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蒙灭金过程简介是怎么回事?联蒙灭金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简介:疲夏削宋:金国自取灭亡之道 嘉定元年(1208年)金章宗死后,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金国开始逐渐处于下风。

嘉定四年(1211年),金军主力盲目出击寻找蒙军主力决战

【千问解读】

疲夏削宋:金国自取灭亡之道 嘉定元年(1208年)金章宗死后,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金国开始逐渐处于下风。

嘉定四年(1211年),金军主力盲目出击寻找蒙军主力决战,结果接连在野狐岭、会河堡两次会战中败北,主力野战部队损失惨重,一时之间两河地区兵力空虚,局势危如累卵。

为避蒙军锋芒,嘉定七年(1214年)七月金国举朝南迁,将两河、山东地区拱手让给了蒙古人。

但事实上,当时蒙古人还不具备很强的攻城能力,金国还是可以把剩余兵力重点布防在几个最重要的城市,也可以有效防止蒙古人深入金境抄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金国还是有能力做到稳固防守。

但是放弃之后,不仅北逃的后路被切断,而且丢失数百里战略回旋空间,反而不利于金国的生存。

但即使如此,倘若稳固经营关河(潼关—黄河)防线,也不失为持平之策。

南迁之后,金国大量增兵固守关河,蒙军反而对此束手无策。

眼见无法取得任展,嘉定十年(1217年),不得不留下经略汉地,自己则率领主力西征掠夺财富。

虽然金国顶住了蒙古的攻势,但此时轻易放弃两河、山东的另一严重后果也开始显现出来:仅凭河南一地产出的粮食根本无法供养30万军队,金国陷入了严重缺粮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主战派想到了“取偿于宋”。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金国主战派盲目自信。

当金廷议论迁都之事时,直学士孙大鼎就说:“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

”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金国已经今非昔比,恐怕难以与宋抗衡。

在这一点上,金国的主战派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相对而言,主和派官员则要清醒的多。

嘉定十年(1217年)金廷议论南伐之事时,右司谏许古就指出宋人“且知北兵方强,将视我为屏蔽,虽时跳梁,计必不敢深入”, 所以金国可以放心地全力对付蒙古。

而且在对宋开战后,升任平章政事的他也上书劝止攻宋以免使金国徒耗实力、腹背受敌。

但金宣宗完颜珣与丞相术虎高琪等人一心主战,并极力打压主和派官员。

最后,金国以“岁币不至”为理由发动南侵,共计二十多万军队在两淮、京湖、四川三个方向对发动了攻击。

但这个所谓的理由是根本不成立的。

早在嘉定八年(1215年)金国就派王世安潜入淮南进行颠覆活动,意图谋取楚州。

此时他们就已经有了南侵的企图,即使两年后南宋恢复岁币,他们也可以找另一个理由发动南侵。

另外,《金史·食货志》明确记载金国南侵是因为“贪其淮南之储”。

殊不知,南宋方面也有自己的难处。

金国南迁之后,就有、等人支持恢复中断数年的岁币,“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但此言论一出即遭到群臣反对,认为这是“召侮之端,致寇之本”,更有太学生痛斥这是卖国行为,要求将乔行简等人处斩,一时之间史弥远也没有办法。

如果金国能象征性减免部分岁币,史弥远就可以以此为理由强行通过廷议,但无奈金国没有给史弥远说话的机会,更严重的是,金国南侵打破了宋廷以金为屏障的幻想,相关的争论也停止下来。

这时,南宋为了自己的存亡,不仅对入侵金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而且不断寻找机会深入河南抄略以迫使金军退兵。

另外,为了减轻国防压力,南宋还公开招纳有实力的山东忠义军,同时与西夏会师夹击秦、巩。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七年。

金国不仅未能达到“取偿于宋”的目的,反而损失惨重:四川方向,在对蒙作战中有着出色战绩的名将完颜阿邻战死蜀口;京湖方向,猛将黄掴阿鲁答被俘;而在两淮战区,时全更是“一军全没”。

正如《金史》所言:“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国家精锐几近丧”,“枢府武骑尽于南”。

虽然宋廷此时还保持着清醒,并没有对金国落井下石,但宋金联合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另外,此前蒙古进攻西夏时,西夏也曾向金国求救,但金国却,以致后来入侵南宋时,西夏坚定地站在了南宋一边。

可以说, 金国君臣亲手葬送了抗蒙的大好形势。

正如《金史·宣宗纪》所言:“南开宋衅,西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补患”,金国的处境愈加被动起来。

若即若离的宋蒙关系 嘉定四年(1211年),余嵘奉命出使金国。

此时恰逢蒙古攻金,他碰到了从前线逃回的金国溃军,便想去前线查看交战情况并趁机与蒙古取得联系,但可惜的是,他的意图被金人察觉,最终无功而返。

回国之后,余嵘向上奏:“今鞑靼坚锐,即女真崛起之初,而金人沮丧销耍,有旧辽灭亡之势”,并建议乘此时“深诏大臣,讲求所以备边自治者”以应对时局变化。

嘉定七年(1214年)真德秀出使金国后指出金国的灭亡之兆“大抵可见”,然而“习安者易制,崛起者难驯”,蒙古才是未来的心头大患,因此当务之急仍是“内固边防,外精间谍”,密切注意局势的发展。

就在同一年,金国南迁后,权工部侍郎徐应龙也不无担忧地说:“金人穷而南奔,将溢出而蹈吾之境。

金亡,更生新敌,尤为可虑。

” 也就是说,早在“联蒙灭金”二十年之前就已经有人意识到蒙古的危害,虽然宋廷上下苟安不思进取,但在对蒙古的态度上还是很谨慎的,都能意识到这可能会是“宣和旧事”的重演。

此时,宋廷对蒙古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冷漠的。

嘉定六年(1213年)冬蒙军攻击济南时曾向南宋派出使者请求南宋出兵,但使者到达濠州时被南宋边防军驱赶,后被金人所获。

金朝在与西夏友好关系破裂、蒙古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向蒙古派出使者,请求议和。

但金宣宗在议和之后,却又南逃汴京。

成吉思汗认为金朝议和缺乏诚意,再次派兵南下,兵锋直抵河南。

在西夏骚扰、蒙古进攻的外部打击下,金朝内部也不平静,东北有耶律留哥叛变和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东有红袄军的不断进攻等,金朝已经面临三面被困之势,唯有南边的还能保持互不侵犯。

在蒙古与金朝和约撕毁之后,金朝的唯一出路是考虑巩固原有与南宋关系,建立一种具有实质意义的军事联盟,以对抗共同的敌人蒙古。

但金人对南宋,借南宋拒绝输纳岁币之机,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

最终将宋朝推向敌人一边,造成之势。

专擅朝政的术虎高琪认为,金朝迁都汴京后,金朝所能控制的地盘非常之小,于是主张南攻宋朝,其他一些大臣也有此意,“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

在这种朝议背景下,金宣宗以南宋不输纳岁币为由,于兴定元年(1217年)四月正式发动对南宋的战争。

金宣宗攻宋,其目的有二,一是夺取南宋淮南之地,作为北方被蒙古攻取的土地的补偿;二是河南一路难以应付包括战争费用在内的各种物资需求,金朝财政已经十分窘迫,他们希望通过对宋战争,掠取财物,解决财政危机。

战争的形势并不如金人估计的那么乐观。

最初,金人虽然占领了南宋淮南的一些州县,但很快被宋人收复,随后,宋金边境陷入长期的拉锯战中。

金兵在攻宋战争中没有占到便宜,试图夺取淮南以为缓冲之地的计划落空了。

对此,金朝内部也有人洞察到了,”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既得淮南之后“认为金人夺取淮南以后,宋人必会拼死相争,金人将陷入无休止的宋金战争之中,若是不能夺取淮南之地,害处将会更大。

因此极力反对攻打南宋。

但这样的声音在金朝朝廷之上毕竟微弱,战争如期进行。

金朝不但没有夺取淮南之地,倒是丧失了许多有生力量,金宣宗发动攻宋战争后,曾多次失败,金人丧失兵马难以统计,“士马折耗,十不一存”。

付出如此巨大的兵马损失,却并未能夺取淮南之地,也没能迫使南宋朝廷重新交纳岁币,反而损耗了淮北原有物资,增加了战争负担,使金朝在对蒙战争中更加处于下风。

在金国发动对宋战争之后,宋廷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再次与蒙古展开交往,以期减少自己承受的军事压力。

嘉定十一年(1218年),蒙古再次遣使与南宋接触,宋宁宗亦表达了与蒙古进一步接触的意愿。

嘉定十三年(1220年),淮东制置使贾涉奉朝廷命令遣赵珙出使蒙古,并受到木华黎的热情款待。

同年,宋廷还派遣苟梦玉出使,并见到了成吉思汗。

嘉定十六年(1223年),苟梦玉再次被派遣出使。

可以说,这一阶段宋蒙之间的联系比较频繁,两国关系不断升温。

虽然有什么外交成果我们不得而知,但两人带回了大量关于蒙古的信息,对宋廷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但嘉定十七年(1224年)新即位的金哀宗完颜守绪下令停止对宋战争后,蒙古对于南宋而言已经失去了制约金国的实际价值,宋蒙关系迅速降温。

恰逢此时金哀宗有意与南宋联防武休,以防备蒙古绕道攻击金国后方,无奈金国当权大臣认为此事有失颜面而力加阻挠,而南宋方面也不甚热心,最后此事未能成行。

不过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

宝元三年(1227年),蒙军悍然进攻南宋川陕战区,由于四川制置使郑损擅自做出了弃守关外五州(阶州、成州、凤州、西和州、天水军)的错误决定,致使自时代以来南宋经营百余年的“三关五州”防御体系彻底瓦解。

这就是著名的“丁亥之变”。

此后,南宋对蒙古愈加冷落,朝内再无和蒙之议,甚至还与金国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合作。

其中,湖南转运使赵汝譡与之前被俘的黄掴阿鲁答在潭州商议联合抗蒙之策,两淮战区的赵范、亦与金国将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约定共同防御蒙古。

由于没有宋的支持,蒙古对金作战依然没有取得进展,陷入了“入关不能,渡河不可”的尴尬境地,的蒙古人只好另想他法。

宝元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的时候曾经留下遗言:“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

” 但成吉思汗的想法过于简单了,南宋方面早就识破了蒙古的企图。

所以,绍定三年(1230年)蒙古派遣李邦瑞使宋的时候,宋廷直接选择了拒绝其入境。

由此可见,南宋的外交还是很务实的,与蒙古交往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的权宜之计,其最终目的还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假道攻金”的意外成功 绍定三年(1230年),蒙古的攻势严重受挫,在攻打庆阳、卫州、潼关等诸战役中接连败北,“假道灭金”再一次被提上日程。

绍定四年(1231年),蒙军攻克凤翔后,召集蒙古诸王大臣商议灭金。

最终通过如下决议:率右路军自凤翔过宝鸡,渡渭水,迂回四川后沿汉水之下,进入河南,从背后攻击金军,而窝阔台率中路军自白坡渡黄河,斡晨那颜率西路军由济南西下。

当然,蒙古一开始还是希望南宋能够主动借路,绍定四年(1231年)蒙古再次派李邦瑞使宋,虽然这次南宋接纳了李邦瑞,但其借路请求遭到南宋拒绝。

或许,这时候拖雷就该意识到自己处境之危险了。

其实,窝阔台的本意就是想借宋、金之手除掉拖雷,所以“借路”决议一出,窝阔台便将此计划公诸于众,很快金国就得到了消息,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另外,虽说金国之前实属自绝于宋,但宋廷却并没有激于义愤,反而想帮金国守好后门,以期延缓金国的灭亡。

不得已的拖雷只能诉诸武力强行叩关了。

绍定三年(1230年)蒙军进攻凤州后,利州路安抚使兼知兴元府郭正孙就根据蒙军游骑动向推断出蒙军必将由东道入宋境,但桂如渊却接受了蒙军“必自西入宋境”的错误意见。

这似乎已经注定悲剧即将酿成。

绍定四年(1231年)四月,蒙军果然从东道入境,一时之间宋军来不及重新部署,只能眼睁睁看着蒙军入境。

更为恶劣的是,桂如渊此时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不仅没有组织有效抵抗,反而逃到合州躲了起来。

后来局势恶化,又主动为“借路”蒙军提供粮草和向导,蒙军顺利的通过了四川。

在这种情况下,宋廷又急令京湖制置使陈赅领兵增援四川。

但陈赅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以为只是蒙古游骑前来骚扰,只派了三千人前往金州。

很快,蒙军击败金州宋军,迅速沿汉水直下京西南路。

此时陈赅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调前去拦截,但为时已晚,逃过孟珙追击的蒙军顺利进入金国境内。

但这只是过了第一关,很快,疲惫不堪的蒙军就发现等待他们的竟然是以逸待劳的15万金军。

原来,窝阔台也没有按原计划进攻潼关、牵制金军,而是按兵不动长达四个月之久,使得金军在得到蒙古“借路”的消息后,立刻调重兵南下布防。

很快,4万蒙军被15万金军团团包围,在金军的持续打击下,蒙军处境愈发艰难。

但由于主帅完颜合达、副帅移剌蒲阿之间相互掣肘,金军数次贻误战机,最终让拖雷等来了一场救命的大雪。

这场大雪下了三天三夜,金军自进入中原以来还从未遇到如此寒冷的天气,以致“僵冻无人色,几不能成军”,而蒙古人常年生活在塞北,比较适应这种天气,拖雷于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出击,在中大败金军。

窝阔台得知三峰山大捷的消息后非常震惊,与拖雷会师后不仅没有继续发动攻势,反而在局势非常有利的情况下率领大部分军队北返,并在归途中毒死了拖雷。

但即使这样,金国赖以生存的关河防线已经残破,精锐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已经离亡国不远了。

“联蒙灭金”决策的最终形成 对南宋而言,此时的金国已经没有作为屏障的价值了。

就在这时,联蒙灭金开始成为主流观点。

按照《·理宗纪》以及《宋季三朝政要》的记载,绍定五年(1232年)十一月蒙军再次进攻金国的时候,南宋也出兵相助一起围攻开封,但具体情况语焉不详。

最后开封城破,金哀宗被迫逃往蔡州。

但的金国并没有放弃。

之前完颜仲德提出过“进取兴元,经略巴蜀”的建议,只是当时金哀宗被蒙军一路追杀无暇顾及。

待逃到蔡州后,金哀宗便有意实施此计划,并以蜡丸密令粘哥完展“集大军与上会与饶凤关,出宋不意取兴元”。

另外,从三峰山逃脱的武仙亦收拢溃军十万人,意图西进以迎金帝入川。

但此时南宋不会再给金国任何机会了。

朝廷得到边报之后,孟珙奉命主动出击,先迫降了邓州、申州,后又大败武仙于马镫山,“降其众七万”,八月十三日攻克唐州,彻底切断了金哀宗西逃之路。

眼见形势不妙,金哀宗又派遣阿虎带以“”的道理说服南宋不出兵,可惜为时已晚,此时的金国已经不具备作为“唇”的实力了。

不过,史弥远也很犹豫是否要跟金国“连和”,以致廷议未决。

于是,史弥远之侄、京湖制置使问计于孟珙,孟珙说了如下一番话:“倘国家事力有余,则兵粮可勿与。

其次当权以济事。

不然,金灭,(蒙古)无厌,将及我矣。

”这也就是说,南宋尚不具备坐观成败的实力,不如趁机“和蒙”,尽量拖延必将到来的宋蒙大决战,使南宋获得足够的准备时间。

另外,这样也可以趁机抢得一些地盘以增加战略纵深,并向蒙古人展示自己的实力,使之不敢轻视自己。

而且,无论南宋出不出兵,金国都灭亡在即,因此此次出兵的重点不是灭金而是“和蒙”,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南宋唯一正确的选择。

孟珙这番话打动了史嵩之。

之后,史嵩之又说服史弥远做出联蒙灭金的决定。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嵩之最终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万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

南宋出兵助粮,固然有“执仇耻”的目的,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和蒙”,这是符合南宋利益的正确之举,是南宋唯一正确的抉择。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

由于宋军表现突出,最后分得了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

后续 在灭亡金国的过程中,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

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

从这一点来看,南宋在“联蒙灭金”这一事件中还可以算是受益者。

当年四月孟珙归来,受到英雄般的礼遇。

之后,宋廷以完颜守绪的尸体在临安祭祖,并以俘获的金国宰相张天纲等人行献俘礼,以报之耻。

不管怎么说,靖康之耻终于得以洗雪,南宋朝野被压抑了百余年的精神总算为之一振。

或许这也是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最好回答。

影响 在蒙古铁骑南下,内部叛乱频仍的危急形势下,金朝朝廷上下没有依靠和笼络周边政权,尤其是南宋来稳定后方,没有抓住有可能消除内乱,进而积极备战,抵挡蒙古大军的南下的有利情形。

而选择不顾南宋朝廷当时在对金朝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为了岁币之事而攻击南宋,将可能的盟友推到对方,自己亲手造成四面受敌的困境。

蒙古势力强大,南宋。

金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被蒙古消灭已是迟早的事,毕竟当时的金朝已经丧失了东北、山东等地,西夏的同盟关系也已破坏,实际控制区域只有河南一地的数个州府。

蒙古政权也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因而将主力调离准备西征,仅以偏师以骚扰金朝。

对蒙古来说,消灭金朝,只是早晚的事,且根本不需要与南宋建立军事同盟。

而南宋在强大的蒙古面前,并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南宋所能做的,只是守住自己的淮南之地,不使金朝势力南下。

名义上的同盟关系,只是为了让蒙古在灭了金朝之后,稍微停顿一下南下的步伐,让南宋可以多苟延些时日。

“端平入洛”事件就证明了南宋所能做的也就这些,一旦希望有所动作,则必然遭致蒙古的打击。

对南宋来说,与蒙古结盟并非多么高明的举动,只不过是送走一只暮年的狼,却迎来一只壮年的虎罢了。

但在当时的情势下,朝廷上下报仇心切,而金朝也不能调整政策,自己打破与南宋的和平关系,再加上蒙古势力确实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所能做的,也就是与蒙古结盟消灭金朝了。

随机文章东晋佛罗里达州温特帕克天坑,游泳池一夜间变天坑新西兰活捉一只恐龙,能活动行走自如吸引各古生物学家(假新闻)海王星是什么颜色,海王星为什么是蓝色的(吸收太阳光反射蓝色)黑洞到底有多重,无法测量重量/能测量黑洞质量(看不见的天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诺亚方舟遗址探索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圣经中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中外探险队称在土耳其发现诺亚方舟 2010年4月28日,一支由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组成的探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日前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海拔超过4000米处发现了诺亚方舟遗迹,并成功进入巨型木结构的方舟内,探索队员还在方舟内发现了陶器、绳索以及类似种子的物体。

这一发现引起了土耳其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

在现今土耳其的东部,接近亚美尼亚(Armenia)和伊朗(Iran)边界,有座名为亚拉腊的高山(Mount Ararat), 土耳其人称之为Aghri Dagh。

朱迪山 此山有两个顶峰,即海拔16,804尺(5,122米)高的“大亚拉腊”(Great Ararat),及海拔12,840尺(3,914米)高的“小亚拉腊”(Little Ararat)。

“大亚拉腊”在海拔14,000尺(4,267米)以上之处, 长年积雪.此山被认为是方舟停留之处.。

探险队称,他们已对遗迹进行了碳元素鉴定。

结果证明此次发现的遗迹可溯至4800年前,这个时间也正是圣经、古兰经 中所提诺亚方舟的年代。

参与此次探索的荷兰著名方舟探索家格力特-艾顿介绍说,这次发现的诺亚方舟遗迹,有非常多的细节与历载吻合:高度超过4000米、方舟在山上是轻微倾斜、而且是棕红色的木头、颇长的长方形,艾顿称,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这个木结构就是《圣经》《古兰经》 中记载的诺亚方舟遗迹。

土耳其亚勒省文化局局长米辛-布卢表示,两千多年以来,历史记载及目击者证据都指出,有一艘古老的大船避过洪水而停泊于朱迪山上,人们相信那是诺亚方舟。

而这次探险队发现的这个长方形木结构,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人们相信这就是历史记载中的诺亚方舟遗迹。

探险队成员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称,可以99.9%的肯定,我们所发现的遗迹就是当年的诺亚方舟。

方舟共有7个空间,最大的空间高5米、长10米。

方舟共分上中下三层,里面还有数个隔间,其中一间带有木杆围栏和一些绳索,我们猜测是诺亚【努哈】圣人人用来圈养动物的。

探索队的惊人发现并未让所有的人信服,有媒体称,遗迹中的木质设施似乎是由柏木制成,而非圣经中提到的歌斐木。

同时,英国牛津大学古代史学者Nicholas Purcell也表示,经常有人宣布此类发现,此次中土两国探索者的声明并无任何新意。

4年前,美国人Porcher Taylor在经过长达十年的探索研究后宣布,通过卫星图片发现了诺亚方舟的遗迹。

牛津大学学者Purcell称,“如果说洪水在公元前2800年曾上涨至欧亚大陆4000米海拔高度的地方,那么当时已经存在数个世纪的埃及与文明,又怎么继续发展呢?” 另一位英国学家Mike Pitt也表示,“如果说真有这么一场毁天灭地的洪水,我觉得全球各处都可以发现相关的地理证据。

” 然而,两国的探险者并未因此气馁。

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计划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以保护此处遗迹不会受到考古挖掘工作的损害。

诺亚方舟介绍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

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

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

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

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

"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

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

诺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

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妇,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

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

这只方舟要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

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

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

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

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

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 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

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肘。

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

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上帝顾念诺亚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

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

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

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

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

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

再过7天,诺亚又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再回来了。

挪亚601岁那年,地上的水都退干了。

挪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

大地全干了。

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

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吧。

”于是,诺亚全家和方舟里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按着种类出来了。

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随机文章唐朝当红诗人自愿献身武则天却因为「这个原因」被退货老佛爷「慈禧」掌政半世纪!手握「3大王牌」、无人敢夺权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差距,中国正缩短和美国的科技差距(引美嫉妒)德国p-1000超级坦克重1000吨,装两门280毫米火炮(堪比巡洋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分数线是多少?500分能上哪所学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本科专业,2024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分数线是478分到602分。

500分能上的有塔里木大学、陇东学院和吉林化工学院,完整版分数线表详见下文。

本文采用的是河北省2024年物理类投档分数线数据,2024年河北物理类录取分数线:本科批448分。

一、202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本科:最低478分本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招生院校共计43所,分数线整体位于478分到602分之间,收分最低的有:新疆理工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收分最高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最低分602分。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分数线较高的还有:中国矿业大学598分、福州大学(第一学年在福州市铜盘校区培养)597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596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94分。

下面是本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录取分数线一览表:二、500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上哪所学校1、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专业师资力量。

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化工、能源等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专业教学水平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2、陇东学院陇东学院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面,突出工程应用特色,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拥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紧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毕业生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以化工为特色,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深厚底蕴。

学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实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该专业毕业生在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加入收藏
               

联蒙灭金过程简介是怎么回事?联蒙灭金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