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及赏析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千问解读】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译文 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
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
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
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
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
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
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pí)琶(pá):乐器名。
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
风色:风光物色。
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
词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阙(què):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
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铜仙人。
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
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
铜驼(tuó)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
词中指亡国之恨。
嚼(jiáo)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
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
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
天家:帝王家。
金瓯(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赏析 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被掠出宋宫,辗转北上,在驿舍听到夜雨淋铃,愁恨无法消解。
词人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
起首“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两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写回首往事已成云烟,瞩目未来更添伤悲,情愿做一个男子汉慷慨殉国,决不愿像宋恭帝、全太后那样对敌人俯首称臣。
词人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
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这种情境是词人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
”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
“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词人的悲感。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点明词人缘何代王清惠作这首词的缘由。
词人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全词一气贯注,词人集中笔力抒写亡国之痛,在这基础上慷慨明志。
上片运用各种典故描述离阙北上的痛苦。
过片复申亡国之祸的惨烈。
接着以将士的血战报国砥砺自己的志节,复以遥想故宫加深故国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胜。
最后表明誓死守节之志,有穿云裂石之概。
全词层层递进,字字泣血,题旨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实现,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创作背景 元军破临安时,宫中自大后以下均被押送大都,途中王夫人于壁中题《满江红》词一首,传诵一时。
词人读后称其末句“欠商量”,于是以王夫人的口气,写下这首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庄穆夫人吴氏:吴越王钱镠背后的传奇女性
而在这片净土背后,吴越王钱镠的妻子庄穆夫人,以她的智慧、贤德与坚韧,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别样的温情与色彩。
一、出身名门,结缘钱镠 庄穆夫人吴氏,出身于浙西安国县的名门望族。
其父吴仲忻,曾任浙西观察判官,以忠诚和才干著称,深受镇海军钱镠的倚重。
为了拉拢吴仲忻,钱镠迎娶了吴仲忻之女吴氏为妻。
这场婚姻,不仅是政治联姻,更是两位杰出人物的结合。
吴氏不仅容貌绝伦,且文学造诣颇高,她的到来,为钱镠的生活和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相夫教子,贤德传家 吴氏嫁给钱镠后,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在钱镠征战四方、建立的过程中,吴氏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她不仅为钱镠生育了十三个儿子,还以自己的贤德和智慧,教导子女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吴氏的悉心教导下,钱镠的子女们大多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为吴越国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铁汉柔情 钱镠虽为一代枭雄,但对吴氏却情深意重。
每年寒食节,吴氏都会回到临安娘家省亲,看望并侍奉双亲。
钱镠虽忙于政事,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妻子。
有一年,吴氏久久未归,钱镠走出宫门,见西湖堤岸春光烂漫,触景生情,难掩思念之情,便提笔写下了一封家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九个字,字字含情,句句念妻,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吴氏读到这封信后,心中满是感动与温暖,她深知,无论自己身处何方,都有一个人在默默地牵挂着她。
四、顾全大局,深明大义 在吴越国的政治舞台上,吴氏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
钱镠的世子之位,本应从吴氏的儿子中选拔,但钱镠却认为钱元瓘最为优秀。
吴氏深知钱镠的难处,她从大局出发,亲自出面,请立钱元瓘为世子。
钱镠对吴氏的深明大义深感感动,钱元瓘也对吴氏充满了尊敬。
后来钱元瓘即位,不仅尊吴氏为正德夫人,还对吴氏的十三个儿子十分友爱。
吴氏的这一举动,不仅维护了吴越国的政治稳定,也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五、历史印记,文化传承 庄穆夫人吴氏的一生,虽然鲜见于正史的详细记载,但她的智慧、贤德与坚韧,却通过家族传承和民间传说,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她的故事,成为了后世女性学习的楷模,她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吴越国的文化中,吴氏的形象被不断地塑造和传承,成为了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穆夫人吴氏,这位吴越王钱镠背后的传奇女性,以她的智慧、贤德与坚韧,为吴越国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与钱镠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在历史的长河中,吴氏的形象或许会逐渐模糊,但她的精神与贡献,却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庄穆夫人吴氏:吴越王钱镠背后的传奇女性
而在这片净土背后,吴越王钱镠的妻子庄穆夫人,以她的智慧、贤德与坚韧,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别样的温情与色彩。
一、出身名门,结缘钱镠 庄穆夫人吴氏,出身于浙西安国县的名门望族。
其父吴仲忻,曾任浙西观察判官,以忠诚和才干著称,深受镇海军钱镠的倚重。
为了拉拢吴仲忻,钱镠迎娶了吴仲忻之女吴氏为妻。
这场婚姻,不仅是政治联姻,更是两位杰出人物的结合。
吴氏不仅容貌绝伦,且文学造诣颇高,她的到来,为钱镠的生活和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相夫教子,贤德传家 吴氏嫁给钱镠后,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在钱镠征战四方、建立的过程中,吴氏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她不仅为钱镠生育了十三个儿子,还以自己的贤德和智慧,教导子女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吴氏的悉心教导下,钱镠的子女们大多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为吴越国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铁汉柔情 钱镠虽为一代枭雄,但对吴氏却情深意重。
每年寒食节,吴氏都会回到临安娘家省亲,看望并侍奉双亲。
钱镠虽忙于政事,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妻子。
有一年,吴氏久久未归,钱镠走出宫门,见西湖堤岸春光烂漫,触景生情,难掩思念之情,便提笔写下了一封家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九个字,字字含情,句句念妻,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吴氏读到这封信后,心中满是感动与温暖,她深知,无论自己身处何方,都有一个人在默默地牵挂着她。
四、顾全大局,深明大义 在吴越国的政治舞台上,吴氏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
钱镠的世子之位,本应从吴氏的儿子中选拔,但钱镠却认为钱元瓘最为优秀。
吴氏深知钱镠的难处,她从大局出发,亲自出面,请立钱元瓘为世子。
钱镠对吴氏的深明大义深感感动,钱元瓘也对吴氏充满了尊敬。
后来钱元瓘即位,不仅尊吴氏为正德夫人,还对吴氏的十三个儿子十分友爱。
吴氏的这一举动,不仅维护了吴越国的政治稳定,也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五、历史印记,文化传承 庄穆夫人吴氏的一生,虽然鲜见于正史的详细记载,但她的智慧、贤德与坚韧,却通过家族传承和民间传说,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她的故事,成为了后世女性学习的楷模,她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吴越国的文化中,吴氏的形象被不断地塑造和传承,成为了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穆夫人吴氏,这位吴越王钱镠背后的传奇女性,以她的智慧、贤德与坚韧,为吴越国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与钱镠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在历史的长河中,吴氏的形象或许会逐渐模糊,但她的精神与贡献,却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