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
【千问解读】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在建成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运载火箭及卫星、飞船、空间站、探测器等航天器,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亮相登场、升级换代,中国航天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的能力不断提高。
图为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飞船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宿东/摄
进出太空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目前人类进出太空的方式,主要依靠运载火箭等航天运输工具,其中运载火箭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是发展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空间的基础。
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历经四代发展,已经拥有完备的大、中、小型火箭型谱,具备不同载荷进入太空的能力。
运载能力是火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直致力于提升运载能力。
就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而言,1970年发射的长征一号仅有0.3吨。
十三五期间,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级的跨越,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正在研制、计划2027年首飞的长征十号,预计运载能力将达到70吨级。
2024年6月22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法天文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5次飞行。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最近完成的第5个100次发射只用了2年,发射频次增速非常快。
从多级串联到多级串联加捆绑,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运载火箭发射的轨道从地球低轨道到高轨道、从月球轨道到行星际轨道,发射方式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无人返回到载人飞行,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展逐步实现系列化、模块化和通用化,发射成本不断降低,可靠性日益提高。
利用太空向广深拓延,持续发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人类利用太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通信、导航、遥感等各类人造卫星,利用空间环境和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各项服务。
通信卫星是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卫星。
在通信卫星出现之前,地球上远距离的两地之间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缆,另一种是用地面无线电设备。
无线电微波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大,又比较稳定。
但是,除长波电台等,大部分无线通信手段的通信距离只有几百米到几百公里。
20世纪50年代末,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人们很快想到,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利用人造卫星。
为了加强从卫星上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人们把卫星做成像地面上的微波中继站一样,卫星接收到地面发来的无线电波以后先进行放大、再发向地面。
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至今,我国通信卫星实现了从实用到商用、从固定业务到移动业务、从窄带业务到宽带业务、从单星系统到星座网络的跨越,通信速率、容量、支持终端数量实现了万倍量级的提升,满足电视广播、远程教育及医疗、宽带通信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同时,我国东方红系列通信平台快速发展,从东方红一号到五号,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导航卫星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
20世纪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建设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突破了新型导航信号、星间链路、高性能星载原子钟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卫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服务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北斗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这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30年来的北斗系统研制建设实践,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是航天科技战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
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高时间分辨率的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当沿太阳同步轨道等近地轨道运行时,能高空间分辨率的对某指定地区进行遥感。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以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风云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系列,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对地成像分辨率最高优于0.5米,观测手段覆盖可见光、红外、激光、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等,应用于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领域。
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超过200颗,仅公益民用可见光卫星就可实现2米分辨率数据对全国陆地国土的季度覆盖。
通过遥感卫星,我们既能感受世界的温度,也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微妙变化。
对太空的利用,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带来诸多效益。
比如,在电力领域,北斗高精度定位用于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杆塔监测等业务;在交通运输领域,约有83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近5万艘船舶、2100多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终端设备;在农业领域,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已达20万台(套),实现了跨企业农机作业数据整合,24小时动态监测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和拖拉机作业。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其中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3751亿元人民币。
探索太空求解未知,揭示宇宙自然现象及规律
探索太空,指以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为主要平台,开展空间科学探索。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目前,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
中国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飞船)5个模块。
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
截至2024年4月,我国已成功发射25艘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先后将35人次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探索太空的各项能力也不断提升。
比如,货物装载空间和物资上行能力大大提升。
相比于之前,新批次货运飞船密封舱装载能力由5.5吨增加至6.7吨,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6.9吨提高至7.4吨,上行载货比由0.51提高至0.53,运输效率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已安排在轨实施了100多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多项,4000余项成果应用于各行各业。
这些科学实验和结果应用,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造福国计民生。
空间探测器,又名深空探测器,是人类对远方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是现阶段空间探测的主要工具。
按探测的对象,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小天体探测器等。
在月球及深空探测方面,我国成功发射6个月球探测器。
其中,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全月图;嫦娥五号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月球轨道无人对接方案转移月壤,采样重量领先无人月球采样历史;嫦娥六号任务自发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搭载4台国际载荷,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
在火星探测方面,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环绕器,经过多次精准近火制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获取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实现火星全球探测。
着陆巡视器巧妙利用悬停避障技术,通过实施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和着陆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更多阅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中国航天:星空浩瀚 探索不止》
(策划:刘名美 审核:李艳玲)
既然拿着腰牌就能随意进出皇宫 为什么无人伪造一块进宫刺杀帝王呢
中国的历史可谓是非常的久远,有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称。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是按照继承制度选拔出来的,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也就是说皇族是最大的。
皇帝可以说是想让谁死就让谁死,一个朝代发展的好坏,也是看这个皇帝的能力如何。
当然会有昏君,有了昏君才会有刺客,来刺杀皇帝,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刺秦王。
虽然说没有刺杀成功,但也是让荆轲名垂青史,刺杀的失败也正是证明了皇宫的森严制度,以及保卫力量的强大。
皇帝身边的保卫也都是非常多的。
可以说每个朝代防卫最严密的地方就是皇宫了。
皇宫里边住的都是跟皇帝的血脉有关的人,如果连这些人都保护不了的话,那皇帝被刺杀了,谁来统治整个国家,那这个朝代也就是该覆灭了。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又没有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不是人人手里边都有身份证,可以证明你的出处,也没有互联网这些东西查你的来历,那该如何来区分你是不是皇宫里边的人呢。
如果连这个都区分不了的话,那只要是皇帝的仇家,都进到皇宫里边来刺杀皇帝,这天下不就大乱了吗。
一将终成万古枯,皇帝肯定是有仇家的,如何来防止仇家来刺杀皇帝呢?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只要是在皇宫里边上班的人都会有腰牌。
比如说衙门以及各种王府或者说侍卫这些都是有腰牌的,腰牌的作用就是证明你是皇宫里边的人。
七品官员的腰牌可能就是木制的腰牌,材质就比较普通一些。
据了解,五品官员和六品官员的腰牌也都是木制的。
但是他们的材质可是用的好一点的木头。
上四品以后腰牌的材质可以说就不一样了。
二品官员用的就是象牙的材质,一品官员的腰牌用的是玉质的腰牌,这些腰牌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的腰牌上边是一把刀,吏部的腰牌上边是一把扇子,这些都是有区分的。
既然有了腰牌这种东西,那你想出入皇宫,就必须佩带这腰牌才可以出入。
如果你没有佩带腰牌就算你是一品大官,你跟门卫说破了嗓子他也不会让你进的。
这些都是在古书上边有记载的。
腰牌上边不仅仅有使用者的名字,当时的情况是没有照片的,只有一些相貌特征,比如说下巴上有一颗美人痣什么的,这些来参照使用者看是不是本人。
这些毕竟不是照片,就算是给了一些相貌特征也是不够全面的,在年的时候就发生过一件事情。
有一位在民间卖馒头的小贩在路上捡到了一个腰牌,他便冒充腰牌上的人随意的进出皇宫,在皇宫里边厨房的位置,卖起了馒头,让有些平日里吃不好吃不饱的以及宫女们都来买馒头。
这事情在一年后被发现了,当然逃不了死罪的下场。
拿着腰牌就可以随意的进出皇宫了,那你说有没有人伪造腰牌呢?当然是有的,在的记载中,有一位宦官也就是太监,被全家抄斩了。
在这个太监的家里边就搜出来了一个伪造的玉玺,和五百个伪造的腰牌。
但是这五百个伪造的腰牌还没来得及使用就被没收了。
古人携带腰牌可进入皇宫,为何无人伪造腰牌刺杀皇帝?上边也提到了每个部门的腰牌都是不同的,可以说你拿着哪个部门的腰牌就只能去哪一个区域,并不是你能够在皇宫里边乱跑。
而且你在这个区域待的时间长了,有人就会发现你这个人比较陌生,就会认出你是冒充的人,所以得不偿失。
笔者认为腰牌虽然可以伪造,但是你又不知道皇上的行程,可以说皇上想去哪就去哪了,你上哪伪造每个区域的腰牌。
要是皇宫里边没有人接应你的话,你是很难接近到皇上身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时候太医能够进出后宫 帝王为什么一点也不担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