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简介: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

【千问解读】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1

  1.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卢藏用)  化塔龙山起,中天凤辇迂。

彩旒牵画刹,杂佩冒香萸。

宝叶擎千座,金英渍百盂。

秋云飘圣藻,霄极捧连珠。

  2.明月(李如璧)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

逾江越汉津无梁,遥遥永夜思茫茫。

昭君失宠辞上宫,蛾眉婵娟卧毡穹。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

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朣胧。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沅湘纠合淼漫漫。

洛阳才子忆长安,可怜明月复团团。

逐臣恋主心愈恪,弃妻思君情不薄。

已悲芳岁徒沦落,复恐红颜坐销铄。

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毕乾泰)  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

重九昭皇庆,大千扬帝休。

耆闍妙法阐,王舍睿文流。

至德覃无极,小臣歌讵酬。

  4.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赵彦昭)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

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人天得大通。

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5.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6.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7.和武相锦楼玩月得浓字(柳公绰)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

万井金花肃,千林玉露浓。

不唯楼上思,飞盖亦陪从。

  8.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羊士谔)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

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

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

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

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

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

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

露白移长簟,风清挂幅巾。

西园旧才子,想见洛阳人。

  9.旅次舟中对月寄姜公(欧阳詹)  中宵天色净,片月出沧洲。

皎洁临孤岛,婵娟入乱流。

应同故园夜,独起异乡愁。

那得休蓬转,从君上庾楼。

  10.酬刘员外月下见寄(章八元)  夜凉河汉白,卷箔出南轩。

过月鸿争远,辞枝叶暗翻。

独谣闻丽曲,缓步接清言。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11.忆长安?七月(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

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12.忆长安?九月(范灯)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

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

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13.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张说)  春色沅湘尽,三年客始回。

夏云随北帆,同日过江来。

水漫荆门出,山平郢路开。

比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

  14.明月歌(阎朝隐)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

箭水泠泠刻漏长。

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15.中秋夜临镜湖望月(陈羽)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

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沉。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16.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韩愈)  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

君来晤我时,风露渺无涯。

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

孤质不自惮,中天为君施。

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将披。

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惜无酒食乐,但用歌嘲为。

  17.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18.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刘禹锡)  海门双青暮烟歇,万顷金波涌明月。

侯家小儿能觱篥,对此清光天性发。

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栗一声霄汉中。

涵胡画角怨边草,萧瑟清蝉吟野丛。

冲融顿挫心使指,雄吼如风转如水。

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

郡人寂听衣满霜,江城月斜楼影长。

才惊指下繁韵息,已见树杪明星光。

谢公高斋吟激楚,恋阙心同在羁旅。

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雒客扶风邬。

吴门水驿按山阴,文字殷勤寄意深。

欲识阳陶能绝处,少年荣贵道伤心。

  19.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20.舟行见月(权德舆)  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

洞房烛影在何处,欲寄相思梦不成。

  21.宛陵望月寄沈学士(赵嘏)  一川如画敬亭东,待诏闲游处处同。

天竺山前镜湖畔,何如今日庾楼中。

  22.二月二日游洛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23.关山月(司空曙)  苍茫明月上,夜久光如积。

野幕冷胡霜,关楼宿边客。

陇头秋露暗,碛外寒沙白。

唯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

  24.早夏月夜问王开(刘商)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25.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权德舆)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26.八月十六夜月(卢延让)  十六胜三五,中天照大荒。

只讹些子缘,应号没多光。

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

难期一年事,到晓泥诗章。

  27.中秋月(曹松)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28.中秋月(李洞)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29.醉中袭美先月中归(李縠)  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

月落金鸡一声后,不知谁悔醉如泥。

  30.咏月(唐彦谦)  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

坐无风雨至,看与雪霜同。

抱湿离遥海,倾寒向远空。

年年不相值,还似道难通。

  31.洞庭玩月(韩偓)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32.月夜吟(瀵水神)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

  33.题明月堂二首(刘氏亡妇)  蝉鬓惊秋华发新,可怜红隙尽埃尘。

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

玉钩风急响丁东,回首西山似梦中。

明月堂前人不到,庭前一夜老秋风。

  34.咏月(李贞白)  当涂当涂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2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2、又闻子规啼,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5、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

——王夫子《月斜》  6、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

——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8、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9、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1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14、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西州张少府》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17、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

——李白《月下独酌》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19、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  2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22、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3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5、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6、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7、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1、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1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3、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1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15、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9、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4

  1、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蒋捷《虞美人·听雨》  2、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温庭筠《更漏子》  3、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牛峤《定西番》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秦观《鹊桥仙》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

——李白《夜宿山寺》  6、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西鄙人《哥舒歌》  7、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七夕》  8、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10、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沈德潜《枫江夜泊》  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1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无题》  13、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长恨歌》  14、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秦观《南歌子》  15、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李清照《南歌子》  16、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张祜《题金陵渡》  1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嫦娥》  18、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青照《渔家傲》  1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  20、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韩宏《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5

  《宿建德江》

工业革命是如何从英国传播到世界的是怎么回事?有关于革命的评价及影响有哪些

扩大 19世纪期间,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甚至世界的非欧洲部分。

起初,在传播方面存在着各种障碍。

英国有条法律禁止出口机械,欧洲大陆的形势也无助于工业化,这尤其是因为行会的力量以及与和战争相联系的动乱。

但是,战争于1815年结束,英国的那条法律也于1825年被废除。

很快,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铺设铁路热影响到欧洲大陆。

此外,在这个时候,英国实业家正在积累剩余资本和寻找向大陆投资的机会。

到1830年,仅仅法国就雇用了15000至20000英国工人来操纵新机器。

一旦工业革命开始传播,某些因素就决定了传播的方式。

自然资源、尤其是钢铁的充分供应和不受行会限制或封建义务妨碍的、自由的流动劳动人口,是非常重要的。

比利时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因此,成为欧洲大陆上第一个有待工业化的国家。

这一过程在1830年以前开始,进行得非常迅速,到1870年,大多数比利时人已居住在城市,直接依靠工业或贸易过活。

早在1830年,比利时每年就生产600万吨煤,而到1913年,这数字已上升到2300万吨。

不过,工业的其他部门也发展得非常迅速,所以,从1840年起,比利时必须从英国进口煤。

继比利时之后的是法国,不过,由于若干原因,其发展速度要快得多。

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法国战败后,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

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

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

不过,工业化确逐渐影响了法国,特别是在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

蒸汽机的数量从1815年的15台增加到1830年的1625台、1871年的26146台和1910年的82238台。

1870年以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最为迅速;1870年时,法国制成品的价值为20亿法郎,而到1897年时,已增长到150亿法郎。

然而,事实仍旧是,到1914年,法国并未象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

由于政治上不统一、交通工具不良、行会强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

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

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了这一惊人的进步。

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

德国还占有这样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

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和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驯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

1914年,德国工业中的工人人数上升为总劳动力的五分之二,而农业中的劳动者人数则下降为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到1914年时,欧洲其他几个国家也已发展了巨大的工业,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是俄罗斯帝国、和意大利。

在海外国家中,美国已以非凡的速度前进,而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美国,凭借前面提到的独特的有利条件,到20世纪初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例如,在钢铁生产方面,1910年时,美国生产26512000公吨钢,而其最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德国则生产13698000公吨钢;在煤的生产方面,美国的产量61700万公吨,而居于第二位的大不列颠的产量则为29200万公吨。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到1914年,工业革命已从它在不列颠群岛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传播。

实际上,这一传播已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以致英国这时不仅面临可怕的竞争,而且已为另外两个国家——德国和美国所超过。

评价 在较早阶段的工业革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

于是发生了许多新的关于卫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问题,有时是未获解决的问题。

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

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

但是,增加对货物的需求,就意味着原料的消耗和环境的沾污。

由于大量生产技术更加强的采用,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及生活方式上,就趋于标准化。

工业化也改变了政府。

许多国家行使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俾能支持工业的发展。

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

因此,民主的过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的国际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人感觉“人定胜天”,各种物质对人思想的冲击很大; 2、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物质化,社会矛盾对立,导致了思主义的产生; 3、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使近代国家体制真正产生; 4、确立了的社会价值观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工业化国家的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2、资本家日益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在与贵族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3、人类从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聚集,而影响了人类之间的关系。

对欧洲关系的影响 英国因为工业革命更加强大,法国因为工业革命也在欧洲保持地位,普鲁士更加强盛,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则日益衰落。

对环境的影响 1、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飞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同上 2、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3、增加生产用地,使大量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生物链遭到破坏。

恶性循环。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 ④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的旧制度、旧思想; 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⑥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对西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 3、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5、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工业社会时代的平民更加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国家的科技革命客观上也帮助了当时的中国,中国近现代工业化从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发展,这就是,经历了、盛宣怀时代的江南制造业,广东、福建的经济特区时代,开始从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向中西部发展。

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体现在科学家、企业家与金融家的社会活力。

瞄准新科技革命,及时抓住从技术创意到产品市场化的整个经济链条,带来的是经济从根基上崛起的机遇。

后期影响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

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

不过,在南北美洲,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

它们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欧化了。

这一点在亚洲和非洲是办不到的,因为那里土著居民为数太多,而且已有高度的发展。

但是,在南北美洲地区和大洋洲地区,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欧洲人从各个方面——种族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方面—— 整个地移植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一欧化的主要原因。

我们已经看到,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

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

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族迫害进一步促进了迁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5年中,150万犹太人从欧洲东部的俄国逃往北美大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主要例子。

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

每过去10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

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

1885年以前,大部分移民来自北欧和西欧;那时以后,多数移民来自南欧、东欧和东南欧。

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的自治领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地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德国人前往美国,其中还有小部分人前往阿根廷和巴西。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

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

虽然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设法活下去,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

换句话说,1763年之前这一时期中的殖民地分枝,在19世纪期间已成为与旧欧洲相并排的若干新欧洲。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

1763年以前,这些大陆上的欧洲殖民地主要限制在沿海一带。

但在后一世纪中,大陆的内地被横越。

工业革命通过提供必需的机械和技术,使由陆路侵入成为可能。

如果没有从海岸导向内地的道路、没有连接河道的运河、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这些征服大陆的广阔区域用的机械装置对拉丁美洲人和澳大利亚人来说,如同对于美洲边疆居民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有个阿根廷人曾在1878年撰文评论道:“印第安野蛮人的军事力量被完全摧毁,因为雷明顿已使他们认识到,一支军队能越过整个南美大草原,使地面上盖满敢于反对它的人们的尸体。

” 新大陆在殖民和经济方面的发展,也自然地导致欧洲文化的移植。

诚然,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变化。

文化不仅被采纳,也被改变。

如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与大不列颠并不完全相同,拉丁美洲也不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个精确的复制品。

然而,事实依旧是,语言基本上是相同的,虽然美国俚语使英国人着迷、陈旧的法属加拿大方言使法国人好奇。

宗教也是同样的,尽管存在着营火复兴会和摩门教信徒。

文学、学校、报纸、政体——所有这一切都有着可以追溯到荚国、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根源。

当然,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也存在着某些并非起源于欧洲的文化。

美洲的黑人保留了有着其非洲背景的某种残余物。

幸存的诸土著民族,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促成了一种混合文化人们也不应忘记荒原的影响;它给欧洲移民及其风俗留下了难以去除的印记。

所有这种种力量说明了为什么纽约、墨尔本和多论多迥然不同于伦敦,为什么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利亚和墨西哥城迥然不同于马德里。

不过,从全球观点看,相似之处显得多于不同之处。

阿拉伯诸民族在从它们地处中东的家乡向西扩张期间,曾越过北非扩张到大西洋岸。

今天,摩洛哥的文化不同于阿拉伯半岛的文化之处,远远多于美国文化不同于英国文化之处或者巴西文化不同于葡萄牙文化之处。

然而,摩洛哥现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无疑地,它自己也这样认为。

在同样意义上,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如今是欧洲世界的一部分。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工业革命不仅是美洲和澳大利亚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这种帝国的营建在1763年出现巨大的殖民拓居地之后的数十年间稳步地进行着。

确实,19世纪初叶,在英、法两国的某些集团中存在着不少反帝国主义的情绪。

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认为殖民地仅具有极小的经济价值,而英国与13个殖民地打交道的经历似乎也为他们的意见提供了证据。

然而,事实依旧是,英、法两国在那数十年间继续获得属地。

例如,英国于1815年获得开普殖民地和锡兰,于1840年获得新西兰,于1842年获得香港,于1843年获得纳塔尔。

同样,法国在1830至1847年间征服阿尔及利亚,在1858至1867年间远征印度支那,此外,1862年时,还试图在墨西哥得到一块立足地,没有成功。

不过,这些获得物与1870年以后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

19世纪期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欧洲国家和海外国家很快就在互相争夺市场,并在这过程中,提高各自的关税,以抵制别国的产品。

不久,有人主张,每个工业化国家都应当拥有能够为其制造商提供“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市场”的殖民地。

1898年,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艾伯特·贝弗里奇就这种看法向波士顿的一群商人作了颇有代表性的说明: 美国的工厂正在制造比美国人民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东西;美国的土地正在生产比美国人民所能消费的更多的东西。

命运已经为我们制订了我们的政策;世界的贸易应该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的。

因此,我们将如同母国(英国)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去得到世界的贸易。

我们将在全世界建立贸易站作为美国产品的分配点。

我们将派我们的商船队驶过诲洋。

我们将建立起一支真正伟大的海军。

自治的、挂起我们的旗帜并与我们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将在我们的贸易站周围成长。

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

资本在国内积累得愈多,利润降得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需要也就愈大。

实际上,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

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

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

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

在19世纪上半世纪,这些海外投资的大部分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白人的世界。

但是,在19世纪下半世纪,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

提供资本的个私人小储蓄者和一些大的金融组织自然为其资本的安全而忧虑。

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的政府来进行。

如此,投入剩余资本的需要促进了新帝国主义。

新帝国主义的源起并不完全是经济性的;它也并不仅仅与工业革命有关。

当时,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

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象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

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

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在19世纪中特别活跃。

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

虽然传教士本身为了自己的事业起见,也许乐于容忍这样的危险,以为是可接受的,但是,舆论时常要求反击。

因此,政府知道,可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干涉的借口。

最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的学说的流行,自然导致种族优势的观念和白人有“责任”统治世界上诸“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观念。

杰出的帝国创立者塞西尔·罗得斯在这一问题上是十分坦率的。

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这种土地攫取甚至是的征服无法与之相比的。

在1871至1900年的30年间,英国使其帝国的土地增加425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6600万,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

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

这些征服地加上原有的殖民地,产生一种奇怪的、前所未有的形势:世界的一小部分地区统治了其余地区。

工业化的欧洲强国不仅完全地拥有这些巨大的殖民地。

而且还控制了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被实际共容的、经济和军事上软弱的地区。

晚清时期的中国、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亚洲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就是例证;它们名义上都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却经常遭到掠夺、蒙受耻辱、受到资本主义强国以直接和间接的种种方式进行的控制。

拉丁美洲也是各强国的经济附属物,只是在这一地区,欧洲的军事行动因门罗主义而遭受挫折。

不过,门罗主义并不妨碍美国海军陆战队为“恢复法律和秩序”而一再进行的武装干涉。

俄罗斯帝国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欧的经济控制,但与此同时,沙皇政权的军事力量是很强大的,足以阻止外来的经济影响扩展到其他领域。

因此,我们看到,欧洲的控制不仅扩展到其辽阔的帝国,也伸展到同样广阔的附属地区。

事实上,投入附属国的欧洲资本比投入殖民地的更多。

这些投资通过各种手段和政治、经济压力——如:训练当地军队的军事代表团、监督并通常控制当地财政的金融代表团、给居住这些地区或在这些地区经商的欧洲人以专门特权的治外法权以及与治外法权有关的种种安排 ——而得到保护。

如果必要的话,还始终有美洲的海军陆战队或东半球的炮舰作为最后的一种手段。

有关诸强国与各种殖民地和附属地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几章中加以考察。

这里的目的仅在于描述这些关系的一般格局。

这一格局清楚地表明,到1914年,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已受到欧洲少数国家以及俄国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

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今天,在别世纪中叶,世界上的大部分混乱就是对这种欧洲霸权的不可避免的反应。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为什么欧洲在19世纪后期的大扩张应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呢?帝国主义毕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

如果将帝国主义定义为是“一个国家、国族或民族对其他类似的集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政治或经济的统治或控制”,那么,帝国主义就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

无疑,罗马人是帝国主义的,因为他们征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近东,并统治那些地区达数世纪之久。

而且,在罗马人之前和之后,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别的帝国为各种民族所征服。

然而,“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

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

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象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

贡物仅仅归于某一统治集团而不归于另一统治集团。

相形之下,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彻底的变他这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不如说是西欧的生气勃勃的工业主义对非洲和亚洲的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权的不可避免的影响。

换句话说,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太复杂、太扩张主义了,不能说是与殖民地的一种简单的贡物关系。

开始时,欧洲征服者肯定毫不迟疑地进行掠夺和征收贡物。

英国人在印度就曾这样做过,就象西班牙人早先在墨西哥和秘鲁所做的那样。

但是,经过这一最初的阶段之后,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

例如,英国曾用船把大量纺织品和资本运到印度,资本主要是用于铺筑铁路。

到1890年,印度已铺筑了约17000英里铁路,大致与英国的铁路网相等。

但是,从1890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一倍,达33000英里,而在这同一时期中,英国的铁路仅增加了300英里多一点。

应该指出,铁路和其他大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

换句话说,印度并不是必须待到它积聚起足够的资本时才发展其经济和增加其出口商品。

因而,在这早期阶段,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

但是,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经济不仅受到促进,也得到重建,并在后一阶段中归于无效。

英国的纺织品非常便宜,这时能通过铁路网而分配到全国,从而,象在早一个世纪时使英国工匠破产那样,无情地使土著工匠破产。

不过,这两种形势之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

英国工匠到城市中般地发展起来的工厂里去做工,印度工匠却由于他们的城市里没有出现工厂而无处可去。

英国人自然并不希望在印度建立一个相竞争的工业结构。

这是一种自然的、可理解的安排,但是,它深深地影响了印度人民。

他们以往历来是通过农业和手工业谋生。

而这时,工匠须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没有可替换的生活来源。

农民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卷入为英国工厂生产黄麻和其他商品的过程中。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供养他们自己和附近城镇的人们。

这时,他们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受世界经济的波动和危机的支配。

欧洲还通过传入医学科学和种种卫生措施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印度,因为医学和卫生措施导致人口急剧增低这种情况早先在欧洲也发生过,但是,欧洲有数百万人进入城市或去了海外,而印度人却做不到这些。

因此,最后结果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受阻。

这就是新帝国主义对殖民和附属地的影响的性质。

印度已用作这种影响的一个例证,但是,在其他地区,一般格局是相同的,只是自然地带有一些地方的变化。

这一格局应当记住,因为它说明了为什么今日的世界被划分成发达世界和不发达世界,为什么这两个世界的生活水平有着如此惊人的差异,为什么不发达世界的人民在获得政治独立之后,其首要目标是成为发达世界——尽可能迅速地达到西方的经济水平。

对新帝国主义的回顾不应该得出结论,说新帝国主义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

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作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

实际上,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

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

无疑,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890年间增加了三倍,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

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英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万英镑。

对于蛋糕的体积增大所带来的好处,人们没有不同的意见。

更确切地说,争论集中在蛋糕该如何切开的问题上。

诸殖民地民族已感觉到,过去,他们所得到的少于他们应得的份额。

他们所得到的总的量已明显增加,要不然,他们的日渐上升的人口就无法得到供养。

例如,有位英国经济学家指出,1949年,在矿物丰富的北罗得西亚从事开矿的欧洲公司将他们的产品总共卖得8670万英镑。

这笔钱中,他们花费在北罗得西亚的仅为1250万英镑;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钱给转移到国外。

而且,花费在北罗得西亚的1250万英镑中,有410万英镑是支付给在那里生活、工作的欧洲人。

3670万英镑中,只有200万英镑是给了在矿井里干活的非洲人。

然而,这些工人平均一年得到41英镑,而殖民地每个成年非洲人的平均收入是一年27英镑。

显然,在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对新帝国主义的反应之间,有着一个相似之处。

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而且,两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

但是,又有一个基本差别:诸殖民地民族并不反对自己民族的,而宁可说,反对外国统治者。

因此,至少在最初阶段,它们的反对运动并不是,而是西方的一系列政治学说——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尤其是。

工业革命,不同于科技革命,可以指: 以蒸汽机的改良为标志,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随机文章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垃圾人定律是什么意思,逮到个人就大肆倾倒负面垃圾(拳脚相向)龙卷风风眼有人进去吗,龙卷风中心有没有风/没有风但是气压非常大十大超人系果实排名,霸主震震果实竟然不是第一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什么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1秒拍500张闪电图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1号卷A10联盟2025年高一4月期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自主选拔在线整理1号卷A10联盟2024级高一4月期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PDF文档,欢迎下载。

1号卷A10联盟2024级高一4月期中考试定于4月22日-23日进行,本次联考由A10联盟7所理事学校及合肥168中学和安庆一中承担命题工作,命题学校遴选本校优秀学科带头人进行试题命制,结合新高考考试方向进行命制。

为方便考生巩固练习,自主选拔在线整理本次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PDF资料,欢迎下载。

推荐:全国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全科:1号卷A10联盟2025年高一4月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1号卷A10联盟2025年高一4月期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下载练习,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高清无水印版《1号卷A10联盟2025年高一4月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版,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低年级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敲重点:如果您有最新2025年高一试题,也可以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微信号:15321584635)投稿呦,并领取升学资料一份~ 1 2前往页扫码进群领取无水印版试题及答案(高一)点击进群

加入收藏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