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岁钱,有这样
【千问百科解读】
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了,因为过年会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虽然很多时候都被父母收走,但是,孩子们依然盼望着过年,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压岁钱一般给到几岁呢?
关于压岁钱,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妖怪,叫“祟”。
这种妖怪又小又丑,身体黢黑,小手雪白。
因为自己个子小,能力有限,所以,每到了除夕夜,这个妖怪就要出来祸害小孩。
只要被祟的手摸过脑门的孩子,就会发高烧,说胡话。
一直持续三天三夜,最后孩子脑子会被烧坏,彻底变成个傻子。
有一对夫妻,他们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宝贝得很,生怕祟跑来伤害他。
除夕当天晚上,夫妻俩说什么也不让孩子睡觉。
他们找了8枚铜钱和一张红纸,让孩子自己包着玩。
小孩玩了好久,实在是太困了,就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铜钱压在枕头底下,睡着了。
半夜,突然刮起了一阵阴风,祟果然偷偷跑来了。
他跑到小孩的枕头边,刚伸出小手,只见,刷的一下,枕头下的铜钱发出一阵耀眼的金光把祟吓跑了,第二天,老夫妻把铜钱吓走妖怪的事告诉了别人。
别人也开始纷纷效仿。
因为岁和祟同音,大家就把它叫做压岁钱。
逃跑过程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
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
从此以后,“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
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
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第二种说法:压岁钱给到18岁,在我国,18岁意味着成人了,不接受压岁钱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象征。
第三种说法:在一些地区,未工作前都要给压岁钱,因为晚辈还没有工作能力,需要长辈的支持,至于给多少,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定。
第四种说法:压岁钱可以一直拿到结婚为止,因为在父母眼里只要是还未成家,肯定都当小孩对待。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可以看出,给不给压岁钱、压岁钱给到几岁,是视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等因素而定,但是,无论给到几岁都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合理使用压岁钱。
2、视亲疏远近。
春节发压岁钱,不能“一视同仁”,要按照亲疏关系来定夺,比如关系一般的话,给100元的压岁钱,那么,关系比较好的就200,而对于关系更远一些或者只是普通关系的晚辈,也可以不给压岁钱。
3、至亲可以随意。
自己家的孩子,可以给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压岁钱,比如:521、66或者88这类数字,既能讨吉利,又能让孩子高兴,毕竟是自家人,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孩子多一点压岁钱。
4、看对方的心意。
如今,给孩子压岁钱,也成为了长辈们攀比的领域,但是切忌要适可而止,如果你家的孩子收到亲戚的200压岁钱的话,你就返还200给亲戚的孩子吧,这样面子上过得去,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第二,给孩子购买理财产品
有的孩子压岁钱比较多,甚至有报道称有孩子的过年压岁钱多达十几万,对于压岁钱比较多的,家长可选择给孩子购买保险或者理财产品,如健康保险、教育基金等,让孩子的压岁钱保值的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理财观念。
第三,给长辈买礼物或者献爱心
孩子的压岁钱基本都是亲戚、长辈给的,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礼物给长辈回礼,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或者进行爱心捐助,帮助更多的小朋友,让压岁钱变得更有价值、有意义,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
第四,购买学习用品
可以带孩子用压岁钱买书籍;玩具,或者报兴趣班,这样,既能把压岁钱用在实处,又能让孩子学会从小投资自己,既能陶冶情操、提升学习兴趣,也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延伸阅读:
为什么四年一闰而百年不闰?
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
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色?
为什么端午节那天要吃粽子、赛龙舟?
2262年为什么两个春节?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