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大肠癌竟由肠息肉转变而来上厕所有这3个提示要警惕
【千问解读】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身体的细微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种常见的肠道问题——肠息肉,它可能是95%大肠癌的“前身”。
那么,我们该如何及早发现并处理它呢?
一、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转变而来
肠息肉,顾名思义,就是肠道内壁上长出的“肉疙瘩”,它可能出现在结肠和直肠的任何部位。
虽然肠息肉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它可能会逐渐转变为大肠癌。
研究表明,95%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只要我们重视体检或检查,就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肠息肉,从而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二、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有这3个提示
肠息肉的症状并不明显,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如厕时,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请务必高度重视:
1、便血:
肠息肉患者常出现便血症状,表现为大便表面附着鲜血或便后滴血。
若出现此类症状,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检查。
2、大便习惯改变:
突然间便秘、腹泻频发,或者两者交替出现,这些都可能是肠道受到息肉刺激的表现,需引起警惕。
3、腹部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
这些症状虽非特异性,但如持续出现,也应引起关注。
三、查出肠息肉切不切
答案是肯定的。
不论息肉的类型如何,一经发现都建议尽早进行切除。
因为即使是良性的息肉,在长期不断的刺激下,也有癌变的风险。
而且,在肠镜检查时,大部分息肉都可以直接带出,患者无需再次进行手术。
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有无并发症以及病理性质来决定。
然而,切除息肉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为人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息肉的复发。
因此,定期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降低肠息肉的发生率。
四、如何预防肠息肉肠癌的发生:
1、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肠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①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曾经患有肠息肉,那么你可能承担着更高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进行更早和更频繁的筛查。
②虽然肠息肉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但50岁以上的人尤其容易患上。
因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定期的肠镜检查。
③平时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2、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减少高脂肪、低纤维食物的摄入。
高度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制品、饮食中缺乏新鲜果蔬,以及过度饮酒,这些因素都被认为与肠息肉的风险增加有直接关联。
此外,戒烟和保持正常体重也是预防肠息肉的重要措施。
温馨提示:肠镜检查是诊断肠息肉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肠镜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肠道内的情况,发现息肉并进行活检,因此,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肠息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待肠息肉,我们必须秉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同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