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
【千问解读】
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
出自宋代:张先的诗的《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巴子城头青草暮。
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
杯且举。
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
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
春满缕。
为君将入江南去。
赠别友情渔家写景渔家傲 张先的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张先 赏析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
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
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柳永《引贺行》)。
再写远望重峦叠翠,那是两人相逢之处。
“燕子占巢”形容当时双燕归来,接着写花开又复花落,春去夏来,时光如水;人事变迁,亦复如此,曾几何时,相爱的人相逢而又将别。
“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上,送行者劝君更净杯酒,祝君能得平安旅。
瞿塘峡,即“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源,舟人为之恐惧”(《太平寰宇记》)。
此峡夔州(今奉节县)之东,滩石险阻,猿鸟哀鸣,是民歌《竹枝》的流行地。
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有《竹枝》九篇,其中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又云:“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此词亦是叙行路之难,乡关之思,写得明白如话,复叠回环,颇有民歌风味。
下片将视线从长江头移向长江尾,从巴子城头移到“天外吴门、清霅路”,正是两人家乡所。
所谓“天外”,是形容其远。
吴门(今苏州市,程师孟故乡)与霅溪(作者故乡湖州乌程东南)相隔不远,当时一人归而一人留,自启思乡之情。
这里字面有意重复,以使词意进一步发展。
结尾三句宛转其意。
作者自注曰:“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
”折柳赠别,意挽留。
作者为了感激其深情厚谊,所以要把所赠的柳枝和无限乡思带回那草长莺飞的江南。
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在吴门住”句,意指“吴门”。
意为:君虽滞留而寄情的柳枝与我俱归,亦足慰怀矣。
语言明白流利而词句却委婉,多低徊不尽之意。
张先名句推荐 巴子城头青草暮。
巴山重叠相逢处。
作者:张先:出自《渔家傲·和程公辟赠》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作者:张先:出自《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惜恐镜中春。
不如花草新。
作者:张先:出自《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作者:张先:出自《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作者:张先:出自《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作者:张先:出自《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作者:张先:出自《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作者:张先:出自《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作者:张先:出自《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作者:张先:出自《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