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的死因是什么?他的死牵扯到了哪些政策和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7 点击数:2
简介:武元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历史上,武元衡被称为是“铁血宰相”,因为后,朝廷已经认识到藩镇具有的威胁性。

所以武元衡在位期间大力支

【千问解读】

武元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历史上,武元衡被称为是“铁血宰相”,因为后,朝廷已经认识到藩镇具有的威胁性。

所以武元衡在位期间大力支持削弱,导致他最后遭到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暗杀,这起事件在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堂堂宰相竟然被刺杀,这放在任何时期都是不能被容忍的,不过武元衡真正的死因也没那么简单,这背后还牵涉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人。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段历史,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1、武元衡人物简介 公元758年出生于河南(今河南偃师)的武元衡,家景原本显赫。

他的曾祖父是的堂兄弟武载德,时任湖州刺史;他的祖父武平一历任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等职;他的父亲武就,曾任殿中侍御史。

可以说,武元衡来自根基深厚的官宦世家,是标准的 官二代。

但武元衡并没依仗祖辈功勋而成为纨绔子弟,他自小即 天资聪颖 ,又刻苦念书,年少就 才华横溢 ,是中唐有名的诗人,还与、、等大诗人多作诗唱和,曾留下一段佳话: 武元衡去西川节度使韦令公宅园时,见到一只漂亮的孔雀关在笼中,忽感于人生变迁,即兴作诗《孔雀》: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

动增金翠尾,飞舞碧梧阴。

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

会因南国使,得放海云深。

白居易见这首诗表意不怎么深刻,为此作《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唱和: 索莫少颜色,池边无主禽。

难收带泥翅,易结著人心。

顶毳落残碧,尾花销暗金。

放归飞不得,云海故巢深。

白居易的这首和诗更为悲切地写出孔雀沛留蜀地久了,其羽翮已有残伤,即便放飞也难以重归重巢了。

可见,白居易的诗确技高一筹。

不过,这并没影响武元衡在诗歌爱好上的雅兴,他一有空闲,便作诗表意,留下了大量诗作,著有《临淮诗集》十卷,有191首诗录入《全唐诗》中,其诗以 藻丽绮丽,琢合精妙 著称。

当然,诗人只是武元衡业余爱好的一个标签,他的主业还是入仕,本文也主要梳理铁血宰相武元衡在仕途生涯中的起落。

建中四年,即公元784年,26岁的武元衡参加考试即位列榜首,成功 及第 ,由此步入仕。

才气过人的武元衡历经三朝,最先在唐德宗李适的欣赏下,从华原县令起步,后赐升比部员外郎。

由因武元衡工作出色,一年内创下连升三级的记录,荣任左司郎中,可参政议事,随时与唐德宗咨议国事。

在德宗朝,武元衡走得很顺,入仕生涯长达二十年,可谓意气风发。

到贞元二十年,也就是公元804年,46岁的武元衡官运享通,升任御史中丞。

但不久,武元衡的仕途便出现了坎坷。

唐德宗在公元805年驾崩后,即位,不看好武元衡,重用以 二王刘柳 为主要成员的改革派推行 。

武元衡又不愿参加改革派,兼之在安葬德宗时出任山陵仪仗使,时任监察御史的请求担当仪仗判官,耿直的武元衡婉拒,由此结怨。

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上位后,当即贬武元衡为太子右庶子。

阴差阳错的是, 永贞革新 实施还不到一年,唐顺宗被迫帝位,其子即位称。

次年,唐顺宗便在忧郁中病逝。

武元衡又迎来仕途上的 春天 ,且步入辉煌。

因唐宪宗对清廉正直的老师武元衡信任有加,不久即提任武元衡为相,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要职。

后下派到地方历练,接替行营都统高崇文主政西川任西川节度使,治蜀七年。

期间,他发现有宰相之才的裴度,予之重用,用为掌节度府。

对爱护有加,曾作《赠道者》勉励: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55岁的武元衡再次奉旨还朝,二度拜相,仍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2、震惊朝野的武元衡遇刺案 只是,此时的大唐社会矛盾坚锐,尤其是 藩镇割据 严重威胁着朝廷的安危。

以强势对抗藩镇著称的宰相武元衡,成为主战派的领袖,由此与 主和派 产生对立,又与对藩镇割据持 任其自便 观念的宰相郑絪出现了裂痕,还与李吉甫、李绛等宰相在执政观念上严重的分岐导致不睦,争吵不断。

武元衡等重臣在朝堂上的纷争让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以为有了,便勾结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地方大员起兵反叛。

唐宪宗遂令武元衡统兵清剿淮西、蔡州几路叛军,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等人便将矛头对准武元衡。

认为是因为武元衡的主战才导致朝廷对他们的征讨,只有杀死了武元衡,其他宰相也不敢主持讨伐藩镇,宪宗皇帝只得停止用兵。

于是,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的6月3日,天刚蒙蒙亮,一场蓄谋已久针对武元衡及其副手裴度的刺杀行动便开始了。

当武元衡骑着马,带着仆人赶出靖安坊东门赴上朝时。

藏在暗处的刺客,一个先用箭射灭灯笼,射杀仆人;一个即用大棒猛击武元衡的左腿,将马夫击倒,随后迅速将武元衡掀下马,割去头颅,仅留下无首尸身,示威后便。

紧接着,武元衡的助手裴度上朝时,也遭到另一批刺客击杀。

所幸,裴度倒在水沟,仅被刺伤及时得救。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武元衡遇刺案。

铁骨铮铮的状元宰相、有名的中唐诗人武元衡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去往朝堂的天子脚下,惨遭毒手横尸街头,卒年不过57岁。

3、武元衡遇刺案的吊诡之处 武元衡、裴度遇刺的消息迅速传到朝堂,唐宪宗在悲痛之下震怒,下令取消当日朝会,立即封闭城门实施戒严缉拿凶手,并派护卫其他宰相上朝,召集文武大臣共商对策。

没想到,韦贯之、张弘等宰相保持沉默,认为刺客敢在天子脚下公开刺杀当朝宰相,肯定来路不凡; 主和派 巴不得消除 主战派 的势力,平日里他们早已过惯了太平日子,生怕为此惹来一身膻。

由此,出现了吊诡的一幕:文武大臣纷纷对武元衡遇刺不置可否。

时任左拾遗的白居易刚好是现场目击者,他上朝时亲眼看到武元衡遇刺时的惨状,当即,向宪宗皇帝紧急上奏,要求尽快缉捕凶手,以告慰宰相武元衡在天之灵。

吊诡的事再次出现,白居易的仗义直言原本在情理之中,也符合宪宗皇帝的想法。

谁知,朝堂上的宰辅大臣们竟以白居易不过是一个小小的 太子左赞善大夫 这样的闲职,居然 越职言事 ,便对他要求罢免白居易: 朝廷有非常之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 宪宗皇帝一方面对各怀鬼胎的文武大臣们非常气愤,一方面却认同了大臣们的 罢免 说辞,当即将白居易贬去江州。

于是次年白居易在浔阳江边,愤闷之下写出了《琵琶行》…… 还有一个吊诡的说法是,武元衡在遇刺前的晚上,他冥冥中似有预感,会有无能为力去改变未卜之事的发生,便作了一首有诗谶意味的绝命诗《夏夜作》: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累,日出事还生。

这,吊诡的武元衡遇刺案,既是 人为 ,难道也是 天意 ?也许,成就 拐点 的重大事件,必有错综复杂的因素,而又带来的 否极泰来 。

4、 元和中兴 在昙花一现中登顶 唐宪宗贬了白居易,也没有听从主和派的意见。

后来,他在苏醒后的御史中丞裴度 淮西,腹心之疾,不得不除 的谏言下,再度下令禁军和京兆府等各路机构全力搜捕,严缉元凶。

的刺客居然到处散发 毋急捕我,我先杀汝 的纸条,威胁查案人员。

一时,主和派敷衍拖延,以观后变。

唐宪宗明白,宰相武元衡遇刺必定与狡猾凶悍的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等地方藩镇势力有关,唯有成功削藩才能真正追捕凶手。

于是,在淮西战争僵持不下的景况下,唐宪宗将缉捕到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手下的吏卒张晏下狱拷问,以凶手名义公开处死。

随后,启用裴度为相,接替武元衡强力平定 藩镇割据 。

在裴度的统筹总揽下,名将等人力挽狂澜,于元和十二年,一举擒获悍将吴元济,终于中止为时30多年割据一方的淮西势力。

其他藩镇见最难攻破的淮西被平定,便纷纷表态归顺:横海节度使程权献出沧州、景州,幽州节度使刘总削发为僧挂冠而去,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上表悔过,主动献出德州、棣州,还将两个儿子作为人质送到长安…… 元和十三年(818年),唐宪宗又宣调张弘靖、韩弘、田弘正等将领率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各路藩镇大军联合讨伐拒不归顺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取得完胜,李师道父子兵败时被其部下都知兵马使刘悟击杀。

由此,刺杀武元衡的幕后真凶一一被唐宪宗拿下,大唐自 安史之乱 后持续六十多年的藩镇割据,一度基本消失,在宪宗时期迎来短暂的中央集权与经济发展,史称 元和中兴 。

只可惜, 元和中兴 不过是昙花一现,唐宪宗后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昏庸无道,信仙好佛,还长期服用所谓的 长生药 ,以致性情变得暴躁易怒,裴度、韩愈等股肱大臣先后被贬,又在太子人选上畏手畏脚,致使自己在43岁时被宦官内常侍陈弘志、王守澄合谋毒死,太子旋及继位,这就是 昏童失德 的。

元和中兴 共维持了15年,登顶时间从武元衡遇刺到 藩镇割据 被清剿,真正的 中兴 其实仅有5年时间。

自唐穆宗登基后,大唐进入时代, 藩镇割据 又死灰复燃,大唐逐渐江河日下,再也没有 中兴 过,苟延残喘87年后,最终于公元907年被所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藩王: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

藩王又称蕃王:是在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

相当于古代欧洲的贵族阶级。

他们可能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天子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这统治者将土地献上,然后天子再将土地册封给他)。

藩常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通常为地名或地域名,由天子决定。

但当中央王朝崩溃后,部分藩王的藩国(又称藩王国、列国)仍会存在(通常会不再承认藩属)。

比如中国时期的,朝鲜国,缅甸国等。

洪武三年(1370),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藩封制度,并在洪武三年(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先后将其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于边疆及内地的主要城市。

朱元璋在尊王攘夷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藩王扩土制如果实施成功,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土的威胁。

这一制度在最初是为了对抗残余势力、拱卫王室,所以各藩府类似一种军事组织,有极大的兵权,仅王府护卫就有三千至一万不等。

特别是作为明代九边的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国,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和反击,更是定期操练,有提兵专制的权利。

如庆王就有左、右、中三护卫,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事务,马步军士均让庆王训练,并随时受其调遣。

同时,藩王作为宗室对属地的异姓功臣起到了监视、限制的作用。

明代藩封制度在初期确实起到了抵御侵略、拱卫王室的目的,连朱元璋也不禁感叹“朕无北顾忧矣”。

①不过朱元璋也认识到这种制度的危险性,故规定诸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②但未从根本上对藩王军事权利进行限制,最终造成了“”。

登基后,虽未继续“削藩”,但在政策上对藩王的限制越来越多,直至形成“藩禁”之制,甚至对省墓、入朝等作了的规定。

藩府成员不农、不工、不士、不商,只作为宗室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

③ 藩府的爵禄有细致规定,等级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未有亲王、郡王品级者多隔世而降,直至六世都为奉国中尉。

另外,亲王、郡王之嫡长子、长孙可册封亲王世子、世孙,郡王世子、世孙。

经济上,宗藩享有特权,除享受禄米外,凡“册封及宫室、婚姻、丧葬诸费皆给于宫”,④此外还有厨役、校尉等役,皆编于民。

虽然藩王的军事权利受到了限制,但王府内部的公署、官署配备仍齐全。

如庆府设长史司、典簿厅、纪善所、典膳所、典宝所、良医所、奉祀所、典仪所、审理所、工正所、仪卫司等公署。

设左右长史、典簿、伴读各一员,教授八员,⑥典宝、纪善、典膳、典仪、奉祀、引礼、典乐各一员,良医、工正、审理正副各一员,仓库大使各一员。

仪卫正副各一员。

但这些职位的设置都是处理王府内部事务的,并不对地治起到作用。

此外,藩王对王府署官的行为有自治权,可以依律自行剖断,地方官府并不能干涉。

明代的藩王制和满清的军事贵族制度一样,这种制度只要内部军事势力不乱(三番)或被外部军事势力(八国联军)消灭或被击败导致威信降低,几乎不可撼动。

明代藩封制度在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对地方军政制度的有效补充,但其过大的军事、政治权利也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威胁。

后期,随着藩王作为军事组织的意义的丧失,政治权利也限制在管理王府内部事务及其所属世系的范围之内,藩府成为只享禄米的寄生集团,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机文章常见木桶定律在生活中的体现,人要成为明灯而不是短板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外星人绑架人类做研究/真实事件马尔代夫属于哪个国家,马尔代夫共和国/索尼娃贾尼岛网红岛好望角是谁发现的,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前往东方时的意外收获地震和台风哪个厉害,地震难预测破坏更强/1201年地震伤亡110万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推荐:历史类3所,物理类3所

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有广州商学院、辽宁理工学院、西安欧亚学院、汉口学院、郑州科技学院、云南工商学院等学校。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353分可以上的二本民办大学名单,历史类有3所,物理类有3所。

一、历史类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历史类353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二本民办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353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广东高考历史类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有1所,包含广州商学院等学校。

在广西高考,历史类353分能上的二本民办大学有:辽宁理工学院等学校。

在甘肃高考,历史类353分能上的二本民办大学有:西安欧亚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广东广州商学院501组353173066广西辽宁理工学院112专业组35377790甘肃西安欧亚学院005专业组35340874二、物理类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物理类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3所。

其中,在河北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353分的二本民办大学有2所,分别是汉口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学校。

在广东高考物理类353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有云南工商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河北汉口学院353328158河北郑州科技学院353328158广东云南工商学院502组353372938

加入收藏
               

武元衡的死因是什么?他的死牵扯到了哪些政策和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