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解决“想”的问题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语文课要解决“想”的问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思辨读写十讲》 余党绪 著 商务印书馆

我应当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积极关注者和学习者。

在《思辨读写十讲》之前,我读了余党绪老师关于思辨读写的多本书,并在刊物上找到余老师以及多位老师讨论思辨性阅读与写作的文章,后来,又了解了他主持的关于思辨性教学课题的结项总结。

我知道,这本《思辨读写十讲》,应当是余党绪老师关于思辨读写的理论和实践概括的总结,他之前所写的书文和所主持的课题中包含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在这十讲里都浓缩地集中呈现,有些精彩的讨论也作为附文以飨读者。

作为读这本书的受益者,我想说说自己的真实体会。

20、21世纪之交,被称作世界互联网时代的开端,信息时代到来的迅速令人目眩,影响到很多领域,特别是教育。

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正是在这个时期提出的。

在应试教育与文理分科的形势下,语文教育首当其冲,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印欧语为基础建立的语法体系,经过几代语言学家的努力,仍然无法有效地应用于语文课程。

既然“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一套行不通,语文教育的“感悟”思潮便开始兴盛起来,罔顾语义解释和文意分析的基本原则,泛言感受、体验的语文教学逐渐盛行。

经过20多年来很多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深度思考,理解型和思辨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熟起来,余党绪老师的那些论著,还有与他一起思索讨论、认真实践的很多教师们的课例,冲破了时潮,成为极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其实,语文课程是否需要走向理性,是不是停留在直觉、顿悟等灵感式的心智活动上可以完成它提高全社会公众语文素养的任务,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并不难陈说。

在信息时代,知识已经通过互联网为大家共有,查找知识的方式也已经非常人性化。

但是,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变化纷繁诡谲,能够知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什么知识,才是人才的关键,这些都是要凭借语言文字应用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真正的经典话语。

大家都说语文活动无非是“听说读写”且主要是面对书面语的读和写,其实在更深层的界面上,语文课是要解决“想”的问题。

如果读和写的背后没有“想”,也就是不能入脑入心,怎么能产生和发展出体现在一个人精神和行为中无处不起作用的素养?而理性的思维才是自觉的“想”,是解决问题的制高点、发明创造的初始点。

为了这个“想”,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原来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这两个语文活动的基础上,加上了“梳理与探究”一项,强调了自觉思想的不可缺少;而在阐释那四个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图上,一直是把语言和思维直接相连放在中轴线上,而把文化和审美放在它们的两翼。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这些道理要体现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产生每一堂成功的、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其实非常复杂。

教师想明白了,又引领学生去得出真实、深刻而有说服力的结论,还要将用语言建构和承载的思想变成师生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后的优质表达,这应当是一种智慧。

余党绪老师是这个教学实践的先行者、成功者,又是这种践行理论比较系统的总结者。

从这里去体会《思辨读写十讲》的价值,应当有益于我们去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真诚而自信的书。

余老师在长期的实践和潜心的思考后,他的书表现出难得的真诚。

面对那些已经被文学史、被历史和现代名人做出过结论的文本,他敢于挑战,自己先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做了反思,之后和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与那些死记硬背文艺理论教条的所谓“理论探讨”相比,这才是语文课程中真正的文学阅读。

对那些普通人会觉得“不靠谱”的结论,余老师真诚陈述,坦率维护,是因为,他理由充足,充满自信,也有了思辨的自觉,产生了信念。

这也是一本雄辩而透彻的书。

“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最重要也最高端的定律,这本书里的案例,有很多带有一反常论的挑战性讨论。

不仅是案例,理论也是一样。

为了给批判性思维一个合理的解释,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实践性很强的命题有充分的根据,他引用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名言来阐释它的内涵和原则。

在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引用都与作者的立论紧密相扣。

比如杜威的“目的、过程与材料”,余老师称为“思维的三要素”,自觉的“目的”既是思维的立足点,又是思维的落脚点,确实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要素。

“过程”即“连贯有序的逻辑推理”,也就是一种符合事理的思路。

而“材料”,就是用语言建构出来承载思想的文本。

余老师采用三要素理论,正是因为它完全符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事实与规律:在明确目的的指引下,用符合规律的思路,发掘出文本的思想,这就是思辨阅读。

而建构出符合语理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思辨写作。

理解文本的思想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两个侧面,体现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只有符合思路的准确语言,才能够承载理性的思维。

这还是一本务实而清醒的书。

在《思辨读写十讲》里,余老师用理性来提倡理性,所以分外清醒。

他着重讲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里的作用,用多个教学案例来阐发理念,有极强的针对性。

全书贯穿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理性思维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实践之中,教育的作用只是将它们激发出来并促使其自觉化,经过长期而专业的训练,使其“发展与提升”。

他的清醒还表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在特别强调理性思维的时候,还同时强调了感情、冲动、本能等非理性活动的作用。

形象思维和直觉、感受等精神活动,常常是理性思维的起点,虽然是产生思想的“催化剂与助燃剂”,但在语文课程里引领学生走入理性思辨的时候,这种催、助作用往往是很强大的,要很好地运用它,发展它。

这些辩证而不绝对的论述,散落在这本书中,应当引起读者的注意。

余老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研究历经多年,有了很多积累,已经比较成熟,这表现在许多深刻的体会和精彩的言语上。

有很多话语,是缺乏实际体验、没有深思熟虑的人说不出来的。

比如他说“阅读是与作者的较量”,又说“忘我恰是读者的悲哀”,把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时作者和读者的微妙关系,讲得那样细腻而深刻。

本书第三讲谈思辨性阅读的内涵、路径与意义,余老师用12个字来概括——基于文本,立足反思,旨在求真。

在这一讲里,他说到文本的“本”与“真”。

他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还原与落实。

还原,先得承认有个‘原’;落实,先得承认有个‘实’。

原与实,其实就是本与真。

”之后,他又说:“廓清语言与修辞的迷雾,从语言表象进入义理内蕴,‘还原’出文本之‘本意’。

这是一个文本细读与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证与澄清的过程,旨在厘清文本内部的要素、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厘清文本中的事实、逻辑与价值的关系。

实证,强调尽可能排除自我观念与情感的影响,一切推断都必须基于文本的限制;澄清,强调的是剥离和悬置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非文本因素,正本清源,探求本意。

”这是一段多么精彩的阐释,将训诂、语义与思想的关系,也就是《文心雕龙》所谓“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道理,阐发得淋漓尽致。

余党绪老师的思辨性读写教学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了很多同道与同行者。

当然,任重而道远,《思辨读写十讲》所讲的大多是高中语文课,而思维的培养是要从小做起的。

教师们不满足于语文课只是选一些短文,问题是:短文就一定浅吗?批判性思维是不是只有在整本书阅读里才能体现?语文课不能到了高中才走向理性,而应当在不同的学段里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为理性思维培养打下基础。

初中去为小学补课,高中再去为初中补课,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一位高中教师面对的学生从小就善于思考、善于表达,到了高中,教师就用不着停下来去整理语言,学生的思想也会更加自由自在地翱翔在从想象到理智的高空,为他们走向社会后正确思考、明辨是非、快意创造打下更好的基础。

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只与高中语文教师去交流,应当还有更为普遍的阅读价值,让大家从书中看到更多的责任和更清晰的愿景。

(节选自《思辨读写十讲》序,题目为编者所拟。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7日 第10版

作者:王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