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的国号由来,原本这些国号竟代表这样的意思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21 点击数:
简介: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建立了王权之后,首要办的事情就是确立国号。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代表一个新的王朝从此诞生。

可是中国有那么多朝代,你知

【千问解读】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建立了王权之后,首要办的事情就是确立国号。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代表一个新的王朝从此诞生。

可是中国有那么多朝代,你知道这些国号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

这一称谓的来源有10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

也有说是因为禹曾受封于夏伯,因以称其政权为“夏”。

五帝帝舜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来称其部落。

后来,契的第十四代孙灭夏后,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

后(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

后来古公亶父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迁居于周原。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东迁洛邑后,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朝 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

时期犬戎攻入镐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

而在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大封诸侯王,他将封在汉中地区,号为汉王。

此后刘邦与项羽进行了争霸之战。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仍用“汉”为国号。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得名。

曹魏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皇室,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汉 称帝后,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

孙吴 朝廷曾封之子为吴侯,孙策死后又被曹丕被封为吴王。

所以,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就以“吴”为国号。

晋朝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前秦 350年氐族人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

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

刘宋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改国号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因刘裕故乡为春秋宋国故地,故以之为国号。

因国君,为与后来建立的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

南齐 南齐是南朝第二个朝代,为所建。

南齐的国号来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萧梁 公元502年,南齐宗室取代齐朝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

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

因皇室,又称萧梁。

南陈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

这是直接以自己的姓氏为国号。

北魏 386年初,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趁前秦之时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

当年四月,拓跋珪迁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氏自称是后裔 ,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

北齐 北齐的国号本是“齐”,起源于高洋的爵位名。

高洋所建的北齐,原来是属于齐地,代魏称帝后,便以“齐”作为国号。

北周的国号为“周”,是以的爵号命名的。

宇文觉称帝后,便以“周”作为国号,“周”字前加方位“北”字。

称呼“北周”,是因为地处北方之故。

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

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

但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朝 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

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建唐朝。

五代之梁 原为大将,原名。

降唐后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据汴州(今河南开封),渐渐成为唐末最强大的藩镇,并受封为。

朱温以后便以梁为国号。

五代之唐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

拒不承认,仍奉大唐天祐正朔。

908年,李克用去世,子即位。

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

五代之晋 石敬瑭是沙陀人,后唐之主李克用曾被封为晋王,而石敬瑭是后唐的开国功臣,取国号晋与李克用的晋王有关。

五代之汉 后汉的开国君主为世居太原的沙陀人,原为五代后晋河东节度使。

947年,乘契丹陷开封而于太原称帝,自称为东汉显宗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所以国号汉,史家称“后汉”,以别于汉朝。

五代之周 灭后汉之后称帝,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但不同于其他朝代国号的鲜明性和稳定性的是,辽曾反复用“辽”、“契丹”作国号,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

宋朝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 宋”,因皇室,故也称作赵宋。

西夏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建国时以地名得名,称“大夏”。

同时因其方位是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金朝 1115年,建都立国,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

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

”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

还有一种说法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为金国的代称。

元朝 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有关。

关于明朝的国号,说法很多,有的说是为表示承袭自小明王韩林儿之号;也有的说是因为明朝建立者因为明教的缘故;还有的说,根据五德终始说,以明喻火,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

清朝 1636年皇太极易改“金”为“清”,不过当时并未说明国号之由来,致使“大清”国号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后人大概有这么6种推测: 1.从民间传说来解释,当时,征战沙场的时候骑的是大青马,最后累死了,努尔哈赤说将来得了天下,把国号就叫大青,“清”跟“青”是谐音。

2.从音韵学上来解释,清和金在满语里音相近,所以用清。

3.从历史上来解释,说中国这么多朝代没有一个用清的,怕重复,所以用清。

4.从阴阳五行上来解释,明朝的明,左面是个日字,日是火,清左面是三点水,水克火,所以清要灭明,他用清。

5.从萨满文化去解释,清就是青,不带三点水那个“青”和带三点水的“青”是一个音啊,青天是通天,吉祥。

6.从民族方面解释。

他要进兵中原,中原一提出这个“金”就想起了。

一提起金人,就想起了。

皇太极进兵中原要减少阻力,就不用这个“金”字,改用清字。

随机文章弘法大师简介美国惊爆3000年木乃伊怀孕,小报纸编出的眼球故事(谣言终结)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中国历朝历代的国号由来,原本这些国号竟代表这样的意思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