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简介是怎么回事?奠边府战役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0 点击数:
简介:奠边府战役(越南语:Chiến dịch Điện Biên Phủ),越南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53年5月,驻印度支那法军制定了以

【千问解读】

奠边府战役(越南语:Chiến dịch Điện Biên Phủ),越南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53年5月,驻印度支那法军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准备在18个月内歼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

越军为粉碎法军企图,遂决定对奠边府实施进攻,由武元甲任前线总指挥,实际策划、指挥整个战役的是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

12月,越军解放莱州后,先后集结4个步兵师(欠1团),1个炮兵师及其他兵种部队共4万余人,从南、北合围奠边府,然后向奠边府法军发起攻击。

战役从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共歼法军1.6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俘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 ,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有重要意义。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

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作战方式是对集团据点群的阵地攻坚战,战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作战地区是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很差,运输补给困难。

虽然人民军经历多年作战,但攻打敌坚固设防的集团据点群还是第一次。

作战中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是战斗激烈,伤亡较大,生活艰苦,对部队士气影响较大。

但由于进行了强有力的战役政治工作,因而保证了作战决心的贯彻和战役的彻底胜利。

战役背景 1945年日本投降之际,战时在印度支那地区始终保持军事存在的法国,企图恢复战前格局,重新成为印度支那的殖民大国。

但事与愿违,法国人很快发现自己处于无法摆脱的内外交困之中,而且他们的企图使他们自己卷入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

1930年,一位共产党革命家缔造了印度支那共产党,他就是后来改名为胡志明的那个人。

他被法国人逐出越南,后来在中国的广西站住了脚,并在1941年组建了名为“越盟”的政党。

胡志明在广西开始与武元甲共事。

武元甲原是河内的一名教师,后来成为胡的副手,并逐步成长为胡的军队统帅。

1945年3月日本人撤离了占领的印度支那,这对越盟帮助颇大。

当年8月底,胡志明在河内建立政府,并任政府首脑。

他手下有5000人的游击队,由武元甲指挥。

该游击队控制了东京湾和北安南山脉。

胡志明曾一度受到中国国民党有限度的保护。

当勒克莱尔将军率领的法军于11月在西贡登陆时,中国军队曾在北纬16度线上封锁了他们北上的道路。

但是中国人除了供给一些缴获的日造步枪外,无法提供其他物资援助。

中国军队于1946年5月撤离越南。

与法谈判 胡志明十分清楚,游击队虽然日渐壮大。

但还不具备对付法军的能力。

因此,他决定谈判,其结果是与法方达成了一项双方均不满意而且难以持久的协议。

武元甲主张武装抵抗,他忙于在东京湾东北部大本营(越北)扩大游击武装,进行训练。

而胡志明则冷静、深沉、有耐心。

他非常清楚:和平,即使不稳定的和平,只要伴有停火或休战,对他来讲都至关重要。

因此,他继续进行谈判。

然而,1946年秋,法国人终于失去耐心,提出了胡志明认为非常难以接受的要求。

越盟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获得独立,当年11月底,它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法战争。

但谈判所花费的时间并非一无所获。

胡、武两位越南领导人已掌握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他们立即开始实施精心制定的游击战计划。

这支武装力量已扩大到3万人,活动在若干个地区内,每个地区都有一独立的组织,但由武元甲统一指挥。

中国资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对越南的物资援助是越盟成长的“助长剂”。

到1950年,武元甲已在越北地区建立一支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每个师下辖4个团,每个团下辖3个营,总兵力达1万人。

其后勤供给主要依靠在当地征募的一支庞大的农民队伍。

1950年秋,武元甲认为自己的力量已很强大,足以向法国远征军及新近成立的越南国民军发动进攻。

作战初期,武元甲有选择地在某些地区巧妙地运用兵力优势。

他极为成功地将法军从东京湾北部彻底赶走,并对河内及海防造成严重威胁。

但当年12月,随着法国军事家塔西尼将军(后成为元帅)的到来,法国人的命运大为好转。

1951年,越南人的日子极不好过。

战斗打响 1951年1月,一场大规模的攻击战在红河三角洲打响,法军由塔西尼亲自指挥。

此仗可谓,势均力敌。

武元甲虽然占有3:1的兵力优势,但在3日苦战中伤亡6000人。

同年,又经过两次更加惨重的失败之后,武元甲不得不转入游击战。

塔西尼当年年底返回法国,后死于癌症,处世尤为谨慎的萨朗将军接替了他。

法军调换指挥官,使武元甲得到喘息机会,重新获得了主动权。

他不仅弥补了损失,而且将部队扩编为6个师。

这6个师包括第351重型师,该师辖1个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重武器团,1个高炮团,后来又增加了1个野战火箭部队。

重型师的组建及其他收获是胡志明1950年4月访问北京后的间接成果。

他在北京与中国达成协议,即由中国向他提供各类武器及军事教官。

从此之后,中国人源源不断地从云南边境运来大批野战火炮、高射炮、轻武器以及弹药。

中国只是在朝鲜战争期间才短时期中断向越盟供应军火,而这一中断有利于越南,因为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可以向越南提供从美国人那里缴获的先进武器。

中国在越南的参战情况不详,但有一支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在越南,以确保越军正确使用中国武器。

在奠边府战役中,中国肯定至少有一个高炮团参战。

但从表面上看,武元甲这个被法国人蔑视的自学成材的军事天才,是所有主要战斗的指挥官。

纳瓦尔将军 1953年5月,纳瓦尔将军接替了萨朗将军。

他曾是骑兵部队军官,在参谋部担任过要职(主要在情报部门),还任过装甲部队指挥官。

他虽然富有自信心,但由于没有在高级司令部工作的经验,加之对印度支那一无所知,因此对能否担当此任感到没有把握。

但是法国政客毫不理睬他的意见,将他派往越南,并令他将战局改善到使法国政府能够进行谈判的程度。

纳瓦尔抵达印度支那时,法军总兵力为18.9万人,其中法军5.4万人,外籍军团(其中许多是德国人)2万人,北非部队(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人)3万人,空军1万人,海军5000人和越南军队7万人。

然而,这些部队的大部需在红河三角洲“德拉特防线”的一系列防御阵地上执行守备任务,或在法军管辖之下的其他地方执行同类任务。

武元甲拥有6个师和3个独立团,其中至少有8万人是训练有素的一线部队;他还有强大的二线部队,可从事地方作战。

此外,武元甲还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的后备队。

越盟控制了东京湾的大部分地区,占领了安南山脉“腰部”的制高点并在更南的区域设有少量据点。

局势对纳瓦尔并非有利,但他立即察觉到自己的指挥弱点,并且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

该计划以增强部队机动力、增加兵力、并得到美国的援助为基础。

纳瓦尔将此计划带回巴黎,但并未得到批准。

在他返回越南时,巴黎只答应给他增加10个营的兵力以及有条件地提供一些美援,并且命令他必须立即行动。

他执行了命令,在北部打了一场胜仗,即在安南山脉“腰部”获得一次小胜,并成功地撤回那商筑垒营地的法军。

建立那商营地曾是萨朗将军唯一的成功之举。

3个伞兵营准确地空降在敌占区,在那里修筑了一个堑壕纵横的营地。

而越盟部队对它的一系列进攻都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代价高昂的自我损耗(越盟的确这样做了)。

成功地撤离那商,促使纳瓦尔认为在敌方领土上建立据点并没有多大危险。

基于这种认识,加上法军负有保护友好王国老挝的义务,纳瓦尔决定在奠边府设立规模更大的筑垒营地。

控制由北方入侵老挝的唯一通道。

奠边府位于河内以西约180英里处。

自1952年11月起,它一直在越盟控制之中,很有可能成为越南进攻老挝的前沿基地。

奠边府差不多正好位于一个大约12英里长,8英里宽的肥沃、富庶的谷地中央。

谷地周围是丛林覆盖,连绵起伏的山峦,有不少山峰高达3000多英尺。

这里既不易防守,也不易实施空运补给。

卡斯特行动 纳瓦尔任命勒内·科尼少将为东京湾部队司令。

负责从河内的基地指挥奠边府筑垒活动。

科尼身材魁梧,精明强干,他跟着自己敬佩的塔西尼来到印度支那。

科尼雄心勃勃,,性情暴躁。

如果对某一命令持有异议,他就会提出不同意见。

纳瓦尔选用科尼必定是由于他赏识科尼的才干,他们俩关系一般。

然而,他们一致认定卡斯特里上校是守备部队司令官的最佳人选。

卡斯特里是一位骑兵军官,与纳瓦尔相识。

不久前他成功地指挥了红河三角洲的装甲部队。

奠边府将被用作实施进攻或防御作战的基地,因为纳瓦尔预计在这一带要打一场运动战,而一名骑兵出身的军官当基地司令,的确很合适。

1953年11月20日上午,10点半刚过,第6殖民伞兵营和第1伞兵团的第2营抵达两个空降地域上空。

“卡斯特行动”正式开始。

奠边府谷地在阳光下显得非常宁静和平,农民在田间地头干活,越盟部队毫无准备。

两个空降营降落在相距3英里的两个地域内。

第1伞兵团的士兵没有遇到抵抗,殖民伞兵营在奠边府西北着陆,遇到强烈抵抗并有一些伤亡。

中午刚过,殖民伞兵部队第1营加上2个75毫米炮兵连,1个迫击炮连和1个外科医疗小队空降着陆。

越盟部队下午4时撤离该地区,留下96具尸体。

次日,包括一辆推土机在内的重型装备空投到位,工兵们开始修复主要的简易机场,加固“堡垒”。

奠边府谷地由若干个小村庄组成,地势平坦,只有几处小山包,楠云河从谷地中流过。

法军以前占领该地时,曾修建了两个简易机场,较长的跑道为1.6万码,靠近奠边府;另一个比较小的机场位于奠边府以南3英里处。

防御体系 整个防御体系由数个据点构成。

每个据点以一女子名字命名,各据点由数个理论上相互可以支援的支撑点构成。

北边是孤立的加布里埃尔据点,由阿尔及利亚第5步兵团驻守。

其东南面是比阿特丽斯据点,由外籍军团第13半旅的第3营驻守。

由主要机场周围的工事构成的于盖特据点,由外籍军团第2团第1营和一支155毫米炮兵部队驻守。

于盖特据点西面和北面是安妮·玛丽据点,由泰国人驻守。

在安妮·玛丽据点以南是克洛迪娜据点,由外籍军团第13半旅的第1营驻守。

楠云河以东是多米尼克和埃利亚娜据点,分别由阿尔及利亚第3步兵团第3营和第4摩洛哥步兵团驻守。

再往南3英里便是孤立的伊莎贝尔据点。

这一处境危险的据点由下列部队坚守:外籍军团第3团第3营、阿尔及利亚步兵第4团第2营、一支法国人指挥的摩洛哥部队、一个105毫米炮兵连和一支坦克部队。

战地司令部和野战医院位于克洛迪娜据点正北的地下掩蔽部里。

步兵的坦克和炮兵等机动部队也集中在此。

当时,奠边府谷地的法军兵力近5000人。

以后的几周里,巴黎的军政高级官员乘坐飞机接踵而至,以便从纳瓦尔和科尼将军那里了解法军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命运与奠边府这片稻田息息相关。

在奠边府,人们每天都在挖掘沟壕,架设铁丝网,埋设地雷,加固工事,给来访贵宾留下深刻印象。

纳瓦尔将军估计敌方至少要用3个整师才能包围奠边府。

牵制住这么多敌方部队将对法军计划于元月在安南进行的战斗(亚特南特之战)十分有利。

万一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纳瓦尔确信其防守火力足以压制敌方进攻。

奠边府犹如“发怒的刺猬”,将给越盟以沉重的打击。

然而,并非所有高级军官都如此乐观。

纳瓦尔本人在表示自信的同时,也并未忽视让科尼准备一项秘密撤退计划,以防事态恶化。

科尼对此乐于从命,因为他本来就对防守奠边府持保留意见。

主要反对派是空军高级将领法伊将军,他指出,机场是守备部队的生命线,极易遭受敌人的打击,法军的赌注下错了地方。

然而,炮兵司令官皮罗上校则盲目乐观,过分自信。

他认为其反炮火计划会有效地摧毁敌人丛林中运来的任何火炮。

当问及是否还需要更多的火炮时,他回答说现有火炮已超过所需数量。

结果,法军炮兵的失利成为法军战败的原因之一。

占领奠边府 在占领奠边府谷地之后的3个月中,法军多次出击。

12月初,法军派出一支部队协助莱州的泰国守备部队撤离。

另外,为了获取情报、骚扰敌人和破坏敌运输线,法军还使用各种武器对敌纵深实施猛烈袭击。

但多数袭击和出击均无实质性结果。

由于空中补给困难或遭敌人伏击,法军多次失败,损失惨重。

派遣游击队潜入敌后也收效甚微。

到1月份,奠边府显然已丧失了“进攻跳板”的作用。

由于敌人正在收缩包围圈,显然企图以全面进攻吞掉这块“诱饵”,法军打算增派更多的部队、火炮以及坦克,企图增强防御力量,但这一切已为时过晚。

纳瓦尔和科尼不仅过份低估了武元甲可投入战场的一线部队的数量,而且还低估了武元甲在恶劣的地形上运输重型武器的能力,以及进行运动战的能力。

武元甲于1953——1954年冬季采用运动战逃脱了法国人的包围。

武元甲令所属师、团部队来回运动,避免任何正面激战。

他的部队甚至可以在老挝进出自如。

为免遭敌人的猛烈攻击,武元甲大部队,夜间行程更远。

蜿蜒的行军纵队逐步接近了法军营地。

越盟的每个士兵除携带武器外,还带有水壶和30磅大米,此外还带有一把挖壕用的行军锹。

3月13日做好进攻准备时,武元甲已在法军各据点附近集结了4个步兵师和1个重型师的兵力。

武元甲总共投入4.9万人(战役过程中又投入1万人)对付法国守军。

法军虽又增强了12个营的兵力,但总兵力仅为1.32万人,其中一线部队不足7000人。

最使法军震惊的是,越军第351重型师操纵火力的技术。

越军的重型武器比法军多2倍以上。

此外,他们以惊人的能力将重武器拖上陡峭的丛林小路,必要时以捆扎树梢的巧妙方式伪装武器,还用人力将火炮拖运到前沿的斜坡上。

他们挖掩体把火炮隐蔽定位,使其可向法军营地的薄弱点,尤其是法军的机构实施直瞄射击。

伊莎贝尔据点的炮火打不到它们。

中部的反击炮火也无法压制它们。

假如法军夺取并固守高地,局势则可能完全不同。

随机文章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进展,第15艘被验收(24亿美元)揭秘99年轰动全球的事件,80后/90后组太空舰队抵御外星人入侵月球的背面是什么,二战飞机和外星人基地现身月球(谣言)战斗机最快飞行速度3马赫,广州到北京仅需36分钟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是指乾化元年(911)至三年,占据河东的晋王攻取幽州(今北京)地区,灭亡大燕的一场战役。

背景 幽州,是河北地区之一。

后梁开平元年 (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

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授其为河北采访使。

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

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

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领兵救援。

经过 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

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

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

三月一日,周德威攻取卢台军(今河北宁河县),二十一日,晋将刘光浚又攻克古北口,燕居庸关使胡令圭等投降。

至此,幽州关内州县多为晋军所攻占。

燕王刘守光见幽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遂令大将元行钦率领7000,牧马山北,招募山北军队,以接应契丹;又任命骑兵将领高行珪为武州(今河北宣化)刺史,拟为外援,以保幽州。

晋将奉命分兵巡行攻克山后八军;继又将燕将元行钦追至广边军(河北怀来县北),先后历经八次交战,元行钦屡遭挫败,被迫投降。

不久,李嗣源又攻取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至此,燕之山后各州亦尽为晋军所占据。

四月二十七日,晋将刘光溶攻占平州(河北卢龙县),燕刺史张在吉被俘。

五月又攻取营州(河北迁安县西),刺史杨靖降晋。

六月初一日,晋王派监军张承业到幽州与周德威商议进取幽州事宜。

刘守光派使者去晋营拜见张承业,请求献城投降,未予答应。

九月,刘守光领兵乘夜出幽州,夺取顺州;十月初一日,又率众5000夜出幽州,拟往檀州,打通北走契丹的通道。

初二日,周德威由涿州领兵出击,大破燕军,俘大将李刘等850人,马150匹,刘守光仅带领百余骑兵逃回幽州,其将士见大势已去,降晋者接连不断。

刘守光困守孤城,一筹莫展,向契丹求援,契丹以其言而无信,不救;多次向晋求降,晋疑他欺诈而不许。

五月,刘守光命将士万余出战,在幽州城东南龙头岗,与周德威部激战两日,主将被擒,3000人被歼,士气大丧。

三年正月,周德威率军攻占州(今河北顺义县),又克安远军(今河北蓟县),迫使燕守将成行言等人投降。

二月二十三日,晋副将李存晖攻克檀州(今河北密云县),刺史陈确降晋。

十一月,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代理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住幽州,单骑到城下要刘守光出城相见。

刘守光推拖不出。

是月二十四日,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梯车并进,夺取幽州城。

擒获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刘守光带着妻儿出逃,十二月,刘守光等逃至燕乐(今河北密云县东70里),被田父张师造人捉拿送往晋营。

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自乾宁二年(895年),依赖之力幽州十九年,终为李存勖所灭。

十二月,晋王李存勖派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3万攻燕以救易、定。

二年正月,周德威部直抵幽州外城,刘守光闭让拒守,派人向后梁求援。

后梁军遭晋、赵联军阻击,被迫南返。

结果 十一月,刘守光率亲军2万攻隶属义武镇之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王处直告急于晋。

晋王深知欲灭后梁必先除燕,遂决定出兵攻取幽州。

十二月,晋王遣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兵3万出代州(今山西代县)东进,经飞狐(今河北涞源),与部将王德明、王处直部将程岩会攻幽;又命忻州刺史李存审进屯赵州(今赵县),以阻后梁援军。

二年正月,三镇兵会于易水(易县南),合军北进,攻克祁沟关(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迫降涿州,进逼幽州。

刘守光见势退守幽州城,并求救于后梁。

朱晃(即)与晋王李存勖有世仇,决计出兵救燕。

二:月初一,命杨师厚为都招讨使、李周彝为副,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河阳(今孟县南)兵趋镇州(今河北正定);令贺德伦为招讨应援使、袁象先为副,率青州(今属山东)、郓州(今东平西北)兵趋定州(今属河北);亲率洛阳(今属河南)兵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二十六日,后梁军分兵北进。

杨师厚部进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部进围蓨县(今景县);朱温率军驰进,于三月初二进至观津(今武邑东南)东南之青山,猝遇晋王军数百侦骑,以为晋大军至,急引兵南趋枣强与杨师厚会合。

初五,拔枣强,继引兵5万助攻蓨县。

时晋将李存审急遣史建瑭等率800骑出赵州,扼守下博桥(武邑西北漳水上),阻击后梁军。

初八,史建瑭率600骑乔装后梁军趋蓨县,乘日暮奇袭后梁营,诈称晋王军大至。

朱晃不辨虚实,惊慌失措,焚营边夜南遁,并羞愧成疾。

六月,被其次子朱友珪所杀。

后梁内乱,无暇北顾,致燕失援。

周德威集兵攻幽州月余不克,为防燕属州县赴援,决定先取外围,孤立幽州。

遂遣裨将李存晖等率部分兵力攻瓦桥关(今雄县),取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自率军继攻幽州,并请晋王增兵。

四月,晋王遣李存审率骑兵援周德威,同时命李嗣源攻瀛州(今河间)。

五月,刘守光遣骁将单廷珪领精兵万余迎战周德威军,于龙头岗(今北京东南)大败被擒,损兵3000,余众退回城内。

随后,周德威与诸将分路在幽州外围转战,连战皆捷,至三年三月,尽得顺、檀、儒州(今北京顺义、密云、延庆)及古北口(今密云东北)、居庸关(今昌平西北)等地。

刘守光见幽州日趋孤立,向契丹求援,遣大将元行钦率7000骑赴山北(今军都山北)募兵,并接应契丹军;命骁将高行珪任武州刺史为外援。

不久,晋王军分兵攻破燕属山后诸州军,高行珪以武州城(今河北宣化)降。

幽州陷入重围。

四月,周德威率军进逼幽州南门,刘守光请和未允。

六月,晋王军攻幽州诸城门未克。

十月初一,刘守光率骑兵500,步军5000,夜出突围北逃,将入檀州,被周德威军追及战败,仅以百骑沿山谷逃回幽州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亲抵幽州。

翌日,督诸军攻城,城破,刘守光潜逃,不久被擒杀,燕亡。

此战,李存勖以、各个击破之策,先攻取外围诸州,使幽州陷于绝境,尔后集兵猛攻,破城灭燕 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随机文章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美国无龙脉为什么发达,美国东大龙脉横跨半个地球促使美国发达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苏州府人口有多少?哪个省的人口最多

经济最鼎盛时期的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口,学界争议很大。

有的认为只有6千万,有的认为将近2亿。

在明朝人口统计中,明开国末年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注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节点。

在这一年,明朝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口统计数据——6054万人。

这只是纸面上的人口数据,当时的总人口应该超过7千万。

明朝的人口分布,主要是指内地,既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京师南京。

这些地方是明朝直接统治的区域,、东北、西北,以及最西南的地区没有计算在内。

首先是京师南京。

这里的京师,不是指南京一座城市,而是整个直隶。

也就是现在江苏(含上海)和安徽,迁都北京后,将原来的直隶称为南直隶。

苏皖沪两省一市加一起,面积也不到2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非常稠密,达到了1075万人。

这还没有包括拥有军籍的116万人。

无疑,直隶是明朝人口最多的地区,但其中也密有疏。

苏州人口最多,仅一个府,就有235万人,占了全“省”约五分之一。

而皇城所在的南京(狭义上的城市),“只有”120万人。

这个数据在直隶只排第三,松江府的人口比应天府还多一万多。

直隶省的人口,主要分布淮河以南,尤其是长江流域。

比如常州府有77万人,扬州府有73万人。

而淮河以北的军事重镇徐州,当时连府都不是,人口也只有18万。

徐州等苏北地区是当时明朝两大人口聚居区的过渡地带。

徐州以北就是山东,洪武二十六年,山东的总人口是525万(不算军籍人口20万)。

525万人口的山东自然不能和直隶相比,但在刚平定战乱不久的北方,这个数据已经不少了。

需要说明的是,山东这525万人口中,不仅包括山东六府,还包括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辽东。

辽东北控女真,西控北元,东控韩日,战略地位太过重要。

再加上辽东人口较少,明朝只在辽东设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辽东的民政都跨海隶属山东,包括人口统计。

辽东人口非常少,加上百军籍的,总人口只有50万,相当于山东的十分之一。

不过,辽东的面积不小,12.4万平方公里,而山东的“总面积”只有27.3万平方公里(剩余的是山东本部的面积)。

再往北,就是明朝未来的国都北平了。

明朝在这里设布政使司,下管以北平为首的八个府。

这一年(1393年),北平布政使司辖区的总人口达到264万人,看似不多,但要知道,当时的北平,处在与北元对抗的最前沿。

从北平往西,到了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山西。

山西布政使司辖区的人口明显多了起来,达到508万人(含38万军籍人口)。

山西面积不小,但只有四个府: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大同府,外加四个直隶州。

北平(辽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抗北元,往南的西侧(山西)、东侧(山东)各有人口五百万,堪称是直隶(南京)北线防御的缓冲带。

即使北元兵冲破北平防区,但山东和山西的人口较多,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北元南下的速度。

在古代,人口密疏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在军事上行进速度的快慢。

山西以南是河南。

河南16.4万平方公里,人口216万(含25.3万军籍人口)。

河南以西的陕西布政使司,人口略多一些,287万人(含23万军籍人口)。

由陕西入四川,人口更少,146万人,甚至比苏州一个府还少了近百万人口(不含四川的20万军籍人口)。

不过,四川地处西南,各种情况非常复杂,人口较少是可以理解的。

而从四川往东进入湖广,人口又多了起来,湖广布政使司(辖湖北、湖南)人口580万(包括50万军籍人口、60万非人口)。

湖广省以南是广东,总人口324万(含23.5万军籍人口)。

当时的广东省辖区,除了现在的广东省,还包括海南省,以及现在广西的沿海地区。

广西在当时是个内陆省份,总人口148万(不含10万军籍人口),和四川差不多。

云贵地区,情况更为复杂和特殊。

云南总人口只有71万,军籍竟高达45万,仅明朝在云南的驻军就有12万,再加上24万随军家属。

贵州总人口有126万,但其中有32万却属湖广布政使司(及湖广都指挥使司)管辖。

湖广的东边是江西、浙江、福建。

江西人口达到906万,浙江人口有1048万(不算军籍人口30万)。

而江西和浙江的面积,和现在的赣、浙两省几乎一样,没有变化。

面积12万平方公里的福建(不包括对面的大岛)看上去,平原较少,人口却不少,达到419万(含27万军籍人口)。

这还只是明朝草创初期的人口数据。

随着明朝统治的稳定,(1425年至1435年在位)以后,明朝人口不断增长,最终到达了万历年间的顶峰值。

到了明末战乱,明朝人口又大幅度减少。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宋朝历史上获评价最高的皇帝是如何拒吹枕边风?恶魔巴尔有多少手下,统帅66地狱军团与路西法齐名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德国p-1000超级坦克重1000吨,装两门280毫米火炮(堪比巡洋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奠边府战役简介是怎么回事?奠边府战役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