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爱武则天?解密唐太宗喜欢的三类女人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武则天为什么被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

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

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 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

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当了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意思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以干涉国家大事?因此,无论唐太宗怎么问,她都。

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趣的人呢?当然不是。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候,和父亲李渊一起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战功。

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

功劳大了,他的野心也就膨胀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

在野心的驱使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与日俱增。

在这种宫廷危机的紧张氛围中,长怎么办呢?她谨小慎微,非常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拉拢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

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

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

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的时候,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已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

李世民亲自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

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成功,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此成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

他唯恐自己做得不好,常常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

”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

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

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

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自言自语道:“会当杀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收拾掉!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之后,,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穿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

朝服那可是皇后在重大场合穿的大礼服啊。

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

”如今魏徵敢于直言进谏,说明您是个非常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祝贺!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自己,做皇帝要有气度,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杀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撒手人寰了。

她病入膏肓的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十分着急。

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意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

”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

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

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

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

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

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机会。

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

我活着的时候,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

真是一个简朴而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

通过这样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对政治漠不关心。

其实她对政治深谙其道,极其到位,但又有分寸。

所以当她闭上双眼时,唐太宗,说:“我在内宫失去了一个好帮手!”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太宗还特地在宫内建造了一座塔,登塔瞭望,可以看到皇后所葬之地昭陵,用这种方式寄托他的哀思。

可能有人会说:长孙皇后和唐太宗是结发夫妻,本来就感情深厚,和武则天没有可比性,而且孤例不为证。

只看一个长孙皇后远不能能够说明唐太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而且也看不出武则天有什么欠缺。

那我们就再举一个女人的例子。

这个女人和武则天就有可比性了。

她也曾深得唐太宗的喜欢。

她姓徐名惠,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号称神童,五个月会说话,四岁熟读《毛诗》、《论语》,八岁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

就在武则天进宫前后,徐惠也被征召入宫封为才人。

这个经历不是跟武则天很相像吗?而且起点也一样,都是才人。

徐才人进宫之后,知书达理,而且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她看到唐太宗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蒸蒸日上后,有点志得意满了。

她觉得此风不可长,就给太宗上书,说:“伏愿抑志裁心,,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

”意在劝谏唐太宗戒骄戒躁,保持革命本色。

革命的路还很漫长,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善始善终。

在她身上一下子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唐太宗非常欣赏。

没过多久,徐才人就升为徐婕妤,从五品升到三品了。

徐婕妤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很快又变成充容了。

充容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

嫔是二品,所以徐惠又从三品上升至二品。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徐充容非常哀伤,她说先帝有厚恩于我,我发誓要追随他于地下。

于是她有病也不肯吃药,很快也殉情而死了。

死后被追赠为徐贤妃。

从徐才人到徐婕妤,到徐充容,再到徐贤妃,徐惠从五品一直上到一品。

反观当时的武则天呢?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

很明显,徐惠的性格和为人也比武则天更讨唐太宗喜欢。

综合徐贤妃和长孙皇后这两个人,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了。

归纳了三项素质: 第一点,要摆正位置,恪守妇道。

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有事可以干在前头,但不能争功,表现欲不能太强,要甘心做幕后英雄。

第二点,要胸怀天下,善谋大事。

皇帝治理天下,风雨一肩挑,需要有人帮助他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所以当后妃一定要有眼光,有胸怀,还要有办理政治事件的能力。

第三点,要温柔敦厚,外柔内刚。

做事一定要掌握分寸,要给皇帝留面子。

就像长孙皇后那样,要学会曲谏。

再看武则天,她符合哪个条件呢?都不符合。

先说第一点,摆正位置,恪守妇道。

她不行。

从狮子骢事件就可以看出,她爱做出头鸟,别人都不吭声,她跳出来,“妾能治之”,把皇帝和其他人放哪儿去了?这就没有摆正位置。

再说第二点,胸怀天下,善谋大事。

武则天日后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在这个时候她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

她也曾尝试过驯马,并且苦练书法。

她发现唐太宗喜欢的书法,就整天临摹王羲之的字,想把这个作为突破口,当皇帝在这方面的一个红颜知己。

后来她还真成一代书法大家了。

但是无论驯马还是写字,对于皇帝来说,都只是业余爱好,不是正事。

皇帝最爱什么呢?最爱江山。

他需要一个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能陪他的人。

所以,武则天的切入点选错了。

再看第三点,温柔敦厚,外柔内刚。

武则天更做不到了。

武则天是一个动不动就拔刀子的人,是个古装版的野蛮女友。

这三点武则天都不符合,她的性格就注定了她在唐太宗的宫廷里得不到机会。

既然已经得不到什么机会,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也许就认命了。

可是武则天不是一般人啊,她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当她发现在唐太宗这里得不到机会的时候,她把目光转向了一个新的目标。

谁呢?此人名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就是以后的大。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祸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武则天的刚硬、勇敢,爱出风头,不能吸引唐太宗,但恰恰能够吸引唐太宗软弱的儿子。

就是这个年轻的太子,后来给了武则天机会,让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而她命运的改变,也就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为之增添了千古评说的绚丽一页。

随机文章法国凯旋级核潜艇造价300亿,能瞬间毁灭俄罗斯揭秘牛顿神学发现了什么,追根溯源宇宙还是由上帝手中诞生的(NO)揭秘陕西渭南最新盗墓大案,盗掘文物价值高卖不动/引7伙盗墓贼神仙千里眼顺风耳来历,历史著名人物被后人崇拜演化成神仙温弥尔古丹岛在哪里,俄罗斯千岛群岛中(9000年前火山喷发形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爱武则天?解密唐太宗喜欢的三类女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