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考研成绩,太煎熬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简介:一、考研初试前,担心复习的不够充分,就时常焦虑。

“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

等到..._新浪网

【千问解读】

  一、

  考研初试前,担心复习的不够充分,就时常焦虑。

  “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

等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亮了,你发现有的人忘记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机。

但只要你认真地洗过了每一个地方,那件衣服一定可以光亮如新的,而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时都会想起这段岁月。

  考研初试结束,等成绩也很煎熬。

  每天都焦虑,一会儿觉得能考上,一会儿觉得又够呛,想找工作又怕耽误复试的准备,更怕因此又要重来一年,那种痛苦更难承受。

  很多人是每天都在看复试的书,一边准备一边自我怀疑。

  看着看着书,脑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停顿了:今天觉得能过线,明天又觉得过不了,天天这么煎熬。

  有很多人说:“看不到分数,我就无心准备。

  还有人借机开个车,说:“等考研成绩的心情,就像少女等待男朋友,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昨天,还有一个同学给我留言说:“等的实在是太煎熬了,干脆花了点钱去算了一卦。

算命先生说,上岸的概率很大。

结果,晚上做梦又梦到自己考了299。

醒来后,继续煎熬!”

  是的,如果你在煎熬中等待,你一定不是一个人每天在考上和考不上之间徘徊。

  要我说,煎熬中的你,还是要克服恐惧看一看复试相关的资料吧,不然成绩出来不过半个月就复试了,那个时候你再动手,慌乱中即便准备了,心更虚。

  丰子恺先生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意思是说,“不让杂事扰乱自己的处事的决心, 理性对待问题,不感情用事,对未来充满信心,有着必胜的信念,不让往事成为自己的牵绊,束缚自己的思想。

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就太好了。

  所以,此刻无论你身处何种煎熬,都请相信: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便迷失,也是在星辰间。

  失败的人生,总是在煎熬和悔恨中虚度时光。

我看到过自己身边的人在50岁的年龄,悔恨30岁时的生活,也看到过有人站在30岁的年龄,悔恨18岁时的爱情。

  我觉得身处煎熬中的你,不胡思乱想简直太有用了。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烦恼和焦虑,然而许多烦恼和焦虑并不值得你去细想,因为过度地思考、让自己沉浸在煎熬中,会放大你对烦恼的恐惧,从而陷入焦虑的循环。

  如果你身处迷茫或煎熬中,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尝试一下下面的事情来填补你的空白吧。

  比如,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每天用30分钟来整理自己的形象、每天慢跑或快走3公里、每天阅读纸质书/电子书30分钟。

  再比如,每周花10小时左右的时间去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每周给久未联系的亲人或朋友打一通电话或视个频、每周学习烹饪给自己或家人做一顿饭、每周参加一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

  持续的煎熬,会让你进入负面情绪的反刍,所以,你要努力,要不停的向前走。

人生不一定赢,但不能输给你明明知道却还在犯的错误和愚蠢。

  你可以消沉、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不能丧失自愈能力,当你选择在夜晚哭泣但白天醒来后依然坚定前行时,你的人生就没有白走的路了。

  一辈子很短,你要好好爱自己。

从现在开始,别再在等待的煎熬中无所事事了,你要疯狂地掠夺一切美好的东西:学历、认知、思维、人脉、胆识、能力、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当然还有美貌和身材。

  即便这些东西你无法全部据为己有,但请你依然要保持自己努力争取的野心,希望你的人生活成两种样子:发光和不发光。

  发光时,你在前行,照亮自己也照亮更多人;不发光时,时刻积蓄能量为发光做好准备。

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容貌焦虑盛行、美育有待加强

2025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开考,第一科考试科目就是语文,历年高考作文主题也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今天自主选拔在线为大家整理了一篇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容貌焦虑盛行、美育有待加强 ,供大家查看!2025年全国高考的号角即将在6月7日吹响,而语文作为首门开考科目,其作文题目更是备受瞩目。

每年高考作文主题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热点,引发着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

今天,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篇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容貌焦虑盛行,美育有待加强”,以供广大考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参考与思考,助力大家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提升写作素养。

推荐阅读: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一览表推荐阅读: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汇总,附优秀范文参考在语文试卷中,占分值比例最大,最受关注的就是作文,所以有“得作文者得高考”一说。

但作文水平的提升,远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重在平时积累!自主选拔在线为考生们精心准备了《2025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资料,参考学习价值极大,非常实用,建议收藏背诵,赶快领取!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容貌焦虑盛行、美育有待加强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天生桀骜、不可驯服的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其实也有容貌焦虑。

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高三学生小曾多次嘲笑同学小林外貌丑陋。

小林非常苦恼,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报道,有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求职时曾遭遇外貌歧视,越来越多的准大学生加入了整容行列, “暑假学生扎堆整形”更是冲上热搜。

小林因此更加焦虑,无心学习,萌生了整容的念头。

为了变美,她每天不吃早餐,把早餐费攒了起来,打算以后去整容。

父亲老林发现后坚决反对,并予以痛斥,但小林不肯放弃自己的“变美计划”,父女俩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冲突,老林一气之下动手打了小林,两人陷入冷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曾、小林或老林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作文材料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现实情境,容貌焦虑在低龄人群中蔓延,青春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且未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另外家长也未能进行科学的引导。

材料中的小曾多次嘲笑同学的外貌,给同学带来困扰;小林因为被同学嘲笑而产生容貌焦虑,还影响学习,她甚至通过损害身体的方式存钱整容,面对家长的反对她仍一意孤行;老林关心女儿,但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

由此看来,三人的行为均有不当之处。

材料还反映出这个时代容貌焦虑盛行、美育有待加强等社会问题。

在审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如何对待不完美的外貌?是否有必要通过整容来改变容颜?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树立健康的审美观?考生必须在小曾、小林或老林三人中选择一人作为收信人,须有对象意识,用语得体,内容须有针对性,符合信件的文体要求。

立意(1)以小曾为收信人: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尊重他人,不以貌取人,看重人的内在品质。

嘲笑他人不仅伤害他人自尊,也暴露自身的认知与审美狭隘。

(2)以小林为收信人:①拒绝容貌焦虑,悦纳自己,提升心理素质,追求健康的美、内在的美;②辩证分析,表示理解,表达担忧,建议小林谨慎选择、理性行事。

(3)以老林为收信人: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沟通,注意教育方式,科学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审美观。

优秀范文以莲华之姿破容貌迷障亲爱的小林:展信安。

得知你因容貌困扰而深陷焦虑,我仿佛看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那个咬紧牙关的少年。

他顶着青面獠牙的魔童之相,却最终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击碎成见。

此刻的你不正如哪吒般困在世俗审美的樊笼中吗?请允许我借这封信,与你谈谈关于美的另一种可能。

世人总爱用皮囊丈量生命价值,正如千年神话中哪吒一出生便被贴上"妖孽"标签。

但你可曾注意,当哪吒用混天绫缚住敖丙、用火尖枪刺破天劫时,再无人记得他狰狞的面目,只看见灵魂迸发的璀璨光芒?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同样生就狮鼻阔嘴,却让雅典城邦为他驻足——当智慧的光芒从凹陷的眼眶中流出,粗粝的容貌便成了真理的容器。

美从来不是刻在面颊的刺青,而是灵魂在眉眼间的投影。

那些将容貌视作人生筹码的年轻人,恰似《聊斋》中执笔描画的画皮鬼。

他们用手术刀雕刻出标准化的美丽,却让真实的生命在皮囊下枯萎。

敦煌莫高窟的供养人画像中,那些相貌平平的女子将毕生积蓄化为洞窟里的飞天彩塑,让自己的虔诚永远定格在壁画之上。

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说:"美不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它是一阵永恒的温柔。

"真正的美不在镜中,而在我们与世界共振时激起的涟漪。

你父亲愤怒的掌印里,藏着农耕文明最朴素的智慧。

在皖南古村的祠堂里,"积善堂"的匾额总比"美人靠"更受尊崇;徽州女人用裹脚布束缚形体,却用笔墨在宣纸上开出自由的花。

你或许觉得这种传统过于古板,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值得深思:当整容广告用"颜值即正义"的标语收割青春,那些守护生命本真样貌的坚持,恰似对抗消费主义的最后堡垒。

哪吒最终在陈塘关的暴雨中完成了自我救赎,不是通过改换面容,而是用燃烧的魂魄照亮天地。

敦煌画工将无名供养人的平凡面容绘入佛国,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触摸到虔诚的温度。

真正的美,是西西弗斯推动巨石时绷紧的肌肉线条,是陶渊明采菊东篱时衣襟沾染的露水,是每个生命在追寻星辰时独有的光芒。

愿你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带着与生俱来的样貌,在属于自己的天空翩然起舞。

此致敬礼!一个关心你的人2025年x月xx日

70%家长深夜焦虑:新中考高考改革,孩子未来会更好还是更难?

2025年首轮适应性测试显示,全国超300万考生将直面“选科自由+综合素质评价”双挑战,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同比缩小12%! 家长学生的集体迷茫 凌晨1点,李妈妈盯着孩子堆成山的试卷叹气——物理补课费涨到500/小时,但孩子兴趣在历史;隔壁县城表姐抱怨:“农村师资弱,新政策‘综合素质评价’我们怎么拼得过城市娃?” 三大核心焦虑: 1️⃣ 选科纠结:物理or历史?兴趣VS升学率,选错一步恐掉队! 2️⃣ 压力不减反增:从“一考定终身”到“三年全程记录”,孩子熬夜更频繁? 3️⃣ 公平隐忧: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大,新方案“多元录取”会否加剧不公平? 拆解2025改革核心逻辑 方案拆解1:分层选科+动态赋分 - 自由选科≠随意选:物理/历史必选1门,其余“2+1”模式(2强项+1兴趣),兼顾升学与个性发展。

- 动态赋分制:按考生比例划等级分,避免“卷面分内卷”,示例:某科卷面80分可能换算为95分(全省前5%)。

方案拆解2:综合素质评价“三挂钩” - 挂钩升学:志愿服务、科研实践等占录取权重15%,一线城市试点中学已接入国家级平台统一认证。

- 挂钩资源倾斜:农村校获专项补贴,AI双师课堂覆盖率提升至80%,破解“师资短板”。

- 挂钩诚信档案:抄袭、造假直接录入个人档案,与未来考研、就业挂钩!(引用搜索结果[3]中诚信承诺机制) 方案拆解3:升学通道“双保险” - 强基计划扩容:985高校50%名额给基础学科,降分录取至一本线! - 职教高考崛起:技术型人才可直接升本,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翻倍!(呼应搜索结果[5]中职教改革方向) 未来3年,家长必须抓住的3个确定性 ✅ 确定性1:2025年起, 全省统一命题覆盖率100%,异地考试限制取消,随迁子女凭居住证参考! ✅ 确定性2: 2026年前建成“云课堂”资源库,农村学生免费获取清北名师课程,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10%以内。

✅ 确定性3: 2030年建成“多元评价”体系,高考分数权重降至60%,综合素质档案成名校敲门砖! 参与评论区投票:#新高考最让你焦虑的是什么? 选科纠结/综合素质卷/城乡公平… “如果你家孩子热爱机器人但物理成绩平平,你会支持他选物理吗?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

加入收藏
               

等考研成绩,太煎熬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