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桂林戍兵起义,又称庞勋起义。

这次起义是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对于当时已经的唐王朝来说,这次起义要比裘甫起义的性质严重得多,因为裘甫起义属于民间起义,而这次起义则是爆

【千问解读】

桂林戍兵起义,又称庞勋起义。

这次起义是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对于当时已经的唐王朝来说,这次起义要比裘甫起义的性质严重得多,因为裘甫起义属于民间起义,而这次起义则是爆发在军队中,说明了朝廷统治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咸通四年(863年),南诏国接连三次派兵进攻安南,攻陷了交趾。

李漼虽然昏庸,却也知道不能丢掉国土。

于是,李漼命令徐州节度使孟球召募了数千人前往救援。

援军中的八百人负责驻守桂林。

按照约定,这些驻守桂林的徐州士兵三年之后就可以返回苏北老家。

到了咸通六年的时候,约定的三年期限已满,但是始终没有人来换防。

中国人自古就把乡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背井离乡的时候最为思念家乡,于是回家就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一年又一年,士兵们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就这样到了咸通九年。

他们已经在桂林驻守了整整六年,但是依然被告知不能返回老家。

士兵们不死心,多次向将领请求返回徐州,可最后将领们要求士兵们再多驻守桂林一年。

苦苦等待了六年的士兵们再也无法忍受了,他们愤然起义,拥立庞勋为都将。

当皇帝知道军队叛乱后,首先下令赦免庞勋所带领的这支军队。

但是庞勋认为朝廷之所以赦免,是害怕在路上消灭不了起义军,一旦到了徐州,必然会下毒手。

于是,庞勋拿出了个人积蓄,打造了盔甲和旗帜,把部队武装了起来。

到了淮南的时候,淮南节度使因为没有得到命令诛杀庞勋一行,竟然给叛军送去了粮草。

庞勋乘机召集散落在乡间的银刀军,把他们藏在船中,部队一下子多了几千人。

在这个时候朝廷终于决定派兵征讨庞勋。

庞勋得知朝廷派兵来征讨他,直接布下疑阵,悄悄的带着部队向符离方向进发。

直到起义军攻入宿州的时候,征讨军队才反应过来。

庞勋的部队进入宿州城后,给百姓散发财米,选募壮丁,部队一下子又增加了数千人。

朝廷军队赶到后,在城外驻营。

庞勋把城外的茅舍点燃,火势蔓延到官兵的营帐,然后带兵杀出城来,歼灭了官兵将近三百人。

到了晚上,城里的百姓协助守城,庞勋集中城里的大船三百艘,装满了粮草,顺流而下。

天亮之后,官兵们才发现庞勋已经离开了,急忙去追赶,但在追击途中被庞勋埋伏整支军队被灭。

打败朝廷的军队后,庞勋带着六七千人的部队,杀到徐州城。

他们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帮助,攻下了徐州城,庞勋的声名大震,徐州城中愿意追随的人多达万人。

庞勋趁势又攻下了几座城池,自以为天下无敌。

于是开始设宴游玩,谋士劝谏他不听,跟他在桂州起兵的将士们也开始骄傲蛮横,夺人钱财,掠夺妇女,无恶不作。

在庞勋享乐的时候,朝廷又派遣康承训率领七万士兵攻打起义军。

康承训从沙陀借来三千骑兵作为前锋,杀的起义军连连溃败。

等到康承训逼近徐州,起义军就已经损失了两万余人。

康承训乘胜追击,将起义军围在柳子镇,时值大风,官兵四面纵火,起义军几乎。

庞勋闻讯大惊,于是更改了旗帜,重新选了三万名壮士,庞勋亲自率领士兵出城,夜入丰县城,杀了两千名官兵,剩下的官兵连夜撤退了。

庞勋乘丰县的胜利,带着五六万士兵向西攻打康承训的部队,康承训暗设伏兵,起义军中了埋伏,不战而败,损失了数万人。

新上任的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马举率领精兵三万人支援泗州。

围攻泗州的起义军不知道官兵的数量有多少,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收兵观察。

马举纵火烧了起义军的大营,起义军死了数千人。

马举从泗州出兵攻打濠州,起义军将领刘行和守卫在这里。

起义军大败,损失了数千人,营寨也被夷为平地。

这时,朝廷又让神策将军宋威作为徐州西北面的诏讨使,将三万官兵屯于丰县和萧县之间,进攻徐州。

另一边,康承训攻克了临涣,接连拿下了襄城、留武、小睢等地。

在官兵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起义军内部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士兵叛逃,躲进山林,劫杀起义军。

康承训乘胜长驱,拔第城,进抵宿州西,筑城围困宿州。

庞勋派一部分人镇守在徐州,亲率起义军两万人西征。

康承训带着官兵攻城,起义军死伤数千人。

康承训派人在城下喊话招安。

城中的起义军见官兵攻城日紧,宿州危急,于是举城投降。

康承训的军师向他献计,让他到徐州之后,围而不攻,先向城里发起政治攻势,再让潜藏在城里的奸细打开城门,引官兵入城。

康承训采纳了他的建议,按计行事,将城中的所有桂州戍卒的亲族全部逮捕,,死了上千人。

庞勋率领两万士兵奔袭宋州,攻陷南城,渡过汴河向南攻打亳州。

康承训带着八万步兵追到亳州,庞勋被迫向西,由于粮草耗尽,将士们忍饥挨饿,近万名起义军都战死了,其余的全部投水溺死。

起义军占据的城池纷纷失守,庞勋在与康承训的作战中失利,连连溃败。

朝廷继续增兵,进逼徐州。

此时,庞勋的大将张玄捻叛变投降了康承训,引官兵围攻徐州,引诱起义军投降,徐州失守。

庞勋西攻宋州、亳州,想要牵制住朝廷的兵力。

但是接连失利,途中又遭到了沙陀骑兵的追击,他想折道返回彭城,却被沙陀骑兵追上,全军覆没,庞勋在突围中战死。

至此,桂林戍兵起义失败。

这次起义就像一条巨大的导火索,虽然被很快熄灭,但它却引爆了规模更大的起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时候史上损失人口最多的事件,清朝两次起义共损失了3亿人

中国古代每逢天下大乱,改朝换代,都会发生残酷的战争,因为战争的牵连,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死于非命。

现在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古代史上的13次人口大锐减。

一:秦末农民起义战争 崇尚法家,统治十分严苛,一个人稍不留神犯了事就会被处于刑法,死后,更是变本加厉,于是,爆发出了,紧接着就是诸侯灭秦和战争。

从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前195年大概的十年时间里,战争就没停过,损失的人口可想而知,仅仅楚汉战争中的,一方就损失了几十万人,至于史上记录的屠城等等更是不计其数,西汉建立时,相比于秦朝,人口已经减少了70%。

楚汉战争 二:伐匈奴 汉武帝,远击匈奴,确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不过,这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大约一半的人口死于非命。

三:西汉末年战争 西汉末年,篡权,由于改制失败,社会矛盾爆发,赤眉绿林起义,战祸不断,导致大量人口死亡。

据统计,战争前西汉大约有6000万人口,到了初年,人口只剩2000万。

四:时期 东汉末年,经过和三国混战,人口迅速由5000万人锐减到百万级别,我们的、和等人的功勋其实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上滴。

五:西晋 西晋好不容易结束三国时的混乱,人口也慢慢回升,但内部发起作死行为,前后有8个王互相攻杀,历时16年之久,人口数损失百万以上。

六:混战 西晋之后就是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这段时间内,没有一天不发生战争,加上胡人王朝的君王多是暴戾之徒,因此当时损失了巨大的人口。

七:隋末战争 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征集了大量劳力为他修建宫殿,还三次攻打高丽,损失惨重,紧接着又是诸侯混战,到建立后,人口损失超过了73%,以至于,唐朝最巅峰时期也不如时期。

传 八: 这场由发起的长达8年的战争,使得唐朝由5000万人口变成了1600万。

唐朝也由盛转衰。

九:起义 据说单单黄巢的起义军就杀了800万人,另外还有各地节度使的混战,人口损失数难以统计。

十:与金元两朝的战争 宋朝和金元两朝的战争中人口损失率高达91%,特别是蒙古军队的大屠杀,甚至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权》。

蒙古骑兵 十一:明末混战 明末清初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内外混战50年,损失了近90%的人口,农民起义军、明军、清军每一方手上都沾满了鲜血,明末全国人口为1亿,到了时候就仅剩1400万。

最典型的就是,等等。

十二:白莲教起义 时期,民间的白莲教起义,对抗朝廷9年,双方互相残杀,损失人口达1亿。

十三:起义 太平天国斗争十四年,的人口从4亿3000万锐减到2亿3000万。

随机文章春申君:芈月的青梅竹马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进展,第15艘被验收(24亿美元)土星能住人吗,超强风暴/大气压强/低温导致土星不能住人(还缺氧)埃隆马斯克spacex和NASA的关系是怎样的,spacex获取大量航天订单销售28法则是什么意思,8成的利润来自2成的客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谢司起义是哪位主导的?对美国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斐逊担任驻法大使期间,美国的马塞诸塞州爆发了谢司起义(Shay’s Rebellion,1786-1787)。

参加过革命战争的军人谢司率领1200人攻击了当地联邦军的火药库,但被击退。

起义的原因是小农无法负担沉重土地税和高额的诉讼费,面临失去财产、因无法偿还债务而入狱的危险。

得知此事,写信给大陆会议议员、未来的总统,主张对起义者实行宽大处理。

在信中他讨论了三种社会形式。

第一种是无政府社会,如印第安人的社会。

第二种是有政府社会,其中每一个公民都有使自己的意愿发挥影响的渠道。

英国社会在较小程度上是如此;美国在更大程度上是如此。

第三种是专制政府,是狼群治理羊群的政府。

这种形式无疑是邪恶的、不可取的。

第一种社会形式是否最好,不能肯定,但对于人口众多的社会来说,是不适宜的。

第二种形式具有很多优势。

它使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能够享受自由和幸福。

但它也有弊病,其中最大者是易于发生骚动。

但与专制政府的统治下受到的压迫相比较,这一弊病则微不足道了。

杰斐逊说,如果要他选择,他宁可要动荡的自由,而不要安定的奴役。

甚至这一弊病也会产生良好的后果。

它可以预防政府的腐化变质,培养公众对政治的关注。

杰斐逊认为,偶尔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动乱,是一件好事,在政治生活中是必要的,正如暴风雨在自然界中是必要的一样。

民众起义本身表明他们的权利受到了侵蚀;镇压起义,会使他们的权利受到进一步的侵蚀。

动乱是使政府保持健康的一剂良药。

正直的政府官员应对起义者宽大处理,不要采取高压政策。

这封信充分表现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宽广的胸怀。

由于杰斐逊等人的影响,谢司起义的参加者后来都被赦免。

谢司本人先被判处死刑,但一年后也被赦免。

杰斐逊对奴隶制口诛笔伐,自己却拥有奴隶。

虽然当时废除奴隶制时机尚未成熟,但释放自家的奴隶似乎并非难事。

即使像他那样的伟人,也难以摆脱历史的局限。

随机文章英国前卫级核潜艇撞法国潜艇,英国潜艇被撞瘫痪神奇的口红效应是什么意思,口红大卖就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揭秘美国洛杉矶蝴蝶树之谜,成千上万的蝴蝶栖息于松树上(蝴蝶王国)长江源头在哪里图片,长江尽头东海(因蛟龙作怪最终将水引入东海)银河系是不是整个宇宙为什么,银河系是宇宙中一粒尘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