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06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 翻译及注释翻译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

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

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注释①题解: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

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观塞”即观望边塞。

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②霜日:指秋天。

一说秋天的太阳。

明霄:明净的天空;晴朗的天空。

蘸(zhàn):沾染,沾取液体。

水蘸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③鞘(shāo):装刀剑的套子,一说鞭鞘,这里指马鞭。

鸣鞘声:刀剑出鞘声。

一说指行军时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

绣旗:绣有图案的军旗。

④有无中:若有若无。

⑤烽火北:当时荆州已成南宋边界,谓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已在火线的北面。

⑥尊:同“樽”,酒杯。

酒器。

戍楼:有军队驻防的城楼。

⑦酒阑:饮酒将尽。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 赏析一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此词当为作者任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的作品。

“观塞”即观望边塞。

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沧陷的悲痛之情,上阕写观塞,下阕抒悲感。

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并点明时节。

“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气必是白色晴明的。

“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

荆州城东有长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

这句写得水天空阔,下下辉映,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

次句切合观塞,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

“鞘为鞭梢”。

“绣旗”为绣有物状的军旗。

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俱是从耳目易感的对东西突出,故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切。

“澹烟”句把视线展开,显出边地莽莽无垠的辽阔景象。

如果说首句还是自然景象对作者感官的客观反映,这句可说是词人极目观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俱是一片茫茫。

正如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

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万里”句即是观塞时引起的感慨。

“烽火”为边地报警的设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这样提点一下,可抵千言万语,这其间含有无限难以诉说的悲惨酸辛。

“一尊”句承上启下,北望中原,无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罢益悲,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

“浊酒”为颜色浑浊的酒,常用于表现艰苦的生活中,微带有粗犷悲壮之意。

范仲淹《渔家傲》云:“浊酒一杯家万里”。

“戍楼东”,指作者所登荆州东门城楼“”东“字似非无意,实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

”挥泪“即洒泪,表现内心悲戚之深。

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此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也隐约隐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心情却深藏阴黯。

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表现。

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

整首词色彩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与其《六州歌头》同为南宋前期的爱国词名作。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 创作背景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张孝祥出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八月开始驻在荆州。

在宋、金对峙时期,荆州处于南宋国防的前线,故《宣城张氏信谱传》称:“荆州当虏骑之冲,自建炎以来,岁无宁日。

公(孝祥)内修外攘,百废俱兴,虽羽檄旁午,民得休息。

”据词原题及“霜日明霄”等语,推定这首词应当是乾道四年冬作于荆州。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 赏析二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张孝祥正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在荆州,这首《浣溪沙》,就是这时候写的。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张孝祥约着友人马举先登上荆州城楼。

荆州本是祖国内地的一座城池,可是如今却成了边塞之地,这本身就够让人痛心的了。

具有满腔爱国热忱的张孝祥,面对破碎的山河,哪里还有心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更何况极目远望,看到的不过是烟尘滚滚,战旗飘舞的战场,再听到那撕裂心肺的马鞭声,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更加沉痛了。

上边写景,逼真地烘托出“边塞”的气氛、作者的心情。

下片直写作者对中原故国的怀念。

眼前已是遍地烽火,“万里中原”的大好河山还在烽火以北遥远的北方,想起中原故土,想起中原的遗民,作者感慨万端,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

可是,“一尊浊酒”又怎么能将满腔悲愤抑制下去呢?喝完了酒,面对萧瑟的秋风,作者终于禁不住泪流满面了。

全词只有六句,四十二个字,却表现了颇为博大的主题思想。

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词写情真切,景物描写、气氛烘托、感情抒发巧妙组合,辉映成篇,作者的艺术技巧,由此也可见一斑。

张孝祥名句推荐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作者:张孝祥:出自《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作者:张孝祥:出自《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

作者:张孝祥:出自《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作者:张孝祥:出自《卜算子·雪月最相宜》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作者:张孝祥:出自《卜算子·雪月最相宜》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作者:张孝祥:出自《卜算子·雪月最相宜》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作者:张孝祥:出自《水调歌头·和庞佑父》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作者:张孝祥:出自《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作者:张孝祥:出自《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作者:张孝祥:出自《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