,点蜡烛预防鬼吹灯/带黑驴蹄子辟邪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古时候最强冷兵器陌刀,人马挡之俱碎
在我国古代,冷兵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巅峰水准,杀伤力巨大的冷兵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所谓,各有优劣。
不过说到单兵作战最强的一种兵器,那就是这种出自于唐朝的重型长刀了,也叫做陌刀,这种武器又长又重,是专门针对骑兵的一种重型武器。
著名唐朝将领李陌藩手下就有一只陌刀队,史书上记载,在陌刀阵之前,人马挡之俱碎,可谓是杀力巨大。
众所周知,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极大,就连世界著名的武士刀也是仿制唐刀而来,那么陌刀这种杀力巨大的兵器,日本当然也十分想要武装到部队手中,只不过因为陌刀制作成本太高,而且日本也很少有面对大量骑兵的机会,所以并没有成功仿制出陌刀这种武器。
当然,由于陌刀在唐朝是不允许私人收藏和陪葬的,所以现在也已经失传了,目前只能从书上了解到这种兵器,虽然现代有很多武器爱好者在仿造陌刀,但历史上真正的陌刀终究是不可能被百分百还原的。
在古代,兵器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能够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真正的胜负手,主要还是看双方国力,而在局部战役中,那就要看领军主帅的军事谋略了。
在古代战争中,这样的战役比比皆是,以弱胜强全靠主帅卓越的领军能力和军事谋略,所以兵器的先进仅是决定胜负的一个方面而已。
随机文章大禹治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盘点世界六大沉船,英国用客轮偷运武器连累乘客(1200死)直升机滑雪有多危险?车王舒马赫几乎撞成植物人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处破产边缘,硅谷钢铁侠火星移民计划将破碎世界战斗机速度排名,中国歼-20成功进入前三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