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学习成语240个

勤奋是我们中华民
【千问解读】
勤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面是关于描写学习成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1、目不窥园 :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废寝忘食: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4、朝乾夕惕: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5、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
形容勤奋不怠。
6、滴水穿石: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7、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8、茅塞顿开: 一下子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懂得了有某种道理,有了某种知识。
9、锲而不舍 :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10、手不释卷 :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11、夙夜匪懈: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
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12、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
比喻勤奋好学。
13、博大精深: 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14、百读不厌: 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读多少遍也不厌读。
15、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
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16、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
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射进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
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17、仰屋着书: 仰:脸向上;着:写。
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18、幼学壮行: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19、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
比喻读书勤奋。
20、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
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21、目不转睛: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形容注意力集中。
22、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23、夙兴夜寐: 夙:早;兴:起来;寐:睡。
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24、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5、卧薪尝胆:在柴草上睡觉,饭前先尝尝苦胆。
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6、十载寒窗: 载:年。
指长期苦读。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 2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
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
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8、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9、聚精会神: 会:集中。
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30、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31、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2、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33、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34、只争朝夕: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35、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36、专心致志: 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37、宵衣旰食: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
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
形容为处理国事或学习而辛勤地工作或勤奋努力读书。
38、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39、囊萤映雪:出自两个古人勤学攻读的故事。
《晋书》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荧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
"后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因为车胤年轻时家庭贫困,不能经常买油点灯,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经常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细密的网兜里,当作读书的灯光,所以,不但长大后以"机悟敏速"而享誉一方,并且在当时以出身贫寒而博学多才知名于世。
又据《尚有录》记载:"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映雪读书。
"这两个晋代人,虽然都家贫无油点灯,但一个夏月囊荧,一个冬月映雪,刻苦攻读,所以最后都成为当时的著名学者。
40、学而不厌: 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
形容好学。
41、悬梁刺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 形容刻苦学习。
42、十年寒窗: 在寒窗下长期刻苦读书,形容闭门苦读时间很久。
43、攻苦食淡: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
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
形容刻苦自励。
44、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
长久坚持下去。
45、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46、精益求精: 好了还要更好,永无止境。
47、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48、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49、焚膏继晷 :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50、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1、卧薪尝胆:在柴草上睡觉,饭前先尝尝苦胆。
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2、破釜沉舟:砸碎锅,凿沉船。
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53、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54、忘寝废食:寝:睡觉。
废:废止,停止。
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55、忘餐失寝:忘记了吃饭,顾不得睡觉。
形容专心努力。
56、日旰忘食: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
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57、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
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58、心有鸿鹄:鸿鹄:天鹅。
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59、潜神默思:指专心致志,认真思索。
60、一心为公:一心:专心,全心全意。
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61、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
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
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62、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
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
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63、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64、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5、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
66、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67、潜心笃志:指专心致志。
68、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69、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7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
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71、废寝忘食: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72、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
比喻专心读书。
73、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
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
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74、废食忘寝:废:停止;寝:睡觉。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致志。
75、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
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76、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
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77、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
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78、鸿鹄将至:鸿鹄:天鹅。
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
指学习不专心。
现表示将有所得。
79、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80、潜神嘿规:指专心谋划。
81、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
同“洗耳恭听”。
82、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
臧和谷的羊。
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83、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
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84、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
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85、口称三昧:佛教用语。
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86、日旰不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同“日旰忘食”。
87、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
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88、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
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89、寝馈书中:馈:吃饭。
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90、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
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
引申为诀窍或精义。
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91、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貌;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9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94、寻根究底:追求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95、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
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96、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97、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必须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98、自吹自擂:擂:打鼓。
自我吹喇叭,自我打鼓。
比喻自我吹嘘。
99、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10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01、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102、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03、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教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104、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貌模仿。
105、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头。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06、一无可取:没有一点儿能够肯定的地方。
10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108、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
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
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109、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110、一问三不知: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111、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112、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
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
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亦作“鹦鹉学舌”。
113、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14、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
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115、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16、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117、一代楷模: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118、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所以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19、追根究底:追究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120、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21、左图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
122、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1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124、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25、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126、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27、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128、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129、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能够看十行。
形容看书十分快。
130、一曝十寒: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31、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32、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十分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3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34、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35、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136、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教师。
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教师。
137、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齐讨论。
138、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139、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140、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141、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142、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143、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
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144、面壁九: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
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
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
145、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146、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
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47、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
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48、恃才不学:恃:倚仗。
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149、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
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150、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
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151、跬步千里:跬步:半步。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152、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153、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
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154、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
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
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155、知物由学:由:通过。
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
156、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
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
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157、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58、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59、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60、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
值得学习和效法。
161、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
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
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16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163、夜以续: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64、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65、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66、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光;膏:油脂,指灯烛。
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光照明。
形容夜以继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67、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68、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
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169、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
形容刻苦学习。
170、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171、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172、食古而化:学习古代知识时能吸取精华,择优使用。
173、学海无边: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
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17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175、悬头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同“悬梁刺股”。
176、修学务早: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
学习知识必须趁少进行。
177、择其善者而从之: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78、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179、循循善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导: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180、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18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
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82、学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83、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
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184、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
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
185、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
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86、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
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87、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
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
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188、苦学力文:力:努力;文:著文。
用功学习,努力写作。
189、然糠照薪:烧糠照明。
比喻勤奋学习。
同“然糠自照”。
19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91、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
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192、宵分废寝:宵分:夜半。
半夜还没有休息。
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193、春华秋实: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94、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
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195、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
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96、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7、心有鸿鹄:鸿鹄:天鹅。
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19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199、一齐众咻: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
比喻学习的环境不好,干扰很大。
200、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201、学而后知不足: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202、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203、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
后比喻劝勉学习。
204、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
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05、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06、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
手拿书籍,一心读书。
形容勤奋学习。
207、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
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
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208、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09、好学深思:喜欢学习,勤于思考。
210、悬头刺骨:悬:吊挂。
把头挂在屋梁上面,用锥刺自己的大腿骨。
形容刻苦学习。
211、一世师表:师表:学习的榜样。
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
212、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影,光。
点上灯烛,接续光。
形容夜以继地工作与学习。
21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
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214、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215、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
嘴里不停地吟诵。
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216、三打鱼,两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217、夜以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18、窥涉百家:窥涉:涉猎,学习;百家:学术上的各种流派。
广泛学习,汲取各派的长处。
219、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220、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221、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222、学问思辨:指做学问必须广泛的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
223、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225、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
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公司寄语 226、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
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
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亦作“鹦鹉学舌”。
227、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施展报负。
228、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229、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230、善与人同: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2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232、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233、以学愈愚:指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234、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同“切磋琢磨”。
235、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
笃行:切实地实行。
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236、师其意不泥其迹: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
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237、为人楷模:楷模:榜样。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238、贻误后学:后学:后来的学习者。
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239、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
倦:疲倦。
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240、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黄元御有着怎么样的医学成就?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中国天文学、中国历法学、中国农学、乃至中国文学、艺术都有其民族特色。
中国的固有医学,我们叫做中医。
中医学就是在不断地吸收同时代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仅《内经》一书就医学、哲学、数学、气象学、物候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于一体,从而形成一部以中医学为主体的百科全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上,造就了大批中医人才。
清初,山东出了一位知识渊博、才思横溢而又被人非议的名医——黄元御。
本文试从中医学的结构、及黄元御的生平,谈一下他的学术思想和医学成就。
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
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各成为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
整体与其成分都由一个内规律所决定。
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学著作《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就是在不断地吸收同时代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起来的。
中医学的结构,由医学(狭义)、医术、医道三个级层。
医学 指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疾病的概念及其防治。
其内涵主要是医疗。
医术:是术数,中国特有的象数哲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是以符号逻辑方法阐明自然界的规律及其普遍联系的自然哲学理论,它对于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医道 主要包函医学哲学。
历代有真才实学的老中医,都有文史哲的雄厚基础,而精通医学(广义)。
故有“ 文是基础医是楼”之说。
这实际最形象地说明了医学巨匠大师们的知识结构。
黄元御,名玉路,以字行。
又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揪子。
清代山东昌邑黄家辛戈村人。
为清代诸生,约生于公元1705年,卒于1758年。
出身于,素有才华,聪明过人,“诸子百家书籍,过目冰消,入耳瓦解”。
而且是一位很有抱负而致力于学问研究的人,自称“涤滤玄览,游思圹垠,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
不幸三十岁时患目疾,为庸医所误,左目失明。
自此深感医之重要,遂“委弃试帖”,弃举子业,“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刻苦攻读,溯本求源,理论结合实践,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这与他坚实的文史哲基础是分不开的。
黄元御的著作,已知有十四种,医籍十一种,已刊行八种(《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义》、《素灵微蕴》、《玉揪药解》),未刊行三种(《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另外尚有《周易悬象》、《悬解》、《玉揪子堂稿》等非医学著作三种,这充分说明了黄氏熟谙黄老之学,精通象数易,而古代的《周易》中也没有直接谈到医。
至明·张介宾才直接认为医乃是易用以研究人体之学。
将医纳于易体系中。
故此,黄氏是继景岳之后,又一位集“易”与“医”于一体之大成者。
黄元御对人体奥秘的研究,是以宇宙基本的真理大道为基础,以太极模型、阴阳、三五之道的五行为运筹和协原理,把气候、地理、医术各学科统一成整体,从而把人体生命本源的研究和天地之源的研究联系起来。
黄氏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和源,“天人相应”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故有“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的论述。
同时,他用象数易的哲理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皮肉、筋骨、毛发、空窍、精神等都赋以阴阳的属性,并解释的透彻入微。
黄氏崇尚《内经》“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的观点,提出“未识天道、焉知人理”的见解,并做“天人解”,并以阴阳变化、五行生克、脏腑生成、气血原本及精神化生等十六个方面阐述了天人观。
黄氏以太极精微,阐明五行精微,认可五行“皆以气而不以质”,指出“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并按照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成金,天九成之;天五成土,地十成之”的术数理论,来解释五行的生成数。
指出阴阳的生成数,是出于阴阳匹配变化。
从而论证了古人的“天地生成,莫不有数”的论断。
同时对《尚书·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从革,火曰炎上,水曰润下,土爰稼穑”,及“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从秉气和气化方面作了解释。
综上所述,由于黄氏对《周易》研究极深,从而洞悉了自然规律的真理大道,控制了术数运筹和协的原理,达到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和人事”的深度和广度。
故此,在医学上有很大的成就。
黄元御学术精湛,极力奋进,著述宏伟,标新立异,敢创新说,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学者。
他从习医开始至去世只有二十一年的时间,除去学习阶段和临床实践外,竟能完成著作十四部之多。
纵观黄氏著作,剖析其学术思想,他推崇岐伯、、越人、仲景,并称之为四圣,称其著作“争光日月”。
他对内、难、伤寒、金匮均有精辟的见解,确有“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感。
13年(1748年)黄氏著《伤寒悬解》十五卷。
是书大旨,谓汉·张机因针灸刺法已失,而著作《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病。
其理则岐黄越人之理,其法则因岐黄越人之刺而变通之。
立六经以治伤寒,从六气也。
制汤丸以疗伤寒守五味也。
并以简篇多因失次,因之解其脉法,详其经络,考其变常,辩其宜忌,凡旧文之伪乱者,悉为更定。
乾隆18年(1753年),著《四圣心源》十卷。
黄氏于《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五书,已各为之解。
复融贯其旨,而著此书。
这是一部以临床医学为主,结合基础理论的综合性医书,又是一部将医学(狭义)、医术、医道融于一体的医学著作。
黄氏的学术思想,在此书中可窥其梗概。
黄氏根据《内经》中“天人合一”的理论,而重点阐述“天人解”、“元气解”、和“六气解”。
其在“劳伤解”中,极力阐发其“崇阳而卑阴”的学术观点,反对“贵阴贱阳”之说,虽言词过于偏激,但促进了学术争鸣,从而使各家学说竟相发挥,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同年,黄氏又完成了《金匮悬解》二十二卷的著作。
黄氏谓:金匮治杂病,大旨主於扶阳气,以为运化之本,自滋阴之说胜,而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迄无解者,因推明其意以成此书。
其于四诊九候之法,解释颇详。
乾隆18年(1753年),著《长沙药解》四卷。
黄氏根据伤寒一百十三方、金匮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之药,共一百六十种,各为分析排撰,以药名药性为纲,而以药方用此药为目,各推其因证主治之意,颇为详悉,从而另辟径溪,开从药物性能研究经方之先河。
乾隆19年(1754年),黄氏著《伤寒说意》十一卷。
黄氏根据《伤寒悬解》文简意奥,非读者所能通晓,故会通仲景大意,而后著此书,以开初学伤寒者之门径。
同年,黄氏尚有《素灵微蕴》四卷问世。
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篇,又病解十六篇,多附以医案。
其虽多处诋诃历代名医,但不失为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的有价值的医学著作。
斯年,黄氏还有《玉揪药解》四卷问世。
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论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乃别择而为此书。
故后人有评:大抵,欲驾千古而上之,故于旧说,多故立异问,以矜独解。
至于《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三种未刊行著作,据《》所述,黄氏认为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后著竹帛,传写屡更,不无错乱,因参互校正,而作《素问悬解》十三卷。
如五运六气南政北政,旧注以甲乙为南政,其余八干为北政。
元御则谓天地之气,东西对峙,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
并谓东西者,左右之间气,故不可言政,此南北二极之义,其论为前人所未及。
同时,“亦以经文错简为说”著《灵枢悬解》九卷;以《难经》“旧本有伪,复多所更定”著《难经悬解》两卷。
黄元御以其高超的理论,渊博的知识,非凡的医学成就于医林之中。
尽管他对唐以后历代医家持有否定态度,“自命甚高,欲驾出魏晋以来医者上,自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外,罕能免其诋词者”,但就其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上,及其结合临床经验的大胆发挥,总结写出了多种有独特见解的传世之作,其影响是深远的,是无可非议的。
清·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中对黄氏的医学成就的评价,尚有中肯:“能读黄氏之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上可得黄、岐、秦、张之精,次可通叔和、思邈之说,大可除河间、丹溪之弊,昭先圣之大德,作人生之大卫。
” 随机文章踢猫效应是什么意思 ,想入这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最终全部遭殃)销售28法则是什么意思,8成的利润来自2成的客户浅显易懂的拜伦法则,授权并非授责(国际版的用人不疑)无毒有益的王蛇之牛奶蛇,无毒温顺好饲养(最受欢迎的宠物蛇)宇宙膨胀的三种结果,反弹收缩/大撕裂/绝对零度(都是宇宙末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关于王怀隐的评价是如何样的?他有着哪些轶事趣闻
”这时忽来一位急症病人,那病人的丈夫说:“我娘子近来常常发怒,哭笑无常,整日,甚至还伤人毁物,请为她除病驱邪!”王怀隐望闻问切之后,捋须笑道:“不必惊恐,此乃妇女脏躁症也。
”言毕,开了一方,上书: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意用汉末医圣《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
那汉子临行时,又补充道:“她还常常夜间出汗,湿透衣衫。
”王怀隐点头答道:“嗯,知道了,先治好脏躁症再说吧。
” 五日后,那妇人病愈,前来拜谢王怀隐。
他关切地问:“今天再来治盗汗症?”那妇人笑道:“已一并痊愈了。
”王怀隐暗自思忖,难道甘麦大枣汤也有止盗汗的作用?后来,他有意以此方又治了几个盗汗症病人,均不见效。
他大惑不解。
正当这时,店堂小伙计与张大户的争吵声惊动了王怀隐。
伙计手握一把张大户送来的小麦说:“这样的小麦我怎能收?你别以为做药就可以将就些,这瘪麦子你拿回去吧!”王怀隐听罢,忆起上次那妇人所用的小麦就是张大户送来的瘪麦子,于是急忙上前道:“张老兄,你这麦子是……”张大户红着脸诉出了实情:“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麦子,我舍不得丢弃,便送来了。
”王怀隐吩咐伙计:“暂且收下,另放一处,并注明‘浮小麦’三个字。
” 后来,王怀隐用浮小麦试治盗汗、虚汗症,果然治一个好一个。
太平兴国三年,他与同道好友王祜、郑奇、陈昭遇潜心研究张仲景的医著,合编成《太平圣惠方》一书,并将浮小麦的功效记入该书。
从此,“浮小麦”一药便为历代医家治用至今。
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总结了唐宋之际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经验。
既是各家验方的汇编,又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其内容丰富.理论观点也比较统一,对文献研究和中医临床实践均有重要价值。
随机文章埃隆马斯克spacex和NASA的关系是怎样的,spacex获取大量航天订单神秘的泡沫宇宙理论,宇宙就是一个沫/能够移动并和其它宇宙相撞改变生活的未来黑科技,盘点十大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寿命延长30%百香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安神助眠和美容养颜/多吃易上火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有多大,轻则毁灭一个城市/重则全球性灾难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