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高考资讯

高考试题分析 ‖ 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4-10-17来源:网络作者:小千点击数:
简介:【试题出处】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第10~14题【总体分析】文言文试题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文本依据为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的《资治通鉴》;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文本依据为中华书局

【千问百科解读】

【试题出处】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第10~14题

【总体分析】

文言文试题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文本依据为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的《资治通鉴》;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文本依据为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的中华国学文库本《读通鉴论》。有关李陵事迹,《资治通鉴》主要出现在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因此关于李陵行迹的记录较为分散,篇幅很长。

李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富有争议的、传奇式的人物。李陵为名将李广之孙,精于骑射。李陵曾率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攻数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终因矢尽道绝,救兵不至,战败投降。汉武帝因此震怒,灭其全家。材料一内容基本包含了李陵的一生,李陵劝降苏武、告别苏武一段没有呈现。李陵最后的归属是:汉昭帝始元六年,“霍光、上官桀与李陵素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之。陵曰:‘归易耳,丈夫不能再辱!’遂死于匈奴”。王夫之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读通鉴论》是王夫之针对《资治通鉴》而写的一部史论,借引《资治通鉴》所载史实,臧否人物,总结兴亡盛衰之理。材料二是王夫之针对《资治通鉴》所载李陵事迹所作的一段议论,他的观点是,李陵投降之罪昭彰显著,司马迁的辩白是在为李陵掩饰罪过。

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深度关联,史实与议论交织严密。所述史实清晰晓畅,所议事理简易明了,语言典雅规范,知识点全面、准确,与高中毕业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相一致,可作为典型的文言文样本来进行阅读、考查训练。根据考试标准、考试要求,通过试题设置,答案回应,考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生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应该并不陌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背诵推荐篇目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说到《史记》的创作历程: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李陵投降后,司马迁以李陵人品、战功以及“欲得其当而报汉”等理由为李陵游说,结果招致宫刑。世人在同情司马迁的同时,也对李陵产生同情之心。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有李陵劝说苏武投降一段,颇为感人,其中李陵说道:“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这会愈加强化世人对李陵的同情。《苏武传》还记录了苏武归汉时李陵的一段告白:“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使世人更愿相信司马迁“(李陵)欲得其当而报汉”的说辞。然而王夫之抓住李陵“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这一点,强调李陵叛逆之罪无可掩饰,史实与议论相交织,似若不容置喙。本题设置的目标不在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而在于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同时有效关联课文、课标内容以及已有知识,引导考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能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时间节点、思考角度进行评判,引导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

【试题材料】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试题10】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

【参考答案】ADF

【考查目标】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整理并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包括实词的理解、虚词的把握、句式的运用,以及事理的连贯性、流畅性。

【试题分析】本题波浪线的部分正确的标点是:“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

试题设置A、B、C、D、E、F、G七个断句点,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三个正确的断句点。

“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A、D是正确断句点。文言文中同一词语连着出现,一般情况下应该断开,即一个词语属上句,一个词语属下句,同样的情况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屈原列传》“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F是正确断句点,其中虽“……,而……”为表示让步的关联词语,据此可以正确判断标点位置。“浣”“涤”为同义关系,其宾语为“其污”,E将同义复合词“浣涤”断开,不合文言语法通例。“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而已”非句末语气词,因此后面不能断句。“已缁之素”是指已经染色的生帛,生帛未经染色时为白色,所以后面说“不可复白”。“已缁之素不可复白”,根据文言韵律节奏特点可以读作“已缁之素,不可复白”,《读通鉴论》整理本有作如此标点者。但从句法结构看,“已缁之素”与不可复白”为主谓关系,其间通常可以不施断句,因此试题没有在这个地方设置断句选择点。

题干特别提醒“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这是为了保证考生选择最佳断句点,避免心存侥幸。文言文断句,可能存在可断、可不断之处,这时就应该优先考虑三处非断不可的地方作为选项,不能选择可断、可不断之处而舍弃非断不可之处,这点对于正确引导文言文阅读与教学非常重要

【试题亮点】

本题的试题设计对传统文言文断句题进行了新的调整,目的在于更为准确客观地考查出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这一调整开始于2023年高考试卷。从测试结果看,新的试题设计,有效规避了排除、猜测的可能性,引导考生认真阅读文段,理解文意,正确断句。得分上,出现0~3分4个分数点,更能体现考生的层次水平差异,同时基本避免了0分的可能性,能使考生更有获得感。

【试题11】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关键词语、特殊用法的能力。

【试题分析】

A项的“壮”,在材料中出现在“上壮而许之”,指汉武帝听了李陵“以少击众”的请求后,非常赞赏并答应了他的请求。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有“单于壮其节”,课文注释是:“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与材料中的“壮”意义、用法正同。《苏武传》课文“学习提示”部分又说,“文中存在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如意动用法,像‘单于壮其节’,‘壮’意为‘以(其节)为壮’”。本题考点设置正由此而来。“不贵难得之货”来自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老子>四章》,原文作“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其中的“贵”为形容词意动用法,意思是“以(难得之货)为贵”“认为……珍贵”。因此“壮”与“贵”虽然意义不同,但在形容词意动用法上却是相同的。因此选项A的词义解说正确。

B项的“亲”,在材料中出现在“事亲孝”,意思是侍奉母亲孝顺。“亲”是指父母,古代也可偏指父或母。这个意义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多见,例如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畔主背亲”等。李陵为李广之孙,是遗腹子,此处可理解为单指母亲。“我有亲父兄”出自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原文是“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课文在这个地方的注释是:“父兄,偏义复词,这里单指哥哥。”没有单独为“亲”字作注,而其中的“亲”指血亲,“亲父兄”指有血亲的哥哥。因此B选项表述为两处“亲”意义不相同,解说正确。

C项要求辨析两个“之”字用法是否相同。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陋室铭》《爱莲说》之后的“积累拓展”部分,在辨析文言“之”字用法时说道:“‘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高中选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部分有“古代汉语的虚词系统”,列举了虚词“之”的四种用法,其中第三种用法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本题设计据此而来。“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中,“之”用于主语“彼”与谓语“不死”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彼之不死”作为一个分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用于主语“莲”与谓语“出淤泥而不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整体作为动词“爱”的宾语。因此从“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个知识点去考查,两句中的“之”用法相同。而C项表述为两个“之”字用法不相同,表述不正确,此项为答案项。

D项要求理解“迨”的意义。“迨”有“到、等到”的意思。材料中的“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意思是等到后来李广利出征匈奴的时候。“迨诸父异爨”来自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文《项脊轩志》,课文的注释是“迨,等到”,与材料二中的“迨”意思正相同。因此选项D词义解说表述正确。

【试题亮点】

①本题注重教考衔接,四个选项都有效勾连教材内容,对照语句均来自相应课文,可以引导考生回归教材,回归课堂。

②本题注重文言文知识能力的归纳与总结,引导考生触类旁通,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与水平。例如A项要求考生由课文“单于壮其节”中“壮”的意义与用法,联想到材料一“上壮而许之”中“壮”的意义与用法,再类推出《老子》“不贵难得之货”中“贵”的用法,进而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特殊语法现象“意动用法”。C项要求考生辨析“彼之不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两处“之”的用法,一方面是回应教材中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是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总结与归纳能力。

③通过试题,引导考生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正确推导词义,归纳总结文言文词语的用法特点,进而提升综合能力,实现高考命题的最终追求。

【试题12】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试题将材料一、材料二综合起来设置选项,大体依据材料一的内容次序,从四个方面设置选项考查考生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与把握,体现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与概括。“有关内容的概述”与文言翻译题侧重点不同:本题侧重于整体的阅读理解准确,未必字字对应落实;文言翻译题则强调字词落实,严格忠实于原文。

【试题分析】

A选项的相关信息内容同时包含在两则材料中。材料一对应的语句是:“(李陵)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陵叩头自请曰:‘……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意思是:李陵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风范,命令他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以防备匈奴;到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材料二对应的语句是:“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意思是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塞作战,这是李陵在炫耀自己的勇敢,而并非武帝命令如此不得推辞。选项前一部分基本是材料一史实的陈述,“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是材料二中王夫之对李陵自请“以少击众”出战的评价,分别符合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内容。因此A选项的概述是正确的。

B选项的相关信息内容主要包含在材料一中。选项前一半对应的语句是:“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意思是:李陵进军至浚稽山,与单于军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率军搏击攻杀,敌人回逃上山,汉军追击,杀敌数千。单于大为惊骇,召集八万余骑围攻李陵。李陵退守树林间,又杀敌数千。其概述内容与材料一相应语句意义相合。选项后一半是比较司马迁与王夫之对李陵奋勇杀敌的评价,司马迁的评价见材料一“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意思是“李陵虽然遭遇失败,然而他摧败敌军的战功,也足以昭示天下”,选项概括为“虽败犹荣”准确无误。材料二中,王夫之着意强调李陵投降之罪,而李陵打仗的过程完全没有提及,因此选项表述为“王夫之则未置一词”也是准确的。B选项的概述与材料一、材料二内容一致,因此是正确的。

C选项前一部分的相关信息内容包含在材料一中。对应语句是:“(李陵)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意思是:李陵投降,武帝非常愤怒,大臣们都归罪于李陵,而司马迁以李陵的品质、战功以及他的“报汉”之志为李陵极力申辩。因此选项前一部分“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是正确的。选项后一部分见材料二,对应语句是:“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意思是:司马迁为李陵掩饰罪过唯恐达不到目的,于是又不断称道李广,夸赞其世代功业。选项表述“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理解错误。其一,王夫之这句话是在讲述司马迁为李陵游说的情况,而不是在推测司马迁为李陵游说的原因。其二,材料中的“若不及”不能理解为“如果不及时”。“若不及”意思是“好像赶不上”“唯恐达不到目的”。“若不及”又作“如不及”。例如《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作“看见善良,努力追赶,好像赶不上似的”。《论语·泰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朱熹集注:“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作“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其三,“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来源于材料中的“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将“抑称道李广”对应为“损害李广的声誉”,理解错误。其中的“抑”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又”。“而抑”连用,意思相同,王夫之常用此语。《读通鉴论》卷“为偏裨于宋义旌牙之下,为怀王谋项者之计得矣,而抑无以服楚人之心。”又卷二十九:“既不能保其腰领与妻子,而抑受从逆之罪以伏法。”《宋论》卷十一:“如是,则才有所不尽效,而抑不求助于才以自辅。”总之材料中的“抑”不能理解为“抑制、损害”。因此C选项内容表述错误,为答案项。

D选项前一部分的相关信息内容包含在材料一中,对应语句是:“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语意浅显易懂,选项表述正确。选项后一部分的相关信息内容包含在材料二中,对应语句是:“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意思是:纵然李陵灭族之祸可以怪罪于李绪,而到后来李广利出征匈奴时,李陵率大军追击汉军,转战多日,仍然可以怪罪于李绪吗?言下之意是,帮助匈奴人训练军队的可能是李绪,与李陵没有关系,但率军与汉军转战多日的一定是李陵,因此李陵投降之罪无可推卸。选项D后一部分转述王夫之的观点,准确无误。总之,D选项的概述与材料一、材料二内容一致,因此是正确的。

【试题亮点】

本题试题材料为复合文本,材料一为史,材料二为论,两个文本结合非常紧密。试题选项的设计也围绕史、论同时推进,因此四个选项都有综合两段材料的内容,落实到材料中则涉及八个理解点,因此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对两则材料都要理解才能准确作答。这一方面可能增加考生阅读作答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实际增强了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测试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试题13】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参考答案】

(1)(我)希望能独立带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匈奴专门针对贰师将军的部队。

(2)李陵说“想得到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室”,是愧对苏武而给这件事情找个借口。

【考查目标】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综合把握能力、翻译能力。

【试题分析】

文言文的翻译要求整体把握语句在文段中的作用与意义,正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重点关注关键词语的理解,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同时要对特定的句式结构有所了解,答案要求采取直译的方式。

第(1)题关键词语有“得”“当”“分”“毋”“乡”等。

“得”有“能够”的意思,此为常见义,考生应该不会陌生,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都是这个意义。

“当”有“承当、担当、执掌”的意思,“自当一队”即独自执掌一支队伍,翻译成“独立带领一队”简单准确。

“分”有“分离、分散”之义,“分单于兵”就是分散单于的兵力,与后面的“毋令专乡贰师军”意义相对。

“毋”,副词,表示禁止,相当于“不可、不要”,此为常见义,如《鸿门宴》“毋从俱死也”“毋内诸侯”,都是这个意义。

“乡”同“向”,意思是“面向、朝着”。《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这个意义考生相对陌生,但考生应该能根据语境推测出这个字的意思。“专乡贰师军”与“分单于兵”对应,“专乡”与“分”相反,据此可翻译成“专门针对”。

第(2)题关键词语有“得当”“愧”“为之辞”等。

“得当”指“获得适当的机会”。《汉书·李陵传》:“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王先谦补注:“当谓适可也,谓欲得适可之事会而动。”

“愧”意思是惭愧,“愧苏武”是指“对苏武感到惭愧”,可翻译作“愧对苏武”。

“辞”意思是“借口、托词”。《韩非子·饰邪》:“称比干、子胥之忠而见杀,则疾强谏有辞。”

“为之辞”是双宾语结,其中“为”是动词,“之”指称李陵投降这件事。对应句式作“为之为辞”,翻译作“给这件事情找个借口”,符合原有句式与句意。

【试题14】

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

②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

③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考查目标】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观点归纳能力

【试题分析】

回答此题,先要理解王夫之“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一句的意思。李陵投降匈奴,作为汉军将领,已经丧失了节操,故称“大节丧”。“余无可浣也”承上一句“已缁之素不可复白”而来。已经染色的素丝不可能恢复白色,因此李陵“大节丧”,投降之罪无可辩白,也就是材料二的结论句“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李陵投降叛逆之罪无可辩白。试题即要求考生从材料一中概括出支持王夫之这一观点的史实。与此相对应,考生可以从材料一中找到:(1)“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即“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2)“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并立为右校王,李陵与降将卫律一起受到单于重用,成为单于的左膀右臂。降将卫律这个人物见于课文《苏武传》,其中卫律威逼利诱苏武投降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其效忠匈奴单于的本质无可置疑,而李陵与卫律一同受到单于重用,可以坐实李陵投降的性质。答案中卫律是降将的信息,来自教材,并不要求考生一定答出这一点。(3)“(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李广利出征匈奴,李陵率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因此王夫之感叹:“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说明李陵投降并效忠匈奴单于已然是事实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