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鱼缸加盐会死鱼?这是什么奇怪理论?(鱼缸加盐的坏处是什么)

其中加盐更是号称能预防百病,甚至有些鱼真的生病了,也可以加盐进行抑制。
老三样屡试不爽,甚至有时候觉得盐都成治疗鱼病的灵丹妙药了。
直到第一条有轻微烂身的鹦鹉鱼被我下盐齁(hōu)死,紧接着几天后入手的清道夫
【千问解读】
老三样是大家进入观赏鱼界,听到的比较多的行话,是:升温、加盐、打氧。
其中加盐更是号称能预防百病,甚至有些鱼真的生病了,也可以加盐进行抑制。
老三样屡试不爽,甚至有时候觉得盐都成治疗鱼病的灵丹妙药了。
直到第一条有轻微烂身的鹦鹉鱼被我下盐齁(hōu)死,紧接着几天后入手的清道夫也被我下盐弄死,才意识到不是只要下盐就对鱼好的。
朋友帮我分析过,鹦鹉鱼的死是因为我在鱼缸里加盐太多,盐度过高导致渗透压增大,直接抽离鹦鹉鱼体内低浓度的水。
清道夫的死因也是一样,只不过作为无鳞鱼,清道夫比鹦鹉鱼更怕盐。
正常饲养清道夫的盐度,基本要保持在3‰(千分之三)。
这个数值是我刚开缸时的浓度,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稳定在5‰-6‰上下,清道夫对盐度的要求这么苛刻,未免也有点娇贵了吧。
想到它们在野外大肆吞并原生鱼生活空间的样子,我还是不相信清道夫这么不耐盐。
清道夫挂掉的一周后,我又入手了比清道夫可爱的小鼠鱼。
有了之前的教训,尽量控制好冲动,保持盐度3‰,为了严谨一些,我甚至买了化学课上常见的天平,定温过水之后,我小心翼翼把鼠鱼放进去,效果还蛮不错的。
这些形态奇怪的小家伙在鱼缸里还挺活泼好动的。
看着它们灵活开心劲,我几乎流出了欣慰的眼泪。
不过好景不长,缸里的小慈鲷生病,我下了点黄粉,半天后发现没什么作用,又下了一点,看到鼠鱼并没有什么异常,就放心了。
第二天小慈鲷的病情似乎好一点了,我怕是自己的错觉,又感觉鼠鱼好像也不怎么害怕黄粉,就小心翼翼的再加一点。
就是这一点,小慈鲷的病情明显好转了,但鼠鱼又出问题了。
我赶紧把它捞出来放在备用缸里,后来跟朋友聊起来时,又被教训了。
一开始我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只是在用量上有点偏颇而已,后来才在饲养过程中了解到无鳞鱼可怜的耐盐性跟耐药性。
这些小家伙对盐的惧怕真的有点无解,一旦盐度波动大,渗透压的改变就让它们深陷生死边缘,以至于我都不太敢养无鳞鱼了。
我列了一个黑名单,是入我鱼缸九死一生的小鱼,它们是大批的异型鱼,包括清道夫、小精灵、三间鼠等,也有泥鳅、黄颡鱼、魟鱼等明显没有鳞的鱼。
现在我的鱼缸里有一群灯鱼,它们很健康,也比较省心,我觉得快要体验到养鱼的乐趣了。
滤材如何摆放鱼缸(鱼缸滤材的正确摆放位置)
近期又有很多新鱼友,前来询问关于底滤鱼缸里面的滤材摆放问题,有几个关键要点:一个是滤棉需要放多少,是不是生化滤材上也需要覆盖。
第二个是可以不可以有沉淀仓,第三个是水泵仓也可以放滤棉或者滤材吗?为什么鱼缸标注了干湿分离或者物理过滤仓、生化仓、水泵仓?难道商家都是傻子吗?大部分的底滤鱼缸,在购买前,人家都在滤槽上有所标注,包括了什么干湿分离或者物理过滤仓、生化仓、水泵仓,这不是明摆着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去各归其位了吗?为什么还要去自作聪明的瞎整呢?我真的是怎么也想不通,就几升破滤材的问题,能把新鱼友们难成这样,好好地选鱼、养水,水质稳定了,它不香吗,还用我们做什么事呢?就是一个换换水、正常投喂、洗洗滤棉的问题了。
滤棉宜少不宜多,能少放不多放,根本没必要堆积过多,水流怎么走?腐烂了怎么换?有干湿分离的,就把两三块滤棉放到干湿分离即可,这就足够了,其他位置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放置,有个魔袋也可以,如果是堵水严重的魔毯,能不放就不放,多洗几次滤棉也累不死的。
滤棉的作用就是既要水流畅通,又要吸附和阻挡杂质,仅此而已,放多了,就是垃圾箱、污染源、腐烂地,难道说这个道理也不懂?其他滤材上,完全没有必要覆盖滤棉,本身就是底滤,滤材整天闷在柜子里,还嫌硝化细菌氧气太多了吗?设不设置沉淀仓,要看滤材多少、滤槽多大,以及观赏鱼的密度问题关键性问题,很多鱼友问到了干湿分离的下方,到底应不应该放置生化滤材?这个问题要看滤槽的大小,如果感觉生化滤材仓放置的滤材足够用了,干湿分离处,可以啥也不放,就让它在那里静置,这样的做法,杂质可以适度沉淀,这里指的是溢流式底滤,有挡流板、溢流板的。
如果生化滤材只有一个仓位,我们感觉滤材不是很多,那么,可以在干湿分离下方,放入一定滤材的,尽量和上方滤棉有一定的空隙和距离,有利于走水即可,这个多少都是随意的。
再者还有一个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和投喂量的问题呢,比如大型锦鲤,可能沉淀仓就直接放置毛刷了,因为摄食量大、投喂多,杂质多,滤棉抵挡不住杂质,这些都要看实际情况的。
水泵仓也需要放置滤材或者滤棉吗?完全没有必要按理说水泵仓也是没有必要放置滤材或者滤棉的。
但是,如果前方滤材根本阻挡不住杂质,或者滤材掉渣严重,有可能这些残渣或者水垢,进入水泵仓。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要放点滤材阻挡一下,也未尝不可,不过,至少它们不要掉渣或者不被水泵吸附,堵塞水泵转子。
还有的鱼友,感觉水泵的共振声较大,在水泵底部垫上一块滤棉或者生化棉,那也不是不可以,这就看个人选择了,别腐烂了就行。
最好,我们说最好,水泵仓里任何的东西也不要放置。
说来说去,不就是一个阻挡杂质和培菌,还有水流通畅的问题吗?被鱼友们研究得那么复杂……呵呵。
鱼缸换水对观赏鱼有什么影响(鱼缸全部换水鱼怎么处理)
换水的目的其实有很多,方法也不同。
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要将鱼缸的老水抽出,换成新的水。
观赏鱼在生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脏东西。
一部分脏东西被过滤吸收,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沉淀的,不会被过滤吸收。
他们就会一直堆积在鱼缸的某个角落,比如石头缝里,底砂中或者水草根部等。
除了鱼,水草也会新陈代谢,就会将老叶子黄化长出新叶,老叶子就会在水中腐烂掉,或者是喂食时留下的食物残渣等等因素都会增加水质污染。
换水时就可以顺便将水中的脏东西抽走,保证水质清洁。
观赏鱼生长阶段会消耗水中的微量元素,如果没有操作就无法使微量元素得到补充。
但是,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换水来增加水中微量元素,将无微量元素的水抽出,增加含有微量元素的水质进去。
水并不是越老越好的。
当水太久没换的时候水中的硝酸盐等营养物质越积越多,这就会导致水太肥,极易长出藻类或者是一些喜欢在肥水中生长的生物,比如说涡虫,蛋白虫之类的生物,一旦爆发起来特别不好治理,非常影响观赏性。
换水则能降低水中营养物质,减少隐患。
换水很重要,但是要怎么换?我记得我没真正接触养鱼的时候我是直接全部换掉,但是好在草金生命力顽强没死。
换水是不能一下全换的!那要怎么换呢?请往下看。
换水正确姿势。
我们一般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来进行换水。
意思就是说每次换的量少,然后经常换就行。
每次一般换多少呢?我推荐每次换六分之一,每周一次或者两次即可。
如果多换的话水质容易发生太大改变,对水质稍微有敏感的鱼类会不舒服。
换水的时候可以顺便抽一下底部的脏东西。
当然,换入的水也是有要求的。
如果我们用的是自来水,那么就需要提前暴晒或者静置两天,这样子才能够将水中会危害观赏鱼鱼鳃的氯气挥发掉。
如果我们用的是特别冰冷的井水呢?有的鱼友觉得其中不含氯气,直接倒下去,结果温度计降了好几度。
这就是温差太大的表现。
正确做法应该将井水先放在常温下,放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让水进入鱼缸。
温差最好别超过两度以上包括两度,否则很多鱼会受不了。
当然,如果我们鱼缸的水质有放调水的物质,比如榄仁叶,那么加入的新水也要提前进行调水,避免水质发生较大波动。
我个人比较不建议直接拿着水盆或水桶往鱼缸里面倒,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冲击力过强,会将鱼缸中的造景冲毁,将底砂冲走容易被过滤吸走,或是将水草根部冲刷出来,影响水草的正常生长。
2. 噪音大,如果是一些较胆小的鱼类容易受惊,加上鱼缸不盖盖子,很容易观赏鱼会在夜间跳出来。
最好是用小水泵缓缓将鱼缸的水抽入,别弄出太大动静即可。
或者用小容器将水沿着缸壁缓缓倒入。
解决了换水,你又在养鱼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若想了解更多养鱼知识,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栏直接搜索,例如:鱼缸水质浑浊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