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历朝总人口:西汉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时占世界40%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6 点击数:
简介: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

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

【千问解读】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

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

故《清文献通考·户口考》认为,“古今户口之数,三代以前杳远莫考”,“后儒以意揣之,未足深信”。

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

从春秋至(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

如东部齐国,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国家全包。

西部的秦国,在继位后赶紧调整人口政策,重用,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到时,秦国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

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开始要求男子登记年龄,即《·秦始皇本纪》中所谓“初令男子书年”。

据《帝王世纪》,秦代时中国总人口达“二千余万”,这是中国总人口首破0.2亿。

到,中国人口增长加速,(景帝)当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国总人口已超0.3亿;到西汉后期又翻近一倍,约0.6亿人,中国首过半亿人。

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西汉人口为何增加这么快?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西汉朝廷采取了相当给力的鼓励生育措施。

据《汉书·惠帝纪》,时“民产子复勿事二岁”,生了一个孩子免徭役2年,当时能生育的妇女自然都放开肚皮生。

中国总人口何时过亿?——《中国人口通史》:北宋后期1.2亿多人 到东汉,中国人口继续增加,最盛时达到0.7亿。

但此后,一直到宋代,中国总人口长期停滞在0.6亿左右,常态是“中国半亿人”,甚至更少。

据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数据,鼎立前后,中国版图内总人口,加上少数民族仅约0.19亿,为春秋以来中国人口最低点。

即使乐观估算,三国末中国总人口也不过0.28亿人。

是中国古代最盛王朝,在天宝末年,即公元755年发生《》前,全国人口达到极盛。

据《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三年全国“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但经过“安史之乱”,中国人口急剧下降,(代宗)当皇帝的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总人口不到0.17亿,不及天宝十三年的三分之一,而这仅仅过了10年时间。

对这一数据,古今学者都有怀疑,认为偏低。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认为,唐代人口最多的天宝年十三年,全国总人口应在0.65-0.7亿之间;算上可能隐漏报数,在0.75-0.81之间;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认为,唐代最盛时全国总人口超0.9亿。

而学者梁启超的人口观点,中国在唐代,全国人口已过亿。

其在《中国人口统计》一文中称,“唐盛时已得百余兆。

”但梁启超所说的“百余兆”毕竟于史无出。

为什么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但人口规模却不是最大?这与唐人“崇佛”不无关系,在唐代,很多时期男人爱当和尚,女人乐做尼姑,出家人口很多,直接影响了人口繁殖。

那么,中国总人口到底何时破亿?在公元十二世纪的北宋年间,这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期。

但在历代人口统计中,宋代的全国总人口并不多,这是为什么?现代人口学家普遍认为,宋代人口普查最不严肃,在登记编写户籍时,财产人丁情况一般不实,漏报瞒报普遍。

元末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户口考》便称,宋代“天下户口数,类多不实”。

现代学术界认为,北宋人口最盛时期在(徽宗)当皇帝时。

据《宋史·地理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全国总户数是20882258户,为历史最高,但总人口仅约0.47亿,平均每户仅2口多,显然不对。

考证发现,原来宋代人口统计不计女性,推算大观四年北宋全国总人口应过0.9亿;如果以通行的古代平均每户5人计算,则人口过亿。

随机文章一字千金的典故?宝马工厂遭搜查事件,为调查尾气排放操纵事件(总部被查)揭秘英国恐怖骷髅头洞穴,不少潜水员被骷髅头吞噬(魔鬼之地)东南亚最神秘莫测的毒蛇,蓝长腺珊瑚蛇有致命神经毒素(一口就凉凉)蛇类祖先厚针龙图片,身躯像蛇长有双足神似中国神龙(现今已灭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盘点:古时候历史上的那些“抠门”帝王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古时候县衙是很常见的 为什么县衙是不能修缮的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县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建立之后,古代就进入了,从此之后,封建王朝一直持续到了。

不可否认的是,的功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更为重要的是,秦始皇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古一帝!能够媲美秦始皇的功绩,在历史上肯定是很罕见的。

大乱世之后的大一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能够媲美秦始皇的,但是秦始皇作为大一统的奠基人,功绩是无人能够超越的。

封建王朝出现在历史上之后,朝代就开始不断的更替了,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仅仅存在了15年。

可是秦朝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足足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

在华夏文明中,朝代不断更替,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时至今日,长城仍然是人们能够见到的。

最早的长城出现在西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都对长城进行过修缮。

现如今人们看到的长城都是明清时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千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部分人都没有见到过古代的县衙。

时至今日,县衙已经成为了历史上,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县衙是很常见的。

古代的时候,县衙就是主管一个地方行政事务的。

由此“县太爷”也成为了父母官。

现如今,各个地方留存下来的县衙已经不多了,仅存的县衙仅仅剩下几处了。

比如说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

这是明清时期的县衙,时至今日得以保存下来,这一点是非常不易的。

县衙无疑都是指县一级的行政单位,那么县衙在古代的时候就是官员的办公场所和封建王朝维持地方统治的核心区域。

一般情况下,县衙都是有官兵驻守的。

可是现如今,能够见到的都是庙宇、文昌阁之类的古建筑,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县衙,现如今人们已经见不到了。

即使是有,也是后人仿建的。

古代的时候,出现了一句话:“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这句话现如今的人们肯定是很难理解的。

前半句很好理解,就是住店的客人,肯定不会自己掏钱修店的。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县衙是不能够修缮的呢? 宋朝之前,地方官员修缮自己的县衙是很常见的,身为地方官吏,掌握军政大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修建自己的住所是很平常的,可是后来宋朝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地方官员不能够修建县衙。

举个例子来说,的凤翔节度使李听,上任第一天就发现县衙破败不堪。

于是就下令“葺之,卒无变异”,可是在宋朝以及宋朝之后,想要修缮自己的县衙,肯定是不行的。

修缮地方县衙,必须经过朝廷批准,时期,这个要求就更为严格了,宋神宗明确规定“诏京城内外除修造仓场、库务、店务、课利舍屋外,自宫殿、园苑以至百司廨舍、寺观等,并权停。

” 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套取朝廷的拨款。

在当时来说,即使是想要修缮自己的县衙,朝廷只给拨款七成,剩下的要自掏腰包。

时期,杭州知州薛映修官衙被人告发,结果官职就被降级了,一下子成为了连州文学。

此时的薛映修后悔不已。

宋朝灭亡之后,这样的规矩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认可。

时期,登基后,把明朝都城迁到了北京,可是在修建都城的过程中,明朝没有修建过五府及其他寺监。

即使是到了清朝的时,这种巨贪,但连和珅也很排斥修官衙。

清朝的《钦定工部则例》规定了地方衙门确需修理的,允许借钱修理,然后从俸禄中逐渐扣除。

同时,修建完成之后,对县衙的使用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就是必须保质15年,15年内塌了,由原承办官员赔修。

这样一来,即使是地方官员,也没人主张修建县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古时候历朝总人口:西汉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时占世界40%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