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帝师”温葆深为什么无谥?左宗棠代递遗折惹祸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6 点击数:
简介:若提起“两代帝师”,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翁同龢。

其实,我们南京也曾出过一位“两代帝师”——温葆深。

网络配图 温葆深,又名肇洋、葆淳,字明叔。

不少文章都将其名误作“

【千问解读】

若提起“两代帝师”,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翁同龢。

其实,我们南京也曾出过一位“两代帝师”——温葆深。

网络配图 温葆深,又名肇洋、葆淳,字明叔。

不少文章都将其名误作“温葆琛”。

要知道,温葆深的兄长叫温肇江,他们这一辈在取名时是有讲究的,不管中间字是什么,末字都必须带三点水旁。

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将温葆深之名误读了。

温葆深的生年不见于正史,好在其卒年是有记载的。

据左宗棠《侍郎温葆深在籍病故代递遗折》,他是“于本年(九年)十一月初七日病故”。

光绪九年是1883年。

而在作于光绪五年的《愚园寿白图序》文后,作为与会者的温葆深题名时自署“年八十”。

若此为其足岁的话,可推知其生年为四年(1799)。

至于温葆深的“两代帝师”身份,是对、两代而言。

不过,正史中并无称其为帝师的记载。

一般而言,帝师指太师、太傅以及皇帝承认者。

而民间尊温葆深为“两代帝师”,应当是因为他曾担任过经筵讲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在笔者看来,也当是可以算作广义的帝师了。

网络配图 温葆深身后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得到谥号。

南京还出过一位帝师,他就是秦大士的次子秦承业,其实他生前品级较低,本是无资格获得官谥的,却因道光皇帝承认的帝师身份,最终破格获谥“文悫”。

反观温葆深,虽只算是广义的帝师,但其实他已够三品以上可获官谥的资格了,何至于会无谥呢? 这事坏在了左宗棠身上。

据《翁同龢日记》(光绪九年),有两条相关记载:“十二月十二日:左宗棠折,代递签户部侍郎温葆深遗折。

”“十二月十三日,旨:左宗棠代递温葆深遗折,辄请予谥,且措辞失体,著交部议处。

” 左宗棠代递遗折,按我们今天看来,似无不妥。

虽然咸丰、同治二帝都没来得及认师,左宗棠可是认温葆深这位恩师的,不仅在其去世后代递遗折,还不忘为老师请谥及恤典,可见作为弟子的一份孝心。

按理说,朝廷对此应予以抚慰才对,怎会如此严厉批复呢?因为这样做违反了朝廷规定。

同治十二年朝廷曾有旨意,“易名之典,出自特恩,不准臣下奏请”。

然而,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这一次是明知故犯,竟敢置皇恩浩荡于不顾,公然宣扬温葆深对他的知遇之恩。

网络配图 不管他是出于有意或无意,确有几分挑衅朝廷的意思。

此时光绪皇帝尚未亲政,出于政治上的敏感性,不免拿处置左宗棠的折子来立威。

虽然最终左宗棠的公罪被“准其抵销”,对温葆深也“赐恤如例”,但随着不久后左宗棠的去世,就再没人提给温葆深赠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畠显家: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少年将军与“花将军”

北畠显家,生于1318年,卒于1338年6月10日,是日本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年轻有为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不仅是当时公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更以其“花将军”的美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

一、出身显赫,年少有为 北畠显家出身于村上源氏庶流北畠氏,其父北畠亲房是后醍醐天皇的近侍,与万里小路宣房、吉田定房并称“后三房”,在朝廷中地位显赫。

显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酷爱军事,尤其喜欢研读《兵法》。

17岁时,显家被后醍醐天皇任命为镇守府将军,镇守陆奥,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二、勤王抗敌,屡建奇功 北畠显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勤王抗敌中的卓越表现。

建武元年(1334年),权臣足利尊氏在镰仓起兵造反,兵锋直指京都。

显家闻讯后,立即率领奥州兵南下勤王,与新田义贞、楠木正成等将领并肩作战,大败足利军,迫使足利尊氏逃往九州。

这一战,不仅彰显了显家的军事才能,也为他赢得了“花将军”的美誉。

此后,显家多次率军讨伐足利尊氏,屡建奇功,成为后醍醐天皇的得力助手。

三、风林火山,阵旗独树 在讨伐足利尊氏的战争中,北畠显家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战术——以“风林火山”为阵旗。

这一战术灵感来源于《》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显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了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这一战术后来也被的武田信玄所借鉴,成为了日本军事史上的一段佳话。

四、悲壮结局,英年早逝 然而,北畠显家的命运却是悲壮的。

建武五年(1338年),显家再次率军南下讨伐足利尊氏,虽然一开始获得胜绩,但由于长途奔袭,兵疲马困,最终在和泉国堺浦的石津之战中败北。

显家力战而死,年仅21岁。

他的英年早逝,不仅让后醍醐天皇痛失爱将,也让后世无数人为之。

五、后世传颂,英名永存 尽管北畠显家英年早逝,但他的英名和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年轻有为的形象,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

他的“花将军”美誉不仅是对他英俊外貌的赞美,更是对他英勇善战、忠诚爱国的肯定。

在北畠显家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后人不断传颂和演绎,成为了日本历史和文化中的一段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盖公”之“盖”:读音探秘——是“gai&rdquo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加入收藏
               

“两代帝师”温葆深为什么无谥?左宗棠代递遗折惹祸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