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不止三国,为什么没提过公孙度的燕国呢?

不管是史书还是罗贯中的《》,都明确指出这段时期我国大地上有3股颇具规模的势力,分别是魏蜀吴
【千问解读】
不管是史书还是罗贯中的《》,都明确指出这段时期我国大地上有3股颇具规模的势力,分别是魏蜀吴,且他们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由于三国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登场,这段历史也早已深深植入了国人的潜意识里,三国鼎立的魏蜀吴也因此成了国人的基本常识。
不过,要是笔者说三国时期其实有4个国家鼎立,大家相信吗? 想必很多人都会感到难以置信,毕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从未提及第4个国家。
然而,这第4个国家还确实存在,其便是辽东半岛的。
燕国的历史甚至比刘备的蜀国还要悠久,其开国君王叫公孙度,乃是东汉末年称霸的群雄之一。
早年曾担任过尚书郎和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之后经由同乡徐荣推荐,投奔当了其麾下的辽东太守。
公孙度这个人的能力非常强,出任辽东后第一件事便是打击当地的豪强势力,深得民心,随后执行严刑峻法,将辽东地区的统治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没几年,大有要脱离董卓自立山头的意味。
加上后来董卓被吕布所杀,其麾下党羽如猢狲般散去,公孙度便更无所忌惮了。
公元190年,公孙度索性自己建国,改国号为燕。
这之后,为了扩大地盘,公孙度还东伐,西征乌恒,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燕国一下壮大了起来。
而当时群雄都将眼光对准的中原地区,对于辽东的燕国,根本无人顾暇。
只是地处北方的怕公孙度背后捅刀,特意以傀儡天子的名义给公孙度封了个“威武将军”。
获封这个称号,公孙度并不怎么开心,他早就视自己为帝王,区区将军自然不放在眼里。
不过,政治手段强硬的公孙度并没有在位子上坚持很久。
燕国建立14年后,公孙度撒手人寰,随后其儿子公孙康继位。
公孙康显然没有他老爸这般政治才能了,唯一拿得出手的一件事便是将藏匿在辽东的两个儿子杀掉,用其首级去巴结曹操。
而曹操一开心,便封公孙康为“左将军”,比起公孙度的,公孙康对这个称号倒是欣然接受。
而公孙康没有搞清楚一点,他和曹魏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盟国关系。
并且,曹魏当时还和吴蜀两国打得焦头烂额,两国关系的主动权完全在燕国手里。
但公孙康碍于曹操的威名,一直将自己看得太低。
直到后来病死,蜀国势力开始全面收缩,也不成气候,曹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燕国。
公元238年6月,派出率大军出兵辽东,旨在拿下燕国的首都襄平。
而当时燕国皇位传到了公孙康儿子公孙渊手里,他比公孙康更加无能,曹魏的大军刚到,他便开门投降。
不过司马懿并没有放过他,还是将其诛杀,公孙家族的燕国也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中,从190到238年,只存在了48年时间。
由于是东汉末年体量最小的国家,再加上公孙度死后,历代一直依附于曹魏,对中原地区的三国战争没有任何影响,燕国没有被罗贯中写入三国中也是情理之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燕国的存在无疑为后世中原王朝,加强对辽东地区的控制作出了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南唐时期宰相:宋齐丘的简介
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
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
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
历任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
著名诗人曾在乾道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入蜀记第三》中写道:"南唐宋子篱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
齐丘好学,工属文,尤喜纵横长短之说。
烈祖为升州刺史,齐丘因骑将姚克赡得见。
暇日陪燕游,赋诗以献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
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
烈祖奇其志,待以国士。
从镇京口,入定朱瑾之难,常参秘书。
因说烈祖讲典礼、明赏罚、礼贤能、宽征赋,多见听用。
烈祖为筑小亭池中,以桥度,至则撤之,独与齐丘议事。
率至夜分,又为高堂,不设屏障,中置灰炉而不设火。
两人终日拥炉,书灰为字,旋即平之。
人以此之佐宋高祖。
然齐丘资躁褊,或议不合,则拂衣径起,烈祖谢之乃已。
义祖独恶其人,每欲进拔,辄不果,浮沉下僚十余年。
义祖末年,议者多请以徐氏诸子执国政。
烈祖闻之,欲自请出镇,齐丘请徐之。
俄而义祖殂,自殿直军判官擢右司员外郎,进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
居中用事,且倚为相。
齐丘自资望尚浅,或不为国中所服,乃告归洪州改葬,因入九华山。
累求致仕不许。
元宗已为大将军,烈祖以吴主命,命元宗躬往迎之,于是齐丘托不得已而起。
遂拜中书侍郎,迁右仆射平章事。
烈祖出镇金陵,以元宗入辅,委齐丘左右之。
初,烈祖权位日隆,举国皆知代谢之势。
吴主谦恭无失德,烈祖惧群情未协,欲待嗣君,与齐丘议合。
已而都押衙周宗,揣微指请急至都,以禅代事告齐丘。
齐丘默计:大议本自己出,今若遽行,则功归周宗。
欲因为钓名,乃留与夜饮,亟遣使手书切谏以为时事未可。
后数日,驰至金陵,请斩宗以谢国人。
烈祖亦悔,将从之,徐玠固争,才黜宗为池州副使。
玠乃与李建勋等遂极言宜从天人之望,复召宗还旧职。
齐丘由是颇见疏忌,留为诸道都统判官,加司空,无所关预,从容而已。
数请退,烈祖以南国给之。
俄而建,犹以勋旧为左丞相,而不预事。
李德诚周本自广陵持吴帝诏来,行传禅,齐丘谓德诚子建勋曰:尊公吴室元勋,今日扫地矣。
独称疾卧家,不预劝进。
既受禅,徐玠为侍中,李建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周宗为枢密使。
齐丘但迁司徒,中怀不平。
及宣制至布衣之交,忽抗声曰:"臣为布衣时,陛下亦一刺史耳!今为天子,可不用老臣矣。
"烈祖优容之。
尝夜燕天泉阁,李德诚曰:陛下应天顺人,惟宋齐丘不悦。
因出齐丘讽止劝进书。
烈祖却之曰:子嵩三十年故人,岂负我者。
齐丘顿首谢。
自是为求媚计,更请降让皇为公侯,绝吴太子琏婚。
久之,表言备位丞相,不当不闻国政,又自陈为人所闻。
烈祖大怒,齐丘归第白衣待罪。
而烈祖怒已解,谓左右曰:"宋公有才,特尔,孤岂忘旧臣者。
"命吴王璟持手诏见,遂以丞相同平章事。
后复委任兼知尚书省事,与张居咏李建勋更日入阁议政。
契丹耶律德光遣使来,齐丘阴谋间契丹,使与晋人相攻,则江淮益安。
密请厚其原币遣还,至淮北,谮令人刺杀之。
契丹与晋人果成嫌隙。
齐丘亲吏夏昌图盗库金数百万,特判传轻典。
烈祖命斩昌图,齐丘惭,称疾求罢省事,许之,遂不复朝谒。
帝遣寿王景遂劳问,许镇故乡。
始入朝,因召与宴饮。
齐丘酒酣,辄曰:"陛下中兴,实老臣之力,乃忘老臣,可乎?"烈祖怒曰:"太保始以游客干朕,今为三公,足矣。
"齐丘词色愈厉曰:"臣为游客时,陛下亦偏裨耳,今不过杀老臣。
"遂引去。
烈祖悔,明日手诏曰:"朕之性,子嵩所知。
少相亲,老相怨可乎?"拜镇南节度使。
至镇,起大第,穷极宏丽。
坊中居人,皆使修饰垣屋。
民不堪其扰,有逃去者。
初赴镇,烈祖曰:衣锦书行,古人所贵,赐以锦袍,亲为著之,遂服锦袍视事。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撞上登陆舰,传言死30多人消息被封锁美丽的北极光之谜,解读北极光是怎么形成的尼古拉特斯拉的惊世预言,精准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结束时间菠菜法则的意义,能明确责任减少矛盾(生活中可以减少夫妻误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背景 幽州,是河北地区之一。
后梁开平元年 (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
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授其为河北采访使。
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
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
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领兵救援。
经过 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
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
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
三月一日,周德威攻取卢台军(今河北宁河县),二十一日,晋将刘光浚又攻克古北口,燕居庸关使胡令圭等投降。
至此,幽州关内州县多为晋军所攻占。
燕王刘守光见幽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遂令大将元行钦率领7000,牧马山北,招募山北军队,以接应契丹;又任命骑兵将领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拟为外援,以保幽州。
晋将奉命分兵巡行攻克山后八军;继又将燕将元行钦追至广边军(河北怀来县北),先后历经八次交战,元行钦屡遭挫败,被迫投降。
不久,李嗣源又攻取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至此,燕之山后各州亦尽为晋军所占据。
四月二十七日,晋将刘光溶攻占平州(河北卢龙县),燕刺史张在吉被俘。
五月又攻取营州(河北迁安县西),刺史杨靖降晋。
六月初一日,晋王派监军张承业到幽州与周德威商议进取幽州事宜。
刘守光派使者去晋营拜见张承业,请求献城投降,未予答应。
九月,刘守光领兵乘夜出幽州,夺取顺州;十月初一日,又率众5000夜出幽州,拟往檀州,打通北走契丹的通道。
初二日,周德威由涿州领兵出击,大破燕军,俘大将李刘等850人,马150匹,刘守光仅带领百余骑兵逃回幽州,其将士见大势已去,降晋者接连不断。
刘守光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向契丹求援,契丹以其言而无信,不救;多次向晋求降,晋疑他欺诈而不许。
五月,刘守光命将士万余出战,在幽州城东南龙头岗,与周德威部激战两日,主将被擒,3000人被歼,士气大丧。
三年正月,周德威率军攻占州(今河北顺义县),又克安远军(今河北蓟县),迫使燕守将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晋副将李存晖攻克檀州(今河北密云县),刺史陈确降晋。
十一月,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代理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住幽州,单骑到城下要刘守光出城相见。
刘守光推拖不出。
是月二十四日,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梯车并进,夺取幽州城。
擒获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刘守光带着妻儿出逃,十二月,刘守光等逃至燕乐(今河北密云县东70里),被田父张师造人捉拿送往晋营。
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自乾宁二年(895年),依赖之力幽州十九年,终为李存勖所灭。
十二月,晋王李存勖派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3万攻燕以救易、定。
二年正月,周德威部直抵幽州外城,刘守光闭让拒守,派人向后梁求援。
后梁军遭晋、赵联军阻击,被迫南返。
结果 十一月,刘守光率亲军2万攻隶属义武镇之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王处直告急于晋。
晋王深知欲灭后梁必先除燕,遂决定出兵攻取幽州。
十二月,晋王遣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兵3万出代州(今山西代县)东进,经飞狐(今河北涞源),与部将王德明、王处直部将程岩会攻幽;又命忻州刺史李存审进屯赵州(今赵县),以阻后梁援军。
二年正月,三镇兵会于易水(易县南),合军北进,攻克祁沟关(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迫降涿州,进逼幽州。
刘守光见势退守幽州城,并求救于后梁。
朱晃(即)与晋王李存勖有世仇,决计出兵救燕。
二:月初一,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阳(今孟县南)兵趋镇州(今河北正定);令贺德伦为招讨应援使、袁象先为副,率青州(今属山东)、郓州(今东平西北)兵趋定州(今属河北);亲率洛阳(今属河南)兵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二十六日,后梁军分兵北进。
杨师厚部进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部进围蓨县(今景县);朱温率军驰进,于三月初二进至观津(今武邑东南)东南之青山,猝遇晋王军数百侦骑,以为晋大军至,急引兵南趋枣强与杨师厚会合。
初五,拔枣强,继引兵5万助攻蓨县。
时晋将李存审急遣史建瑭等率800骑出赵州,扼守下博桥(武邑西北漳水上),阻击后梁军。
初八,史建瑭率600骑乔装后梁军趋蓨县,乘日暮奇袭后梁营,诈称晋王军大至。
朱晃不辨虚实,惊慌失措,焚营边夜南遁,并羞愧成疾。
六月,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
后梁内乱,无暇北顾,致燕失援。
周德威集兵攻幽州月余不克,为防燕属州县赴援,决定先取外围,孤立幽州。
遂遣裨将李存晖等率部分兵力攻瓦桥关(今雄县),取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自率军继攻幽州,并请晋王增兵。
四月,晋王遣李存审率骑兵援周德威,同时命李嗣源攻瀛州(今河间)。
五月,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领精兵万余迎战周德威军,于龙头岗(今北京东南)大败被擒,损兵3000,余众退回城内。
随后,周德威与诸将分路在幽州外围转战,连战皆捷,至三年三月,尽得顺、檀、儒州(今北京顺义、密云、延庆)及古北口(今密云东北)、居庸关(今昌平西北)等地。
刘守光见幽州日趋孤立,向契丹求援,遣大将元行钦率7000骑赴山北(今军都山北)募兵,并接应契丹军;命骁将高行珪任武州刺史为外援。
不久,晋王军分兵攻破燕属山后诸州军,高行珪以武州城(今河北宣化)降。
幽州陷入重围。
四月,周德威率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请和未允。
六月,晋王军攻幽州诸城门未克。
十月初一,刘守光率骑兵500,步军5000,夜出突围北逃,将入檀州,被周德威军追及战败,仅以百骑沿山谷逃回幽州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亲抵幽州。
翌日,督诸军攻城,城破,刘守光潜逃,不久被擒杀,燕亡。
此战,李存勖以、各个击破之策,先攻取外围诸州,使幽州陷于绝境,尔后集兵猛攻,破城灭燕 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美国无龙脉为什么发达,美国东大龙脉横跨半个地球促使美国发达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