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园三诗人有什么代表作?创作背景是什么?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
【千问解读】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商务印书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
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
1936年3月,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丛书之-的《汉园集》出版了,在诗坛上引起很大的轰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汉园三诗人的名宇便确立下来,以其经久不衰的张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即便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三颗年轻的心灵的美丽与新鲜。
创作背景 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当时曾经是北京大学文学院的同学,以文会友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
1934年,郑振择编"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要卞之琳的一本诗集,卞之琳便把何其芳、李广田到当时为止的诗全部拿来凑成一本集子。
他们一块读书的地方叫"汉花园",有点的味道,不过他们倒觉得喜欢,好玩,于是便叫了个《汉园集》。
《汉园集》在当时文学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对于"汉园"三友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纪念与象征意义。
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诗坛上三颗划空而过的流星,把他们最美丽最动人的光华投在汉花园里,更何况这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文学合作,此中深意,一言难尽。
内容精要 《汉园集》中,第一部分是何其芳的"燕泥集",收诗十六首。
从题目上看,似乎有不辞辛苦,自筑诗巢的意味,然而我们又分明可以从中嗅到"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气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暗示了何其芳的美学情趣,那就是对绩艳绮缈风格的痴迷与执著。
何其芳是一个早熟的、感情比较细腻丰富的人,总爱沉溺于自己用文字和幻想所营造的世界里,这是一种天生的诗人气质。
他的前期诗作,带有明显的梦幻情调,如一个少女哺哺述说着梦中的凤景,而他则是一个画梦人,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也便名为"画梦录"。
他描绘出来的梦都是感伤、寂寞、忧郁而又美丽的。
满纸卧冷,充满了对故乡,对青春,对爱情的眷恋以及求而不得的幽怨。
如《青春怨》: 一颗颗,一颗颗,又一颗颗, 我的青春像泪一样流着; 但人家的泪为爱情流着, 这流着的青春是为什么? 一朵朵,一朵朵,又一朵朵。
人的青春像花一样谢落; 但一切花都有开才有落,这谢落的青春却未开过。
其他如《预言》写梦中女神的光顾与离去。
《花环》纪念一个女孩的夭亡, 《罗杉怨》写失恋者的痴情,几乎篇篇是精品,使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随机文章西汉武帝以后外戚主掌朝正的原因是什么?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兵马俑4号坑为什么不挖,兵马俑4号坑介绍/4号坑不是俑坑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的利弊(未来可能毁灭人类)为什么中国没有龙卷风,美国是龙卷风之乡/每年会发生2000多起龙卷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绳文人和弥生人有什么分别?到底谁才是日本人的祖先
首先,我们先来区分绳文与弥生区别。
绳文时代 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 日本最原始的时代。
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
绳文是指出土的当时的绳文陶器,是那个时期的标志。
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人因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被称为绳文人。
成年的绳文男性身高不到1.6米,女性不到1.5米,面庞轮廓清晰、眉间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浓重、大眼睛、嘴唇稍厚、颚骨发达。
来自东亚大陆(主要经过朝鲜半岛)的弥生人与绳文人相比,脸较长较平,鼻根扁平。
弥生人牙齿比绳文人大,身高也比绳文人高。
弥生时代 前3世纪~3世纪 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
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
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总结一下日本网民对绳文和弥生的看法 日本网站上对这个感兴趣的基本就两类人。
第一类。
跟学界主流观点一致,完全不认同绳文人为直系祖先,只是和真正的日本人祖先发生过混血。
也就是说认同弥生人为日本人的直系祖先(跟主流看法一致)。
但是接下来重点来了。
日本网民们似乎认为弥生人是一个热爱和平、喜欢过节日和载歌载舞的民族/人种。
日本人变成后来这种气质阴郁、充满侵略性的民族,全是因为在公元四世纪左右遭到朝鲜系民族的入侵和支配,文化被强制性改造了。
(典型的日式思维。
日本的很多反战片也是这样拍的。
即卖惨。
错误全是高层造成的,下层个个都是善良的可怜好人。
) 第二种。
认同绳文人。
但是依然不认为绳文人为日本人的直系祖先,只是认为绳文人才是真正的日本人,代表着真正的日本文化。
怎么说呢,这种观点有一种外来血统和文化污染了日本的意思在里面。
日本社会上很多思想偏左甚至带点反社会倾向的艺术家们都持这种看法。
比如宫崎骏。
一些音乐家甚至还搞过绳文音乐节。
经常关注日本文艺作品的话,会发现绳文人相当吃香,弥生人反倒没什么人信。
随机文章有关”推恩众建”典故关于神射手哲别 他的生平资料和他的功绩如何?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造价,4000万美元一枚(与民兵3相当)出丑效应是什么意思,完美无瑕的人不受人喜欢(优缺明显惹人爱)亚马逊旗下蓝色起源发射火箭回收成功,私人公司推动太空旅游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绳文时代有着什么特色?绳文人有着怎么样的生活习惯
当时,靠渔猎、采集为生的绳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实践,制作出了各式各样极富力量美感与神秘色彩的陶器。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获悉,此次展览分六个章节,以“绳文之美”为主题,齐集了从草创期到晚期日本不同地域的佳作,力图向观众呈现凝聚在作品线条、造型之中的远古居民的技术与思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绳文时代的出土文物目前已超过9万件,其中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的6件在本展中第一次同时展出。
生活中的美感 日本旧石器时代结束于1万3000余年前,学界把随后的约1万年的时期称为绳文时代。
“绳文时代”这一名称源于当时的人普遍使用带有绳纹样式的陶器。
在绳文时代开始不久后,冰河时期迎来了终结,日本列岛的气候变得温暖而湿润,山岭森林、河流海洋等景观地貌逐渐成形。
木制编筐 绳文背篓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在多样的自然环境中,远古居民进行着狩猎捕鱼以及植物采集等基本的生产活动,并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打制陶器、石器这类实用工具之外,绳文人也制作出了装饰品以及陶偶、石棒等仪式器具。
陶器的出现宣告了绳文时代的开。
最初陶器作为煮炊的道具而被广泛使用,但这种单纯作为容器的功能在随后得到了衍生。
此外,弓箭、鹿角制鱼钩鱼叉等渔猎工具,磨石、石皿(类似于现代的石臼)这类用来捣碎果实、根菜的研磨烹调工具相继登场,表明了绳文人为了顺应新的自然环境而迸发出的创造力。
陶制耳饰 绳文时代(晚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 美的演变 绳文陶器的制作和使用跨越了近万年。
在这漫长的进程中,陶器的造型之美得到了不断的诠释和演绎。
根据时期和地域的不同,器具的搭配自不用说,容器的形状与纹路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火焰形陶器便是在对美的不断演绎过程中诞生的。
它作为绳文陶器的代表作品时常得到介绍,故而为人们所熟知。
单嘴深钵形陶器 绳文时代(前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 绳文陶器的纹饰,有些是用指甲、指尖、捻线、贝壳或木制竹制的棍棒、刮铲等道具在容器表面绘制的,有些则是利用在容器表面黏附粘土来表现纹路。
深钵形陶器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在草创期·早期·前期,绳文人通过使用各种道具在陶器表面绘制趣味性十足的纹饰来对美进行阐释;进入中期后,人们开始通过在容器表面黏附粘土这步工艺来为陶器注入美感。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火焰形陶器上的立体装饰物;后期·晚期纹饰的特征则表现为用木棒、刮铲等来刻画线条追求构图之美。
壶形陶器 绳文时代(晚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 美的竞演 绳文文化像一朵瑰丽的鲜花绽放在亚洲大陆东端的日本列岛之上。
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孕育出了世上最古老的绳文陶器,其造型美感即使是在世界史前陶器中也是的。
在不同时期、地域环境中呈现万千美态的绳文陶器享誉国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说是火焰形陶器。
彩陶钵 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800年左右 视线转向欧亚大陆。
在正值绳文时代中期的欧亚大陆上,人们进行农耕畜牧生产,并开始了金属器具的生产制作。
在地区,不仅诞生了由王、权力者统治的都市,工匠们在瓦窑里烧制的陶器也开始作为商品大量生产流通。
在这些地区,人们根据实际用途设计陶器的造型,并在其表面描绘彩色图案、打磨光滑。
无纹壶 阿卡得王朝时代·公元前2300年左右 在本章,我们可以欣赏日本列岛陶器和欧亚大陆陶器的美的竞演,并探讨不同社会、文化孕育出来的不同形态的美。
绳文美的巅峰 虽然在历时万年的绳文时代诞生了很多不同形态的作品,但在所有出土品中,被认定为国宝的有且仅有六件。
最初被认定为国宝的陶器名为《绳文的维纳斯》。
它在距离现在并不久远的平成7年(1995)获得国宝称号,这也从侧面表明了近年以来人们才开始从社会、文化层面去关注、评价绳文时代。
火焰形陶器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火焰形陶器可以称得上是绳文陶器的代名词。
容器表面喷薄欲出的遒劲有力的装饰独具风格,表现出了绳文人丰沛的创造能力。
绳文社会出现过几次安定期,中期便是其中一段稳定的期间。
成为国宝的《绳文的维纳斯》、《绳文的女神》都是中期的作品,它们的登场宣告着当时的文化正处于成熟期。
绳文的维纳斯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祈福陶偶、陶器的美感与造型 绳文人制作陶偶、陶器用于祭祀祈福,可以说祈福陶偶、陶器代表了绳文时代另一种形态的美。
陶偶普遍是人形陶制品,最初出现在绳文时代初期。
最开始的陶偶虽然没有头部和手脚,但由于出现了乳房这一明显特征,我们可以认为其表现对象为女性。
纵观整个绳文时代,孕育生命的女性一直是陶偶不变的表现主题,故而我们可以推测这类陶偶是为了用来祈求平安分娩和谷物丰收。
另一方面,石棒作为象征男性的造型,出现在绳文前期后半段。
由于曾发现过极度形似男性生殖器官的石棒,因此可以考虑这种陶偶是为了祈求子孙满堂、。
遮光器陶偶 绳文时代(晚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 与普通陶器上装饰的抽象纹路图案不一样,有一类陶器上绘有人或动物。
这类陶器不仅仅只是作为容器而存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绳文人思想的传递媒介。
另外,也有父母向孩子表达关怀的附手足形陶制品、为了祈求食物丰收而怀抱敬畏之心制作的动物形陶器等等。
人形装饰有孔附沿陶器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另一种维度的绳文魅力 明治时期进行的大森贝冢发掘成为日本近代学的发端,也是在这次发掘中,人们发现了“绳文”。
与考古学研究发现的“绳文”不同,日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发现了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另一种形态的“绳文”。
曾经断言“艺术即大爆炸”而为世人所知的冈本太郎(1911~1996)称自己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看到的绳文陶器,以“让人失声大喊的迫力”冲击他,撼动瓦解了他自身曾对艺术本质进行的思考和定义。
岩偶 绳文时代(晚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 其实早在冈本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作家热爱绳文作品的故事为人们广知。
民艺运动的发起人柳宗悦(1889~1961)为了保存岩偶,特意制作了专用的收纳箱。
织造染色专家芹泽銈介(1895~1984)曾将自己珍藏的陶偶画在插图中。
另外,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陶艺家滨田庄司(1894~1978)曾与自己的徒弟岛冈达三(1919~2007)一同制作绳文陶器,并将其作为教学素材。
后来,岛冈达三将这种制作经验与父亲编丝师岛冈米吉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美——绳文象嵌。
随机文章质疑美国宇航员登月造假,质疑证据经不起推敲(谣言)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揭秘超人类主义宣言真相,致力于通过科学强化人类人体(成神计划)揭秘飞机起飞降落为什么会耳鸣,耳内气压和外部不平衡所导致五大洋七大洲五大洋是哪些,南冰洋并不存在/只由七大洲四大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