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古诗词鉴赏:词风雅韵长相思

独坐阳台装酷炫,天姿怎奈美中餐。
七绝-咏犬 守家护主不多餐,名列忠贞碧血丹。
来者何分三九等,邻童不吠吠贼官。
七绝-咏犬 不求富贵不欺寒,乞丐根前嬉戏欢。
可耻薄情非似我,年年执意慰辛酸。
五律-狗仗人势 谁家凶恶狗,仗势气高昂。
攀富频摇尾,嫌
【千问解读】
小时乖巧大时看,不似当初糯米团。
独坐阳台装酷炫,天姿怎奈美中餐。
七绝-咏犬
守家护主不多餐,名列忠贞碧血丹。
来者何分三九等,邻童不吠吠贼官。
七绝-咏犬
不求富贵不欺寒,乞丐根前嬉戏欢。
可耻薄情非似我,年年执意慰辛酸。
五律-狗仗人势
谁家凶恶狗,仗势气高昂。
攀富频摇尾,嫌贫吠断肠。
无聊拿耗子,得道逐淮王。
因果轮回处,屠刀起落殇。
七律-流浪狗
故主缘何不宠留,街头无助度春秋。
灵犀曾识非凡客,慧耳监听盗窃谋。
犹记高门多肉骨,未嫌陋屋冷寒囚。
时光欺我人情淡,一世轮回吠破喉。
鹧鸪天-咏犬
本是仙胎落入尘,何曾厌倦做凡身?
看门护院忠职守,为国擒贼战地巡。
豪气在,善根存,家喻户晓一贤臣。
光阴尽付柴篱舍,不计虚名与富贫。
除夕随感
儿时守岁喜迎春,今夜朝天问远邻。
爆竹声中怀旧梦,闲情不改是何人?
初一随感
高楼万户庆年时,玉树迎春总是痴。
莫问桃源何处觅,城中自有韵如诗。
除夕之夜
烟花浪漫半窗横,满室孩童嬉戏声。
何事高楼人守岁,真相古巷燕含情。
屏前春晚深宵暖,幕下公婆浅笑迎。
坎坷人生藏惬意,酸甜苦乐巧经营。
初一之时
暖阳高照送春情,篱外清溪水纵横。
红杏枝头新蕊闹,黄鹂树上好歌笙。
今朝许得千秋梦,明日还奔万里程。
不改初心存壮志,前尘锦绣待勤耕。
七律-情人节感怀
心中有个小情人,那是青梅破早春。
携手花前留笑影,齐眉月下赋牛津。
还将梦想窗边许,怎奈心期不似真。
相忘天涯藏密愿,安康度日两红尘。
前缘辗转几分真,幸有清风伴此身。
柴米油盐情久远,璃杯茶梦意香醇。
无须密语深盟誓,不屑玫瑰自赋春。
执子相携同白首,夫君亦是老情人。
水调歌头.情人节随感
黄犬布新岁,紫燕剪春天。
杏花溪畔流水,流水复年年。
柳外清风一别,陌上梨花胜雪,
今又惹愁弦。
众蝶寻芳草,孤影忆前欢。
碧云处,清月下,最缠绵。
鹊桥几度,终是空有梦魂牵。
删了相思还满,已是巫山云断。
把盏问阑珊。
此际情人夜,
谁记旧婵娟?
念奴娇-屏前观月食感怀
高楼向晚,看苍穹姣月,朱颜如洗。
谁染深闺脂粉色,红透水晶宫里。
莫是嫦娥,还因玉兔,尽舞笙歌沸。
浮光灯影,织成霞彩飞起。
欲问今夕何年,时华荏苒、且雁鸿无字。
聚散由来空怅望,或缺或圆难寄。
千载祥云,百年瑞气,可近佳期矣。
人间天上,春秋杯酒长醉。
踏莎行-雪梅
丽影须摇,清魂杰出,
皑皑雪岭君孤驿。
高怀不秀自芬芳,迎风只做逍遥客。
妙手藏香,古弦留魄。
痴人常把诗心画。
画他无惧傲枝头,年年报以春消息。
瑞鹤仙•戊戌迎春
对联初换却,门庭处,笑看春醒如昨。
窗听争枝鹊,高楼外,百草风流先著。
梅余朵弱,又满城,桃红绿萼。
恰街边靓景,莺声暖树,燕泥轻啄。
起舞笙歌吟醉,喜庆乾坤,福照川岳。
屏前一诺,携旧友,续新约。
且来年,借得南山松魄。
休问功成名作,有知音共度,,逍遥亦如野鹤。
瑞鹤仙•戊戌迎春
正新春鼓角,层楼处,人伫朱阑听乐。
光阴承几度,长亭外,来往家乡云雀。
湖山柳弱,小舟轻,难载重诺。
记凭栏旧影,儿时味道,此中谁觉?
墨染亲情孝字,且寄东风,也传黄鹤。
那堪似昨,嬉颜笑,欢欣跃。
又新春,懒管浮名尘事,辞了孤旅漂泊。
早将花信托,归去倚山竹阁。
作者简介
李瑾,女,笔名长相思,酷爱文字,尤其对古诗词有独钟,其作品在《中华好诗词》《诗词刊》《诗词世界》……等各大平台纸刊均有展示出版,现任"中华传奇诗词网络学校"进修班主任,"清莲文学社"副社长。
生于美丽的七彩云南,虽年华渐去,却有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自问我不是诗人,只是喜欢在唐诗宋韵里沉浸!我想无论怎么样此生都停不下学习诗词的步伐,只好检点诗心: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寻觅每一点诗意雅趣。
聆听每一回花开花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古诗(四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嫦娥)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嫦(chánɡ)娥(é)——朝代:唐(tánɡ)代(dài) 作者:李(lǐ)商(shānɡ)隐(yǐn) 云(yún)母(mǔ)屏(pínɡ)风(fēnɡ)烛(zhú)影(yǐnɡ)深(shēn), 长(chánɡ)河(hé)渐(jiàn)落(luò)晓(xiǎo)星(xīnɡ)沉(chén)。
嫦(chánɡ)娥(é)应(yīnɡ)悔(huǐ)偷(tōu)灵(línɡ)药(yào), 碧(bì)海(hǎi)青(qīnɡ)天(tiān)夜(yè)夜(yè)心(xīn)。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嫦娥》鉴赏: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
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
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
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拓展资料: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跟着美妙的古诗词看看有哪些野菜彼时触动了古人的味蕾
田间地头、路边树梢,一簇簇冒出头的嫩绿,便是很多人的心头好——野菜。
食用野菜的习俗古已有之,其身影也常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
比如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便出现了数十种野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爰采葑矣,沬之东矣”“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本期,让我们跟着美妙的古诗词,看看有哪些野菜彼时触动了古人的味蕾,此刻又丰富着我们的餐桌。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 《鹧鸪天》荠菜是最常见的野菜之一,超市售卖的速冻饺子、馄饨、春卷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足以说明荠菜深受欢迎。
荠菜营养丰富,最突出的是它钙含量高达294毫克/100克,几乎是牛奶的三倍,是常见蔬菜中的佼佼者。
此外,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也很高,是很多常见绿叶菜的两倍以上。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有助护眼的维生素A,也许这正是荠菜在中医药理论中可以“明目”的原因之一。
荠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饱腹感,有助于肠道健康。
挑选荠菜时,优先选择颜色深绿、植株不那么粗大的,其营养更丰富,鲜味更浓郁。
炒、蒸、烧汤、做馅,都是难得的美味。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唐]杜甫《园官送菜》这两句诗提到了两种野菜——苦苣和马齿苋。
苦苣并不是我们常用来拌菜的苦菊,而是苦菜。
苦菜古称“荼”,生吃味道很苦,但带有野外的清香。
苦菜各种营养成分较为均衡,铁和维生素E含量相对较高。
其苦味来自植株中多种甙类化合物、槲皮素等成分。
苦菜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的功效,中医认为苦菜能够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
除了蘸酱生吃外,苦菜还可以焯水后切碎,与黄豆糊一起做成小豆腐,吃起来没那么苦,营养也均衡。
马齿苋是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菜,生命力极顽强,连根拔起3到5天再种下浇水还能活,所以又叫长命菜。
其叶片肥厚呈长圆形,与马齿相似,故得名“马齿苋”,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
其中钾、镁、铁含量高,各种维生素齐全,还有一些多糖、黄酮类、生物碱成分,能起到抗菌消炎、抗氧化的功效。
马齿苋还有一大优势,它的α亚麻酸含量比绝大多数绿叶菜都高,有助于降血脂、促进心血管健康。
马齿苋的嫩茎叶可以炒菜、烧汤,肥嫩滑润,滋味鲜美,还可以焯水后与肉一起做馅,拥有独特的风味。
马齿苋的草酸含量相对比较高,慢性肾病患者要限制食用。
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
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
——[金末元初]元好问 《溪童》椿芽即香椿,是香椿树在春天萌发的嫩芽,在超市按两卖,价格不菲。
这种香味独特的蔬菜不仅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B族维生素的含量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
香椿还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起到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功效。
香椿的做法很简单,切碎与豆腐搭配,加几滴香油拌一下,便是一道鲜香的凉菜。
还可以切碎加鸡蛋烙熟,就是浓香四溢的香椿饼。
香椿有一个缺点,亚硝酸盐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很多。
特别是常温储存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会迅速上升。
所以,香椿采摘后要尽快焯水冷藏,能够大幅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食用更安全。
超市的香椿一直常温保存,而且不知道已经摘下来多久,所以买回家后一定要先焯后吃。
除了这些,可以吃的野菜还有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蓬蓬菜、蒌蒿、槐花、榆钱……各具风味,喜好随人。
几十年前的困难时期,这些野菜帮助人们度过青黄不接的岁月,如今作为时鲜丰富我们的餐桌。
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野菜因为生长环境比较“艰苦”,各种营养元素丰富的同时,也会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比如植酸、草酸、单宁等。
这些成分带有苦涩的口感,还会影响矿物质吸收。
过多的草酸盐甚至会诱发草酸盐肾病,有大量食用野菜后诱发急性肾衰竭的报道。
过多的粗纤维也会影响口感,给肠胃较弱的人带来不适。
而食用前用水焯烫,大量的抗营养因子溶在水中,同时软化纤维,可以提高野菜的营养价值,改善口感。
春季来临,很多人喜欢边踏青边挖野菜,但挖时记得做到“两不”:第一,公园、小区、路边绿化带的野菜不挖,有可能会喷洒除虫剂;第二,不认识的野菜不挖,误食有毒植物中毒就医的新闻每年都有,因此不认识的一定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