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并非只有“三足鼎立”,另一个实力雄厚的政权是什么?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末年,这个涌现过无数天骄
【千问解读】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末年,这个涌现过无数天骄的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佳话与传奇。
在、、三人绽放光彩的同时,在他们所建立的三国之下,也有我们没有留意到的精彩。
从陈寿所著的《》,这一纪传体的经典国别史书中可以窥得“鼎足互相图”中的三足鼎立之况。
家喻户晓的《》里,罗贯中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之间的纷争,这样的观点也随之被众人接受和支持。
从人们的研究来看,东汉末年四国鼎立,但罗贯中只提到魏蜀吴,第四国是哪个国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东汉末年的这段历史,很多人提出,东汉末年并非“三足鼎立”,这三足之下其实还有一足。
因为当时的除了魏蜀吴三政权之外,在神州大地还有一个实力雄厚的政权——辽东政权,这是由公在辽河以东建立的政权。
说起辽东政权,绕不开公孙渊的祖父。
公孙度年少便随父迁居各地,做过小吏,建宁二年升尚书郎、做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中原地区乱起,各地军阀无暇顾及遥远的他,公孙度便整合资源自立为辽东侯。
接着他趁热打铁地东征西伐,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以辽东王自居。
建安九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子承父业。
公孙度在执掌辽东政权的时候,展现出了比其父更大的野心,不仅将整个辽东政权进行了扩张,甚至还意图将当时的朝鲜以及京畿道等地纳为自己的附属地。
建立的辽东政权一度呈现鼎盛之势,而由于其自身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其他人也很难插手其中。
辽东政权在公孙康手中逐步发展壮大。
后世对于公孙康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史料可以说明。
公元207年,公孙康在、两兄弟兵败投奔辽东之时,看出了两人狼子野心,有吞辽东之图。
他便先下手为强,设计二人并将二人首级送至曹操处,遂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而此举也表明公孙康明面上臣服于魏了。
公孙康于公元209年离世,由于其子公孙晃与公孙渊年纪尚小,便由其弟弟公孙恭接管辽东政权。
公孙恭之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三位继承人,完全是由于兄长的早逝,侄子的年幼。
其在位之间也未作出很大功绩,仅能算作平庸之主,另外他因身体虚弱并无子嗣,后来不能料理政务日渐失去辽东政权的掌控力。
公孙渊逐渐长大,于公元228年夺权,并将公孙恭软禁起来。
公孙渊虽然有胜于父亲和祖父的野心,其自身也有带兵打仗的才能,但由于公孙康在世时未能处理好辽东政权内的尴尬局面,所产生的连锁问题也使他不能专注于发展,最终兵败于大将军之手,辽东政权自此终结。
尽管公孙度在世时自立为辽东侯,也未将辽东政权称为独立的国家。
只是后来被曹魏称为“君主”,后人也习惯性地将辽河以东公孙家所建立的辽东政权称为“燕国”。
从公孙度在辽东自立为辽东侯起,辽东政权又经历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共四位掌权者,存在时间仅49年。
与此同时,曹魏政权历时46年,孙吴政权历时51年,蜀汉政权历时42年。
其政权持续时间也与世人皆知的魏蜀吴三国政权存在时间,称之为第四“国”亦不足为过。
在魏蜀吴的“鼎足之相图”之下,公孙氏一族在辽东地区发展壮大。
纵观整个中原地区混战之时,都未曾减少过他们心中对于辽东这块宝地的觊觎之心,因此公孙氏最终也未能顺利实现自己的野心。
公孙氏一族的发展历程并未太过耀眼,终究逃不了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的命运。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经典大部分来源于对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及其代表的魏蜀吴三者之间的各种纷争。
当继续走进这个时代,随着深入,三足光辉之下也有很多值得传颂的经典,不仅仅是公孙氏一族,还有各种各样的英雄在这个时代绽放了自己的光彩,留给后人一段段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需要多少钱
当年实行这个制度,本意是让自己的子孙不要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
虽然朱元璋对于臣子极尽刻薄,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溺爱至极。
朱元璋规定,凡是朱氏宗亲,都能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俸禄包括银子和田地,亲王每年的禄米,每年可达1万石,除此之外还会赐予一百顷以上的田地。
朱元璋24子为亲王;朱棣2子;仁宗9子;英宗7子;宪宗10子;世宗1子;穆宗1子;神宗6子。
因为有的亲王当了、无子国除、犯罪国除等,还剩32位藩王。
即秦王、晋王、周王、楚王、鲁王、、代王、肃王、庆王、岷王、韩王、沈王、唐王、赵王、郑王、襄王、荆王、淮王、德王、崇王、吉王、徽王、益王、衡王、荣王、潞王、福王、瑞王、惠王、桂王、定王、永王。
28位国除藩王中,有18位都是因为没有儿子而国除。
藩王在大明朝可谓是金枝玉叶、养尊处优,他们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为大明朝繁衍宗室后代,最终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宗藩集团。
据统计,二十三年,宗室人口已达十五万之多。
除了宗藩人口众多,而且藩王林立,其中以河南最盛,周王、赵王、郑王、崇王、徽王、秀王等等,林林总总。
徐光曾说,宗藩人数每年就要增加一倍之多。
宗藩的俸禄除了正常的财政支出外,还有各种临时补贴,比如婚丧、建造宫殿、节假日等等,最后大明朝几乎到了的地步,以河南举例,嘉靖后期,缴纳的粮食为八十四万三千石,但禄米达到一百九十二万石,另外在山西也是这样的窘境。
随机文章蒙古现千年木乃伊身体完好,身穿裘皮母马陪葬(高端奢华)七/八/九/十/级地震威力有多大,12级地震直接震碎整个地球(吓尿)中国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因水电站而沉没于湖底的千年古城(保存完好)揭秘世界上最早的黑洞,原生黑洞比原子核还小/还会瞬间消失冥王星为什么叫冥王星,英国小女孩随口一说(被天文学家认可)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青岛不内涝,是因为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吗?事情真相并非如此
其实,事情真相并非如此,虽然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值得肯定,但没有必要就此迷信或对德国人感恩戴德,因为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并非造福中国人。
说起德国,很多人都会想起二战的那段历史以及那个疯狂的德国人。
其实在一战前,德国已经开始到处殖民了。
1871年,普鲁士统一日耳曼建立德国。
统一后的德国,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占有很多,如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喀麦隆、多哥、纳米比亚等等。
在亚洲,中国也是其殖民的对象。
1897年,德国人借山东曹州教案,出兵占领胶州湾,即如今的青岛,并逼迫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租借胶州湾99年,山东半岛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人在青岛最好的地方开辟居住区,将当地的老百姓赶走,然后为生活在那里的欧洲人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中山路南段以东,自德县路过观象山、信号山至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整个区域,及前海一带是当年德国人聚集区。
德国人确实利用雨污分流的理念打造了地下排水系统,不过那只是建在欧人区,是为德国人服务的。
华人区的中国人是根本享受不到这种便利,反而更遭殃。
德国人聚集区的污水排到从团岛一带沉淀后排入大海,团岛地区臭气昏天,污水横流,因此被人们称为“大粪场”,这在《胶澳发展备忘录》中有记录。
因为大粪场的存在,还造就了青岛史上唯一的一位靠收集粪便成为青岛首富的“粪商”刘子山。
青岛的老百姓在那种环境下生活,能有好日子过吗?但凡能离开的,没有一个愿意住在那里的。
“大粪场”的改造治理,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3年才完成的,当年德国人用来排污水的那条宽达7米的明沟(大港纬路明沟)被填平,上面修建了街心花园,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让我们再看看青岛是不是真的就靠德国人建造的排水沟才很少有内涝的呢?从1897年到1914年,德国人占领青岛17年,他们在青岛修建了多少排水管道?80公里左右。
如今青岛市总面积约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如果只有这80公里排水管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青岛市区的排水系统总长约3000公里,德国人造的排水系统占比不到3%,而且原有的80公里排水系统,如今绝大部分已被改造,剩下的只有2.66公里,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
这些数据摆在这,相信不用多说,你就会明白,青岛之所以不内涝,还是咱国人自己的功劳,没有必要跪舔外国人。
当然,德国人雨污分流的设计理念也为青岛后来的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仅此而已。
青岛不内涝,除了庞大的排水管道网外,还和青岛的地势有关系。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处在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属于丘陵地貌。
去过青岛的都会有种感慨,在那里要是骑自行车,爬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青岛市三面环海,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隆起,中间低,这种地形就像一个天然的排水沟,而且青岛还有大小河流224条,大多都是能独立入海的,这对排水也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青岛的气候属于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温带季风气候,一年中降水量比较大的时间集中在湿热多雨的夏季,约占全年的一半。
据有关数据纪录,青岛年平均降水量约662毫米,青岛最大年降水量为1272.7毫米(1911年),在全国来说,只能算中等水平,和南方城市的降水量完全没法比,因此对排水系统造成的压力并不算大。
所以,不要再说青岛不内涝是因为德国人留下的下水道了,那只是谣言而已。
连人家德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在《南德意志报》上辟谣了。
随机文章惠司马衷皇后贾南风的故事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奇形怪状任意一颗可致毁灭性灾难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背后竟有外星人(蒙娜丽莎的微笑最恐怖)令人感到恐怖的鸟笼效应,心里被物品所控制的人类欲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