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旋转尘埃云或揭示外来行星是如何形成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22 点击数:

【千问解读】

美国太空网报道,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检测嵌入遥远恒星尘埃环内的外来行星的方法。

新生恒星往往存在残余尘埃气体云环绕自身,这些尘埃气体云会压缩形成所谓的原行星盘的环状结构。

最终,在引力作用下,这些盘里的物质将会堆积在一起形成环绕恒星的行星。

  天文学家小组捕捉到环绕年轻恒星SAO 206462的星盘的细节图片,该恒星位于距离地球460光年远的天狼座。

科学家利用的是位于夏威夷的日本斯巴鲁望远镜上的HiCIAO照相机,该望远镜主要是用于阻挡刺目的中央星光,后者往往会导致科学家很难检测到较为昏暗的附近天体,诸如环绕恒星的星盘。

  环绕SAO 206462的星盘半径为124亿英里(200亿千米),该距离大约是海王星与太阳距离的5倍。

科学家还发现,该星盘还具有一个旋臂结构,两只清晰可见的旋臂在星盘外部区域弯曲,理论表明行星可能隐匿在这些结构后面。

  研究人员现在还不具备直接观测到环绕类似SAO 206462恒星的行星的能力。

然而,根据密度波理论,不断旋转的物质盘将会发展形成一个类似波的密集物质集中区域,这是由星盘内部和外部以不同的速率旋转所致。

这样的密集区域最终将形成一个旋转结构。

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过程可能是由位于900万年历史恒星的星盘内部的行星引发的。

  “这是首次应用密度波理论测量原行星盘的特征,”日本国家天文台的有关官员这样说道。

“这项研究在朝着解释旋转星盘是如何形成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或许标记着发现行星的另一种间接方法的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恒星旋转尘埃云或揭示外来行星是如何形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