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什么会受到唐玄宗的重用?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为什么会受到的重用?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打着奉旨讨伐的旗号,起兵反叛。

安禄山有多少兵力?15万。

当时唐朝有多少兵力?50—60万。

然而,就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安禄山军队一路南下,,打得唐朝军队节节败退。

仅仅一个月,安禄山军队就攻破了大唐王朝第二大城市、东都洛阳。

第二年年初,大唐王朝都城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又被叛军攻破。

面对的叛军,唐玄宗被迫带着杨贵妃、杨国忠,以及部分皇族重臣,狼狈逃亡四川,开始了著名的“天子九迁”的第一迁。

都说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阶段,唐玄宗又一手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

为何在安禄山区区15万人马面前,大唐王朝显得如此? 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人们摇头叹息。

用《旧唐书》的话说,就是:“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

”我们知道,唐朝自618年立国,到755年已经有137个年头了。

除了唐朝初期几年,、父子南征北战,扫荡了、等割据势力,其余130余年,国内基本没有什么战事,只有边境断断续续地进行着规模不大的对外战争。

百年无战事,这就意味着“刀枪入库,”;这就意味着老一辈的虎狼之将早已去世,新一代的年轻将领基本没有实战经验;这就意味着除了边防军外,从中央到地方的部队军纪涣散、腐朽不堪。

755年底,叛军攻打洛阳时,守城士兵看到城下的叛军,浑身直打哆嗦,甚至有胆小的士兵吓得失足从城墙上掉了下来。

与之相比,安禄山的军队一直镇守于北方边境地带,与、契丹经常交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同时,安禄山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进展神速,每天能够推进60里。

再加上安禄山治军严肃,军队战斗力很高,“禄山令严肃,得士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

” 这样一来,唐朝军队根本就不禁打。

756年5月,南阳节度鲁炅率领10余万人,在枌河跟叛军作战,战斗的结果是:唐朝军队,鲁炅只身逃脱,好不容易从中捡回来一条命; 756年6月,刚刚被用的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领8万人出潼关抵御叛军。

哥舒翰多年参与对、突厥的作战,屡有胜果。

但是,哥舒翰依然被叛军上了一课,,哥舒翰本人被活捉…… 国内的常规军队不禁打,边防军队去了哪里? 有唐一代,始终面临着来自吐蕃、契丹、突厥、奚族的威胁,因此在边境地带驻扎了不少边防军队。

统领这些边防军队的就是节度使。

安禄山本身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唐朝一共有10个节度使,统领了近50万大军。

安禄山带走了15万,剩余差不多35万为什么不回来勤王? 一方面,这35万人镇守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看起来多,实际上每个点上也分不了多少。

如果将他们全部撤回勤王,外族军队趁虚而入怎么办?实际上,“”发生后,朝廷曾经将对付吐蕃的军队抽调回去平叛,吐蕃军队趁虚而入,占领了陇右、河西大片地区。

另一方面,在交通、通讯极度不发达的唐朝,就算边防军收到勤王的命令,日夜兼程赶回中原,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几千里路程,难道说到就到了?并没有这么简单。

安史之乱发生之际,老将正在老家为母亲守孝。

朝廷将他“夺情”启用,任命他为朔方节度使,率领镇守朔方的边防军讨伐杀安禄山叛军。

郭子仪治军有方,边防军训练有素,但他们与叛军接触时,也已经是756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唐玄宗都已经逃往四川了,长安也落到叛军手中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唐玄宗李隆基不是这样的硬气天子。

其实,在唐玄宗在位前期,颇有英明神武之相。

他不但长得帅气,办事也、杀伐决断,不在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之下。

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就是这样来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唐玄宗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先后宠幸、杨国忠等奸臣,重用对唐朝毫无忠诚度的安禄山镇守边境,最终酿成“安史之乱”的祸事,白白葬送了大唐盛世。

唐朝辈出,唐玄宗朝就有好几位,如、、封常清等,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将,却先后被唐玄宗亲手扼杀。

当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后,唐玄宗惊慌失措,从战略到战术上都表现得极为幼稚。

以潼关之战为例。

756年夏天,安禄山叛军进攻潼关。

此前,守将哥舒翰在潼关经营多年,将潼关防备得,在叛军潮水一样的攻势面前屹立如山。

由于叛军东进被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今河南邓州),安禄山军队陷于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安禄山一度想放弃洛阳、撤回范阳老巢。

就在这时候,唐玄宗在杨国忠的煽风点火下,竟然要求哥舒翰离开潼关与叛军决战。

哥舒翰多次劝说,唐玄宗一律不听,反而一再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

哥舒翰无可奈何。

高仙芝、封常清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

于是,当年6月的一天,哥舒翰“恸哭出关”,结果全军覆灭。

后来,诗人在著名的《潼关吏》中感慨:“谨嘱关防将,慎勿学哥舒。

”其实,这应该归罪于瞎指挥的唐玄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安禄山为什么会受到唐玄宗的重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