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防得住辐射吗?你本来就被辐射包围着!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29 点击数:
简介:在百十来年间“辐射”渐渐成为了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很多人不管了不了解辐射都知道两件事一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二家用电器都有辐射尤其是微波炉以我爸妈为例

【千问解读】

在百十来年间

“辐射”渐渐成为了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

很多人不管了不了解辐射

都知道两件事

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

家用电器都有辐射

尤其是微波炉

以我爸妈为例

我在家的时候

能不让我用就不让我用

我不在家的时候

微波炉已经沦为储物箱

明明只是一件

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家用电器

怎么就成了恐怖的“辐射炸弹”

微波炉真的有那么那么可怕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

物理学认为,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都会产生辐射,同时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等于或者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也就是说,虽然“辐射”这个东西非常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但每个人都生活在它的笼罩之下。

不管是宅在家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还是出门晒太阳、乘飞机,甚至是去医院拍X光片,在这些过程中都会接触辐射。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辐射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要不然人类早就成为历史了。

而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辐射又分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所谓电离辐射,就是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

主要电离辐射来源为放射性物质,其他电离辐射来源有医学影像造影使用的X射线等。

由于细胞是由原子组成,所以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危险度极高。

电离辐射标志

来自维基百科

非电离辐射的能量较电离辐射弱,无法从(绝大多数)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出电子,是指那些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能量低的射线或电磁波。

包括:紫外线、热辐射、无线电波以及微波等。

手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频率较低的辐射正是属于这种非电离辐射,人们通常叫它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由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电磁现象,如光、雷电及地磁场等产生的电磁辐射;第二类是人造的电磁辐射,其主要是由电能转化而来,如用电器、通信设备等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等。

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电磁辐射都是有害的。

其实,大部分电磁辐射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只有其强度超过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质量标准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也就是电磁辐射污染。

那么

也会产生辐射的微波炉

对人体有害吗

不可否认的是,微波是一种辐射。

但这种辐射只是代表微波的能量可以发射出去,跟X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不一样的,它并不会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并且,微波和收音机所用的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等本质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频率不同而已,微波的频率比电波的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的低。

电波和可见光都不会使人致癌,介于其中的微波就特殊了?

其次你得明白,微波炉是如何工作的。

微波炉加热的其实是食物中的水。

在正常情况下的水里,水分子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正电负电冲哪个方向的都有。

当水处于电场中的时候,正电的那头就会转向电场的负极,而带负电那头会转向电场的正极。

微波炉上的电磁波就属于一种不断旋转的磁场,为了和电磁场的正负极保持对队形,水分子就得不断“奔跑”,如果电磁场的旋转速度很快,水分子自然“跑”的越快,相邻分子之间就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温度就会在短时间内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了,水分子们也就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被微波改变,食物自然没有发生质变。

甚至,2004年的一篇文献指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效降低食物因传统加热,尤其是烧、烤、炸等方式产生的致癌物。

然而

惜命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很多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尤其是事关孕育生命的孕妇

那么

俩字儿

坑爹

目前根本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或者是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

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本身无法避免接触辐射,有些天然辐射根本防不胜防,并且也无需去防。

你以为穿上防辐射服就会起到防护作用吗?事实上,只要你还有裸露在外的皮肤,辐射就会和你“亲密接触”,就算衣服的空隙也不会放过。

当然也不必惊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定量天然电离辐射,剂量都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穿防辐射服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乘坐交通工具时,大概率会有人给你让座。

所以

虽然生活中有很多电磁辐射

我们也不用过于紧张

微波炉该用还得用

只要正规厂家生产

并且正确使用

完全不用担心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

毕竟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

它可比电磁炉和煤气安全多了不是

退一万步讲

如果你实在想预防生活中

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

那我只能告诉你

多出门晒太阳吧

记得做好防晒哟~

来源:费米科学

编辑:AI

辐射与电磁辐射是什么?

辐射究竟是什么?它是指物体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能量的过程。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都会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不停地向外界传送能量,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有辐射,包括人体自身,都在时时刻刻向外辐射,比如晒太阳,其实就是接受太阳的辐射。

阳光其实也是一种辐射 但是,并非所有的辐射都是有害的,有些甚至还离不开呢,比如太阳的辐射;阳光,大地万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

那为什么一提到辐射人们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呢?这是因为将辐射的概念统一化了,其实辐射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包括很多种类,按能量划分,可以分为电离辐射以及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高能量足以将其他原子内的电子撞出原子之外,产生带正电荷的离子及带负电荷的电子)。

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种活动都是依赖于原子层面的稳定,电离辐射的所具有的超高能量可以破坏生物分子的化学键,使分子性质改变,因而对生物体构成损伤。

电离辐射主要有α粒子、β粒子、中子、γ射线和X射线,其中α、β、中子为粒子辐射;γ、X射线为高能电磁波辐射。

电离辐射的高能量能使分子化学键断裂 非电离辐射:例如光线、紫外线、微波、超声波、无线电波等,由于它们的能量较低,不足以改变物体的化学性质,虽然能量不高,但做为一种传播能量的方式,它们可以加速分子运动,使物体温度上升。

比如人体在烈日下暴晒会令体表温度升高甚至损伤皮肤;又如微波炉加热食物,也是应用的这个原理。

电磁波谱 波长越短能力越高 综上,辐射所包含的两个种类: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辐射,之所以一提到辐射人们普遍感到恐惧,是因为错误的将两者划上了等号。

其实只有辐射中的电离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经常接触到的,绝大部分都是非电离辐射,所以明白了这一点,大家今后大可不必谈辐色变。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既然电离辐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那非电离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简要介绍一下: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产生的辐射为电磁辐射。

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还有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这些都是电磁波。

电磁辐射的分类 电磁辐射按能量划分又可分为高能量电磁辐射和低能量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所携带的能量大小取决于其频率的高低:频率越高,能量就越大。

比如频率极高的X射线和γ射线,带有较大的能量,能够破坏构成人体组织的分子结构。

由于X射线和γ射线的能量之巨足以让原子电离,故它们又被纳入电离辐射之列。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就是低能电磁辐射 好在大家的生活中,高能量电磁辐射(X射线和γ射线)也是轻易接触不到的,于是,经过层层过滤筛选,最终我们可以将目标锁定为经常接触到的低能量电磁辐射,比如常见的手机、电脑、微波炉等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虽然不会改变生物体的分子性质,造成直接伤害,但也会对生物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热效应 非电离辐射产生的热效应 电磁辐射,做为一种传播能量的方式,可以加速物体内分子的运动,从而使物体温度上升。

比如晒太阳,感觉到皮肤微微发烫,这其实就是接受了太阳的辐射,令皮肤的温度升高。

至于有害无害,这就要看程度了:短时间晒太阳对身体完全没有影响,但长时间暴晒就会导致皮肤损伤。

二、感应电流 周围充斥着的各种家用电器,低频的电磁辐射可以在人体中感应出环流的电流,电流的强度取决于外界磁场的强度,如果电流足够大,就会产生对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刺激,或者影响其它的生理过程。

电磁辐射也被列为环境污染 电磁辐射已被世卫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长期且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神经和免疫等系统造成伤害,诱发各种疾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众多家用电器、办公电子以及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电磁辐射的最大的来源。

常见电器的电磁辐射测试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众多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工频段的单位是μT(T:特斯拉,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描述磁感应强度大小,μT即微特斯拉),数值越小,说明该处的电磁辐射强度越微弱。

手机、家电电磁辐射 防辐射服: 防辐射服确实能起到一定屏蔽电磁辐射的效果,但是所起的作用有限! 市面上所谓的防辐射孕妇装,只是通过在纺织物里面织入金属丝来起到屏蔽电磁辐射的效果,但是,它并不能够阻止电离辐射等对人体的伤害,并且,想要完全屏蔽电磁辐射,需要把整个身体都包裹在密闭的金属网里面才行,显然,防辐射孕妇装是做不到的。

综上,笔者的建议是:孕妈妈们还是要理性进行选购!若要购买,注意衣服的材质和面料,防止引起过敏或身体不适等。

当然,准妈妈们更不要将全部希望依赖于它,不要因为有了防辐射服的庇护,就毫无忌惮,不规范的随意使用电器。

与其寄希望于防辐射服,还不如在平时减少使用或养成良好的电器使用习惯(下文有介绍),注意日常合理的作息,进行健康的膳食,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反而更加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地铁安检 对于大家经常接触的地铁安检,笔者也进行了电磁辐射检测,测试显示,位于安检机纵享旁边(约1米处)的电磁辐射值为0.15μT左右。

其电磁辐射在安全范围内。

但是,这里大家要注意了:我们使用的仪器检测出的是电磁辐射值,而安检过程使用的是较小剂量的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虽然都是辐射,但是性质不同。

正确接受安检,对人体健康是不会有危害的,但是仍需要特别注意:安检时切不可图一时之快,将手伸入安检机铅门帘里面取物品,X射线是在机器内部进行垂直照射的,手伸入内部有可能会受到电离辐射伤害! 核辐射标志 这个标志相信大家都见过,之所以大家对辐射怀有恐惧心理,想必与这个标志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个其实是核辐射(放射性辐射)的标志,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能量就叫核辐射,原子弹爆炸和核泄露事故都为核辐射。

这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一旦接触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好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遇到。

短时电离辐射剂量大小对身体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呢? 虽然科学研究并未有确凿证据证明电器相关的电磁辐射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但本着防微杜渐的原则,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减少接触大功率电磁辐射。

1、家用电器、办公设备、手机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

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休息几分钟,起身眺望远方或活动一下关节都是很好的方式。

2、别让电器扎堆摆放。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长时间使用,以免使身体暴露在超剂量电磁辐射之中。

勿在电视背部长时间逗留,因为电视的电磁辐射最强位于背面,其次左右两侧,正面的屏幕辐射反而较弱。

3、减少电器待机,不用时拔掉电源。

当电器长时间不使用时,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插电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辐射。

4、手机接通后的一瞬电磁辐射最为强烈,可以稍待一两秒再接听。

如若长时间通话,可以佩戴有线耳机。

适当减少微波炉的使用,在使用电磁炉的时候也尽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尤其是孕妈妈,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开启后尽量远离,不要在旁边长时间逗留。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电磁辐射有害?莫急!生态环境人员讲明原理消除居民“电磁恐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3日讯社区居民向生态部门投诉,一处拟建的信号塔距离居民区太近,担心有电磁辐射、对居民健康有影响。

面对居民的这种“电磁恐慌”,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生态环境部门联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向公众普及电磁辐射知识。

生态环境工作人员向居民群众宣传普及电磁辐射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防护知识。

通讯员张毅 摄 武昌区生态环境工作人员向居民赠送《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基本常识问答》和《国家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等宣传资料,宣传普及电磁辐射有关知识和通讯基站的基本原理,宣传普及核与辐射知识。

电场与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聚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目前,居民大量使用的电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但不是所有的电磁辐射都造成电磁污染。

一般来说,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伤害,主要取决于2个因素:一是电磁辐射频率高低,二是电磁辐射功率大小。

只有这二个因素超过一定允许限值时,类似于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才造成电磁污染。

据了解,根据有关规定,基站天线的辐射功率都控制在限值以下,通信基站在建设时会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另外,按照《通信基站环境保护工作备忘录》第九条规定,对于在铁塔公司的站址上架设天线的通信基站,原则上由铁塔公司统一组织处理公众环境信访投诉等情况,各运营商积极予以配合,帮助居民群众消除对电磁辐射的恐慌情绪。

(通讯员张毅 胡珉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加入收藏
               

你以为防得住辐射吗?你本来就被辐射包围着!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