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最强时期有三十万众,李密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瓦岗军是隋唐期间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最初瓦岗军是由翟让创立当时瓦岗军几乎全部是由农民和盗贼组成。

后来随着李密等叛军加入瓦岗军的实力才逐渐壮大起来,强盛时期

【千问解读】

瓦岗军是隋唐期间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最初瓦岗军是由翟让创立当时瓦岗军几乎全部是由农民和盗贼组成。

后来随着李密等叛军加入瓦岗军的实力才逐渐壮大起来,强盛时期的瓦岗军据史书记载拥兵三十万,并且还有单雄信、、、徐世勣等当世名将。

这个时候瓦岗军的领袖已经由翟让变成了李密,那么李密为何能成为瓦岗军之主呢?还有就是为什么李密在瓦岗军全盛时期拒绝了称帝呢? 我们先来看李密是如何成为瓦岗军领袖的,李密最初追随隋朝大将杨玄感起兵反隋,后来杨玄感兵败李密带着部属辗转东西最后投奔了瓦岗军。

在为翟让效力期间他出奇计大败了隋朝的官军并且斩杀了隋朝名将,自此李密在瓦岗军中便树立起了威信。

随后他又带领瓦岗军攻陷了洛阳粮仓,在拿下洛阳粮仓后李密便开仓赈济百姓,一时之间百姓携老扶幼投奔李密的人有数十万之多。

这时候李密的威望在瓦岗军中远远超过了翟让,《》记载:(翟)让于是推密为主,号为魏公。

翟让见李密的声望如日中天不得已便推举李密为瓦岗军之主。

在翟让等人的劝谏之下,李密便自称魏公,并且将大封诸将。

李密成了瓦岗军之主带领瓦岗军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尤其是在和交战中,《旧唐书》记载:世充袭仓城,密复破之。

世充复移营洛北,造浮桥,悉众以击密,密与千余骑拒之,不利而退。

世充因薄其城下,密简锐卒数百人以邀之,世充大溃,争趣浮桥,溺死者数万。

这一战李密大破王世充全歼其军队,并且还攻占了偃师,此时李密拥兵三十余万,史书记载: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

其他割据势力如、朱粲等都派使者前来劝李密登基为帝,但是李密却以洛阳还没有平定还不是商议称帝的时候而拒绝了。

那么李密不称帝真的像他所说的洛阳还没被平定的缘故吗?其实不然。

我们从后来李密的行为来看他本来就没有称帝的打算或者说没有称帝的实力。

《旧唐书》记载:隋越王侗称尊号,遣使授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令先平化及,然后入朝辅政。

死后越王便在王世充等人的拥立下称帝,此时杨侗派人授予了李密太尉、魏国公请求李密去攻打,然后再入朝辅政。

而李密竟然答应了杨侗,并且还真的就出兵攻打了宇文化及。

我们说瓦岗军本来就和隋朝势不两立的,以当时瓦岗军的实力李密完全可以自称为帝,他为何要委身求全去听命于杨侗呢?难道李密和《传》里的一样起义是为何得到朝廷的招安?显然李密并不是宋江,他不是不想称帝而是不能。

至于李密不能称帝的原因还得从翟让之死说起。

原本翟让这个人是个没有什么抱负的,他当初让位于李密虽说是出自无奈但也没什么怨言。

但是当初追随翟让 的人胸怀可没翟让那么大,其中以王儒信的反应最为突出。

《旧唐书》记载:翟让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之权。

王儒信力劝翟让担任大冢宰掌握瓦岗军大权以削弱李密的实力,翟让的兄长翟宽更是对翟让说道: 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

李密当时瓦岗军之主后对翟让也没放松警惕,很快王儒信和翟宽对翟让说的话便被李密探知了。

李密于是便对翟让动了杀机,于是李密便设宴邀请翟让并在宴会上谋害了翟让,王儒信和翟宽随后也被李密处死。

翟让的死引起了瓦岗军的混乱,当时李密的部下四处捕杀翟让的亲信,翟让的部将徐世勣更是被乱兵所围身受重伤,后来再单雄信等人的苦苦哀求下徐世勣才得以免难。

这次瓦岗军火并其实受损不大,李密随后让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三人分统翟让的军队。

可以说翟让的军队编制还在,只是换了三位统帅。

翟让之死虽然让李密坐稳了瓦岗军之主的位置,但也产生了很快的影响。

因为翟让毕竟是瓦岗军的创立者,当时他和李密的实力其实相差不大,李密后来之所以仅仅杀了翟让、王儒信和翟宽这三个人就是因为如果他要对翟让的部下进行大清洗那必然会让瓦岗军损失惨重,这也是为什么徐世勣等翟让的旧将为何能幸存下来的原因。

翟让虽死但是他的势力还在这对李密来说一直是个很大隐患,所以当时瓦岗军虽然强盛但并不是所有人对李密都忠诚的。

后来李密接受隋朝朝廷的招安之后讨伐宇文化及元气大伤,王世充趁此出兵攻打李密重创了瓦岗军。

李密带着溃兵准备前往黎阳,《旧唐书》记载:密将如黎阳,或谓密曰: 杀翟让之际,徐世勣几至于死,今向其所,安可保乎? 此时黎阳守将正是翟让的旧将徐世勣,当时有人劝说李密道,当初我们杀的翟让的时候,徐世勣差点被杀掉,现在去他的地盘能保证安全吗?李密听了之后立即就改道前去别的地方了。

从这可以看出李密对翟让的旧部是向来不信任的,而翟让的势力在瓦岗军中又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李密短时间内又不能将其拔除。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李密并没有急着去称帝,而是选者投奔了隋朝朝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乱军之逃掉了两个孩子到底是哪位 他们真的改变了三国的历史吗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解密:丞相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是演义还是史实?

据正史的记载,在南征孟获之后,对曹魏政权共有过七次用兵。

而真正出兵祁山,其实只有两次。

所以,罗贯中《演义》所说的六出祁山,有大多穿凿附会的成分在里面。

其意旨在表现诸葛亮为光复汉室的那份锲而不舍的忠心。

诸葛亮对曹魏的七次用兵,概况如下: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

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

出拒,大破于街亭。

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诸葛亮出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

魏将来追,被斩。

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

遂得二郡。

4、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走西城(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

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

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

5、同年(230),诸葛亮使、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6、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

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

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

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

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六月,因运粮不济呼亮还。

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

此为二出祁山。

7、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

司马懿据守不出。

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

等率军还。

这七次用兵,真正意义上的出祁山只有两次。

分别是建兴六年(228)春的那次和建兴九年二月的那次。

这其中,第四次用兵不能算是主动出击,而是旨在防御,由于天降大雨迁延时日,蜀魏之间其实并未交兵。

第五次,诸葛亮只是派魏延、吴懿等手下大将出征,自己并未亲临战场。

随机文章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谁知道朱允炆最后怎么了?黔南平塘天坑群风景区,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天坑(1800米)中国飞豹战斗机的性能解析,比狂风战斗机稍弱(疑设计过时)250定律是什么意思,每名顾客身后有250亲友可成用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瓦岗军最强时期有三十万众,李密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